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六脉玄机
20723000000001

第1章 脉学渊源

第一章 脉学渊源

脉学是一门了不起的科学。无论是在继承和(或)发展科学的时候,人们总不能只做些马后炮式的事后诸葛大论。科学应是有预见性的。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没有哪一门学科能经历几千年的研究而未见冰释的,然而脉学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周易》也是其中之一)。

何剑说:“岐黄当日的神明天从,造就了脉学的博大精深;扁鹊的入虢之诊,体现了脉学的神乎其技。它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且风吹浪打,岿然独存,唯有《周易》能与之媲美,中医学与之派对”。事实上,中医的脉学不仅古老、神奇,而且省时、准确,它不仅是中国特有的,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它在中医学领域中,默默无闻地贡献着,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覃修阳先生说:“只要中医学还存在,就不能让脉学失传。原因在于,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除了《神农本草经》之外的其他三部,都是脉学的经典理论。中医脉学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且独树一帜,枝繁叶茂,它成功地庇护了中医学这片辽阔的沃土及土地上的一切生机”。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中医脉学的历史。

第一节 脉学的起源与发展

杨泽雄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有一定时间过程的,不可能从一无所有到突然从天而降。脉学也是如此,有史记载,脉学的创始人是黄帝和岐伯,在《黄帝内经》中可以得到佐证。也就是说,脉学的起源应该是《内经》的成书年代以前,据考证《内经》的成书不晚于西汉,那么,脉学的起源很可能是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神农本草经序》曰:“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其中,《素女脉诀》已亡佚,无法稽考。

毕竟我们不是考古专家,更不是古人,要真正把脉学的渊源探究个水落石出,必须要穿越几千年的时空去翻岐黄之案,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好像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问题一样纠缠不清,所以我们只能借助有限的历史记载来进行推测。

无论是中医界还是周易界,都承认“医易相通”的古训。可以推测,三皇时代,伏羲作易、黄帝作医、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所以说,脉学的起源大约在先秦时期的推断是正确的。

家父和师傅经常说:“岐黄发明三部九候,是谓如揭日月;越人首推四诊合参,亦当并重不朽;仲景强调脉症并治,理当彪炳千秋;叔和重现脉因证治,就此流芳百世;基于此,后世医家才借证有资,力省功倍。所以我们尝到甘泉,却不能忘怀掘井之人,如此可作苍生大医,反此又与含灵巨贼何异”?所以笔者本着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脉学的起源与发展略作浅析。

一、先秦时期

据考证,脉学的起源与中医学的起源是同步的,是以《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为标志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计论文一百六十二篇。《素问》中的《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等是脉学有史书可查的重要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起源,至今是一个谜,所以说岐伯作脉也只能是姑且认为是对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古代烽火不断,经卷散佚而造成的。不管怎么说,脉学的起源是在先秦时期的推断是毋庸置疑的。

二、秦汉时期

秦越人所著的《黄帝八十一难》(简称《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奠定了脉学的理论基础。从第一难至三十三难是重点论脉的部分。但秦越人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应该是先秦时期,据考证《黄帝八十一难》成书于秦汉之际。可见,当时的尊君思想(权威思想)尤为严重,我认为所谓的黄帝和扁鹊可能是脉学的始祖和继承人,但是否留下作品值得怀疑,很可能是后世(嫡传弟子)假托圣人之名而作的典籍,或者是中医的师带徒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岐黄、扁鹊等圣贤提出医学的理论先导,由于只是片言只字,记录不方便,后世弟子将其“零碎的思想”整理成简(木简和竹简)以传后世,遂托名而为之。相传扁鹊的弟子将扁鹊一生的学术思想整理成《扁鹊脉经》,但无法考证。但现存的《难经》一书中,的确写有“秦越人述”几个字,不管该书作者是谁,该书成书于秦汉时期当真无疑。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是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脉学的贡献也是不菲的,书中提出了“脉症并治”的方法,补充了《内经》《难经》的不足。相传其弟子将他关于脉学的论述整理为《仲景脉经》,现已残缺。偶尔在民间还能找到几条仲景对脉学的论述条文。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外科医生,被曹操误杀后,其经卷散佚,《华佗神方》《中藏经》还存在。至于《华佗脉经》已经残缺不全,不便稽考。

三、晋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名医辈出,最著名的要数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的《王叔和脉经》(简称《脉经》),是脉学理论形成的开山之作。《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脉学的理论正式形成。它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合称为脉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是脉学的万世楷模,历代医家推崇备至。

