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20719000000045

第45章 传染病 (3)

第三章 传染病 (3)

1974年8月27日初诊:全身起风团样疹块,色红作痒,面部浮肿,已经4日,身热2天,口渴便干,腹痛纳差,舌质红,苔薄白。由汗出受风引起风疹块,胃热内蕴。治当散风清热,利湿活血。

处方:蝉蜕10克,僵蚕6克,浮萍10克,荷叶12克,滑石6克,苍耳子10克,牡丹皮10克,连翘10克,白鲜皮10克,玄参10克,生甘草3克,生石膏24克,重楼10克。

二诊:服上方药2剂,热退下,荨麻疹见少,面肿见消。前方减生石膏、玄参,服药2剂,疹退病愈。

按语:中医称荨麻疹为“风疹块”“癗”或“隐疹”,由风、湿、热郁结肌肤而起,治以散风清热利湿为法。方中白鲜皮、滑石清热利湿;连翘、重楼、甘草清热解毒;牡丹皮清热凉血;蝉蜕、浮萍、苍耳子、僵蚕散风清热;荷叶、甘草补益脾气,脾健运则湿去。(《王鹏飞临床经验选·风疹》)

病案二

郭某,男,5岁。

1975年6月26日初诊:1天来患儿腹痛,但无泄泻及呕吐。在当地卫生所服胃气止痛丸半包,1小时后全身出现多数红色片状皮疹,发痒,全身热,腹仍痛,夜间服氯苯那敏(扑尔敏)无效而入院。查体见全身散在多数丘疹块,色红,扁平,腹有压痛,舌红苔黄,上腭紫,脉弦数。化验尿常规正常。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24,嗜酸粒细胞002。西医诊断为荨麻疹。证属血热瘀滞,汗出当风。治宜清热散风,凉血解毒。

处方:青黛3克,紫草12克,寒水石12克,白芷6克,乳香6克。

二诊:服药6剂,皮疹渐退,仍低热,颌下颈后淋巴结肿大,腹已不痛。

处方:青黛3克,紫草12克,寒水石12克,白芷6克,菊花9克,地骨皮9克。3剂。

三诊:体温正常,烦躁,身上又起少量丘疹,发痒。上方去菊花、地骨皮,加红花9克。服3剂。

四诊:服上方,皮疹已全消退,体温正常,腹未再痛,舌淡红,上腭红,脉弦缓。出院。

按语:本病多因食鱼、虾、蟹、蚕等物,或因为内有邪热,复感风寒风热,或因平素体健汗出当风,风邪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诱发。亦有因服药、注射药物过敏而引起者。总之,均因气血不调所致。王鹏飞老医生治疗此病常用调和气血之药。本例为急性荨麻疹,疹块色红发痒,故用青黛、紫草、寒水石以清热解毒;用红花、乳香、白芷以行气活血散风。3剂药后腹痛止,皮疹基本消退;10剂药后皮疹全消,疗效尚可。若病久者,可加黄精、白及、五倍子等调和气血之药。(《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风疹》)

病案三

欧阳某,男,4岁半。

1975年6月5日初诊:3天前周身皮疹发痒,色白不红,如被臭虫所咬,越搔越痒越多,满布全身,时隐时现反复发作,伴有高热393℃,饮食不佳,大便较干,小便色黄,扁桃体肿大。舌质色红,舌苔薄黄,脉象滑数。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93,此属素有血热,又汗出当风,风热逆于肌表所致。治宜疏风清热,佐以凉血。

处方:蝉蜕6克,薄荷5克,紫苏叶6克,鲜藿香10克,鲜佩兰10克,金银花叶15克,金莲花10克,青黛5克(包煎),黄芩10克,生石膏18g,牡丹皮6克,墨旱莲10克,蒲公英10克,紫雪12克。每日服2次。

二诊:上方服3剂后身热退净,皮疹渐少,饮食进步,大便转常,小便稍黄,舌质稍红,舌苔花白,脉象稍数。白细胞66×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1。既服前药相得,再拟上方去紫雪丹加化毒丸,1日服2次。上方又3剂症愈。

按语:风疹古称“癗”“瘾疹”,皮肤出现疙瘩,初起如蚕豆瓣,渐渐成片、成块,色白不红,如被臭虫所咬。此症越搔越痒越多,满布全身,头发内、耳内、手足心均奇痒难忍,时隐时现,反复发作。多因汗出受风,风热逆于肌表,亦与血热有关。此例为平素血分有热,又汗出当风,风热逆于肌表发为风疹。治用疏风清热,佐以凉血之剂。(《儿科临床验集·张荣显治疗风疹案》)

