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20719000000053

第53章 儿科杂病 (2)

第四章 儿科杂病 (2)

按语:中毒性肠麻痹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继发于多种较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中,以腹部膨大、胀满、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为特征,属中医“腹胀”范畴。临床表现有虚实之分。治宜除湿散满,理气消胀,清热化瘀为大法,多以内服、外用并治。本案为中毒性消化不良合并肠麻痹。经西医多种方法医治,腹胀如故,遂以中药治疗。给莱荜蜜****,得以便通胀消,疗效可谓卓著。中药****疗法,可使药物直接由肠道吸收,以加强肠蠕动,促进排便,减轻中毒症状,对不便口服的小儿患者甚为适宜。(《新中医·黄其新治小儿中毒性肠麻痹案》)

病案二

张某,女,20天。

1987年6月12日就诊。口吐泡沫10天,腹胀呕吐3天,当地医院给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7天,并用肛管排气、腹部热敷等方法辅助,病情不见好转,转来我院就诊。症见呼吸急促,口唇中度发绀;心脏无殊,双肺呼吸音粗糙;腹膨隆,叩诊鼓音,肠鸣音消失。X线检查:可见大量肠胀气和不典型之液平。诊为新生儿肺炎、中毒性肠麻痹。遂用头孢唑林(先锋霉素V)、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并用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肠麻痹。

处方:厚朴3克,枳实3克,生大黄3克(后入),红花3克,桃仁3克,丹参4克,黄芪6克。水煎至50毫升,5次分服。

1剂服毕,大便2次,肠鸣音及矢气出现,腹胀大减。次日原方续进1剂,呕吐、腹胀平息。

继用人参健脾丸,每天2次,每次1/6丸,连服5天,痊愈出院。

按语:小儿中毒性肠麻痹属于功能性肠梗阻的范畴,多继发于重症肺炎、败血症及中重度营养不良、肠炎、菌痢以及腹部手术之后,新生儿、早产儿、体弱儿、营养不良患儿更易并发本症。本案以厚朴三物汤加红花、桃仁、丹参、黄芪等配合西药抗感染治疗1例仅20天的新生儿中毒性肠麻痹获得成功,其方法经验,颇具参考价值。 (《浙江中医杂志·李德启治小儿中毒性肠麻痹案》)

病案三

王某,男,7个月。

1990年7月17日入院。患儿咳喘、发热、大便稀溏已4天,腹胀2天。曾在某医院肌内注射青霉素及输液等,疗效不显。入院前l天腹泻加剧,日解蛋花汤样便10余次。查体:体温377℃,神疲嗜睡,精神萎靡,营养不良,三凹征(+),心前区闻及Ⅲ度SM,双肺喘鸣音及湿性啰音,腹膨隆,叩之如鼓,肠鸣音减弱。腹透示横结肠多量充气,未见液平。胸透示肺纹理增粗。血象: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18,淋巴细胞082。钾927mmol/L,钠87mmol/L。西医诊断: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肠炎伴轻度脱水;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Ⅰ度;中毒性肠麻痹。入院后予氨苄西林、氟哌酸、新斯的明及补钾、肛管排气等处理,腹泻稍减,但腹胀如故,且夜间更甚,不能平卧。故配制肚脐膏治疗。敷药1天后,腹胀豁然而消,而咳喘亦随之明显减轻,腹泻渐止,体温恢复正常。于7月27日痊愈出院。

肚脐膏:(张南自拟方)。组成:冰片02~1克,或樟脑3克,纱布包置于肚脐眼。取葱白30克,田螺30克,淡豆豉30克,鲜车前草30克,共捣烂,覆于冰片或樟脑上面。每日1次。

按语:本案为一疳证患儿又患喘息型支气管炎及肠炎脱水,发病2天后出现腹胀、肠鸣减弱、肠道胀气等中毒性肠麻痹症候,经用中药肚脐膏外敷后治愈,实属难能可贵。肚脐膏中冰片通关开窍,辟秽散郁;葱白辛散温通;淡豆豉、车前草清热通利。药虽简易,疗效甚佳,堪供试用。(《四川中医·张南治小儿中毒性肠麻痹案》)

(谢静文)

三、小儿脑梗死

小儿脑梗死为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小儿由于脑发育不健全,加之血管纤细等生理解剖特点,轻微的外伤性打击,就可引起颅内深穿支及分支血管闭塞而发生脑梗死。

