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六脉玄机
20723000000014

第14章 部位与诊法 (3)

第二节 部位与诊法 (3)

按:寸口脉分候脏腑,最早起于《素问脉要精微论》,但是也有医家对此提出质疑。如明代名医张三锡说:“强分部位,起于王叔和……立论背经,遗害后世”。当代医家任应秋在其所著的《脉学研究十讲》中,也提出分候法“上不宗内经,下不符科学”,是“凭空臆说”。颜之亨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5期)上载文,对寸口脉分候脏腑提出质疑,他以古今著名医案为依据,对六部脉分候脏腑进行统计:

明代汪瓘著《名医类案》,收有1300余例医案,从中随机抽的145则医案,其中记录有脉象者为51例,此中有7例所述与分候脏腑相符,符合率为13.7%。

现代10位医家的医案(包括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内科疾病》《蒲辅周医疗经验医案内科病案》《岳美中医案集》《张伯臾医案》《李聪甫医案内科》《冉雪峰医案》《程门雪医案》《章次公医案》《黄文东医案》)共得2160例,记录了脉象的1952例,符合者56例,总符合率4.3%。

再以“寸关尺”某一具体部位来看,右手寸部脉主候肺部疾病。从《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查出可以明确为肺部疾病的246例,与“寸部候肺”相符者15例,符合率9.9%。

当然,这也是片面的,至于说什么“有违经旨,凭空臆造”未免过于武断,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寸口分候脏腑的说法,只是一些学者还没有真正参透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而已。没得到验证的未必就是错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若过于武断的评论就如同没有吃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一样可笑。对于寸口分候脏腑的论述,在《第四章第六节素问脉》中作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二、诊法

(诗曰)凡诊脉时平旦准,虚静凝神调息审。

上、下、来、去、至、止稳,阴阳虚实奥旨明。

(释义)平旦者,阴阳之交也,实际上是指天亮寅时,寅时则脉复周流,才始行也。《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为什么说平旦诊脉最准呢?因为平旦寅时初寤之时,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各气未行,所以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没有扰乱,脉体还没来得及变更,而这个时候通过把脉可以测疢难之疾,决死生之法。

切脉之道,贵在精诚,嫌其扰乱,故必宁心而无虚妄,身静而不言动,然后可以得脉之妙也。上、下、来、去、至、止六字,足以明乎阴阳虚实,本岐黄之奥旨,而滑伯仁阐明之。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李延昰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脉有上下,是阴阳相生,病虽重不死。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脉有来去,是表里交泰,病虽重必起。此谓之人病脉和也。若脉无上下来去,死无日矣。故曰,脉不往来者死。若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癫厥;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至者,脉之应,止者,脉之息也。止而暂者愈之疾;止久有常者死也”。此段论述相当精辟,说明在诊断过程中,注重脉搏的上、下、来、去、至、止尤为重要,医者不可轻视或疏忽。

按:《素问阴阳别论》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阴阳之理,不可不熟,故曰谨。独闻独见,非众所知,故曰无与谋,如此才能明白上、下、来、去、至、止六字。而这六字可以通晓阴阳虚实之理。至于初学脉学的人,也有懵然无知的,岂可肆口以谈,信口开河。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乃是对脉学的高度概括。

(诗曰)脉有七诊法推寻,上、下、左、右、浮、中、沉;三部浮沉九候名,各候五十方合经。

(释义)诊法中的“七诊”,即上、下、左、右、浮、中、沉七种诊脉的手法。上者,即上竟上者,胸喉之事也,上即于寸前内一分取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下即于尺内前一分取之。左者,言左手也。右者,即右手也。相互比较,互相对照,运用则得心应手。浮者,轻下指于皮毛之际,探其府(腑)脉也。察定有否外感表证。中者,略重指于肌肉之间,候其胃气也,观察脾胃功能变化,半表半里也。沉者,重下指于筋骨之位,观其藏(脏)脉也,顺知有否内伤里证。凡此七法,共为“七诊”。《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独大者病,独小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热者病,独陷下者病”。王冰注解说:“诊凡有七者,此之谓也”。又说:“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这一说法意在告诫我们,注重寻找七诊中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反映了太过不及的学术思想。

诊法中的“九候”。即在寸关尺三部,每诊一部时,都必须经过轻手浮取,稍重中取,重按沉取三种手法,每用一种手法时,都必须候到脉搏五十次搏动。李时珍说:“三部浮沉,各候五动”。而李延昰说:“每候五十,方合于经”。究竟谁是谁非呢?王叔和说:“五十不止身无病”。柳东阳说:“今人指到腕臂,即云见了,五十动岂非弹指间事?凡九候共得四百五十,两手合计九百,方与经旨相合也”。如此说来,各候五十动,才是正确的。事实上,他们都是正确的,予从覃修阳先生学,先生谓予曰:“凡诊病脉者,李濒湖之说为是,须各候五动;然,诊寿脉者,李延昰之说为是,须各候五十,察其有否动止,初学者不可不察也”。

