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20719000000022

第22章 脾 系 疾 病 (8)

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8)

按语:此例以其泄泻月余,微热苔黄,口渴,初看似有伤阴之象,但涕泪均有,小溲尚通,说明阴液未损,乃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发口渴。故投以七味白术散以和脾胃。2剂后热净泄减,汗出较多,舌润溲长,为久泻脾阳衰耗,因以附子理中温运,加白扁豆、木香、陈皮和胃气,葛根升清,不数剂即获痊愈。(《幼科刍言》)

病案二十四

吴某,女,1岁。

1963年8月3日初诊:伤食外感,身热,现385℃,泛恶纳差,大便泄利,日4~5次,臭杂不化,小溲短少,舌苔薄腻。治以疏消。

处方:荆芥45克,防风45克,紫苏叶45克,陈皮3克,厚朴3克,六一散9克(包),神曲9克,炒山楂9克,车前子9克(包),广木香24克,炒枳壳45克。2剂。

8月5日二诊:邪化热和,泻止溲长。再予调理而愈。

按语:患儿外邪发热,夹食作恶,便泄臭杂,属外感兼夹积滞,故以荆防败毒散加减治之。方中荆芥、防风、紫苏叶以外解表邪,神曲、山楂以消积,陈皮、厚朴、枳壳行气导滞,六一散、车前子渗湿利尿;2剂后,表邪解,积滞清,再以调理脾胃以善后之。(《幼科刍言》)

病案二十五

张某,男,1岁。

1981年3月9日初诊:患儿发热泄泻已近1个月,现症泄泻不止,发热未清(体温:38℃左右),舌红少苔,唇朱口燥,食纳尚可,腹满胀气,肠鸣转矢,小溲不多,四肢清冷。通过补液,啼哭有泪。经西医按消化不良症治疗后,病情有所减轻,但仍缠绵。其证为虚中夹实,升降失职,当防病势反复。治以升清降浊,清热止泻,略扶其正。

处方:煨葛根6克,黄芩45克,广木香3克(后下),怀山药10克,米炒党参6克,扁豆衣9克,炒枳壳45克,天花粉9克,金银花9克,干荷叶30克。3剂。

3月12日二诊:热度已净,形神活泼,舌润口滋,四肢温和,腹满较软,矢气减少,大便成形,小溲通长,但胃纳不振,偶有吐恶。上方已合,病情好转,现当清养调扶,兼以升清理气。

处方:人参45克(另炖),生白扁豆9克,怀山药10克,金银花6克,清甘草3克,煨葛根6克,干荷叶30克,石斛9克,广木香3克(后下),炒谷芽9克。3剂。

药后随之病愈出院。

按语:患儿病发1个月,西医以补液等治疗,略见好转,但泄泻不瘥,腹满转气,发热迁延,四肢不温。此乃“清气在下,则生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虚实互见之证也。其中手足清冷,为清阳不升、气郁热厥之候。此时既不宜补脾以止泻,亦不可通下以泄满。唯升清降浊之法,庶几相合。故初方即以荷叶、葛根、金银花、扁豆衣轻灵升清为主,使清阳宣发而浊阴自降;配以木香、枳壳理气宽中,黄芩、天花粉清热生津,党参、山药健脾扶中,病情即得初安。泄止、肢温、舌润,清升之象也;腹松、气减、溲长,浊降之征也。二诊时去芩、枳、天花粉、党参、扁豆衣,增以人参、生白扁豆、甘草、石斛、谷芽,意在清养调扶,3剂后其病遂愈。(《幼科刍言》)

(陈皇珍)

七、厌食

厌食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夏季暑湿当令,湿困脾气,症状加重。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城市儿童多因嗜食零食引起,农村儿童多因断奶过迟引发。患儿除食欲缺乏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气血生化乏源,可使抗病能力下降,易感外邪,并发贫血,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而转化为疳证。

本病病因为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病变脏腑不离脾胃。盖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方能知饥而欲食,食而能化。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均可导致脾胃受损,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是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故不能饮食也。”明确指出脾胃虚弱是厌食的常见因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多种原因影响脾胃的正常运纳功能,导致厌食的发生。

