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监测
(一)基本理论
卫生监测是指为了某一特定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特异性、敏感性的指标,定对象、定时空、定方法连续不断地观察(测),并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其资料的一项专业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卫生监测职能,但又不是一个单纯的检测(验)机构,这是由国家有关法律、规章所明确规定的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7条明确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2001年4月13日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明确规定,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如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卫生系统进行监测,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中毒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并制定预防控制对策。2005年1月5日卫生部吴仪部长签发的40号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中,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包括“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其主要职责项目中亦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了解疾病模式,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测疾病的流行,估计卫生服务需求;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评价干预效果。疾病监测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有系统地进行疾病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68年第21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了国家和国际传染病监测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广泛开展监测,观察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后又扩展到非传染病,并评价预防措施和防病效果,而且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角度发展向生物-心理-社会方面进行监测。我国于1979年在北京、天津进行试点,以后逐步推广。
(二)基本知识
1.疾病监测
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危害因素监测
对职业性、食品、环境、学校等领域中影响人群生存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开展监测防控,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3.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向上级机构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各国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被动监测。这种常规监测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不能包括未到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对于诊断的疾病可能错误分类,特别是发生了某种异常的疾病时更是如此。
4.主动监测
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资料,或者要求下级单位尽力去收集某方面的资料,称为主动监测。我国卫生防疫单位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按照统一要求对某些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进行重点监测,努力提高报告率和报告质量,均属主动监测。
5.监测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病例的统计数字,如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称为监测的直接指标。有时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流行性感冒(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难以分清,则可用“流感和肺炎的死亡数”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6.静态人群和动态人群
研究过程中无人口迁出、迁入的人群称静态人群(如果一个地区人口有少量出生、死亡、迁出和迁入时,仍可视为静态人群)。计算率时可采用观察期的平均人口数作分母。如果研究过程中人口频繁地迁出、迁入,则为动态人群。涉及动态人群的计算需要采用人时(人年或人月)计算法。
7.死因监测
是指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研究人口死亡的发生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死因监测能很好地掌握人群死亡情况的三间(人间、空间、时间)分布,并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卫生服务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基本技能
1.疾病监测
(1)建立健全监测机构并收集下列资料:
①死亡登记资料。
②医院、诊所、化验室的发病报告资料。
③流行或暴发的报告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
④实验室调查资料(如血清学调查、病原体分离等资料)。
⑤个例调查资料。
⑥人群调查资料。
⑦动物宿主(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等人畜共患病)及媒介昆虫的分布资料。
⑧暴露地区或监测地区的人口资料。
⑨生物制品及药物应用的记录资料。
⑩其他,如防治措施等。
(2)分析和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确定某病的自然史、变化趋势、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薄弱环节及防治效果等。
(3)印制、分发和反馈资料:将所收集的资料和分析结果,及时上报并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特别应将资料反馈给报告资料的人。
(4)开展疾病监测
①传染病监测。不同国家规定的监测病种有所不同。WHO将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列为国际监测的传染病。我国根据国情又增加了登革热。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卫生部已把艾滋病列为国境检疫监测的传染病。1989年公布的我国第一部《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实行分类管理。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有: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即了解人口、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准、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的情况;监测传染病在人、时、地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监测传染病、宿主、媒介昆虫及传染来源;监测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耐药情况;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开展病因学和流行规律的研究;传染病流行预测。
②非传染病监测。目前有些国家已将监测范围扩大到非传染病。监测内容根据监测目的而异,包括出生缺陷、职业病、流产、吸烟与健康,还有营养监测、婴儿死亡率监测、社区和学校的健康教育情况监测、食品卫生、环境、水质监测等,范围极广。
我国部分地区已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出生缺陷等非传染病开展了监测。例如由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负责,组织了我国16个省(市)、19个监测区参与的多省(市)大协作,对心血管病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监测。天津市开展了以“肿瘤、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为重点的非传染性“四病”的防治研究等。
③其他公共卫生监测。包括环境监测、营养监测、婴儿与孕产妇死亡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计划生育监测等。为了达到特定的公共卫生目标,可以开展各种内容的监测。
(5)监测系统的评价:对监测系统的质量、用途、费用及效益应定期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改进监测系统。可从敏感性、特异性、代表性、及时性、简单性、灵活性等几个方面来评价监测系统的质量。
(6)监测信息的流通:WHO定期将各方面资料加以整理、评价、分析、综合,编印成《疫情周报》和多种刊物向世界各地发放。我国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编辑出版的期刊《中国疾病监测》(1992年改为《疾病监测》),反映全国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及疫情动态,交流各地疾病监测工作的经验。信息的流通使信息得到及时了解,便于及时提出主动监测方案,或对重要疫情做出迅速反应,也有利于科研人员明确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进一步开放利用信息,使信息产生最大效益。
2.死因监测与网络报告
(1)不同情形死亡个案的登记:凡在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在家中死亡者,由当地乡村医生或居委会提供人口死亡申报单,到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法医鉴定书》,死者居住地的卫生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鉴定书》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正确,不得勾画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和医院公章,若死因不明的,必须填写调查记录,对死亡原因有怀疑的,应有警务部门协助确定死因。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1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第2部分按程度填写其他死因,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临死前的表现(衰竭、衰老)不要填写,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尽量不要填写,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尽量报告疾病的分期及分型。
(3)《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管理:《死亡医学证明书》共分四联,第一联由出证单位保存,用于网络直报。第二联由出证单位于次月5日前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第三、四联由死者家属交给户籍管理部门,其中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由户籍管理部门保存。第四联由户籍管理部门加盖印鉴,交死者家属作为殡葬火化凭据,由殡葬管理部门保存。
(4)死亡信息的网络报告和审核: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单位应在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后7天内对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核实,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每个工作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死亡病例信息质量进行审核,发现填写不合格者应注明具体审核意见,并反馈、督促报告单位核实;每月20日前完成对上月数据的审核、导出和转换,确认后将数据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1)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监测。根据本地企业存在危害因素的情况,尽可能地开展相关因素的监测,掌握整体情况,提出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2)开展各类公共场所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卫生学评价,掌握本地公共场所中主要对人体的危害因素。
(3)规范开展室内环境危害因素检测,并进行技术及咨询服务工作。
(4)开展饮用水的卫生监测检验,及时提出相关意见。
(5)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主要开展主动监测、食品污染物监测和从业人员危险因素监测。
(6)拟订学校卫生与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规划及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学校学生健康监测和教学卫生的监测工作。
(7)收集、分析、管理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地水质、空气、土壤、食品与疾病的基础资料,相关的卫生信息与动态等信息和材料。
二、调查
(一)基本理论
1.流行病学调查涉及描述、分析和实验等方面,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目的主要是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评价控制措施效果,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培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针对疾病流行、暴发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二)基本知识
1.个案调查方法
一般采用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2.描述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包括横断面调查以及回顾性或前瞻性调查。描述流行或感染的特征:人群组特征(年龄、性别、职业等)、时间特征、地区特征。
3.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