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20723700000082

第82章 博采创新治疑难 (2)

第18章 博采创新治疑难 (2)

评述:上例为不明原因之抽搐、神志改变病人,从发病经过、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转归分析,应考虑为"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张师辨为"颅脑水瘀证",颇具新意,此说中西医都易于接受。笔者认为,辨证时若能够同时辨明西医之病,二者互参,统一施治,无疑堪称上策,但若无法确立西医之病名,亦并不妨碍辨证。诊断任何疾病都应该做到辨证"不昧于病而又不惑于病",这是当代临床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张师自拟脑窍通口服液:丹参、益母草各30克,茯苓15~24克,桃仁、红花、川牛膝各10~15克,川芎、赤芍各10~12克,麝香0.1~0.15克(缺麝香时可用白芷10~20克,冰片0.1~0.15克代替),精制而成。治疗月余,诸症消失,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巩固治疗一段时间而愈。本例系确诊为"脑外伤"后遗性失语、半身不遂、二便失禁之"颅脑水瘀证",二者病因各异,但见证类同,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证同治亦同",故同样以化瘀通络利水之方,10剂症大减,维持治疗3月而愈。

案5 胸痹(心绞痛)

张女,59岁,咸阳某厂工人。1992年6月20日初诊:主诉阵发性胸闷气短2年,加重并伴胸痛15天。胸闷以下午多发。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辨证:血脉痹阻,宗气不畅。治法:宣通中气,畅通血脉。处方:瓜蒌、丹参、草决明、鹿衔草各15克,葛根、莱菔子、枳实、菊花各12克,薤白、川芎、降香、赤芍各10克。

7月8日二诊:上方连服12剂,胸痹症状大减,偶有疼痛不甚。继用上方莱菔子。前后服药1月余,诸症消失。

原按:此系比较典型的心痛案例。方用瓜蒌、薤白、枳实、莱菔子宽胸行气化痰;丹参、川芎、降香、赤芍、葛根活血去瘀,行气止痛;草决明、鹿衔草清肝补肾,长期服用可降脂软化血脉;菊花清肝明目。标本兼顾,药性平和不燥,收效迅速。方中既有张仲景瓜蒌薤白枳实汤的痕迹,又有冠心Ⅱ号的主要药物。还借用现代药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如葛根、草决明、鹿衔草、丹参的降血压、降血脂、扩张血管的功能。

评述:仲景瓜蒌薤白枳实汤经长期临床证实为治疗胸痹之效方,张老以该方为底子,加入经现代研究发现具有降脂、降压、扩张血管与软化血脉之队药,方证合拍,预期收功,足堪效法。笔者认为,“证病相同处治相统”是中西医结合临床所应采取的最常见模式,也就是说面对一个具体的(慢性)病证,用中西医理论能统一完美满解释其病理、药理,并能按照这种理论制定有效方药者,则应该将这一病证治方"定格",不断创制独具特色的专证专方,让古老的汤方与现代的病证无缝对接,不应与变化多端的急性病混为一谈,对"证变治亦变"等游移不定、貌似"辩证"的说法应予"辩证”地看待。

案6 胸痹(冠心病)

熊女,41岁,干部。1991年11月初诊:主诉胸闷、心慌气短3年,下肢轻度浮肿半年。患者1年前开始胸闷,阵发性胸闷痛,伴心慌、烦躁、气短乏力。近半年来,下肢浮肿。曾在西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服药无效,病情渐重。听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肺(-)。肝区压痛,下肢轻度浮肿。舌苔白,脉沉细,偶有结脉出现。辨证:胸阳不振,心气不足。治法:宽胸理气,补益心气。处方:瓜蒌、丹参、麦冬、桑寄生、鹿衔草、炒酸枣仁、生山楂、玄参各15克,杜仲12克,薤白、降香各10克,桂枝6克,三七3克(冲服),6剂,水煎服。

12月5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左侧胸部仍闷痛,气短乏力,眠差多梦,下肢浮肿,上午腹胀,烦躁,脸部烘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夜交藤30克,瓜蒌、炒酸枣仁、茯苓、麦冬各15克,川牛膝12克,薤白、五加皮、通草、丹参、五味子、降香各10克,琥珀3克,6剂。

