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健康小百科
20719200000037

第37章

第十四章 (4)

(12)百部、天冬、沙参、白前各10克,侧柏叶、木蝴蝶各5克,马齿苋、白花蛇舌草各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

(13)茯苓12克,太子参、白术、麦冬各9克,夏枯草15克,炙甘草、五味子、生姜各3克,大枣3枚,姜黄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肺虚证。

(14)苦杏仁、薏苡仁各9克,紫苏子、法半夏、川贝母、橘红各6克,麻黄、甘草各3克,海浮石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肺寒证。

(15)蜂窝草、贝母各12克,百部15克,冰糖草9克,鱼腥草18克,鹅不食草、石膏各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肺热证。

(16)天冬、百部、紫菀、款冬花、枳壳、知母、杏仁、桑叶、前胡、甘草各10克,桔梗6克,鲜芦根60克,竹茹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炎热证。

(17)半夏6克,橘红15克,生石膏6克,麝香(代)0.1克,冰片3克,贝母21克,朱砂(冲服)0.2克,薄荷2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共研成细末,备用。6个月至1岁的小儿,服用1克,1~2岁的小儿,服用2克,2~3岁的小儿,服用3克,3~5岁的小儿,服用4克,每日服用3次,以开水送服。

(18)芦根10克,射干、锦灯笼各3克,薄荷、杏仁各4.5克,干青果9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初期。

(19)葶苈子、制桑白皮、瓜蒌各10克,炒杏仁、百部、旋覆花、黄芩各6克,紫菀、桃仁各3克,大枣3枚。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痉咳期。

(20)沙参、五味子、天花粉、麦冬、紫菀各1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恢复期。

207.小儿水痘的民间治疗偏方

(1)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薏苡仁各15克,薄荷、荆芥各7.5克,木通、甘草各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风热夹湿证。

(2)大青叶、板蓝根各50克,紫花地丁25克,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薏苡仁各15克,薄荷、荆芥各7.5克,木通、甘草各5克,黄连1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毒热炽盛证。

(3)生石膏30克,生地黄12克,黄连6克,犀角(代)、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牡丹皮各9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每日服用1剂。适用于毒热炽盛证。

(4)芦根9克,桑叶、淡豆豉各5克,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各6克,蝉蜕3克,薄荷1克,栀子衣2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水痘初起。

(5)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克,金银花、芦根、滑石、连翘各10克,蝉蜕、木通、炒栀子衣、甘草各3克,黄芩5克,薄荷2.4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出痘期。

(6)煅赤石脂、煅炉甘石、煅石膏各3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共研成细粉,外用涂搽患处。适用于水痘化脓溃烂。

(7)紫花地丁、腊梅花各9克,土茯苓15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发热、咳嗽。

(8)苦参、朴硝各30克,浮萍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外用清洗患处。

(9)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包煎)各15克,射干、贯众、牛蒡子各10克,僵蚕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风热夹湿证。

(10)金银花30克,野菊花15克,竹叶1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代茶饮。适用于轻症。

(11)金银花、连翘、滑石、黄柏各10克,通草6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

(12)熟大黄数块,蓖麻油适量。将其用铁锅匀火焙焦,研成细末,加入适量蓖麻油(或芝麻油)调成糊状,外用敷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3日。

(13)葛根粉30~50克,白糖适量。将葛根粉、白糖一同放入大碗内,加开水冲成稠糊食用,每日服用1剂,连续使用3~5剂。适用于水痘发热、头痛。

(14)栀子皮、滑石各5克,赤芍、金银花各4克,芦根9克,荆芥穗、蝉蜕各3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

(15)黄芩10克,车前子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每日服用1剂,连续服用10天。适用于轻症。

(16)黄芩、黄连、牡丹皮各5克,甘草、升麻各3克,生地黄10克,竹叶6克,生石膏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服用。适用于重症。

208.小儿湿疹的民间治疗偏方

(1)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败酱草各30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续煎15分钟,离火,除去药渣,取药汁,外用清洗患处,每日清洗患处3次,一般使用10剂多治愈。

(2)赤小豆适量。将其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研为粉末,外用敷于患处,或用蛋清调匀涂抹患处。

(3)熟石膏、白矾各3克,雄黄1克,冰片少许,凡士林100克。将前4味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研为粉末,用凡士林调成软膏。外用涂于患处,但口周围禁止涂,每日外用2~3次。

(4)黄连30克,白矾15克。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研为粉末,加凡士林配成软膏,外用涂于患处。

(5)蛇床子10克,轻粉1克,香油适量。将蛇床子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研极细末,用米泔水将患处洗净,以适量香油调药末。外搽,先搽一小片皮肤,如未发现皮肤损伤,可扩大搽拭面,每日外搽1次,症状消失后继续搽3~4次即可。适用于头部湿疹。

(6)青黛3克,煅石膏12克,黄柏、飞炉甘石各6克,冰片少许。将上述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共研成细末,备用。每日外搽2次,用适量药末涂于患处。适用于四肢湿疹。

(7)黄连、雄黄、丝绵(烧灰)各3克。将前2味药材分别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共研成细末,填入脐内,外盖纱布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