《难经十八难》说:“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已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法而应乎地,主脐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别之者也”。《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天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谓之三才;以人身言之上中下,谓之三部;于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谓之九候。覃修阳说:“上古诊法,于人身三部九候之脉,各有所取,则曰,天、地、人、举、按、寻、上、中、下,为九候之真谛”。然则其意在谓余一法则:凡诊脉者,必先明了诊脉之法,三部九候尤为重要,其他法则亦不可忽视,诊法中也必遵中医之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

(诗曰)布指轻重各不同,消息举按寻从容;循序渐进运自然,应时即至躁促凶。

(释义)诊脉惟在指法之巧。大凡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极须体认。如举必先按之,按则必先举之,以举物必先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也。则举中有按,按中有举,抑扬反覆,而寻之义尽见矣。

《难经五难》说:“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骨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着,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肾部不言十五菽,而言至骨者,因至骨明于十五菽也。菽者,豆也。豆之多寡,言举按有轻重也。凡持脉者,不明轻重。何可洞其机?

上古《脉要》说:“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数,冬不涩。是谓四塞”。谓脉之从四时者。不循序渐进,则四塞而不通也。所以初当春夏秋冬孟月之脉,则宜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未改其度,候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以后,始转而从本节之旺气,乃为平人顺脉也。故天道,春不分不温,夏不至不热,自然之运,悠久无疆。使在人之脉,方春即以弦应,方夏即以数应,躁促所加,不三时而岁度终矣,其能长世乎?所以说一年之中,脉象不可再见。如春宜弦而得洪,病脉也,而反得浮而无根,死脉也,谓真藏之气先泄耳。

在诊脉中,按季节与脉之相应,而季节的划分,应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一季之始,不以月论(十二、一、二月为春,三、四、五为夏,六、七、八为秋,九、十、十一为冬,在脉诊上分四季不用此法。)以四立为四季的开始,正是《周易》的智慧的体现。

(诗曰)盛弱来去男女歧,七诊九候三部熙;老弱风土当各异,脉贵圆通明至理。

(释义)盛弱者,男左恒盛,女右恒盛,男尺恒虚,女寸恒虚。来去者,上、下、来、去、至、止也。男女者,阴阳有别也。七诊者,上、下、左、右、浮、中、沉也。九候者,天、地、人、举、按、寻、上、中、下也。所谓“盛弱来去男女歧”就是指男女脉的盛弱(脉搏的大小和有力无力),来去(脉搏的往来上下和浮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男子以气为主,所以肺脉与肾脉无论是盛弱还是来去都比女子的肺脉与肾脉要强得多。相反的,女子以血为主,所以肝脉和肾脉又比男子的要强,所以说“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此言的左右是指医者的左右手)。

七诊九候必须在医者指下至臻纯熟、运用自如。七诊与九候也是诊脉中的基础,初学者不可忽视这一环节。

老弱之盛衰,与时变迁;风土之刚柔,随地移易。如老弱之人,脉宜缓弱,若过于旺者,病也。少壮之人,脉宜充实,若过于弱者,病也。老人脉旺而躁者,此天禀之厚,引年之叟也,名曰寿脉;躁疾有表无里,则为孤阳,其死近矣。壮者,脉细而和缓,三部同等,此天之静,清逸之土也,名曰阴脉;如脉细微而劲直,前后不等,其可久乎?

东极之地,四时皆春,其气暄和,民脉多缓;南极之地,四时皆夏,其气炎蒸,民脉多软;西极之地,四时皆秋,其气清肃,民脉多劲;北极之地,四时皆冬,其气凛冽,民脉多石。东南卑湿,其脉软缓,居于高巅,亦西北也。西北高燥,其脉刚劲,居于污泽,亦东南也。南人壮脉,取气必刚,北人南脉,取气必柔。东南不齐,可以类剖,又永年者天禀必厚,故察证则将绝而脉犹不绝。夭促者天禀必薄,故察证则未绝而脉已先绝也。

《左传》说:“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淮南子》说:“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瘖,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偻,湿气多肿,石气多力,阴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野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人利,重土人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端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可见一地而妍媸寿夭不尽相同,这是由于其所生之地的水土偏全厚薄的不同。

诊脉者,贵在圆通清静,医家(行医的人)必须明白这其中的奥秘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