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20719000000009

第9章 肺 系 疾 病 (2)

第一节肺 系 疾 病 (2)

主诉:发热微冷,流涕欲呕,纳呆身倦,腹微胀,舌微红,苔白,脉象细带数。脉症综析,属外感寒邪,内有食滞之候。遂投以神曲平胃散加减:神曲8克,连翘6克,紫苏梗3克,苍术3克,川厚朴3克,炒山楂3克,陈皮2克,车前子1克。连服3剂,症好转。再投3剂病愈。

按语:小儿感冒,因食滞而感外邪,常见因小儿脾常不足加之乳食无度致中满或滞。方中神曲辛、甘、温,既能辛散外邪,又有温运中焦之功,且甘能补脾气而助脾运;合苍术、川厚朴、焦山楂、陈皮、车前子等共消中焦之满;紫苏梗宣透外邪,使表邪得解。(《北京中医学报·神曲调治小儿感冒经验》)

病案十一

刘某,5个月。

1993年3月4日初诊:感寒咳喘,痰鸣已5天,咳甚时则呕痰吐乳,鼻流清涕,喷嚏,眼泪汪汪,纳减,大便溏软色黄,苔薄白润,指纹青。按太阳表寒闭肺处理,投以麻黄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云茯苓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2剂。

3月7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咳喘痰鸣基本解除,未再吐乳,纳增,大便成条,守上方减半量进2剂而痊愈。(《临床中医家·万友生》)

(刘海鹏)

二、发热

发热为证名,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

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发热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

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皮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以致热原因分,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发热可见于多种小儿疾病,如麻疹、感冒等。

病案一

李某,男,6岁。

1977年1月31日初诊:患儿已低热40多天,每晚体温为378~38℃,并有少量鼻衄,进食尚可,二便如常。曾在外院作血沉、抗“O”、肝功能及血、尿、便常规检查,都在正常值之内。查体见患儿面色黄白,咽部轻度充血,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100次/分,心律整,心音有力,肺清,腹软,肝、脾未及,胸部透视检查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西医诊断为低热待查。辨证属阴虚内热,气血两亏。治应养阴清热,气血双补。

处方: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6克,当归6克,柴胡15克,升麻15克,青蒿6克,鳖甲12克,白芍10克,牡丹皮6克,白薇10克,地骨皮6克,炙甘草3克。

连服上方5剂,低热退下,每晚体温下降为368~369℃。又自服上方药5剂巩固疗效。

2月15日二诊:代诉未再发热,有时仍有鼻衄少量,进食及精神欠佳,无其他不适。查体同前。里热未净,气血仍虚。继用气血双补,清热凉血之法。

处方: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6克,当归6克,陈皮6克,白头翁10克,白茅根10克,炙甘草3克。服上方药3剂,鼻衄止,停药。2个月后追访复查,未再发热,一般情况尚好。

按语:周慕新老医生对气血两虚的低热患儿,多采用补中益气汤和清骨散两方加减化裁而成的药方。临诊时,对偏于中气虚的患儿,多用补中益气汤;对偏于阴虚者,多加清骨散。(《周慕新儿科临床经验选·发热》)

病案二

戴某,5岁。

初诊:发热口渴,心烦溺赤,睡眠不安,脉浮数。里热外热。治以表里双解。

处方:薄荷5克,连翘6克,金银花10克,荆芥穗3克,淡豆豉6克,鲜芦根12克,酒黄芩3克,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天花粉6克,生甘草3克,莱菔子6克,鲜竹叶6克。牛黄镇惊丸1丸(分2次服)。

二诊:服药后出汗甚多,热不退,唇焦舌干无津,尿黄赤,脉洪大。邪热传阳明。治以清热泻火生津。

处方:生石膏12克,知母6克,生甘草3克,鲜竹叶6克,麦冬10克,鲜石斛12克,鲜芦根30克,焦栀子5克。米汤水煎药送服。

服药后热退,渴轻,舌上有津,停药。

按语:患儿发热脉浮为表证,口渴心烦、尿赤眠差、脉数是里热。周慕新老医生先以银翘散解表清热,加酒黄芩、青蒿、地骨皮清里热,莱菔子化食,天花粉止渴生津,以达到表里双解的目的。用药后表解,出汗多,热未退,尿黄赤。证明邪热已入气分,故用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合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加焦栀子清三焦之热,以石斛、芦根养阴清热,使患儿迅速退热。(《周慕新儿科临床经验集·发热》)

