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免疫规划 (5)
(一)基本理论
及时掌握百日咳疫情动态,有效控制百日咳的暴发流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二)基本知识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以阵发性痉咳及痉咳终止时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持续2~3个月。此病通过飞沫传播,第1周传染性最强。
(三)基本技能
1.病例个案调查 发现病例后,医院防保科应立即报告并及时按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情况、流行病学史等。
2.采集实验标本 咽拭子标本的采集:让被采集标本对象张口发“啊”音(必要时用压舌板压住舌根),用蘸无菌等渗盐水的消毒长棉签,用轻快的动作在咽部深处反复做旋转擦拭,使咽部分泌物充分蘸到棉签上。采集标本注意事项:采集的急性期咽拭子标本应及时,百日咳咽拭子标本应在卡他期采集,并做好标本登记。
3.疫情处理 发现百日咳暴发疫情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病人进行家庭或住院隔离治疗,自发病日起隔离40天。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对7岁以下无百日咳疫苗预防接种史或未全程免疫的接触者给予应急接种百白破疫苗。
(3)对患者居室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扫除,勤晒衣被,无需终末消毒,但对患者的痰液、呕吐物可用漂白粉等氯制剂消毒。
(4)在托幼机构医学观察期间应加强晨检和午检,不得接收或转出儿童。
五、白喉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及时掌握白喉疫情动态,有效控制白喉的暴发流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二)基本知识
具有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症状,同时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者。
(三)基本技能
1.疫情报告和调查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发现1例白喉病例即视为暴发,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
2.病例调查
接到疫情报告后,县级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于24小时内进行调查,核实诊断,了解传染来源、可能传播的因素、密切接触者和预防接种情况,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
3.疫情处理
(1)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2次(间隔2天)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出院。无培养条件时,应隔离到症状消失后14天。
(2)对易感人群进行白喉类毒素应急接种。
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及时掌握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情动态,有效控制乙肝的暴发流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二)基本知识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病可引发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围产期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潜伏期较长(为45~160天,平均60~90天)。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为加速乙肝控制,经******批准,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采取以免疫新生儿为主要措施的防治策略。
(三)基本技能
⒈病例个案调查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发现新发乙肝疑似病例后,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1周内,对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疑似病例进行调查、采集血标本并及时检测。
2.乙型肝炎的预防 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1.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掌握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菌群分布特征、变迁趋势和发病趋势,完善流脑预测、预警机制。
3.掌握流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识别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4.掌握我国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本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尤其是带菌者和由该菌引起的不显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流行病学史 在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儿童患病者最为多见。有些患者在发病前7天有明显密切接触史。
2.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大部分人感染流脑后无临床症状出现,少部分人表现为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寒战与发热、呕吐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神志改变。
(三)基本技能
1.疫情报告
流脑作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各级责任疫情报告人和报告单位在发现流脑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遵循疫情报告属地化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限(24小时)报告。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时,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程序逐级上报。
2.标本采集
各级医疗机构,在流脑流行季节发现疑似流脑病例应尽快转至当地传染病医院(传染病科)进行治疗,传染病医院(传染病科)在发现流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无论是否已使用抗生素治疗,都要尽快采集病人脑脊液、血液、尿液、淤点(斑)组织液标本,标本要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并追踪采集每一病例的恢复期(病程第3周)血清,要求每份血清标本不少于2ml,于低温(<-20℃)保存。
(1)脑脊液:采集1ml脑脊液,进行涂片检测、培养分离、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2)血液:抽取病人全血5ml,其中1ml用于分离血清,-20℃保存准备检测抗体,其余全血进行病原培养分离、核酸检测;出院前采恢复期血1ml,分离血清-20℃保存。
(3)淤点(斑)组织液标本: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淤点(斑),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
(4)鼻咽拭子的采集:用一端弯曲45°的无菌棉拭子,于鼻咽部涂擦2~3圈,蘸取分泌液并立即接种双抗巧克力培养基。如现场接种有困难,可把棉拭子标本放入含有双抗的卵黄盐水(50%)或兔血清肉汤中,带回实验室在37℃环境中增菌6~8小时,再行分离。
3.病例调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报告后的48小时内派专人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病例标本。
4.疫情处理
(1)对病例周围人群(同家、同院、同班、同托儿所、同玩以及其他经常密切接触的成年人)进行调查,若发现上感样病人,按轻型流脑病人处理,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2~3天。并注意观察病情,一旦病情转重,立即采样检测进行确诊,并给予相应隔离治疗。对病人就近隔离,密切接触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预防,集体单位、托幼机构对发病单位(科室、车间、班级)人群也应给予敏感抗菌药物预防,医学观察期间托幼机构不得接收和转出儿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对疫情可能播散地区的无免疫史的儿童应急注射流脑疫苗2针,间隔不少于3个月;已完成流脑疫苗基础免疫的儿童和密切接触病人的成人酌情进行流脑疫苗应急接种。
(3)根据当地药敏试验结果,确定预防用药种类,开展预防服药(青霉素、氨苄西林、美洛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利福平无耐药性)。
(4)搞好病家和周围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其他含氯制剂喷雾,对病人口鼻腔污染物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1.掌握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疫情趋势。
2.掌握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
3.及时发现乙脑疫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
(二)基本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多见于夏秋季。家畜、家禽为主要传染源,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10~15天。
1.流行病学史 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任何地方居民于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旅行。
2.症状体征
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可伴有脑膜刺激症状。急性起病,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症状,或发展至中枢呼吸循环衰竭。
3.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多核细胞为主,后期单核细胞为主。
(三)基本技能
1.流行病学报告 任何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发现病例要立即报告。
2.样品采集
(1)脑脊液:发病1周内采集1~2ml脑脊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2)血液:抽取病人全血2~4ml,进行抗体测定、病原培养分离、核酸检测。要求在发病1周内采集第1份血液标本,发病3~4周后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2ml;若第1份血液标本或脑脊液标本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脑特异性抗体IgM为阳性,可不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
3.病例调查
接到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病例标本脑脊液、血液,并将调查情况及时录入数据库,逐级汇总上报,并对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进行核实与订正。
4.疫情处理
(1)乙脑发生地区,应当及时开展10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调查,做好查漏补种工作,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可应急接种乙脑疫苗。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孳生地,对畜圈、厕所等三带喙库蚊等孳生地进行药物灭蚊。
(3)对病人进行床边隔离治疗,做到室内无蚊虫,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出院。对病家周围50米范围内居室,畜圈及蚊虫孳生地进行药物灭蚊。居室内采取灭蚊、防蚊措施。
(4)利用各种媒体及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乙脑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防病和参与防治的意识。
九、结核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要点
(一)基本理论
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动态,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暴发流行,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二)基本知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复发性感染,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病原体最主要的是人型结核杆菌。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们普遍对结核杆菌易感。
(三)基本技能
1.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发现病例24小时内网络直报。
2.样品采集 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有痰抗酸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动物接种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办法,但最简便、迅速、准确,适于基层开展的检查方法是痰涂片检查。
(1)痰检查对象和要求
①疑似肺结核病或有结核病症状的初诊病人。应送3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如无夜间痰,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留取1份痰标本;或在送痰时,留取2份即时痰。
②已确诊、登记、正在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初治病人在疗程满2、5、6个月时;复治痰涂片阳性病人在疗程满2、5、8个月时,各查痰1次,送2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在疗程满2个月时,痰菌仍为阳性者,应在治疗满3个月时增加查痰1次。
(2)痰标本采集: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黏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5ml。
(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