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六脉玄机
20723000000008

第8章 临床思维 (2)

第三节 临床思维 (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一个细胞就可克隆一个与之一模一样的人体。那么运用脉诊来判断体内的生理病理信息,是有科学依据的。宋为民的生命全息律的研究资料表明:寸口为脏腑经络气血会聚之所,是人体的一个全息元。独取寸口法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寸口虽小,但作为一个全息胚,它可以反映整体健康的或疾病的全部信息。从理论上讲,人体三部九候中任何一个全息胚都可以作为独取的对象而用以诊察全身疾病,只不过寸口这一全息胚使用更方便,且其作用更特殊罢了。

例如,寸部脉象可以窥测心、肺的生理病理变化,同时还可以窥测头部、上肢等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还可以窥测其病的传变规律(如心病邪实,则传其所胜之肺脏,所向披靡;如心病邪虚,则胜己之肾脏,必将乘虚而入等)。邹希任说:“一脉不和,周身不遂”,就是脉学见微知著的应用和发展。

总之,见微知著这一诊断原理之所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是古代医家把“以局部测知整体”这一辩证法思想运用于医疗实践的结果。

3.以常达变常,指正常、健康的状态;变,指异常、疾病的状态。以常达变,是指以正常的状态,为衡量的标准,就可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这一原理用于中医诊断是指用健康人的表现或状态去衡量病人,就可以发现病人的异常之处及病变所在,从而为作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

脉象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断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异,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是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的诊断原理。

例如浮、沉、弦、洪、缓五脉,既有正常现象,又有异常现象,还有真脏之象。就需要运用以常达变的认识方法来灵活运用。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四季和缓,是为平脉,为无病之象,若失去柔和,则病;若浮而无根萧索,沉而虾游鱼翔,则为真脏之气已泄,若不及时救治,预后不良。

在中医学中脉学讲究的是知常达变、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等,但在临床中最主要的是要敢于跳出常人的思维,不要拘泥于过去的经验,不要把中医当作经验医学,否则中医就成了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了,特别是在诊断过程中,重在灵活。思维方式有很多种,但重要的就是敢于怀疑、敢于面对事实。

无论是什么科学,三言两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必须把话说清楚,不能让读者读了此书虽然能够明白道理,但还是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才好,所以笔者搜引了大量与脉学相关的书籍专主辩驳,考同伐异。力求精益求精,要让读者带着问号入门,带上感叹号出门。

在阅读古籍时,要辩证地对待,不要过于相信古籍上的所有,也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得到临床经验就一票否决,笔者主张要按照******关于“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毫无批判的兼收并蓄”的论点,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探讨和发展科学,把其中的错误之处更正过来,并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适合当代发展的需要。

4.揆度奇恒揆度,是指揣度、测度之意。奇恒,是以一般情况(恒)与特殊情况(奇)作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确认异常之所在。

如《内经》采用健康人的呼吸来测定病人的脉搏的迟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先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健康人的呼吸次数与脉搏的跳动次数的关系。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揆度病人的脉搏,所谓“常以不病调病人”。《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说的“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大抵也属此法。此法虽与以常达变有些类似,但却有本质的区别。以常达变是以正常的作比较,判断不正常的。而揆度奇恒是两事物之间的比较,判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正常或不正常。前者属一个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后者是几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5.援物比类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推衍络绎。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点的现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与结论。《素问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表明它是医家常用的认识方法。

例如浮脉用“如水漂木”“如落榆荚”“如微风吹鸟背上毛”来比类;沉脉用“如石投水”“如绵裹砂”来比类;缓脉用“如微风轻飐柳梢”“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来比类;涩脉用“病蚕食叶”“轻刀刮竹”“如雨沾砂”来比类;滑脉用“如盘走珠”来比类;芤脉用“如捻葱叶”来比类等……

诚如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所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脉学运用援物比类的方法与周易学说中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方法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6.直觉领悟直觉领悟是在对研究对象深刻感受的基础上,获得某种灵感,突然领悟到某种普遍形式的客观规律性。直觉领悟是创造的直观(神秘的第七感),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审美沉淀的特征,它是非概念非逻辑的感性启示。传统中医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这样说,任何科学的诞生,在刚开始之时,都缘于一个微不足道的直觉领悟。

