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20721300000038

第38章 地方并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 (8)

第5章 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 (8)

当虫卵或节片被猪等中间宿主吞食,虫卵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然后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钻入小肠壁,经循环或淋巴系统而到达中间宿主身体各处。在寄生部位,虫体渐长大,体中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约经10周后,囊尾蚴发育成熟。囊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数年,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如宿主未被屠宰则久后囊尾蚴死亡并钙化。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于肠壁,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

(三)基本技能

1.诊断

(1)猪带绦虫病

①询问吃肉方式及节片排出史。

②粪便检查。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用槟榔南瓜子试验性驱虫。收集患者的全部粪便,用水淘洗出头节和孕节。

③****拭子法。用****拭子法采集,检查虫卵。

(2)囊尾蚴病

①询问病史。

②检查皮下囊尾蚴结节。

③眼囊尾蚴病用眼底镜检查,对于脑和深部组织的囊尾蚴可用X线、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仪器检查,并可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如癫 ,颅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确定。

④免疫学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

2.治疗

(1)吡喹酮:剂量为10mg/kg。治疗皮下-肌肉型总剂量为120mg/kg,4~6天分服为1个疗程,1个或多个疗程。治疗脑型总剂量为180mg/kg,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9天为1疗程。但此药不良反应太大,因其杀虫作用迅速,虫体死亡后,囊结周围的炎症反应和水肿明显加重,出现原有症状加剧,颅内压明显增高,甚至个别病例治疗后因发生脑疝而死亡。故脑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颅内压的增高,在给药前应先测颅压,必要时先给降颅内压的药物,有人主张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眼型的治疗意见不一致。不论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时,应于初诊服药后10天、半年、3年嘱去医院复治1疗程。

(2)阿苯达唑:按10mg/kg体重,连服6天。脑囊虫每日总剂量为20mg/kg,分2次于就餐前半小时口服,连服10天为1疗程。治疗脑囊虫病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情况合并应用激素及甘露醇等脱水药,以减轻或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3.预防与控制

(1)控制传染源:开展人群带绦虫感染及人群、猪只的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治疗病人、处理病猪。

(2)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地大便,改进家畜饲养方式,预防家畜感染。

(3)加强屠宰场的管理和肉品检验:严禁销售含囊尾蚴的肉(俗称“米猪肉”)。

(4)加强健康教育: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4.常用操作

(1)病原分离与鉴定:采集猪的咬肌、舌肌、内腰肌、膈肌、肋间肌、肩胛肌等,亦可采集脑、心脏、肝脏、肺脏,成熟的猪囊尾蚴为长椭圆形[(6~10)mm×5mm],半透明的囊壁内充满液体,上有一个黍粒大小的白色小结节即为头节和颈节。脑内寄生的则为圆球形86~10mm。将上述任何部位的囊尾蚴,以手术刀和镊子剖离后,以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以剪刀剪开囊壁,取出完整的头节,再以滤纸吸干囊液后,将其置于两张载玻片之间并压片,于2张载玻片间加入1~2滴生理盐水后置于显微镜下,以低倍(物镜8倍、目镜5倍)观察囊尾蚴头节的完整性。低倍镜检,可见到头节的顶部有顶突,顶突上有内外两圈排列整齐的小钩,顶突的稍下方有4个均等的圆盘状吸盘,即判为猪囊尾蚴。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①首先以抗原包被液洗涤ELISA反应板各3次。

②以抗原包被液将抗原使用说明书稀释至工作浓度。

③用加样器加工作浓度抗原至ELISA反应板各孔内,每孔0.1ml,加盖后置于室温(11~29℃)过夜。

④用力甩净包被过夜的ELISA反应板孔内的抗原包被液,每孔加入洗涤液,浸泡3分钟后,用力甩去洗涤液,并用滤纸吸去残留的洗涤液和驱除孔内气泡,重新加入洗涤液,按同样方法共洗涤3次。

⑤将被检血片、标准阴性血片及标准阳性血片均剪成1cm×1cm大小,分别置于青霉素瓶内,每1cm×1cm血片加入稀释液0.3ml,浸泡20分钟,即血片变白后即可。

⑥每份被检血片浸液加2孔,每孔0.1ml。

⑦标准阴性、标准阳性对照孔内相应血片浸液2孔,每孔0.1ml。

⑧空白对照孔加稀释液2孔,每孔0.1ml。

⑨加样后加盖,于室温(11~29℃)放置30分钟。

⑩洗涤后(方法同④),每孔加现配制的底物溶液0.1ml,于室温(11~29℃)放置10分钟。标准阳性孔呈深黄色,标准阴性孔呈无色或浅黄色,空白孔呈无色。

八、蛔虫病

(一)基本理论

蛔虫致病主要由幼虫在体内移行和成虫对宿主的损害所致,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以及导致宿主肠道功能障碍。

(二)基本知识

1.蛔虫病

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患者常因成虫所致而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疼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引起营养不良、智能和发育障碍,有时会出现情绪不宁、烦躁、磨牙、瘙痒及惊厥等;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顽固性荨麻疹等;有时还会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及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2.形态

