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参考脉
为了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对本章及以下属于参考脉的内容,笔者不妄加增删,希望爱好中医脉学并有兴趣做更深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以使中医脉学更加完备。
第一节 病因脉 (1)
病因,一直是人类疾病的本源。任何疾病都有发病原因,不可能没有任何原因就出现病、死的现象。古人今人都对病因有较为独到的说明,然而笔者认为,病因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先天的病因,一类是后天的病因。先天的是遗传的,大多无法改变;后天的是人为的,是可以改变的。后天的病因主要是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和适应能力相对的有限,导致出现疾病和死亡。人们虽是死于疾病,但也可说是死于无知(对自然与环境的无知,对自我保护、自我适应能力的无知)。
所谓病因,《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外伤、诸虫、病理产物等。
早在《周礼天官》中就有“夫天之寒暑阴阳,风雨晦明,既足以伤形;而人之喜怒阴阳运于营卫之间,交通则和,有余不足则病”的记载。《礼记月令》说:“孟春行秋令,****病大疫”。《左传昭公元年》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传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五科凡例》说:“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金匮》之言,实为要道。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盖为示病名也。以此三条,病源都尽,不亦返约乎”。
其三因论的主要内容是“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病诊既成,须寻所自,故前哲示教,谓之病源”。六 脉 玄 机第6章参考脉又说:“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为不内外因。《金匮》有言,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以此详之,病源都尽。如欲救疗,就中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或内外兼并,****交错,推其深浅,断其所因为病源,然后配合诸证,随因施治”。这些都是古人对病因的归纳,可谓提纲挈领,言言金石。现代一些学者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提出了很多较为科学的论断。
如1997年,陈肇智、李咸荣主编《中医病机论第三章》提出七因分类:①时气外感:此指以时令性气候为主的自然环境变化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调节能力,导致时气侵入人体而发病。②情志过激:此指以情感、思维为主的神志活动失去节制,即某种情志过于剧烈或持久超过其个体心理、生理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病。③饮食不调:此指饮食摄入的质和量不适合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而致病。一是饮食过量;二是摄入不足;三是饮食偏嗜;四是饮食不洁。④劳逸失度:分为过劳(劳力、劳心、房劳过度和早孕多育)、过逸和作息无常三个方面,导致脏腑气血的耗损或郁滞而发病。⑤外物伤形:此指体外的物体或物质作用于形体,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而发病。一是外力伤(跌打损伤和金刃伤);二是烧烫伤、冻伤;三是动物伤(虫兽和家畜的咬、蜇伤);四是其他意外伤害(淹溺、触电、雷击等)。⑥毒物中人:指有毒物质经过口、鼻、皮肤、伤口等进入人体,引起毒性反应而发病。⑦病气遗传:此指先天性病因,即一出生体内便存在着致病因素,在出生后,或早或迟发病。
综上所述,病因也是目前还值得我们花很大功夫去深入研究的一门学问,其在医学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外因脉诗)紧则伤寒肾不移,暑伤胞络脉亦虚;
涩缘伤燥须观肺,细缓伤湿要观脾;
弦长伤风肝部应,弱为伤火察心疾;
六淫合脉须当审,免得将寒作热医。
(释义)寒邪,具有三大致病特性: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②寒性凝滞而主痛(《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而不行,客于脉外侧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③寒性收引(《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灵枢岁露》说:“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寒邪主要侵袭人体的肾脏(经脉),表证伤寒,脉来见紧,主要有头痛、项僵、恶寒、发热等症(《景岳全书卷七初诊伤寒法》说:“凡病伤寒者,初必发热,憎寒,无汗,以邪闭皮毛,病在卫也;渐至筋脉拘急,头背骨节疼痛,以邪入经络,病在营也”《伤寒论第1条》:“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寒邪在里,脉象多见沉紧和(或)迟缓,出现腰脚冷痛、掣痛等表现。
暑邪,具有以下三大致病特性:①暑性炎热(《医学心悟三卷》说:“大抵暑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②暑性生散,易伤津耗气(《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温热经纬卷四》说:“暑月热伤之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者,宜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味”)。③暑多挟湿(《医门法律风湿论》说:“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动内湿,两气交通,因而中暑”。《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暑》说:“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没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湿热经纬卷三》按:“暑与湿原是二气,虽易兼感,实非中暑必定有湿也”)。一般暑邪中人,主要侵袭心包络,多出现虚脉。
燥邪主要有三大主要致病特点:①有明显的时令因素(《医学传灯卷上》说:“一交秋分,燥金司令,所起之风,全是一团燥烈之气,干而不润。是以无草不黄,无木不凋,人身应之,燥病生焉。凡有身热咳嗽、内烦口干一切百病,无不起于干燥”)。②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素问玄机病原式燥类》说:“物润则滑泽,干则滞涩,燥湿相反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③燥易伤肝及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素问气交变大论》说:“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眦痛”)。燥邪伤人,多侵袭肺脏,脉象多出现涩脉,如轻刀刮竹。
湿邪,具有五大致病因素。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素问六气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也”。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②湿性重浊(《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伤湿叙论》说:“经云,湿为停着,凡关节疼痛,重痹而弱,皆为湿浊”)。③湿性黏滞,阻碍气机。④湿性趋下(《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半身已下者,湿中之也”)。⑤湿多挟温热。湿邪侵袭人体,主要伤及脾脏,脉象多为细濡。
风邪致病具有四大特性:一是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人体阳位(《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上扰,阳先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二是风邪善变,游走不定,无孔不入,无处不到(《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三是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温病条辨卷四》说:“风也者,六气之帅也,诸病之领袖也”)。四是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景岳全书卷十古今中风辨》说:“风邪中人,本皆表证,考之《内经》所载诸风,皆指外邪而言,并无神魂昏愦、直视僵仆、口眼歪斜、牙关紧急、语言謇涩、失音烦乱、摇头吐沫、痰涎壅盛、半身不遂、瘫痪软弱、筋脉拘挛、抽搐瘛疭、遗尿失禁等说。可见此等证候,原非外感风邪、总由内伤血气也”)。风邪侵袭人体主要在表浅部,脉象多兼浮,伤人脏腑多为肝胆,肝胆司风木,摇曳则病作矣,其脉多为弦长。
火邪当于温热二邪分辨,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但其中相似之处颇多:①易化火上炎,火为热之极,故热盛则化火上炎。②易伤津耗气(《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③热盛生风动血。④热邪挟毒,易致肿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火热之邪多侵犯心脏(经脉),脉象可表现为弱脉。
对于外因还有疠气,其致病特点为: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传染性强是疠气致病的主要特点,它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或其他形式接触病原体发生传染(《内经》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诸病源候论》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2.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疠气致病,常潜伏期较短,甚可“触之者即病”,而病情较重(《温疫论杂气论》说:“疫气者……为病颇重,”“缓者朝发夕死,急者顷刻而亡”)。因此疫疠病死亡率高。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种类繁多,一种疠气引起一种疠病,每一种疫疠病,症状相似(《素问刺法论》说:“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疫论杂气论》说:“大约病遍于一方,沿门阖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邹滋九曰:“疫疠一证,都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非比伤寒六经,可表可下,夫疫为秽浊之气,古人所以饮芳香,采兰草,以袭芬芳之气者,重涤秽也,及其传变,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是以邪在上焦者,为喉哑、为口糜。若逆传膻中者,为神昏舌绛,为喉痛丹疹。今观先生立方,清解之中,必佐芳香宣窍逐秽。如犀角、菖蒲、银花、郁金等类”(《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