《脉经序》说:“脉理渊微,其体难辨”,又说:“胸中易了,指下难明”。这就需要医者具有超强的直觉领悟能力,也就是《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的“慧然独悟”“昭然独明”。当然,直觉领悟,并不完全依靠逻辑,而是用整个心灵去体验和领悟。直觉领悟虽然属于心理学中的想象力与思维力的结合体,但是直觉领悟并不能与“随心所欲、胡思乱想”并入同类,更不能画等号。它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萌生的,它的产生既需要具备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技巧,更需要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并立足现实,对有关问题锲而不舍、反复论证地追究深思,对学问潜心研究,探微索隐,抓住灵感,有所领悟。

直觉领悟属于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脉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把握到的真理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必须经过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和(或)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升华为有价值的理论。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说:“值得指出,培养临床中坚骨干人才,造就学科的领军人物是当务之急。在需要强化‘读经典做临床’的同时,以唯物主义史学观学习易经易道易图,与文、史、哲、逻辑学交叉渗透融合,提高‘悟性’的指导诊疗工作”。所以,提高“悟性”,就必须培养过硬的“直觉领悟”的能力。

脉象中都是用类比法来作理论基础的,这就必须要有直觉领悟能力才能洞察其中真谛。例如,浮脉“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就要运用超强的想象力和娴熟的逻辑思维方式,否则就无法体会“如风吹毛”的体象。沉脉“如绵裹砂”,则需用实物进行模拟,然而“如石投水”则需要观察,并需要想象力。这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盲点所在。

总之,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厚积薄发,由博返约,发展是硬道理,启悟是必然性,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在中医,厚积薄发、古今兼容为治学新经,启古今未启之谜,阐前贤未备之绪,实现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又一次复兴。

四、脉学的学习方法

脉学的宗师扁鹊创立了独取寸口的持脉大法,乃当彪炳千古。但是要真正把脉象脉理运用得出神入化,却又是一个令很多人头痛的问题。古人的一些见解,后世医家没有得到临床经验,就说古人所说的纯属臆造,或者说古人之作已时过境迁而不足为信。诚然,脉学固然玄冥幽微、变化难及、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但其中定有一些方法可以破译玄机,关键是我们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按图索骥、纸上谈兵,需要举一反三、反复论证,只有这样才能“胸中有镜,指下有神”。

脉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科学,犹如鱼投水,悄然无声;又如雁掠空,了然无痕,初入门者恰似雾里探花,又像海底捞月,在无法探微索隐、启玄发颐之时,只好望而却步,所以脉学就被束之高阁,或者流落民间。

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的诞生都具有从偶然性到必然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时代的洗礼、社会的冲击以及实践的验证。又加上脉学自古至今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要想见它“庐山真面目”,就要看你与它是否有“不解之缘”。所以学习脉学,并弄懂它,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通今必博古,无古不成今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这种学习精神不仅要被传承,还要被发展。特别是钻研脉学,就必须要有这种精神和态度。学习脉学,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门科学,都不可能从一无所有到突然从天而降一部巨著和(或)一位圣人,科学是有历史的,而且这个历史是循序渐进的。秦朝宰相李斯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就是这个道理,毕竟“无古不成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以说扁鹊是有史记载最早的运用脉诊的百代宗师。但是,很多古典医籍中都有“上古有岐黄、俞跗,中世有长桑、扁仓”的记载,这样就难以确定这一伟大的学科的创始人究竟是谁。

据推测,三皇五帝时期,黄帝可能是华夏文化的先驱。那么岐黄(黄帝和岐伯)可能是医学理论的先驱和奠基人,扁鹊推而广之,及至叔和,一气呵成,自此被历代家传户颂。于是脉学就正式作为一门学科流传后世。

现代研究表明:医学的理论经典现存最早的是《黄帝内经》(当然《五十二病方》早于《内经》,但其指导意义不及《内经》),也是有史记载脉学理论最早的文献。虽然如此,但是历代都有很大争议。

早在三皇五帝时期,黄帝与岐伯、雷公等六臣探讨医学理论,可能并不是那么广而全,博而精,但是形成一些比较浅显的理论先导是可能的。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这些理论没有固定的东西记载,只可能记在羊皮、骨头、石片、泥板、竹简上,不便于收藏。由于当时烽火不断、战争连绵,这些学术思想要么散失,要么被有心人收藏。随着科学的发展,后世有集“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大成者,将前世遗留下来的“零碎的思想”加以收集、整理,并结合所处的时代与自身的领悟,进行有机的结合,就这样形成了早期的医学论文(可能就有《上经》《下经》《大要》《揆度》《奇恒》等)。待到竹简可以正式用来作为文献记载的时候,就把这些医学论文整理成册,以传后世,未能引起世人的注意,于是冠圣贤之名(如黄帝、伏羲、神农等)再传后世。于是形成了早期的医学著作。可能这就是早期的《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