病案三

宋某,男,1岁。

1982年11月3日就诊。患儿于2周前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继之恶心呕吐,水泻频繁。经住院给予相应治疗后,吐泻止,但低热不退。体温375℃,倦怠自汗,少动纳差,舌质淡,苔白微腻,脉软弱略数。

处方:黄芪3克,陈皮6克,白术6克,柴胡6克,党参3克,砂仁3克,焦山楂5克,焦神曲5克,焦麦芽5克,炒槟榔6克,甘草3克。

并予参苓白术散1克。每日3次冲服。

服药2剂后低热退,诸症平。嘱继进2剂,以资巩固。

按语:李老认为,本证多由脾胃素虚,中气不足,或大病久病,吐泻之后,或因寒凉太过,损伤中气等。是证发热以低热为主,亦可见高热,时寒时热,精神委顿,倦怠懒动,自汗易感,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常用方为增减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柴胡、党参、砂仁、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炒槟榔、甘草)。(《现代名中医儿科绝技·李学舜医案》)

病案四

张某,女,4岁。

就诊时发热6日不退,经某医院诊断为流行性感冒。服药打针,热未退,体温仍在39℃左右。大便已6日未解,口渴思饮,不食,舌苔黄厚,六脉洪数。此为外感时邪,阳明腑实,发热不退。仿凉膈散意化裁为治。

处方:酒黄芩3克,白芦根10克,赤茯苓5克,酒黄连15克,白茅根10克,赤芍5克,荆芥穗3克,酒大黄炭3克,大生地黄5克,青连翘3克,炒枳壳5克,鲜生地黄5克,佩兰叶5克,粉甘草15克,紫雪丹15克(分2次冲服)。

按语:外感后高热不退,大便已6日未解,口渴思饮,脉洪数,施今墨辨为阳明腑实,故仿凉膈散意治之。(《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发热》)

病案五

一小儿,发热二十一日不退,每日寒热往来,清晨更甚,腹痛口渴,手足时厥,胸满,腹胀,脐痛,每食辄胀,时而头痛甚剧,热甚时则脉弦数甚,热缓脉亦较缓,小便短黄,大便尚通。其舌苔花白,应以虫病为主,而外邪未解亦须兼顾。以乌梅丸意立方治之。

处方:乌梅灰二钱,吴茱萸四分,炒黄连四分,川椒四分,黄芩一钱五分,银柴胡一钱五分,炒老米四钱,茯苓二钱,橘饼四钱,谷芽三钱,紫苏梗一钱五分。

服两剂热退病减,后以甘淡之药调治,逐渐痊愈。

按语:寒热往来,腹痛口渴,手足时厥,胸满,腹胀,脐痛,舌苔花白,辨为虫病无误,故两剂热退。(《沈绍九医话·虫病发热》)

病案六

李某,新生儿。

1984年春,出生10小时即啼哭不止,并在深夜11-12时开始发热,体温39℃以上。经西医多方检查,未发现异常,治疗不效。六七天后延中医治疗。开始亦感棘手,后来受古代医家“子时属胆”理论的启发,根据患儿每于夜间11-12时应时发热这一特点,从胆论治。投以小柴胡汤去党参加味,以和解退热。

处方:柴胡6克,法半夏4克,黄芩5克,甘草3克,生姜10克,薄荷3克,连翘5克,广木香6克,荆芥5克,陈皮6克,小茴香5克。

另配公丁香2克,莱菔子8克,广木香5克,小茴香6克。研末,以酒加小麦面调敷肚脐。

内服采取小量徐进,自发热前开始服,每日6~7次。由于辨证较准,剂量较重,所以服2剂后患儿即热退病除。

按语: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体会到,正确运用中医的“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原则,是非常必要和很有好处的。“三因制宜”内容十分广泛,全在医者临证通变,才能得心应手。比如“因时制宜”,一般都只理解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而实际内容极其丰富。古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有宝贵的经验。说明不同时辰发病,标志着不同的脏腑疾患,决定用截然不同的辨证论治法;不同时间给药,同样产生不同的效果。(《长江医话·杜本生》)

