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20723800000072

第72章 其他病证(6)

第22章 其他病证(2) (2)

4. 放射性食管炎、肺炎以及咽感综合征 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在放射性治疗后,许多患者会出现咽喉部干燥、发涩、烧灼感;或胸骨后灼痛,疼痛剧烈时甚至拒食;或干咳难耐,口干欲饮等一系列“肺阴虚”征候。张师根据“火毒”之邪致病论,提出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高频热产生了“火毒”“热毒”而引发一系列放疗毒副作用,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以及放射性咽感综合征。患者在服用清咽汤(肺阴虚症状甚者,加南沙参、北沙参各10g,野百合10g,细生地黄10g,或加服梨汁)后,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配合放疗按疗程足频度完成。对于自感咽喉部不适,如有物塞,咳之不出,咽之难下,但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而咽喉部的不适等症状确实存在者,属于咽感综合征范畴,可以原方药代茶饮用。

5. 放射性治疗增敏作用 在肿瘤病人放疗过程中,于上方基础上,加上黄芪、白术、茯苓、太子参、党参、西洋参、鸡血藤、女贞子、墨旱莲等扶正药物。通过本院放疗科临床观察,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从而提高对放射性治疗的敏感度;同时,又可以明显减少或降低放疗后出现的咽喉部干燥、发涩、咳嗽、烧灼感,以及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临床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养阴、扶正药物运用后改善了人体体质状况,增强了人体免疫力,从而对放疗免疫应答的效价提高有关。

(方源) 陶国水.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Ⅲ),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23

喉核疼痛——凉膈散(吴瑜方)

(组成) 芒硝3g(冲服),生大黄4g,熟大黄5g,栀子10g,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牛蒡子10g,浙贝母10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蝉蜕10g,青蒿20g,甘草3g。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泻热通腑。用于肺胃热盛、搏结于喉核之症。

(方解) 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解上焦郁热;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牛蒡子、蝉蜕外疏内清而利咽;芒硝、大黄荡涤胸膈邪热,导泻下行,配以白蜜、甘草,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攻,又可助硝、黄以推导之力;防风、白芷、浙贝母相配以解毒祛风,利咽消肿排脓;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青蒿清热退热。诸药合用,清上泻下,以泻代清,清散并用,表里同治。如此则上有的无形热邪得以消退,下有的有形积滞得以排出,故积消、热消则肿消。因本方为峻泻之剂,当防攻伐太过损及脾胃,变生他证,故应中病即止。

(验案) 李某,男,8岁,2005年7月15日因发热1天初诊。1天前患儿突发高热,自测体温39.3℃,自行予以口服西药“泰诺林”后,体温渐下降至38℃左右,其后体温又反复升高。现症:体温39℃,发热,咽喉疼痛不适,口臭,心烦,夜卧不安,精神、食欲欠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察其面色红赤,唇红而干,咽喉红肿,喉核表面有黄白色脓点,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查血常规:白细胞14.5×109/L,N78%。吴师认为,此乃肺胃热盛,火毒上攻于咽喉为患。治当清热解毒利咽,泻热通腑。用凉膈散加减:芒硝3g(冲服),生大黄4g,熟大黄5g,栀子10g,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 (后下),淡竹叶10g,牛蒡子10g,浙贝母10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蝉蜕10g,青蒿20g,甘草3g。

1日1剂,每剂煎2次,首次淡煎,2次浓煎,2次药液混合,分4次服完。进清淡饮食。7月16日复诊:患儿服药当日即解下多量稀软便,至夜间热退,咽痛减轻,口臭明显减轻,安卧至晨,胃纳稍增。察体温37℃,精神好转,神色正常,咽喉稍红肿,喉核上的黄白色脓点有所吸收,舌红,苔黄偏厚,脉浮。考虑系上中二焦的积热已随大便而去,余热未尽,治当清解余热、利咽消肿,更方用银翘马勃散加味: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牛蒡子10g,射干10g,马勃10g,玄参10g,芦竹根10g,桔梗6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蝉蜕10g,栀子10g,甘草3g。1日1剂,服2剂。7月18日再诊:咽痛消失,精神、食欲转佳,二便正常,察咽喉不红不肿,喉核上的脓点消失,舌偏红,苔白,脉平。其系热病解后,阴液损伤,遂以沙参麦冬汤调理善后,嘱2剂后停药。

