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肝胆病名家医案
20719700000036

第36章 周仲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验案(4)

(三)周仲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验案(《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4)

上方连服30剂后,诸恙递减,肝功能、肝酶谱均正常,HBsAg(-),HBeAg(-),抗HBe(+),HBVDNAPCR(+)。原方出入,再调理2个月,诸苦均瘥,复查肝功能正常,2次作四系统检查,各项指标正常,HBVDNAPCR(-),临床近期治愈。

【解析】本案患者虽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但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说明湿热毒邪深伏脏腑,致病情缠绵难复。湿热毒邪,蕴阻中宫,脾失健运,木郁克土,或土壅木郁,因果交替,反复不已,而出现脾虚肝郁之证,故见右胁胀痛、脘腹胀满、不思饮纳谷、便溏溲黄、神疲乏力等。《临证指南医案》云:“治肝病者,首当调理中宫,中宫土气敦厚,常应手取效。”姚氏治以健脾疏肝,清化解毒,以补中益气汤加蚕砂、败酱草、大黄炭等解毒之品而取效。

(2)仇某,男,38岁,干部。1995年8月16日初诊。1992年患乙型病毒性肝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功能一直未能恢复,HBsAg(+),HBeAg(+),抗HBe(+),HBVDNAPCR(+)。刻下面色灰滞,神疲乏力,胁痛隐隐,腹部微胀,怯冷倍于往昔,口干微苦,大便稀溏,小溲色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乃肝阳虚弱,湿热恋留之候也。治拟温阳暖肝,清化解毒。

【处方】生黄芪30g,细桂枝9g,仙灵脾15g,巴戟天15g,补骨脂10g,肉苁蓉12g,淮山药15g,甘枸杞子15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30g,败酱草15g,大黄炭6g。

上方调治两个半月,诸症均减,肝功能正常,HBsAg(-),HBeAg(-),抗HBe(+),HBVDNAPCR(-)。再予原方加减,连服2个月,诸苦若失,复查肝功能,2次作四系统检查,查HBVDNAPCR及各项指标均正常,临床近期治愈。

【解析】湿热毒邪,稽缠脏腑,不仅灼伤阴血,而且损及阳气,阳虚无以暖肝,致肝阳衰弱之证。本案为本寒标热之候,既有肝阳虚弱的一面,又伴见湿热未尽。若治以温补又恐助邪生,专事清化又恐损阳。张锡纯治肝阳不振证,有“投黄芪一两,桂枝尖三钱,数剂而愈”的记载,将二药列为暖肝温阳之佳品。姚氏方中合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淮山药、甘枸杞子之属,以助阳益精,与阴柔之肝体相宜;合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败酱草、大黄炭以清化解毒。诸药合用,温清并施,水火相济,调理阴阳,故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十)施奠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验案[王岭施奠邦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中医杂志,1998;39(11):651]

(1)廖某,男,30岁,1997年7月7日初诊。

患者于1年多前患乙型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两对半呈大三阳。嗣后在1996年6月至12月用干扰素治疗,1997年2月复检两对半无改变,ALT升至104 U/L,TBIL 306μmol/L。1997年4月开始用联苯双酯和中药治疗。半个月前复检:ALT 68 U/L,AST 302 U/L,GGT(γ谷氨酰转移酶)97 U/L,球蛋白387 g/L。来诊时疲乏无力,右胁隐痛,出汗较多,头昏口干,夜寐多梦,小便短黄,肝脾肋下可触及,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施老认为本例属复合证型,治拟气阴双补,并以柔肝清热。

【处方】黄芪30g,太子参12g,沙参12g,当归12g,生地黄15g,黄精20g,白芍12g,茯苓12g,甘草6g,知母12g,牡蛎20g,川楝子12g,虎杖15g,板蓝根15g。

12剂后,疲乏明显减轻,出汗减少,右胁痛基本消失,尿黄减淡。原方略作增减,继服12剂体检肝脾未再触及。复检ALT 13 U/L,AST 9 U/L,GGT 18 U/L,球蛋白324 g/L,两对半转为小三阳。

【解析】本案患者为气阴不足,气虚则疲乏无力、汗多,阴血不能濡养心神则夜寐多梦,肝阴不足则右胁隐痛、口干、脉弦细,舌红、苔薄黄、尿短黄为阴虚有热。施氏治以气阴双补,柔肝清热,方中黄芪、茯苓健脾益气,沙参、生地黄养阴生津,太子参补气生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黄精益气滋阴,知母清热滋阴,川楝子行气止痛,虎杖、板蓝根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方药对证,故疗效明显。

(2)陈某,男,35岁,1996年10月7日初诊。患者血检发现两对半大三阳已6年,1993年开始肝功能异常,ALT、AST反复升高,经常右胁隐痛或刺痛,伴尿黄、齿龈出血。曾连续服清热解毒、疏肝活血之类中药半年左右,症状并未明显改善。服药期间,ALT、AST仍波动难降。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诉近日常头昏耳鸣,心烦,皮肤瘙痒。观其面部有少许赤缕红丝,唇色黯红。肝肋缘下30 cm,质中等。舌质偏红,有瘀斑,苔少,脉弦细。3天前血检ALT 51 U/L,AST 117 U/L,TBIL(总胆红素)202μmol/L,球蛋白362 g/L。诊断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辨证属肝郁血瘀,兼有肝肾阴虚。尽管虚候明显,但湿热未清。治拟养血活血、柔肝清热为先。

【处方】当归12g,生地黄12g,赤芍12g,牡丹皮10g,广郁金12g,丹参12g,牡蛎20g,柴胡10g,甘草6g,龙胆草6g,夏枯草10g,茵陈15g,茜草10g,制首乌20g。

连服12剂后,心烦、皮肤瘙痒及尿黄明显好转,齿龈出血次数减少,胁痛有所减轻,但仍头昏耳鸣。施老认为此时宜加强滋养肝肾之阴,上方去茵陈、龙胆草,加沙参12g,阿胶珠10g,玄参12g。续进半个月,复查肝功能已正常,胁痛仍在劳累后有所感觉,齿龈未再出血,头昏耳鸣也减轻,肝大回缩。继续以上方出入巩固治疗,2个月后复检两对半转为小三阳,肝功能保持正常。

【解析】本案患者慢性乙肝病史较长,久病入络,气滞血瘀,故表现为面部有赤缕红丝,唇色黯红,舌质偏红,有瘀斑;肝郁日久,耗伤肾阴,肝肾之阴虚,精血不能上荣,故头昏耳鸣,不能濡养肌肤故皮肤瘙痒;阴虚内热故心烦。施氏先治以养血活血、柔肝清热为先,方中当归养血柔肝,生地黄、茜草清热凉血、止血,赤芍、牡丹皮、丹参活血祛瘀,郁金、柴胡疏肝解郁,牡蛎软坚散结,龙胆草、夏枯草、茵陈清肝火、利湿热,制首乌补益肝肾精血。药后心烦、皮肤瘙痒及尿黄明显好转,齿龈出血次数减少,胁痛有所减轻,原方去清热利湿之品,加沙参、阿胶珠、玄参以滋养肝肾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