病案四

李某,男,3岁。

2001年8月3日初诊:10天前在双下肢和腰骶处发现花生米大小的红色风团,痒重,搔破合并感染,结有脓痂,舌质微红,苔薄白。证属脾蕴湿热,复受风邪所致。治宜扶脾化湿,散风止痒。方选枳术赤豆饮加减。

处方:炒枳壳6克,砂仁6克,荆芥6克,赤小豆10克,益母草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白术12克,金银花12克,绿豆衣12克。水煎服。1日1剂,分5~6次,内服。外用地虎散油调涂,1日1~2次。

二诊:3天后,风团见退,感染明显控制,仅有轻微痒感。原方加苍耳子15克。又进5剂,诸恙俱平。

按语:本病为丘疹性荨麻疹,多为昆虫叮咬所致。皮肤呈花生米大小的椭圆形红色浸润性风团,中央有丘疱疹或水疱,皮疹数目不等,散在分布,自觉瘙痒,部分搔破则会毒染化脓或结痂。本案属湿热郁结,治宜清热祛湿,疏风止痒。方中枳壳、赤小豆、砂仁化湿消肿;防风、荆芥、益母草、赤芍消风止痒,活血退斑。若痒感剧烈者,可加蒺藜、白鲜皮、苍耳子、地肤子;大疱或血疱,加牡丹皮、紫草、车前子、红花、茯苓皮;皮疹糜烂流水,加生地榆、马齿苋、赤石脂;因肠胃寄生虫而诱发者加苦楝子、使君子;毒染化脓,加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绿豆衣、金银花;因食鱼虾或饮食不当者,加紫苏叶、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胡黄连。(《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徐宜厚·风疹》)

病案五

冯某,男,5岁。

1992年7月17日初诊:主因皮疹2天,发热1天。患儿于2天前不明原因出现皮疹,先见于面部,后及胸腹部、躯干,色淡红,如针尖大小,瘙痒,伴纳呆,腹部不适,大便干,小便黄。曾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药,疗效不显,故今日就诊。现主症同前,舌淡红苔白,脉浮数。查体:咽部充血,口腔黏膜部黏膜散在红色皮疹,枕部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77×109/L,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50,嗜酸粒细胞002。西医诊断为风痧。中医诊断为风痧(风热型)。治法疏风解表,祛风止痒。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8克,竹叶6克,荆芥4克,牛蒡子8克,薄荷8克,板蓝根9克,牡丹皮6克,蝉蜕6克,菊花6克,白茅根10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焦麦芽12克,鸡内金12克,甘草2克。水煎留液150毫升,分2~3次温服。3剂。

二诊:药后热退,皮疹消失,饮食稍增,大便仍稍干,舌淡红苔白,脉浮。继用前方,去荆芥、蝉蜕,加黄芩6克,炒莱菔子6克,以清肺胃余热,理气消食,引药下行。继用3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病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因其形似痧子,故名风痧。正如《痧麻明辨》曰:“风痧……皆缘感受风热而发”,药宜“清凉解表,更审天时寒暑而施之”。方中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牛蒡子、板蓝根配桔梗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芦根、荆芥、薄荷、菊花、蝉蜕祛风止痒;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和胃消导,以断食积化热上熏肺、胃之后路;甘草利咽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故能治愈本病。风痧一症除邪毒与气血相搏以外,往往与饮食不节有很大关系,故治疗风痧时多配合和胃消食之药,每取良效。(《中医临床家——马新云·风疹》)

(刘洋)

四、丹痧

猩红热是外感猩红热时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糜烂,全身泛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中医学称本病为“丹痧”,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亦称为“疫痧”“疫疹”“烂喉丹痧”。本病以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其传染性较强,常可引起区域性小流行。少数患儿在病程中或恢复期还可出现心悸、水肿、痹证等病证。

病案一

王某。

初诊:丹痧发于遍身,骨节酸痛异常,喉痛,此喉痧重症。舌红起刺如杨梅,是其特征。

处方:浮萍5克,前胡5克,板蓝根9克,紫草24克,栀子皮9克,蒲公英9克,薄荷6克,牛蒡子9克,射干24克,牡丹皮6克,连翘9克,六一散9克,白茅根30克(打)。

