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健康小百科
20719200000021

第21章

第九章 (1)

97.儿童慎吃“三精”物质

所谓的“三精”,是指味精、糖精、香精。运用“三精”,其目的是为改善食品质量或增加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使用食品添加剂适量得当,可以达到良好目的。反之,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第一,味精。是从粮食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饮食中,如果味精适量使用,可以增加食欲,对人体有益。但是,味精在高温下,谷氨酸钠会失去水分变成有毒的焦氨酸钠。如果将味精置于碱性溶液中,即会失去鲜味。所以,味精要在汤菜煮好之后再加。

第二,糖精。它不是糖的结晶体,而是化学物质合成的一种甜味剂,它没有营养价值,主要成分为糖精钠。糖精本身不被人体所利用,也不会长期留存于体内。但是,其中有一种提炼不纯的物质,亦称杂质,则可以危害人的健康,如果长期使用,超过我国规定的正常含量万分之一点五,就会引起慢性中毒,后果严重。

第三,香精。这里所指的是食用香精。我国目前可以分为允许使用的香料和暂时允许使用的香料两大类,品种不下百种,国家规定了卫生标准,严格限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因为,香精大都为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弊多利少。一般婴幼儿的解毒功能低,容易形成化学物质的蓄积。所以,婴儿、儿童应少食放香精的食品。

98.儿童“伤食”影响身体健康

医学研究认为,儿童“伤食”则是指饮食无节制而伤胃,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儿童伤食并非小病,轻则日渐消瘦,影响身体正常发育;重则因严重缺乏营养而导致佝偻病、贫血、痴呆等病症。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们,忌忽视儿童“伤食”。

这是因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只要是爱吃的食品如牛肉干、糕点、糖豆等,不停地吃,一会功夫肚子就吃得胀鼓鼓的;二是每逢年节、亲友聚会,免不了吃上一顿丰盛的菜肴,儿童也吃得小肚溜溜圆的。三是孩子经常吃零食,进食无规律,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积食郁滞,精神不振。四是暴饮暴食,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如呕吐与腹泻是儿童暴食伤身中常见的症状。

专家们指出,儿童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消化酶的活动性较低,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而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的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之,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因此,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所以,一方面让孩子在户外多活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是要教育孩子饮食要有节制,切忌暴饮暴食。

99.儿童单侧咀嚼习惯不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儿童吃东西偏好单侧咀嚼食物,粗心的父母可能发现不了这种情况,有的父母发现了这种情况,但不引起注意,未能及时地纠正儿童这个不良习惯。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好。

这是因为:儿童长时期,经常使用单侧牙咀嚼食物,会使这些牙齿受到过重的负担和过多的磨损。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关节功能紊乱,产生酸痛,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病和消化不良。另一侧牙齿,因长期得不到使用,也会发生萎缩,牙周组织变得不健康,造成牙龈炎、牙周病和牙齿松动。另外,单侧咀嚼对面部发育也有不好的影响,咀嚼侧比另一侧的肌肉要发达而出现面部畸形。

100.边吃饭边看书对健康不利

许多儿童得到一本有趣的书,爱不释手,常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好。

这是因为:在进食的时候,大脑参与唾液腺、胃腺及胰腺等分泌消化液的工作,食物的气味、颜色、形状及进食时的声音刺激人的嗅觉、视觉及听觉,反射性地促进胃液、胰液的分泌。如果一方面边吃饭边看书,注意力集中于书中的故事或图画,则食物对大脑的刺激就减少,胃液及胰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也相应减弱,影响了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的吸收;另一方面在就餐的时候,胃肠接纳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再通过蠕动让食糜向下运行。这时,胃肠的工作紧张而繁重,需要供应充足的血液。如果在吃饭时看书,大脑中主管学习记忆的部分就兴奋起来,也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为了应付这一情况,流向消化道的血液就要分出一部分来供应大脑,结果使流向胃肠道的血液减少,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消化功能。一是妨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二是大脑得到的血液也不足,满足不了需要,看的书也记不住,时间长了,记忆力就会减退。