病案一

刘某,女,1岁6个月。

1988年11月2日初诊:6个月前患儿睡醒后突然出现头部右偏,右上肢屈曲活动不灵活,下肢活动受限,5~6小时后右下肢不能活动,右嘴角下歪,张口困难,烦躁,纳差。遂到某医院急诊,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后40天即发现心脏杂音,口唇发绀)右脑栓塞而收入住院治疗。脑CT提示:脑出血。经采用扩容、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病情稳定,余症同前。患儿家长要求出院。出院后经多方治疗,效果甚差。刻诊:患儿面色淡白;口唇轻度发绀,尤以活动后为甚;右侧上、下肢萎软无力,不能举抬行走;手、足发凉;时有烦躁,惊恐;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滞。辨证:心肾阳衰,火不生土,土虚木乘。暂以清肝潜阳,补益心肾,佐以活血通络为治。

处方:龙胆45克,白僵蚕45克,桂枝45克,炙甘草45克,蒺藜9克,太子参9克,琥珀末6克(另包煎),羌活6克,独活6克,丹参8克,桃仁4克,红花4克,猪脑髓1副(烘干碾粉冲服)。少量频服,并注意保暖。

二诊:服上方10剂后,烦躁、惊恐、便溏、纳差明显好转,面色略有好转,余症同前。前方去清肝潜阳之品。

处方:羌活7克,独活7克,桂枝7克,巴戟天6克,川芎6克,桃仁6克,桑寄生12克,太子参12克,益智9克,当归9克,阿胶9克(熔化兑服),山楂9克,白芍10克。

三诊:嘱服10剂后,右侧下肢温度恢复正常,但仍迟缓无力,口唇发绀明显好转,胃纳增,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而滞。上方加补肝肾,益气血之品。

处方:羌活9克,独活9克,桂枝7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川牛膝10克,丹参10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桑枝10克,伸筋草10克,阿胶10克(烊化兑服),炙甘草6克。

四诊:服10剂后,患儿右上肢已能活动,仍感乏力,不能行走。久病势缓,宜以粉剂缓图。用原方10剂之量研极细末,每服5克,每日3次,淡盐汤冲服。并嘱常服猪骨炖汤食用,局部辅佐以轻微按揉,以助血行。

前后共服药40余剂,患儿右侧上、下肢活动基本正常,已能四处玩耍。嘱前药方16剂继续研末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语:小儿脑梗死一般治疗效果欠佳。本案证属心肾阳虚,精血不足,肝失所养,肠虚生风。经用活血通络治其标,温通心肾、益气养血治其本,并配合推拿疗法,终得治愈,实属不易。其方中所用猪脑髓即猪脑,《别录》即入药用,《四川中药志》载其有“补骨髓,治虚劳”之功。(《四川中医·肖挹治小儿脑栓塞后遗症案》)

病案二

陶某,男,1岁3个月。

4天前行走时跌倒,头部着地。翌日见左侧肢体不遂,舌瘖不语,口眼斜,舌形歪偏,神志尚清,舌紫暗,舌底络脉青紫,苔薄黄,指纹紫滞达气关。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左上、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减弱,膝反射亢进,巴氏征(+)。脑CT示:右侧内囊后部见斑片状低密灶,约13厘米×10厘米。西医诊断:右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为中风(中经络)。因不慎外伤,瘀血停留,血行不畅所致。拟桃红四物汤化裁。

处方:红花4克,地黄12克,当归6克,桃仁6克,川芎6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石菖蒲8克。水煎服。2剂后症状好转,仍宗原方加减7剂,病告愈,至今未复发。

按语:小儿脑梗死在儿科临床比较少见,其发病多与急慢性感染和颅脑损伤有关。其症候表现属“中风”范畴。小儿“中风”与成人“中风”病症有所不同,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多为实证,多因痰瘀为患或因邪热郁积跌仆外伤,以致痰湿瘀血阻络,使血脉痹阻,经络不通,气血不濡,使肢体活动不遂,偏身麻木。由于痰浊蒙蔽清窍,症见有意识障碍,口角斜、言语不清等。本案因行走跌伤头颅而致,表现为邪盛正实之证。选用桃红四物汤化裁,以活血化瘀通络,兼以化痰开窍。痰瘀消散,经脉通畅,诸症得以解除。(《新中医·郑艳萍治小儿脑梗塞案》)

(谢静文)

四、颅内压增高症

病案

龚某,男,35天。

1980年7月10日下午4时急诊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后饮食、睡眠正常。8天前因患脓疱疮用土霉素05克(1日量)治疗,4天后突然频频呕吐奶汁,每日40~50次,呈喷射状,2天后吐止。无发热、腹泻。全身皮肤苍白,拒乳,时有惊搐,精神渐差。查体:发育、营养中等,体温364℃,神志欠清,急重病容,巩膜无黄染,双目凝视,呼吸浅而不规律,两肺未闻啰音。心率120次/分,律整。肝肋下2横指,脾未触及。前囟膨隆,颈略抵抗,双手握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3,嗜酸性粒细胞002。因病情危重,未能做脑脊液检查。

