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常见脉象 (5)
散脉虽为无根之脉,但不可一见到无根之脉,就说是死脉,那就不对了,散脉的出现是元气大虚的表现。应该温补元气(如独参汤,生脉散等);倘若温补元阳之后,若脉暴出,是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的假象,若脉微续,但不散了,那就说明病情有所好转,治疗起来并不太难。
散脉若与代脉相兼,是物故之脉,但不可言其为死脉,还须察看冲阳、太溪二脉,若冲阳、太溪二脉一衰,再兼代、散,那就是死脉了。
十、细(小)脉为阴
(体状诗)细脉累累如丝细,应指沉沉无绝期。春夏少年防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释义)王叔和说:“小大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细脉的形象,比微脉稍大一点,在指下感觉到只像一根丝线那么小,而且软弱无力。它与微脉虽似而却有不同之处:细脉尽管细小,却始终都可明显的摸着它,不像微脉那样模糊不清。李延昰说:“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细脉又叫小脉,不仅是像丝线那样细,而且软弱无力,显得十分困乏(累累)的样子,虽然极其细软,但是在深沉部位却是不断的搏动着,指下始终可以明显的摸到它,绝没有中断的时候,所以不至于举按模糊,这样细脉的形象与微微的形象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
春温春生之时,阳气始生,夏热夏长之候,阳气渐盛,人体也随之血行畅旺,如果少年之人脉来细弱,应该提防身体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这是脉症不符的表现,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秋收秋凉之季,阳气渐去,冬藏冬寒之节,阴气渐起,人体也相应的血行和缓。如果老年之人在这时见到细脉,为脉症相符,所以说无妨。
少壮之人,血气方刚,应当热血沸腾,浑身是胆,脉来旺盛,而反见细脉,是人体不能准随时令的变迁,所以说不利。老弱之人,气血衰微,该是老境颓唐,老态龙钟,脉来细弱,而今见细脉,是人体与自然气候相适应,所以说相宜。
细脉的相类诗见微脉与濡脉。
(主病诗)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释义)脉来细长不断(萦萦),萦细如丝,主要是由于气血虚衰所造成的。王叔和说:“细为血少,亦主气衰。有此证则顺,无此证则逆”。也就是说血少气衰,见到细脉是在情理之中的。张仲景说:“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精气内伤,阳虚不固,阴虚不守,则容易发生盗汗。仲景又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阳气虚弱,不能化水,湿性重浊黏滞,则侵袭腰肾,肾为先天之本,百骸之根,其外府在腰,湿伤肌腠,痹着关节,阳气不通,湿胜濡泻,所以腰酸背痛,关节疼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凡是见到细脉,是气血两虚的结果,如由各种因素七情不和而致的虚损劳伤诸病,阳气虚弱,水湿侵袭而得腰肾病,或精气内伤,阳不固而得自汗证等,若不施以温补之剂,是很难恢复元气的。
(分部诗)寸细失眠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中逢细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
(释义)李延昰说:“细主气衰,诸虚劳损。左寸细者,怔忡不寐。细在左关,肝血枯竭。左尺得细,泄痢遗精。右寸细者,呕吐气怯。细在右关,胃虚胀满。有尺得细,下元冷惫”。劳神思虑定伤心,心血亏虚,则心神不安,火赖木生,神不守舍。而魂寓木,这样就会导致终夜不寐,怔忡健忘等症。呕吐多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一般脉来弦急或滑利,今见细脉,是怎么回事?成无己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也就是说,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又加上气虚不能温煦,血虚不能滋润,而邪气干犯上焦,则生呕吐,呕吐轻症是气逆不降所造成的。若呕吐频繁,气虚至极的是呕吐重症,所以脉来必细。脾胃虚弱,资生之阳已虚,不能运行三焦,腐熟水谷,则见腹胀便溏,形体消瘦,四肢无力,饮食难化诸症。肝血亏虚,魂不能寓于木,筋无濡养之精,则见诸风眩晕,虚烦不眠,爪甲不荣,僵仆厥逆等病。