上两方交替服用,至1992年2月22日诉:心慌心悸好转,已不胸痛,浮肿已消,唯因近日感冒咽痛求治。

原按:此病病机较复杂,既有痰浊闭阻胸阳,又有气滞血瘀表现,既有阳虚又有阴亏,故选方用药尤宜谨慎。方中瓜蒌、薤白宽胸理气化痰,降香、丹参、三七、生山楂行气活血止痛,桂枝、杜仲、鹿衔草、桑寄生补心肾之阳,麦冬、炒酸枣仁、玄参养心肾之阴,药中病机,服后症减。此后,又加利水、安神之品以消肿去湿,养心安神,标本兼顾,故疗效甚为显著。心痛作为疑难病,单纯者虽有,复杂者尤多。辨证切忌以偏概全,用药甚忌大寒大热,慢性病还需慢慢医,急则偏差,欲速则不达。

评述:本例胸痹与上例证虽类同,但证机略异,治方亦大同小异,医者对此应胸有成竹,不可一叶障目,茫无边际。名老中医董建华指出:"虚、瘀、痰三字可以基本上概括胸痛病的病机。临床治疗常以益气活血、宣痹豁痰为基本治则。根据病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掌握好补通分寸,当度其寒凝、热结、气滞、痰阻、血瘀等不同证型而分别予以温通、清热、疏利、化痰、消瘀等法,权衡阴阳气血不足,有否兼肝脾肾三脏之亏虚,调其阴阳,补其不足,纠正脏腑之偏衰。"董老所言,堪称系统全面,足资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本证)在辨证治疗上,宜以通为补,通补兼施,拟定出补气、化痰、通瘀法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原则。在临床上常选用温阳汤。基本处方:党参15克、云茯苓、丹参各12克,法半夏、竹茹各9克,橘红、枳壳、甘草各5克"。二老所论,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伤寒大家刘渡舟明确指出,异常"血脂"等病理产物类似中医之"水邪",由其导致的胸痹(冠心病)则称之为"水心病",与仲景"水、食、瘀"三因论不谋而合,恰如醍醐灌顶,一新耳目。

案7 喘证(痰热壅肺)

吴女,43岁,工人。1992年3月29日初诊:气喘,吐浓痰,痰色黄,量多,鼻子不通,眼睛发胀,头昏眼花,耳鸣,腰酸困无力,冬天怕冷,两手发麻,有时遗尿,心情烦躁,嗓子干燥。去年患过"肺炎",经治疗后好转。月经先后不定,经常推后,脉沉,舌红少苔。辨证:痰热壅肺,阴虚阳亢。治法:清热化痰平喘,兼以养阴平肝。处方:磁石30克,鱼腥草15克,知母、茯苓、麦冬各12克,桑白皮、黄芩、栀子、贝母、款冬花、杏仁、紫菀各10克,6剂。

4月6日二诊:服后咳喘大减,痰量减少,烦躁减轻,仍头昏,耳鸣,腰酸,遗尿,脉沉,舌红少苔。药已中的,痰热已清化,肾虚明显,上方减清热化痰之品。处方:磁石30克,鱼腥草15克,知母、黄芩、贝母、紫菀、款冬花、杏仁、山茱萸、麦冬、白术、茯苓各10克,6剂。

4月15日三诊,咳喘已微,但仍耳鸣腰酸,月经量多。嘱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平时注意防止感冒,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原按:此病虽属痰热壅肺之喘,但肾虚症状明显,且有肝阳偏亢的一面。故初以清热化痰稍兼以养阴平肝之品。随着痰热渐消,逐渐向益肾健脾转移,终用补肾固本巩固。

评述:病起中年,肺部炎症迁延数月,现症气喘、痰多色黄,头昏、耳鸣、腰酸,肺壅标证与肾虚肝亢本证同见,首诊急以治标,二诊标本兼顾,三诊仅以成药专事补肾固本,缓图全功。可见张师临证时真正做到谨守病机,法随证立,方随法出,标本缓急,井然有序。

值得一提的是,仲景所创金匮肾气丸经千年验证,确系治疗五脏内虚、元气衰微之顽症痼疾的良方,诸如现代肺气肿、肺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免疫功能低下,甲状腺增生等,凡符合该方证者,皆可取效。张师以之用于该患者的巩固治疗,实属"四两拨千斤"。笔者在《黄煌经方沙龙》"经方回眸"中所举金匮肾气丸一治案敢言确为"实话实说",无有半点虚构。重温仲景原文,深感诚不我欺。