入院后即予输氧、输血、输液以及甘露醇、青霉素、链霉素、激素、中枢兴奋剂等治疗,病情无改善。12日上午呼吸浅慢(每分钟4~6次),不规则,呈抽泣样。每3~4分钟轻微抽搐1次。患儿处于濒死状态。

初诊:当晚8时,患儿神志昏迷,皮肤苍白无血色,体温35℃,呼吸浅慢、时停,抽搐频作,囟门高起、按之硬,头缝增宽(15~2厘米),隆起且硬,舌质淡甚,苔白腻,脉微弱,指纹不显。考虑患儿神昏面白,体凉息微,抽搐频作,系因呕吐伤脾,脾阳衰败所致,证类“慢脾风”。盖时当长夏,湿浊困脾,脾胃不和致呕吐;脾阳不运,聚湿生痰,痰浊蒙蔽清窍,故神迷不醒;吐甚伤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伤则源乏,故全身苍白无血色而气息微弱;血虚则肝失濡养而虚风内动,又“脾胃虚损,风邪乘之”(《小儿药证直诀》),故抽搐频作,因其属虚,虽抽而不剧;脾阳赖乎肾命,脾阳暴虚必损及肾,致真阳衰微,阳气不运,体温低下,肢厥神迷。证属阳气暴脱、痰浊蒙蔽之内闭外脱。治宜扶正固脱,化湿开窍,佐以息风止痉。

处方急投:红参6克(局焗),藿香3克,石菖蒲3克,远志45克,全蝎15克,蜈蚣1条,僵蚕6克。煎成50毫升,每小时鼻饲1次,每次5毫升。

7月13日二诊:药后抽搐止,但呼吸微弱呈抽泣样间歇,面色苍白,前囟紧张而硬,脉微弱,体温345℃。此乃肝风渐息,阳气未回。急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处方:红参6克,附子10克,并加石菖蒲10克以振奋呼吸中枢,开窍醒神。(服法同前)。

7月14日三诊:服药后呼吸明显好转,午后鼻间渐闻微弱气息,停止输氧后呼吸平稳。现颜面转红,呼吸尚好,但仍昏睡不醒,时有咳嗽,喉间痰鸣,体温361℃,前囟明显隆起而硬。腰穿:椎管部分阻塞,脑脊液清晰,蛋白(+),细胞数10,糖类222~278mmol/L,氯化物12126mmol/L。治疗仍以益气、回阳、开窍为主。

处方:红参5克,附子6克,干姜15克,桂枝3克,半夏45克,茯苓6克,石菖蒲45克,远志3克,炙甘草15克。水煎鼻饲。

7月15日四诊:呼吸均匀,咳痰消失,但仍昏睡不醒。体温371℃,脉较有力,心率110次/分。

方用附子汤加味:附子6克,红参5克,白芍6克,白术6克,茯苓6克,石菖蒲45克,远志3克。水煎鼻饲。

7月16日五诊:昨日下午患儿双手不时活动,眼皮亦时动。今天已能开眼,但神疲;可吸乳,但无力;时哭;前囟稍软。血象:血红蛋白95g/L,红细胞34×1012/L,白细胞103×109/L,中性粒细胞052,淋巴细胞047,嗜酸性粒细胞001。此阳回而元气未复,改用保元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黄芪9克,肉桂7克,炙甘草3克,鹿茸3克(肉桂、鹿茸另冲服)。

上药服后,神清,反应灵敏,囟门已渐平坦而软,四肢活动灵活。继以补气健脾温肾之剂调治2日,前囟平坦,骨缝复原,神态正常,血液、脑脊液化验均无异常。停药观察2天,病情无反复而出院。随访至今,发育正常。

按语:婴幼儿颅内压增高症,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危急症候,多种原因均可引起。本案患儿确诊是因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病情危重。入院后虽经西医多方救治,病情未见明显改善,且渐加重,患儿处于濒死状态,呼吸间歇不规则,体温偏低(35℃),面色苍白,神志昏迷,抽搐频作,囟门隆起,气息微弱,舌质淡甚,苔白腻,脉细微弱,指纹不显,一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阳气暴脱之象。急以扶正益气固脱,佐以开窍息风以及回阳救逆为治,再以益气、温阳、健脾之法调理后,终于转危为安,使病痊愈。本案为中医治疗危重病证的典型案例,体现了中医治病贵在辨证、重在治本的学术精华,值得探讨和借鉴。(《广西中医药·王文士治婴儿颅内压增高案》)

(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