病案一

何某,男,1岁9个月。

出生时纳食尚可,系人工喂养,其母片面追求高营养,鸡蛋、肝泥、糖果等杂食乱投,大量与之,逐致患儿纳食不馨,甚则拒食,形体日渐消瘦。虽四处求医,遍服补益或消导之剂,罔效。细审患儿,知其厌食较久,常易泛恶,大便时溏,但精神尚可,面色少华,形体较瘦,苔白微腻,指纹淡紫。诊为厌食(脾失健运型)。投七味白术散,易苍术,加枳实炭、神曲进治。越旬而胃口开,再旬而体重增。后其母告知,嗣后食欲一直正常,体质康健。

按语:姜开文认为,小儿纳呆症,似疳而非疳,似积而非积,一般精神状态尚可,1~6岁多见。治疗上,偏补则壅塞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而喜用健脾助运法。此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实为治疗小儿纳呆症的一大良法。七味白术散为其代表方,临证用之,随症化裁,常取得良好的疗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姜开文老中医治疗经验》)

病案二

苗某,男,2岁半。

纳差,消瘦,夜眠不安,流口水,2年来多次医治无效。症见形体瘦小,神疲懒言,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而滑。此系脾胃虚弱,纳化乏力。治宜健脾益气,用益寿汤原方加大珍珠,3剂,水煎服,每2天1剂。药后食欲增加,精神活泼,睡眠安静,口水减少,惟有动即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效不更方,原方加牡蛎、五味子,3剂,水煎服善后。

按语:刘云山根据“培后天”自拟益寿汤一方治疗小儿厌食症。其认为,尽管临床有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气虚等不同证型,但皆因内伤脾胃所致,故遵“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的古训,无论何种证型,均以本方加减收效较佳。(《陕西中医·刘云山主任医师运用益寿汤的经验简介》)

病案三

王某某,男,6岁。

1998年1月8日初诊:患儿1个月前患急性胃肠炎,治愈后纳呆纳差,纳谷不香,渐次出现懒言少动,头晕头痛,大便稀软不成形。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所以特来于己百处治疗。刻诊神情淡漠,面黄肌瘦,舌淡,脉沉细。诊断:病属纳呆,证为脾虚气弱,运化失调。治当补益脾胃,升清降浊,开胃醒脾。用验方健脾增食煮散治之。

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砂仁6克,炒麦芽15克,焦山楂15克,炮姜10克。上药粉碎,分装于4个纱布袋中,沸水冲泡或冷水煎煮后服用。每次1袋,每日4袋。

1月12日二诊:服药4剂,纳食增加,大便成形,1日1次,但食后脘腹稍胀。去黄芪,加木香10克,鸡内金15克。再服4剂。

1月21日三诊:服上药4剂,纳食复常,脘腹不胀,大便稍软。家长又令患儿服药4剂,诸症皆消,疾病痊愈。于己百嘱家长注意患儿饮食,调养善后。

按语:本案之验方健脾消食煮散,为香砂六君子汤加消食开胃之品而成。香砂六君子汤(去半夏、木香)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具益气化痰,行气化滞之功。于己百取本方之“四君子”、黄芪益气健脾,以治病本;陈皮、砂仁行气导滞,开胃醒脾,以治病标;更有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开胃,以散食邪;炮姜温中以醒脾。所以全方合用,即具健脾益胃、消食化滞、增强纳运的综合功效,因此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服之有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于己百》)

病案四

李某,男,1岁。

1980年2月25日初诊:患儿出生后纳乳差,2-3个月时经常吐奶,6-7个月每日可食牛奶500毫升,此后食量渐减。近来每日仅食牛奶250毫升,勉强进食则吐。夜间哭闹,面黄消瘦,大便干,舌红苔少,指纹不显。证属脾阴虚。