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真阴真阳所寄之处。命门为天之始,相火之原,三焦元阳主持之合,倘若两尺见到细脉,是元气大衰的见证,而生丹田寒冷(男子精气清冷不育,女子胞宫寒冷不孕),泄利遗精,****脱失等症。所谓脱阴,是指失血过多,****枯竭的意思,这是由于真阳不足,真阴亏损的缘故,唯有双补,便能起沉疴。
(勘评)丝的体质最柔,丝的形态最细,所以用丝线形容细脉。若重手按之则如蛛丝之细,软弱无力。王冰说:“状如莠蓬”。正是柔细的形态,善摩巧拟,恍然在目。细脉在有的书中又叫做小脉。
微、细二脉,在主病上或阳衰阴竭,或阴阳兼病,不可执一而论;在脉象上,二者有明显的粗细差别,微脉比细脉还要细的多,似有似无,不绝如缕。
细脉见浮分属阳,则见自汗、气急等;细脉见沉分属阴,则见下血、下痢、遗精等,所以说细脉的出现是气血两虚的缘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十一、伏脉为阴
(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症属阴。
(释义)王叔和说:“重按着骨,指下裁动”;戴同父说:“脉行筋下”;李延昰说:“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古人的论述十分谨严精当。什么是伏?就是深藏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测出伏脉的体象,伏脉在浮中沉三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推筋至骨,才能感觉到脉搏在深处隐隐约约的脉动。一般地说,出现伏脉,是由寒邪凝滞经络脏腑所造成的,在伤寒表证中如果寒凝经络,阳气不能发越时,也可以见到伏脉,等到阳气回苏,突破寒凝,就能汗出而解,可见伤寒表证的伏脉,是将要发汗而表自解的现象,不需要投以大量的发表之剂(如麻黄汤),若是阴寒内郁定会脐腹冷痛,四肢厥逆。
(主病诗)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要遵循。
(释义)伏脉在沉阴的部位,隐藏的极深,在治疗上用轻浅之剂是无法攻破它的藩垣的。伏脉所主的病,大多是寒热邪气凝聚,经络壅滞,气血阻塞等相关的疾病,因此霍乱而见频频呕吐,因宿食而引发的阵阵腹痛,以及水饮停蓄,老痰积聚等症,常见到伏脉,这时只宜用温里散寒的方法以畅通血气,解郁破积,化痰逐饮。
《脉因证治》说:“霍乱脉微涩,或代或伏,其因有三,一曰火,二曰风,三曰湿”。可见寒湿伏于阴分,乱于肠胃,轻则吐利,重则挥霍撩乱,也会见到伏脉。
《灵枢五乱篇》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也就是说,伤于饮食,阳热外逼,阴寒内伏,就会发生霍乱,清气不升则泻,浊气不降则吐,清浊相干,升降失常,吐泻交作,其中急剧发作的呕吐腹泻,叫做“湿霍乱”;卒然腹中绞痛,欲吐不能吐,欲泻不能泻称为“干霍乱。”
(分部诗)气血郁滞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释义)《脉诀汇辨》说:“左寸伏者,血郁之愆。伏在左关,肝血在腹。左尺得伏,疝瘕可验。右寸伏者,气郁之殃。伏在右关,寒凝水谷。右尺得伏,少火消亡”。心肺为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寒邪侵入,气血也随之阻塞而郁滞不通。胸中气郁不舒,所以心里想吐又吐不出,十分不安和难受,又有无可奈何的感受。中焦寒湿凝聚,必然会腹痛身困。下焦寒凝气滞,就会引发剧烈的疝痛(绕脐痛)、小腹痛等。
(勘评)伏脉有两大特点,一是推筋着骨,二是隐约可见。
出现伏脉主要是寒热邪气凝聚,经络壅滞,气血阻塞的缘故,也就是说热少寒多,或剧烈疼痛的时候常见到伏脉。
按:《伤寒论》中以一手脉伏为单伏,两手脉伏叫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脉为例。火邪内郁,不得发越,为阳极似阴,所以见到伏脉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将雨,必先六合阴晦一回,雨后万物自然复苏。又有阴证伤寒,先有伏阴在内,而外复感冒寒邪,阴气壮盛,阳气衰微,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以姜、附(干姜,附子)及灸关元,阳气才会复回,脉也才能复出,若太溪、冲阳无脉,治疗是相当困难的。
刘玄宾说:“伏脉不可发汗”,因为伏脉主里,又主将自有汗解,所以不可发汗,也不必发汗。
十二、动脉为阳
(体状诗)动无头尾豆摇晃,滑数紧短兼四象。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