除了《脉经》之外,这一时期的脉学著作林林总总,现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作录于下:

皇甫谧《甲乙经》蓍婆《脉经》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李《脉经》

甄权《脉经》张及《脉经》

秦承祖《脉经》许建吴《脉经钞》

刘元宾《诊脉须知》杨仁斋《医脉真经》

刘三点《方脉举要》王贶《指迷方》

四、宋金元时期

在唐宋之际的五代时期,脉学史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五代时期的高阳生假晋太医王叔和之名,著成《脉诀》,又被俗家妄注。而后世医家家传户颂,使脉学蒙上了千古阴霾。幸宋代蔡西山(代表作有蔡西山《脉经》)、戴同父(代表作有《脉诀刊误》)大声疾呼、明证其罪。

宋金元时期的脉学著作多如牛毛,择其具有代表性之作录用之: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通真子《脉要新括》

李希范《脉经》李东垣《此事难知》

张杲《医说》朱丹溪《脉诀图说》

青溪子《脉诀》刘开《脉诀》

魏伯祖《脉说》华子颙《相色经诀》

唐强明《诊脉要诀》王适斋《难经图说》

滑伯仁《诊家枢要》王世相《医开》

朱震亨《脉因证治》黎民寿《脉诀精要》

崔紫虚《四言脉诀》章季《医经脉要录》

赵继宗《儒医精要》杜清碧《诊论》

五、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驰名中外的医药学巨匠——李时珍。不仅《本草纲目》一书轰动全世界,还著有《濒湖脉学》(还有《奇经八脉考》等)一书,可以与脉学四大经典著作相媲美。《濒湖脉学》一书采集了各家论脉的精华,归纳成二十七种脉象,书中不仅扼要地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还论述了相类似脉象的鉴别、脉象的相应病症,等等,并采用歌诀体裁,便于诵记,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得心应手,被后世医家视为珍宝。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李延昰所著的《脉诀汇辨》,也堪称脉学奇书,他主张治脉六要,即辨析相类之脉,对举相反之脉,熟悉兼至之脉,察定平常本脉,准随时令变脉,确认真脏绝脉,并提出了运气学说在脉学中的运用,是后来者无与伦比的。

这一时期的脉学成果,数不胜数,现就代表之作附于此:

张景岳《类经》张景岳《景岳全书》

马玄台《内经发微》邹至夔《脉理正义》

吴昆《脉经》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

张世贤《图注脉诀》刘纯《医经小学》

李月池《四言举要》吴鹤皋《脉学》

王尝《阐微论》彭用光《太素脉》

张太素《太素脉秘诀》王肯堂《证治准绳》

卢不远《芷园臆稿》喻嘉言《医门法律》

张卿子《心远堂要旨》李中梓《诊家正眼》

潘邓林《医灯续焰》张璐《诊宗三昧》

王贤《脉贯》黄蕴今《脉确》

郭至《脉如》黄宫绣《脉理求真》

徐大椿《洄溪脉学》周梅屋《独得编》

徐大椿《难经经释》张福田《脉理宗经》

余显庭《脉理存真》周学海《脉义简摩》

沈金鳖《沈氏尊生书》周学霆《三指禅》

六、现代

恽铁樵《脉学发微》刘冠军《脉诊》

邢锡波《脉学阐微》徐明《脉学纵横谈》

黄士林、孙明异《中医脉象研究》费兆馥、徐建国《中国脉诊研究》

赵恩俭《中医脉诊学》

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我们探讨的目的是要知道脉学的来根去源,至少可以证明脉学这一古老的、深奥的、神奇的、伟大的科学的诞生并不是当代人闭门造车的结果,更不是无中生有的胡诌,毕竟科学是有历史的。但是历史并不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中国人不能让这宝贵的传统医学文化冷落清秋。诚如家父所说:“若不能为人类作贡献,轩岐作脉何用?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这些贵不可言的文化遗产。虽然在刚开始探源的时候,或许会徒劳无功,但是当你探明一些迹象后,专心致志的挖掘,就不会总是打‘废井’。也许‘金矿’就在你的眼前了”。是啊,笔者坚信赫尔岑的这样一句名言:“真理是灿烂的,只要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所以坚持以“风吹雨打不回头,骨碎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身原是拓荒牛”的精神和“学当渊博结自通,敢于怀疑心启悟,追求真理不服输,虽为执策亦欣慕”的观点来对脉学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