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20720000000025

第25章 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十九章 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一两十六铢(5克),芍药一两(3克),生姜一两(3克),甘草一两(3克),麻黄一两(去节)(3克),大枣4枚(2枚),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尖)(3克)。

【用法】 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

【方解】 桂枝汤治表虚,麻黄汤治表实,二方合用,治表不虚不实之证。

【应用】 皮肤瘙痒症: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巢氏诸病源候论·风搔痒候》中指出:“凡搔痒者是体虚遇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往来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搔痒也。”《内经》中有“诸痒为虚”“风盛则痒”的记载。巢氏所说的痒是由外风引起,而(《内经》中记载的痒,则是由内风引起。风胜则血燥,燥久则血虚,血虚不能荣养肌肤而发生瘙痒。此处所指是外风引起,症见遍体作痒,走窜无定,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者,可用本方轻清之剂以微散风邪,风去则痒止。

防风通圣散

【方源】 《宣时论》。

【组成】 大黄(酒蒸)、芒硝、防风、荆芥、麻黄、栀子、白芍、连翘、川芎、当归、薄荷、白术各五分(1.5克),桔梗、黄芩、生石膏各一钱(3克),甘草二钱(6克),滑石三钱(9克)加姜、枣。

【用法】 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 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发表攻里并用法。

【方解】 方中防风、麻黄解在表之风热,荆芥、薄荷清在上之风热,大黄、芒硝通利在肠胃之风热,滑石、栀子通利在水道之风热;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之风热,连翘、黄芩祛诸经之游火;风邪为患,而肝主之,川芎、当归、白芍和肝血;甘草、白术和胃气而健脾。合而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之效。

【应用】 荨麻疹:荨麻疹是过敏性疾患,男女老幼均可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是风湿热三气所致。症见出皮疹,瘙痒难忍,遇热加重,或遇热即发者,为病邪偏重于热。治疗时,用本方疏风清热,风疏热清,其症自愈。

病案举例

彭某,男,42岁,甘肃庆阳县人。1965年11月18日初诊。

患者平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吐痰,经久不愈。在治疗其间,曾服偏方,内含有砒霜,服后病情大为好转,但面部潮红浮肿,皮肤变得粗糙,眉毛脱落而不痛不痒,先疑为麻风病。后经有关医疗单位涂片检查,排除麻风病。

由于患者自述其病是在服含有砒霜的药物后发生的,故拟用本方治之:酒大黄、芒硝、防风、荆芥、麻黄、栀子、白芍、连翘、川芎、当归、薄荷、白术各2克,桔梗、黄芩、生石膏各3克,甘草6克,滑石9克。水煎分二次服。二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面部浮肿已消,皮肤出现皱纹,面部潮红也有所减轻。继用上方,再服两剂。

三诊:服上药后,面部皮肤已恢复常态,皮肤转有光泽,唯眉毛尚未长出。停药观察,再未复发。

誅 体会:本方为表里双解、上下分消之剂。患者为砒霜中毒之证,故用本方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