101.关注儿童就餐环境

第一,心理环境。人体消化液的分泌,是由于食物的色、香、味、形刺激的结果,也与人的精神作用有关,如果情绪紧张、苦闷、忧愁、疲劳,以及食物感官性状的影响,或既往经历(如曾吃某种食物有怪味,腐败不洁或烹调不当等)有不利的心理因素,都会对食欲产生一定影响,使胃肠蠕动下降,妨碍食物的顺利消化和吸收,反复下去,久而久之,将会引起消化系统各种疾病。

第二,外界环境。在就餐之前,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舒适、清洁、优美,可以听点轻音乐。切忌边吃饭边看电视。有的家庭在厨房就餐,应打开门窗,因污浊的空气、不良的油腻异味,也会影响食欲。有的受父母情绪影响,可以对就餐起到积极或消极作用。父母对孩子进餐时过分疼爱和迁就,将会加重孩子消极心理,对偏食、挑食起到了“随波逐流”的作用。所以说,外界环境是进餐前良好心理准备的必要条件。因此,父母情绪应稳定,并给予暗示教育。

第三,餐桌环境。每个家庭都应有固定吃饭的餐桌,每个人有固定的座位。养成有规律的吃饭时间,全家坐在一起,习以为常,对促进食欲大有裨益。父母在餐桌上对饭菜的评价,会给极其敏感的孩子起到“向导”作用,特别是初次接触某种食物时,应注意正确评价的语言。

另外,家庭使用餐具的式样,应该常调换。有人做过试验,红色的餐具有利于引起儿童胃液分泌。当儿童不爱吃某种食物或不愿意进餐,不要强求,不必忧心忡忡,消极议论。不愿吃饭或不吃某种食品的儿童,可以让他暂时离开桌子,饭后再慢慢讲道理,或下一次有意识地将不愿吃的食品混合到喜欢吃的食品之中。这样一来,也会满足儿童希望成人尊重的心理,顺利地进餐。

102.儿童进餐应注意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怕孩子在饭桌上乱抓,打翻汤、菜,让孩子用两个小凳,一个坐,一个当饭桌吃饭。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的生长不利。

这是因为:在矮桌前或蹲着吃饭,一方面儿童身体必然会前倾,容易造成腹部受挤压,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循环、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的蠕动,时间久了,容易患胃病;另一方面儿童的腹部受压,腹腔内压力不断增高,往往会引起膈肌上抬,影响心肺的活动。

103.常用塑料食具对健康不利

在市场上,出售的五颜六色塑料食具,倍受儿童的喜欢。这种塑料食具,具有不易损坏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购置了塑料杯、碗,作为餐具供儿童使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儿童应忌用塑料食具。

这是因为:制作这些食具的主要原料是塑料。一方面在制造这种塑料时,如压制时间短,则有大量游离甲醛存在,这些甲醛可溶于酸性或高温的食品中,使人的肝脏受损害。另一方面在制造塑料制品时,常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物质,有的含有铅等金属。当塑料制品老化时,易释放出这些添加剂,这些有毒物质对小儿健康不利。

104.要重视孩子的早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早餐问题重视不够。有的父母简单搞些东西给孩子吃便让孩子上学去。还有一些父母为了图方便,早上起床后,给孩子一些钱让他自己到外面买点东西吃作为早餐。殊不知,早餐与孩子的午前学习效果,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有关专家认为,早餐是午前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孩子不吃早餐,空腹坚持整个上午的学习和活动,势必造成低血糖。血液中葡萄糖的正常浓度为80%,120毫克。当血液中葡萄糖降低至70毫克左右时,就会出现饥饿感、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心情烦躁、学习效率低下,错误率增高等现象。与此同时,人的大脑对低血糖特别敏感,它随血糖浓度降低而加重疲劳,甚至会导致其结构的损害。

瑞典一位食物博士曾向广大家长发出警告:早餐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这位博士通过试验发现,在校儿童如果吃了丰富的早餐,能有更佳的表现力,学习会有显著的进步;反之,就无法集中精神,创造力减弱,更难有持久的体力。他在分析原因时说,人类的脑细胞和其他部位需要足够的能量及营养才能使身体操作正常,神经细胞依赖体内的葡萄糖,体内血液的葡萄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如果不吃早餐或者是吃得很少,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很快就降低到所需水平之下,便容易感到疲倦,自然导致精力不足、智力减退,这对体力、学业都大为不利。

那么,少年儿童的早餐应以什么成分的食物构成为最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