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解读乙型肝炎
20722000000016

第16章 乙型肝炎的预防 (4)

第3章 乙型肝炎的预防 (4)

我们知道了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下面就应该了解一下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控制乙型肝炎。

2. 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应采取哪些措施

报告和登记 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或者死亡的乙型肝炎病例均应该分别按照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隔离和消毒 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以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应当分室住院治疗。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物品均应当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教育 应当向群众宣传有关乙型肝炎的知识,认清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树立以预防为主,自我保护的意识。

献血员的管理 献血员应当在每次献血以前就进行体格检查,检测ALT以及HBsAg(用RPHA方法或者ELISA方法)、肝功能异常者以及HBsAg阳性者不得进行献血。有条件的时候应当开展抗-HCV测定,抗-HCV阳性者不得进行献血。

HBsAg携带者的管理 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但是要加强随访,应当注意个人卫生、月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以防其唾液、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和感染给他人;个人食具、剃刀修面用具、洗漱用品等应当与健康人分开。HBeAg阳性者不可以从事饮食行业、饮用水卫生管理以及托幼的工作。HBsAg阳性的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应当与HBsAg阴性者适当隔离,HBeAg阳性的婴幼儿不应当入托。男女双方,一方有HBsAg、HBeAg阳性者,性生活时宜戴避孕套。接触病人后肥皂水和流水冲洗、消毒液泡手。

杀灭病毒的方法 对于传染源的控制之一的方法是杀灭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化学消毒剂均能耐受,科学的消毒方法对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加热65℃10小时或100℃煮沸10分钟就可以使得乙型肝炎病毒灭活而失去感染性。高压蒸汽是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简便易行而又完全彻底的方法。但是由于有的物品,器材经不起高压蒸汽的消毒,因此对被污染的金属器械推荐采用没有腐蚀作用的戊二醛溶液消毒。对不耐高湿的物品可采用γ射线、伦琴射线和电子辐射消毒。这些射线能穿透塑料制品的包装,达到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

对纺织品、皮毛、塑料制品、文物、小型精密仪器、内镜、监护装置等采用环氧乙烷蒸汽消毒,杀灭乙型肝炎病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0.5%的次氯酸钠,1分钟就可以使乙型肝炎病毒灭活。该方法配置容易,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其他化学消毒剂有:①含氯制剂如3%的漂白粉,室温下15分钟就可以杀灭乙型肝炎病毒,常用于清洗器皿和餐具;②氧化剂如0.2%~0.5%的过氧化氢,在室温下10~30分钟可以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用于患者餐具的浸泡;③烷化剂如2%的戊二醛也可以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用于手术器械,电镜的擦拭和消毒;④碘化剂如碘伏25℃15分钟以上也有较好的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效果,用于体温计,各种医用导管以及牙科器械等的消毒。消毒以后应当清除表面沾有的碘液。

执行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 特别是HBsAg伴有HBeAg的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针灸、采血等应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15982有关规定执行。

非必要时不输血和不用血制品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是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控制乙型肝炎传染源的最有力的方法。

3. 对病人、接触者或在暴发流行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乙型肝炎病人 确诊以后应当进行及时的报告,对患者的隔离由于病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乙型肝炎病人使用的器具物品应当单独使用,接触者应当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对慢性HBsAg携带者、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者、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应注意:

慢性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与学习。

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和行业卫生,所用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当单独使用。

流行期措施 乙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感染人群基数很大,没有明显季节性,暴发流行的形势也不常见,突然的暴发流行常见于血制品的污染、毒品使用的人群,应当特别做好血制品的管理工作,打击贩毒以阻止暴发流行,控制流行的首选方法是进行新生儿免疫接种,降低下一代的感染率,最终达到控制流行的目的。

患者,女性,26岁,已婚。查体: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肝功能示:ALT18U/L、AST15U/L、总胆红素12μmol/L。HBV-DNA2.3107拷贝/毫升。请问该患者是否为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可以怀孕?是否需要接受治疗?

该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目前肝功能正常,处于免疫耐受期。但是该患者HBeAg(+)、HBV-DNA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尽管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其传染性并不是很强,并且现在已经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该女性患者是可以生育的。但是为了避免本人的病情加重,避免配偶以及子女的感染,在考虑生育的时候应该找专业医师指导,选择适当的时机怀孕。在准备生育的时候进行全面的肝功能的检查,综合评定感染者肝的代偿能力。在新生儿出生以后应当立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母婴传播,对于母亲是HBsAg、HBeAg双阳性的高危婴儿90%~95%的新生儿能够得到保护。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根据肝活检结果,如果肝炎症评分在2级或者以上或者HAI评分在4分或者以上,则应当进行抗病毒治疗。

4. 热点问题解答

动物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吗?