处方:炒山药6克,炒白芍6克,炒白扁豆6克,薏苡仁5克,葛根2克,鸡内金3克,山楂5克,麦芽6克,蝉蜕2克。3剂,水煎服。

二诊:饮食增加,每天可食牛奶500毫升,鸡蛋1个,并加面条、饼干等辅食少量,哭闹好转,舌淡红,苔少而润。继前方加熟地黄6克,枸杞子6克以滋肾补血。服药后饮食稍减,睡眠安静,舌红质润,中心薄白苔。遂改服初诊方,后食欲好转,体质渐强。

按语:午雪峤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创拟了滋脾饮方(太子参、白扁豆、山药、山楂、莲子、鸡内金、白芍、薏苡仁、麦芽、葛根、大枣)治疗小儿脾阴虚证,收效较好。本案即为典型验案。其方选用甘缓平和不腻不燥酸甘化阴之品,以达甘平补脾阴,酸甘化脾阳,升精益脾阴,濡润滋脾阴之目的。(《名医名方录·午雪峤医案》)

病案五

陈某,女,18个月。

1998年2月26日初诊:患儿食欲缺乏3个月,拒食2天。因3个月前贪饮某饮料,而未给予节制,随即出现食欲缺乏。曾在某医院诊治,以健脾化饮,温中散寒,宣通阳气之法治疗,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近2天来患儿见食则啼哭抗拒,强行进食则呕吐。就诊时颜面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膨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中部黄厚腻,指纹紫滞。李浚川指出,患儿乃寒湿伤脾,湿浊中阻,久而化热,又因过服温燥之品,湿与热互结,留恋难除。治以清热化湿,健脾理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

处方:人参15克,白术10克,黄连6克,赤芍15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藿香12克,茯苓12克,鸡内金10克,建曲6克,法半夏10克,紫苏梗6克,甘草6克。3剂。每日1剂,分3次服,嘱其流质饮食,忌生冷。

二诊:药后呕吐停止,脘腹胀满明显减轻,能进半流质饮食,舌淡红,苔中部黄,指纹淡滞。拟原方去法半夏,加槟榔6克。4剂。

三诊:服药后腹胀消失,食量增加,大便正常,但偶见汗出,舌淡红,苔薄黄,指纹淡滞。拟上方去赤芍,加黄芪15克。3剂。嘱其注意饮食调理,忌生冷食物。

药后其母告之,患儿汗出已止,饮食如故,体重增加,精神状态良好。嘱其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从患儿脉症分析,前医以健脾化饮、温胃散寒、宣通阳气之法治疗,无可非议,其结果却越温越升,厌食愈甚。从李浚川的治疗特色不难看出,组方用药,注重清热化湿,这就是李浚川常说的治病谨防“巧处藏奸”。所谓“藏奸”,就是指不易被医家发觉的湿热体征。患儿一派脾胃虚寒之象中,隐藏着舌苔中部黄厚腻之实热证,前医往往只重视脾虚之本,而忽略湿热之标。李浚川还明确指出,治病必须整体辨治,必求标本。其本是脾虚,其标是湿热,去其标则顾其本。(《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病案六

周某,女,5岁。

患儿纳呆,少食数月,喜冷饮,嗜油腻,面黄消瘦,腹胀便干,性情烦急,舌红苔花剥,脉弦细。辨证属饮食积滞,脾胃受损,气阴两伤,脾虚肝旺。治宜消积滞,益脾胃,补气阴,疏肝气之法。以小儿消食散加太子参、麦冬、石斛、槟榔、牵牛子、薄荷等。连诊3次,服上方10余剂后,纳食增,大便调,精神佳,腹胀烦急等症消失而收全功。

按语:陆长青认为,厌食症其因有三:一则为脾胃虚弱,纳运失常,生化不足,气阴两伤;二则为食养失宜,饮食积滞,恣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气津;三则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克土,脾虚肝旺。治疗自当调理脾胃,消积化滞,疏肝健脾为宜。方用自拟小儿消食散。重用乌梅、山楂、甘草,既可酸甘化阴,滋养脾胃之气阴,又可催化乳食,增进食欲,且能疏肝气、柔肝体。如此则胃津充盈,脾气旺盛,肝舒脾畅,纳化自能复常。(《河北中医·陆长青运用乌梅举隅》)

病案七

沈某,女,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