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20720000000023

第23章 麻黄加术汤

第十七章 麻黄加术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9克),桂枝二两(去皮)(6克),甘草一两(炙)(3克),杏仁七十枚(去皮尖)(6克),白术四两(12克)。

【用法】 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盖被取微汗。若汗出病愈,即停服药,若汗出病不愈,即再服。

【主治】 湿家身烦痛,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方解】 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应用】

1. 荨麻疹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其特征为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不一,发得快,退得也快,并伴有痒感。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风、寒、湿、热等邪蕴于肌腠所致。症见遇寒即发者,是为寒湿之邪所引起。可用本方治疗,使微汗出则愈,不可大汗,若大汗则湿邪不能去。

2. 背冷 背冷,背为太阳经脉循行之部位,冷为寒湿之邪侵袭太阳经脉,使经气不舒,阳气不能外达,卫外功能减弱,故作冷。症见背冷欲盖被烤火者,可用本方治疗,以散寒湿、舒经气。经气舒,寒湿散,阳气外达,则背冷自愈。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半两(去节)(15克),杏仁十个(去皮尖)(3克),薏苡仁半两(15克),甘草一两(炙)(30克)。

【用法】 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有微汗避风。

【主治】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

【方解】 方中麻黄散寒,薏苡仁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驱寒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仁以胜湿之权。

本方用量与古方不同,若以古今量折合,则量太小,不济于事,故以今量用之,则收效更快。

【应用】 荨麻疹:荨麻疹,是过敏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多由于汗出当风所引起,是风湿为患。症见日晡所加剧者,是风湿将化热之象。可用本方清宣利湿,使风湿去,其疹自愈。

麻黄加术汤与本方均治荨麻疹,前者治寒湿性荨麻疹,后者治风湿性荨麻疹。也可互用,病轻者用麻杏苡甘汤,病重者用麻黄加术汤;或先用麻杏苡甘汤。而病不愈者再用麻黄加术汤。

荆防败毒散

【方源】 《摄生众妙方》。

【组成】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一钱五分(4.5克),甘草五分(1.5克),加生姜、薄荷。

【用法】 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 疮疡初起。

【方解】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驱风散风胜湿;柴胡升清散热;前胡降气行痰;桔梗、茯苓宣肺化痰;枳壳行气,川芎行血;生姜散寒;薄荷散热,合而为发汗解表、散风驱风祛湿之剂。

【应用】

1. 面部寻常疣 寻常疣俗称瘊子,由病毒引起,青年及儿童多发,好发于面部、手足。其损害为米粒大、豌豆大的角质突起,境界清楚,触之较硬,表面粗糙,一般无自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是风湿为患,湿邪较重。治疗时,用本方加苍术散风祛湿,加苍术者以增强祛湿之力。

2. 面部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夏秋季多见。皮疹呈多形性,在风团上有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局部发痒难忍,常因抓破而感染。祖国医学认为是汗出当风所致。治疗时,用本方散风祛湿。若服药后发疹更多者,为风湿之邪外出向愈之象,切勿以为病情加重而中断服药。

3. 湿疹 湿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过敏体质是发病的内因。祖国医学认为是风湿为患,以湿邪为主。症见皮损对称分布,皮损可呈丘疹、糜烂、渗液或结痂,皮损间界不清楚,自觉奇痒。治疗时,用本方以散风祛湿。

病案举例

例一:马某,女,21岁,通渭县马营公社社员。1971年11月18日初诊。

患者于半年前面部出现扁平疣数十个,两颊部较多,伴有发痒,凸出皮肤,不红而与皮肤同色,至今未愈。

方用本方加苍术治疗:荆芥5克,防风5克,甘草3克,茯苓5克,川芎5克,羌活9克,独活6克,柴胡5克,前胡5克,枳壳5克。桔梗5克,苍术12克。水煎分二次服。三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三剂后,面部扁平疣全部消失。停药观察数十日,再未复发。

例二:魏某,男,通渭县人,营业员。1951年3月5日初诊。

患者面部突然发生红色小丘疹,剧痒难忍,抓破后流出黄水,遇风后出疹越多、痒更加重,脉浮弦。

方用本方加苍术(方药量同上)治之。

二诊:服上药后,黄水量减少,剧痒减轻,开始结痂变干燥。继用上方三剂。

三诊:服上药后结痂脱落,但结痂未完全脱净,故又服上药三剂之后,结痂全脱完。停药观察,再未复发。

誅 体会:本方为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之剂。以上两例患者病虽不同,但究其病因前者因面淋雨水,后者因汗出当风而发病,均为风湿之邪。故用本方以散风祛湿,加苍术以增强除湿之力,因而均获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