(1)成虫:蛔虫成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雌虫长20~35cm,有的可达49cm,最宽处直径为3~6mm;雄虫长15~31cm,最宽处直径为2~4mm。形似蚯蚓,活时略带粉红色。虫体呈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体表可见有细横纹和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周围有兰唇瓣,排列呈“品”字形,内缘具细齿,此外尚具感觉乳突和头感器。直肠短,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于****,雄虫则通入泄殖腔。雌虫尾端钝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位于虫体腹面中部之前。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在****前、后有许多对乳突,生殖器官为单管型,有一对象牙状的交合刺。

(2)虫卵: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受精蛔虫卵呈宽椭圆形,大小为(45~75)μm×(35~50)μm,卵壳自外向内分为3层:受精膜、壳质层和蛔甙层。壳质层较厚,另2层极薄,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分清。卵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卵壳外有一层由虫体子宫分泌物形成的蛋白质膜,表面凹凸不平,在肠道内被胆汁染成棕黄色。未受精蛔虫卵多呈长椭圆形,大小为(88~94)μm×(39~44)μm,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无蛔甙层,卵壳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若蛔虫卵的蛋白质膜脱落,卵壳则呈无色透明,但因为其卵亮有一定厚度,并且透明。

3.生活史

蛔虫的发育过程包括虫卵在外界土壤中的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2个阶段。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散布于土壤中的受精蛔虫卵,在潮湿、荫蔽、氧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的条件下,约经2周,虫卵内的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周,幼虫进行第1次蜕皮后变为二期幼虫。卵内含有二期幼虫的蛔虫卵,称为感染期卵。人体经口误食感染期卵后,在小肠环境条件(温度、pH、低氧等)的综合影响下,幼虫分泌含有酯酶、壳质酶及蛋白酶的孵化液,分别作用于卵壳各层。同时,卵内幼虫的活动性增大,最后破卵壳孵出。孵出的幼虫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并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门静脉系统到肝,再经右心到肺,幼虫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在幼虫经过第2次及第3次蜕皮(约在感染后10天内),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然后,四期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到咽,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幼虫进行第4次蜕皮后,经数周逐渐发育为成虫。

(三)基本技能

1.诊断

(1)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

(2)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形态进行鉴别。

(3)疑为蛔虫性肺炎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检查痰中蛔虫幼虫确诊。

2.病原治疗

(1)复方阿苯达唑片:成人及7岁以上患者,一次2片顿服,重度感染,第2天再服1次。儿童,2~6岁的患者,一次1.5片顿服。

(2)复方甲苯咪唑片:2片顿服。混合感染或重度感染,1次1片,1天 2次(或1次1片,1天 1次),连服3天。4岁以下者用量减半。

3.预防与控制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后才能食用。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可随地大便。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为蛔虫排出的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继而污染周围环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儿童不要吮吸指头。

(3)蛔虫病防治:必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普查的重点在儿童集体单位(幼儿园、小学),进行普查、普治,以保障儿童健康。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灭蝇、防蝇工作以防虫卵扩散。

4.常用操作

(1)直接涂片法: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涂片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2)改良加藤法:见“血吸虫病常用操作(1)”。

九、钩虫病

(一)基本理论

1.损害 钩虫幼虫和成虫都可对人体造成损害,危害最严重的是钩虫在肠道寄生期间,造成患者慢性失血。

2.慢性失血

钩虫寄生引起患者慢性失血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虫体自身的吸血及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造成宿主的失血;钩虫吸血时,同时不断分泌抗凝素,致使自咬附部位黏膜伤口渗出血液,其渗血量与虫吸血量大致相当;虫体更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此外,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也可引起血液的流失。

(二)基本知识

1.概念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水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2.形态

(1)成虫: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因虫体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背面。十二指肠钩虫的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两侧微呈突起。美洲钩虫口囊呈椭圆形。其腹侧缘有板齿1对,背侧缘则有1个呈圆锥状的尖齿。钩虫的咽管长度约为体长的1/6,其后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发达。肠管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壁有微细绒毛,利于氧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扩散。

(2)虫卵: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为(56~76)μm×(36~40)μm,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2~4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可继续分裂为多细胞期。

(3)幼虫:幼虫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2个阶段。杆状蚴体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口腔细长,有口孔,咽管前段较粗,中段细,后段则膨大呈球状。杆状蚴有两期,第1期杆状蚴大小为(0.23~0.4)mm×0.017mm,第2期杆状蚴大小为0.4mm×0.029mm。丝状蚴大小为(0.5~0.7)mm×0.025mm,口腔封闭,在与咽管连接处的腔壁背面和腹面各有1个角质矛状结构,称为口矛或咽管矛。口矛既有助于虫体的穿刺作用,其形状也有助于丝状蚴虫种的鉴定。丝状蚴的咽管细长,约为虫体长的1/5,整条丝状蚴体表覆盖鞘膜,为第2期杆状蚴蜕皮时残留的旧角皮,对虫体有保护作用。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称为感染期蚴。当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鞘膜即被脱掉。

3.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