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与人际关系美 (1)
第一节 人的美
一、人的外在美
人的外在美是指人的容貌、形体、行为、举止等外观形态的美。它是对容貌美、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风度美等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总称。
人的外在美可分为本体部分和附着部分。本体部分包括人的形体美、容貌美、体态美、行为美、风度美和语言美。附着部分主要是指人的修饰美,包括着装、发型和化妆等。外在美的本质特征:一是易见性;二是肤浅性;三是短暂性。
(一)人的形体美
人的形体美指人体自然形象和自然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即人的整体形态美。
1.基本要求形体美的基本要求是健康、匀称、和谐和充满活力,即健、力、美三者的统一。
(1)健:即具有健康的体魄。要求发育正常、体格健壮、肌肉丰满关节灵活、肤色健康等。
(2)力:即充满生命的活力。要求思维敏捷、精神饱满、生机勃勃,蕴涵一定的爆发力、抵挡力等,是生命力的显现。人的形体必须与他的生命力相结合才是“美”的。
(3)美:即符合形式美法则。①左右对称。人体的一些组织和外部形态结构都具有左右对称性。若对称性受损,则不能给人以美感。②比例均衡(如黄金分割)。指人体器官间的比例关系。美的比例是实现人体各部分和谐的根本。③体形匀称。一般是指身高适度,比例匀称,线条流畅,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适量。④动姿协调。人体动作姿态协调,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2.性别特征男性形体美表现为肌肉发达、形体匀称,体格刚健有力。美男子的线条应该是肩宽呈水平,使人感到宽阔,身体纵轴应是直线延伸,一横一纵会使人感到挺拔有力,体现出男性阳刚之美。女性形体美则呈现出丰满、圆润的体态。美的女性,曲线则应呈一起一伏的波动变化,给人以柔和秀美之感,才能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
(二)人的容貌美
容貌通常指人的面庞,也包括神色和气质,它是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能够显示人的精神和气质。容貌是人体审美的重要部位。人们认识人审视人,都是从容貌开始的。从审美角度看,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信息。脸是人体最中心的部位,它能够把人体美和心灵美沟通起来,使人成为富有感情和生命力的完美整体。
容貌美是指人的面容、五官和肤色的美。容貌在传统的中国美学中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俗话有“人活一张脸”之说。对容貌美的评价标准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些基本的方面,人们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如五官端正,眉、眼、鼻、唇、颊左右对称;面部各器官轮廓清晰且富有立体感;面部皮肤色泽红润,无皮肤疾病;颏唇沟明显,侧貌鼻唇突适宜;双唇闭合自然,微笑时不显露牙龈;牙齿洁白,牙列整齐,功能正常等。
(三)人的行为美
1.姿态美
姿态是指人身体动作的状态。姿态美是按美的规律改变人的体态使之符合审美的要求,人体在空间的姿态有爬、滚、翻、走、跑、跳、跃等,构成动态美;站、立、坐、卧、蹲等,则构成静态美。动和静是相对的,由动而静或由静转动,周而复始便构成人的生命流程。姿态美主要包括:美的站姿;美的坐姿;美的行姿;美而科学的卧姿。
人的姿态中尤以动态美最能显示生命的活力。体育活动就是最高层次的动态美。人体轮廓线条的起伏变化,能突出人体动作的节奏和旋律,显现出人体蓬勃的生命力。当然,要评判哪种姿态美和哪种姿态丑也是很难的。一般来说,人的生理需求是衡量人体姿态美不美的客观标准。凡符合人生理需求的自然潇洒、从容不迫而又轻捷矫健的姿态便是美的。而扭抳作态、做作虚假而又僵硬倦怠的姿态便是丑的。人的姿态还是人心灵美丑的折射,能够表达真挚、健康而又文明的姿态是美的,而体现腐朽和低级下流思想感情的姿态则是丑陋的,这说明人的姿态包涵社会意识和精神因素在内。
2.行为美
行为美是指人在行动中通过所作所为表现出来的美。其主要形式有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为真理为正义而斗争的“壮行”美,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德行”美和全心全意救助他人的“善行”美。
(四)人的语言美
人的语言美是指书面或口头语言表达的美,包括谈吐文雅、内容得当、文明健康。美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沟通感情、加强友谊,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语言美的要求有:内容准确;表达艺术;态度和蔼。
(五)人的风度美
风度美是指人的容貌、形体、动作、举止言谈、表情神态、修饰打扮等所体现出的一种美。它是人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个性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其特征有:内秀与外美的统一;自然美与修饰美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风,即风骚,也就是《国风》和《离骚》。度,是指气量、内涵。风度后来延伸为礼数。所谓“绅士风度”,原指不过就是表现在男人对女人的尊重上,一切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现在绅士风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
(六)人的服饰美
是指服装穿戴、饰物搭配赋予人并呈现出来的和谐美。服饰美的主要特征有:整体美;款式美(造型美);色彩美等。
二、人的内在美
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内在美也叫心灵美。它包括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思想觉悟、道德情操、行为毅力、生活情绪、文化修养等。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构成一个人的内在美。内在美反映人的本质,也体现社会美的本质。
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是人的内在美的核心。
1.人生理想美
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是人的内在美的核心。各个时代、各个阶级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衡量其美与不美,是有客观的社会标准的,也就是看是否有利于人创造能力的发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是否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古今中外都是赞美先人后己、为天下谋幸福的人生理想,因为它超越了“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而表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质,虽然这种人生理想在各个时代、各个阶级有着各自的具体内容,但都起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因而都是美的。
2.道德情操美
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内容。品德是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情操是由思想、感情、意志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们都受人生观的指导和制约,都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品德优秀、情操高尚,必定具有美的心灵。当前应提倡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等职业道德,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这些对于塑造人的内在美具有重大意义。
3.才识美
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是人的内在美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博学多闻、聪慧能干、富有修养的人,为人们尊敬、仰慕。那些不畏崎岖、险途,勇攀科学高峰,用自己的知识为人类的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其内心世界是美的。现代人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修养,使内在美更加充实完善。
4.性格美
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即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美是指人的个性发展健全并具有吸引人的气质,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现人的“善”、才能和意志等。
内在美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要想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就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以培养自己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自己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内在美对人的美具有的重要作用。一是内在美在人的美中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因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或自觉的创造能力、智慧、情感等,在内在精神美里得到最充分、最直接的体现。外在美是现象、形式,不起主要作用,内在美是本质,是内容,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美与丑。二是内在美比外在美所形成的美感更强烈、更持久、更深刻。外在美易于被人发现,也易于被人遗忘,所引起的美感是变动的、不确定的,易逝的,因而也是不深刻的;心灵美则能给人以长时间的、强烈的、深刻的感受。三是内在美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人美的价值存在于为社会、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愈有利于社会、他人,就愈高尚、愈美,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就愈大。《思想者》罗丹《父亲》罗立中
三、医学人体美
(一)概念
医学人体美是以人的健康为基础的现实人体美,主要研究人的形体美及其健康美。它以维护人的健康为目标,一方面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过程怎样才能达到协调、匀称、和谐与统一,从中寻找和总结出美的规律;另一方面采取医学手段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医学人体美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概念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子概念。
1.标准人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