案8 喘证(心源性哮喘)

李男,37岁,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乡农民。1992年6月6日初诊:心慌气短5个多月,咳嗽10余天。患者平素体质尚健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心慌、气短、喘促症状,劳累后加重,曾以"扩张性心肌病"在咸阳市某医院治疗半月,症状缓解后出院,4月底又复发如初,在当地治疗10余天无效。现除主症外,还有头昏,乏力,眠差,纳呆,口淡无味,午后下肢浮肿,大便稍干,小便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数。心率105/分,律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有痰鸣音。辨证:痰瘀交加,心气虚弱。治法:化痰祛瘀,益气宽胸。处方:鱼腥草、白茅根各30克,茯苓、瓜蒌、丹参、山楂、炒酸枣仁各15克,葶苈子、薤白各10克,桂枝6克,大枣5枚,细辛、甘草各3克,6剂。

6月13日二诊:药后喘促、心慌气短减轻,足肿消失,现感头麻木不适,眠差,难平卧,二便通畅。舌体胖大,苔黄腻稍厚,脉濡数。药已中病,痰瘀稍化,但心阳不振,瘀阻仍重。上方去鱼腥草,桂枝易为10克,加川芎、苦参各10克,6剂。

1992年6月20日,喘促已痊,仍有心慌气短,偶有浮肿,以五苓散加苓桂术甘汤化裁,浮肿渐消,诸症逐渐减轻。

原按:喘而心慌、气短、乏力,属心肺两脏同病,证为痰瘀交加,心病为主,非一般单纯肺病之喘,病机较为复杂。故治以茯苓、葶苈子、白茅根泻肺利水,治肺气壅实作喘;鱼腥草清泻肺热;瓜蒌、薤白、桂枝、细辛宽胸通阳散结,化解痰郁之痹结;丹参、山楂化血脉之瘀阻;炒酸枣仁补养心肝之血,防止伤阴;大枣、甘草缓解药力之峻,以调和药性。6剂后热象已除,故去鱼腥草,加川芎加强化瘀之力,苦参清心热利水,加重桂枝振奋心阳,故瘀证逐渐化解,喘证与水肿逐渐痊愈。心脏所致喘证,病情比较复杂而危重,临床也常可见到,用化痰利水、活血祛瘀之法,一般可获较好疗效。

评述:本案证见痰瘀交加致喘是标,而病根在于心阳不振,运动无能。张师遵"急则治标"之训,拟化痰祛瘀、益气宽胸之品6剂而痰除,再6剂则喘促痊,后以经方五苓散合苓桂术汤化裁,浮肿渐消,诸症渐减。张师既擅用经方又善取时方,于此可见一斑,值得后学认真学习。

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对喘证专论尤为精辟,特援引如下:"实喘祛邪为急,在表解之,在里清之,寒痰则温化宣肺,热痰则清化肃肺,湿痰则燥湿理气。虚喘以扶正培本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至于虚实夹杂,寒热兼见者,又当根据具体情况辨证选方用药。”

案9 胃脘痛(萎缩性胃炎)

孙男,64岁,咸阳市甘肃百货站干部。1993年3月30日初诊:右下腹及胃脘部疼痛半月,呈隐痛性质,喜揉按,口苦纳差,大便时溏时结,疲乏无力,面色少华,心肺无异常,右下腹压痛,舌暗红,苔薄黄腻,舌下脉络粗胀,脉弦缓。1991年3月胃镜示"萎缩性胃炎",多处求治无效,既往有"气管炎""增生性脊柱炎史"。辨证:脾虚肝郁,寒热错杂。治法:健脾疏肝清热。处方:白术、白芍、麦芽各12克,太子参、茯苓、陈皮、半夏、黄芩、川楝子、柴胡各10克,木香、砂仁各6克,炙甘草3克,6剂。

4月5日二诊:口干口苦胃痛,纳差,口中无味,胃不胀不泛酸,脉缓,舌红苔薄黄。肝郁较甚。处方:郁金15克,白芍12克,柴胡、枳壳、香附、川芎、陈皮、黄芩、焦三仙、延胡索、三棱各10克,生甘草3克,6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