(方源) 郭燕.吴瑜运用凉膈散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四川中医,2006,24(11):6

慢性咽炎——清咽汤(孙一民方)

(组成) 蒲公英24g,牛蒡子12g,大青叶15g,山豆根15g,马勃6g,郁金、炒枳壳、桔梗各9g,玄参24g,石斛、麦冬各15g,甘草3g,化橘红9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好后去渣。再将药汁浓缩为100m1,加入蜂蜜20g。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 清热,理气,生津。用于慢性咽炎。咽痛,咽干,咽紧,堵闷,咽部有异物感。

(方解) 本方主要由三组药组成。清热组:蒲公英、牛蒡子、大青叶、山豆根、马勃。理气解郁组:枳壳、桔梗、郁金。生津组:玄参、石斛、麦冬。再加化橘红利痰,甘草理中。

(按语) 慢性咽炎大多由于情绪不舒畅,气机失调,或过食辛辣,内热郁结所致。临床主要症状有三:热毒壅结则咽痛;热伤津伤则咽干;气机郁滞则咽紧或咽部堵闷有异物感。针对上症,用清热、理气、生津法进行治疗,经临床长期观察确实有效。

如患者以咽痛为主症者,可以清热组作为方中主药;以咽紧堵闷为主症者,可以理气组作为方中主药;若以咽干为主症者,可以生津组作为方中主药。若以上三症有某一症不明显者,该组药可以减味或减量。总之,根据咽炎这三个主要症状表现的不同,而以上述三组药灵活运用。若另有其他症状或兼症者,可参考以下用药规律项内加减之。

慢性咽炎用药规律。①咽痛:蒲公英、牛蒡子、大青叶、山豆根、马勃。②咽干燥:玄参、石斛、天冬,麦冬。③咽紧、堵闷或有异物感:炒枳壳、陈皮、桔梗、瓜蒌、郁金。④痰黏不易吐:海浮石、海蛤粉、化橘红。⑤逆气:旋覆花、赭石、木香。

(方源) 《临证医案医方》

耳鸣——耳鸣方(孙一民方)

(组成) 生地黄、玄参、磁石、牡蛎各3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主治) 滋阴潜阳。耳鸣及听觉不聪。耳鸣嗡嗡作响,或如蝉叫者。

(方解) 方中生地黄、玄参滋肝肾之阴,清热;磁石益肾重镇潜阳;牡蛎平肝潜阳。共奏滋阴潜阳之功效。

(按语) 引起耳鸣、耳聋的原因很多。一般多与肝肾有关,尤其与肾脏的关系最大,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聋不聪。肾经亏虚,肝胆火盛,痰火郁结等皆可引起耳鸣、耳聋。治疗应以滋阴潜阳为主,根据不同病情加用补肾益精、清肝泄热、化痰清火及和胃降浊之品。

(方源) 《临证医案医方》

胃火牙痛——牙痛方(孙一民方)

(组成) 生石膏(先煎)15g,知母、生地黄各9g,细辛1g,金银花、连翘各24g,黄连6g,赤芍9g,牡丹皮6g,玄参24g,菊花9g,薄荷、甘草各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止痛。用于胃火牙痛,齿龈红肿,遇冷遇热疼痛加重。

(方解) 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热泻胃火,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遇热牙痛加重者以薄荷、菊花散风热,遇冷牙痛加重者以细辛散风寒,金银花、连翘、黄连、甘草清热解毒,玄参清热养阴。全方配伍,共奏清热、凉血止痛之作用。生石膏、生地黄、细辛为治牙痛要药。

(按语) 牙痛常见有火牙痛及龋齿痛。上牙痛一般属胃火,下牙痛属大脑有热。火牙痛多是牙髓炎及根尖周围炎所引起。龋齿痛多为异物压迫或刺激牙神经所致。临床以火牙痛较多见。治疗应以清胃泻火通便为法,使热由大便而去。如兼有肝胆经火可酌加柴胡、龙胆草、山栀子等,如兼有肾火可酌加知母、黄柏等。若配合针刺合谷穴则疗效更佳。

(方源) 《临证医案医方》

梅尼埃病——定眩饮(陈潮祖方)

(组成) 桂枝6g,茯苓30g,泽泻30g,白术15g,半夏20g,人参10g,天麻10g。

(功效主治) 益气通阳,解表导浊。用于梅尼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