答:嗜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族中有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和鸭肝炎病毒,人的乙型肝炎病毒也属于这个病毒族。但是这些病毒只能感染相应的对象,前三种病毒都不能传染给人。一般来说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如何认识乙型肝炎的传染源?

答: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后期和发现初期,传染性最强。在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发现,无黄疸型乙型肝炎的患者在数量上较黄疸型乙型肝炎多5~10倍,由于没有黄疸,起病时不易被发现,因此对易感人群更具有危险性。另外,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携带者约占我国人群的10%~20%,由于这些人群长期广泛携带病毒,这是潜在的传染源,并且在母婴垂直传播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往往可以使全家和子孙后代都带有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对乙型肝炎的社会调查中,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变及肝癌者有成簇聚集的倾向,这种聚集倾向与女性携带病毒有密切的关系。说明乙型肝炎在人传人的播散中,带毒女性应视为重点对象。另外,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复发或病情恶化时亦具有传染性,也应密切注意。

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病人出院后还会传染吗?

答: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后期和发现初期,传染性最强。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恢复期主要查HBV-DNA,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和HBV-DNA结果成正比。如果HBV-DNA较高,则有较大的传染性,因此应当避免和没有抗体或抵抗力较差人群的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有皮肤黏膜破损时。

蚊子和臭虫是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

答:乙型肝炎的传播源主要是乙型肝炎患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蚊子以及臭虫是否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值得关注。令人关注的问题是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人体血液循环中为吸血昆虫(蚊子、臭虫等)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曾有报道从非洲、美国以及我国野外捕捉的蚊子、臭虫和虱子的体内检测到了HBsAg,而且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2%、37.9%和23.3%。因此,理论上蚊子、臭虫和人虱等吸血昆虫可以作为传染源,但是在自然和试验条件下没有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可经过共餐、蚊子叮咬及日常生活的接触进行传播。可能乙型肝炎病毒和虫媒病毒不同,不能在吸血昆虫体内复制或者增殖。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在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的地区,HBsAg阳性的血液可以在蚊子的体内被保护90小时以上,但是其滴度没有增加。表明乙型肝炎病毒不能在蚊子体内复制,因此不能证实蚊子作为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源的可能性。

转氨酶增高,会传染吗?

答:不少人认为血清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就会传染病毒性肝炎,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转氨酶升高仅仅代表肝功能受损,并不代表患者罹患了病毒性肝炎。很多疾病,比如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胆道疾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甚至是胃炎等,都可以引起转氨酶的升高。因此,转氨酶增高是否有传染性要看是否患有肝炎,如果是乙型肝炎,要看是否有病毒复制。所以如果想知道是否有传染性要检查乙肝HBV-DNA才行。如果HBV-DNA高,则有传染性。而血清的丙氨酸转氨酶的高低与是否有传染性是没有关系的。

丙氨酸转氨酶呈阳性的人是不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答:丙氨酸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心脏和骨骼肌中。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使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异常,必须加以鉴别:

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可能引起转氨酶的升高,但停药以后,转氨酶可以恢复正常。

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脂肪性肝病者,谷丙转氨酶也可以升高。

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转氨酶都高于正常水平,应当积极进行治疗。

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水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但是这些疾病都各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且可以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此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亦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的升高。相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一定都会发生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有些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转氨酶水平是不高的。

怎样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自我防护?

答: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健康人只要接种稀释100万倍的含有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人发生感染。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乙型肝炎的疫苗,尤其适用于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以及高危人群的预防。在意外接触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之后,也可以注射高效价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中和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起到保护的作用。

乙型肝炎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属于高危人群,应当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的检查。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抗-HBs阴性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患者或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以后,如医护人员则主张先用肥皂水以及流动的水进行冲洗,减少手上皮肤沾染的乙型肝炎病毒,然后再用0.1%~0.5%过氧乙酸或者含碘的碘伏溶液浸泡双手1~2分钟。家庭内日常生活用品消毒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煮沸消毒以及阳光下曝晒,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饮食的时候提倡分食制,采用公筷饮食,以防止唾液携带病毒传播的危险。夫妇双方一方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时,性生活的时候要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