另:玄明粉30克,水冲,多次漱口。

二诊:喉痧重症,表之后当清之。

处方:小蓟9克,玄参9克,麦冬9克,连翘9克,升麻24克,板蓝根9克,知母9克,金银花9克,生栀子9克,通草3克,鳖甲24克(先煎),藏青果5枚。

另:陈莱菔英120克,煎汤代茶;外吹锡类散。

三诊:再投养阴凉血之属。

处方:鲜生地黄12克,小蓟9克,白薇9克,麦冬9克,夏枯草9克,通草15克,玄参9克,浮萍5克。

四诊:喉痧向愈,一身关节疼痛,不利转侧。

处方:浮萍6克,西河柳9克,豨莶草9克,桃仁泥9克,牡丹皮9克,薄荷6克,白芍9克,汉防己12克,海桐皮6克,蚕沙9克(包)。

按语:此例为喉痧重症,治以辛凉透表,解毒利咽。由于患儿血热阴伤,故于二诊起结合养阴凉血之品。丹痧不宜辛温解毒,或过早使用大剂苦寒泻下药,临床须谨记。(《现代名中医类案选·章次公医案》)

病案二

许童,年十余岁,住省城。外感风热时毒而成,喉中肿烂白腐,顽涎甚多,浑身大热,兼有疹子,烦渴饮冷,昏迷不识人,大便闭结,溲短赤,脉象浮数,舌红,苔黄腻。

处方:生葛根五钱,白菊花二钱,板蓝根三钱,土牛膝三钱,金银花二钱,苏薄荷二钱,生石膏三钱(捣),川贝母三钱,鲜芦根五钱,牡丹皮二钱,生白芍二钱,全瓜蒌三钱,粉甘草一钱。用水六碗,单煮葛根成五茶碗,再纳诸药煮成三碗,分三次服。

另:圣惠方治喉闭法:用鲜地龙一条,研烂,以鸡子白(即鸡蛋清,去黄用)搅和,灌入即通。锡类散:见尤在泾《金匮翼》、王孟英《温热经纬》二书,故不赘录。

服地龙后,喉肿渐消,饮水即不再呛;服方药后,身热渐退,疹子渐消;吹锡类散后,白腐即随涎而出。次日即将原方减去葛根、菊花、薄荷。共服药3剂,即痊愈。

按语:本案合参各症,确系丹痧。此缘外受风温入于阳明,上蒸于肺,故咽喉溃烂。兼有疹子,正是温热欲出不得所致,与白喉之喉中干燥、五心烦热者迥乎不同。医家拘泥于《白喉忌表抉微》一书,以白喉法治烂喉痧,专用滋阴之药闭塞外邪,使不得出,故致神昏不识人。夫风寒温散,风温凉散,凡是外感,自无不用表散之理。喉痧乃温证最重之一端,非用大剂清解,何以驱此温邪也?内服汤药,外用吹药。葛根主身大热烦渴,用以为君;佐以薄荷、菊花以解其表;再用石膏以清其里;板蓝根、川贝母、土牛膝以清理咽喉;鲜芦根以透发疹子;金银花、牡丹皮、白芍以为之使;又因过服滋腻之药,再加瓜蒌以治胸结;又恐喉间肿甚,不能下药,先用圣惠方地龙、鸡子白法,以开喉闭,外吹锡类散治腐烂。鲜地龙研烂与鸡子白搅拌内服以治喉闭的救急方药,有临床价值。何拯华治疗本案,采用标本兼治之法,内服外用药结合,正规方剂与验方结合,从而共奏其功。(《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拯华治丹痧案》)

病案三

罗某,女,8岁。

1965年1月15日初诊:身热(体温38℃)4日,丹痧密布,咽喉疼痛。大便4日未行,小便短少,舌苔薄,质红,口渴引饮,脉浮数。由时邪外感,肺胃热盛。治当辛凉透达,清解里热。

处方: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生大黄45克(后下),炒栀子9克,板蓝根15克,天花粉9克。

二诊:服2剂后身热较轻(体温374℃),腑气亦行。原方去大黄,再服2剂后症状消失。

按语:本案丹痧密布,腑闭不行,乃温邪未彻而热势内盛,故予辛凉透痧,清热通里。方中薄荷、牛蒡子、板蓝根透痧利咽;金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天花粉、大黄增液通腑,使火从下泄。生大黄一味,非实热便闭不可轻投。(《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徐仲才医案》)

病案四

吕某,男,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