病案七

张某,女,15岁。

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淡苔黄,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诊为中风证未罢,营卫失和。

处方:桂枝汤3剂。如法服用而痊愈。

按语:发热虽高,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自无里证。但见恶风,汗出,脉来浮缓,表证备焉。乃卫气外浮而发热,与桂枝汤济营调卫,中病即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岳美中》)

病案八

孙某,女,3岁。

出麻疹后高热不退,周身出汗,一身未了,又出一身,随拭随出。患儿口渴唇焦,饮水不辍,视其舌苔薄黄,切其脉滑数流利。辨为阳明气分热盛,充斥内外。治急当清热生津,以防动风痉厥之变。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6克,炙甘草6克,粳米1大撮。

服1剂即热退身凉,汗止而愈。

按语:阳明“四大热证”俱备,故用白虎汤1剂而痊。(《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阳明气分热》)

病案九

张某,男,4岁。

1974年6月21日初诊:患儿2个月前突然发热,体温高低不一,高时达40℃,低时38℃以下,无一定规律,但始终不退。先后在省、市医院住院治疗。查肝大,肋下25厘米;脾大,肋下65厘米。多次查白细胞计数及粪、尿常规,均正常。疟原虫阴性,血培养阴性。骨髓检查:网状细胞较多,并见少数异常网状细胞。诊断一直未曾明确。应用多种抗生素及对症处理,进展不大,求治于中医。症见近日体温高低不定,热高时可达40℃以上,精神较差,热低时精神尚可,面色黄晦,舌红苔白,脉搏细数,小便色黄,渴不多饮,大便不畅。咎由湿热互结,热轻湿重,热蕴湿伏,拖延日久,盘根结错,黏腻胶着,伤及肝脾,酝酿成积,积久成聚,久热不解,胁痞难消。湿热为本,胁痞为末。先予清热祛湿以治其本,热退再商消痞。

处方:人参叶6克,绵茵陈12克,嫩青蒿45克,飞滑石9克,狗舌草6克,紫花地丁9克,净连翘6克,金银花9克,车白薇6克,薏苡仁9克,猪殃殃6克,白花蛇舌草9克。3剂。

6月28日二诊:发热渐降,今日基本退清,纳食略有增加,肝、脾大如旧,苔白化黄。湿利热透,除清热利湿以逐余邪外,当加和血理气,软坚散结。

处方:炙鳖甲9克(先煎),炒枳壳35克,扣青皮35克,花槟榔35克,京三棱45克,九香虫25克,紫花地丁9克,薏苡仁9克,金银花9克,绵茵陈9克,狗舌草9克,白花蛇舌草9克。5剂。

另用小金丹1瓶。每日3次,每次1片。

7月5日三诊:肝、脾略有缩小。昨日感冒,咳嗽流涕,体温又达38℃。先治外感,始以宣解透邪。

处方:关防风45克,南杏仁9克,紫花地丁9克,薏苡仁9克,菊花35克,绵茵陈9克,狗舌草9克,白花蛇舌草9克。2剂。

7月7日四诊:外感发热已退,再按6月28日处方煎服5剂。

7月12日五诊:症情稳定,上次感冒余热已不高,宣解即退,肝脾明显缩小,肝肋下2厘米,脾肋下15厘米。再依前法,予理气消痞为主,清热祛湿为辅。

处方:炙鳖甲9克,京三棱35克,制香附35克,厚朴花6克,炒白术45克,广木香3克,川郁金45克,薏苡仁9克,紫花地丁9克,狗舌草9克,蛤蟆草9克。5剂。

小金丹服法如前。

观察1周,病情稳定出院。

按语:湿热互结,久留不去,气滞血瘀,伤及脏腑,久成积聚。病邪不解则痞积难消,积聚日久则湿热难除。先治发热之本,清热祛湿,解其邪毒;热退以后治胁痞之末,改用理气消痞,和血化瘀为主。病情不同,各有侧重。(《儿科临证验案·杨以阶》)

病案十

邓某,男,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