(释义)李时珍说:“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也就是说动脉为数、紧、滑、短四脉相合的一种脉象,脉搏鼓击有力,无头无尾,如豆大陇然高起,摇动不休。李延昰说:“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可见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兼滑数。王宇泰说:“阳生阴降,两者交通,上下往来尺寸之内,方且冲合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降而阴逆之,阴欲升而阳降之,两者两搏,不得上下,击鼓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着矣”,这就是动脉的真实写照。
庞安常说:“关前三分为阳,关后二分为阴,正当关位半阳半阴,故动随虚见”。这是被古代的动脉只是于关部的说法所束缚的产物,动脉不仅见于关,尺寸也可见。
出现动脉,多是阴阳两气相互搏击的结果,一般来说,胜的一方脉气安静,败的一方脉气坚紧急数有力,如豆大摇动,这正是与成无己所说的“阴阳相搏而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以关前为阳主汗出,关后为阳主发热”是一样的道理。
(相类诗)动兼滑数与紧短,数脉六至火热燔;滑脉流利紧绳弹,惟与短脉审阴阳。
(释义)动脉,无头无尾,如豆摇动,兼数、兼滑、兼紧、兼短,是阴阳相互搏击的结果。动脉与数脉有共同之数,但数脉主要是一息六至不兼它象;动脉与滑脉有相类之滑,但滑脉主要是往来流利,如珠应指,不兼它象;动脉与紧脉有相近之紧,但紧主要是左右弹手,数如切绳,不兼它象;动脉与短脉都有中间突起,两头俯下的特点,但短脉属阳,不兼滑数。
(主病诗)动脉专司痛与惊,或因阳动热因阴。或为泄痢拘挛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释义)阴阳不和,互相搏击,寒胜于阳,阳气搏击而为疼痛,气乱窜逆则惊悸。张仲景说:“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汗为心液,肺司腠理,阳不胜阴则自汗出,肾水不足,相火虚炎,阴不胜阳则发热。脾胃不和,寒热杂处,则生腹泻,传化失职,气血相干而生痢疾,阴寒邪盛,经气受伤,则经脉拘挛;阴虚阳盛,男子则****亡失,女子则血液崩漏,这都是阴阳搏击,偏盛偏衰的结果。
(分部诗)阳动惊悸汗无疑,关动拘挛痛心脾。亡精失血火奋迅,守卫蛰藏不相宜。
(释义)李延昰说:“左寸动者,惊悸可断。动在左关,惊及拘挛。左尺得动,亡精失血。右寸动者,自汗无疑,动在右关,心脾疼痛。右尺得动,龙火奋迅”。心为君主而主神明,动在左寸,则心主受侮,而生惊悸;肺司腠理而布阴阳,动在右寸,则外卫不固,从而汗泄;肝胆同居左关,肝主筋,动则拘挛,胆主镇定,动则惊恐;脾虽居右关,为心之子,阴阳搏击则心脾不安,动则疼痛;左尺为生命资始的根蒂,动则阴不能守,亡精失血,可立而待;命门为真阳潜伏的宅舍,动则阳气不得蛰藏,必有非时奋迅之患(阴虚发热)。
(勘评)动脉是四种脉象搏击而成,兼数、兼滑、兼紧、兼短,鼓击有力,坚硬急数,无头无尾,陇然高起,摇动不安,之所以出现这种脉象,是因为阴阳二气相互搏击的结果,阳胜阴虚,阴气搏击而坚紧;阴胜阳虚,阳气搏击而急数;搏击在某一部,动脉便出现于某一部。
李时珍说:“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他认为动脉只见于关部,这是千虑一失。《内经》说:“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张仲景说:“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可见动脉只见于关的说法是不现实的。
伪诀说:“寻之似有,举之还无”,这明明是弱脉,怎么能说是动脉呢?他又说:“不离其处,不往不来,三关沉沉”,这完全与动脉不符,没有一字能沾得上边,这分明是杜撰胡绉。詹氏还说:“如钩为毛”,把动脉混于浮大的脉象,班门弄斧都还不说,其中的错误比鸠酒还要害人。
十三、促脉为阳
(体状诗)促脉数而时一停,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释义)王叔和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也就是说,促脉为脉流薄极之中偶然出现歇止的脉象,但这种歇止次数的多少极不规则,且脉搏的一来一去的搏动较快。黎氏说:“如蹶之趣(蹶:跌倒。趣:通‘促’,快步走),徐疾不常”。把促脉比作是正在快步走的人偶尔跌跤一样十分贴切。
出现促脉,大多是三焦郁火内炽,以致阳热炎盛、阴液消亡,血液运行受到严重阻遏的结果。如果歇止的次数逐渐增多,为进,这就是说明病势向不良方向发展。如果的歇止的次数逐渐减少,为退,可以知道病情将会有好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