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名中医经验撷菁
20724200000034

第34章 辨证思路(8)

第四章 辨证思路(2) (3)

俞氏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辨证治病”的学术主张,力倡运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确切诊断是什么病,并理解其基本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再以中医手段,从病入手,撷取四诊所得资料,结合病理、病机和某些科学检查的客观指标,综合审病,辨证立法,拟方选药。追溯中医药史,张仲景有“辨证治证”,也有“辨证治病”。例如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是辨证治证,白头翁汤治热痢是辨证治病,乌梅丸治蛔厥也是辨证治病。现代用茵陈蒿汤来治同样是湿热黄疸的阻塞性黄疸疗效不够满意,而用白头翁汤来治同样是热痢的细菌性痢疾、用乌梅丸来治胆管蛔虫病仍有较好疗效,显示“辨证治病”占有优势。俞氏提倡袁枚《随园诗话》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的观点,主张读书看病都应有独自见解。他钻研中医脾胃学说,倡导“审病—辨证—治病”的临床思维方法,治疗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病,分阶段、有重点,连贯有序地先后对胃肠、肝胆、食管等病变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前后以内镜、影像、生化等客观检查指标为依准,评价疗效,取得令人折服的疗效。俞氏说,中医药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发挥。

在20世纪20年代,恽铁樵曾提出:“今日而言中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其中的“周旋”二字值得细细品味。作为临床一线医生,着力的是比拼临床确实疗效。

以胆结石病为例,阐发了“辨证治病”的学术观点。胆结石的临床表现如果按中医辨证,病因病机一般是肝胆湿火,气机郁滞,立法施治是利气开郁、清泄通降。而结合审病,认识到有结石梗阻、局部发炎存在。把这一病的表现作为辨证的内容,就可以这样推论: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今由于结石梗阻胆管,局部有炎症,使脏腑失其中清的本质与通降的顺性,由于梗阻(不通)才致黄疸、暴痛等证候,治法应是清泄通降(包括消炎解痉)、利胆排石(包括利气行瘀)。治疗要求是痛消黄退,炎症消除,并使结石排出(或溶解),从证与“病”两个方面取得疗效,这就是辨证治病实质所在。

再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例:王某,男性,50岁。诉半年来有吞酸,吃干硬食物吞咽不利或有疼痛,心窝区烧灼感,夜间流涎,有时夜间突然咳呛或发哮喘,喉际有梅核气,偶吐少量鲜血,食欲和大便正常,舌苔白滑,脉象细弦。有烟酒嗜好,无胃痛和消瘦。中医辨证:脾胃阳虚,痰饮内阻,胃气上逆,所以吞酸;痰饮郁久化火,故胃脘灼热;涎为脾液,脾胃阳虚,夜间阴盛,故睡中流涎;吞咽不利或疼痛,要考虑噎膈之症;喉际梅核气乃痰气凝滞所致。辨证过程中,对于夜间咳呛或发哮喘,以及偶吐少量鲜血等,有可能不被重视,也可能认为是另有肺部疾患。当患者出示胃镜检查报告:食管下段有三四条长约1cm的充血水肿及数个糜烂面,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Ⅱ级。结合现代医学认知,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是由于胃酸(有时混合胆汁)反流,还存在胃的动力障碍,有食管下括约肌短时间松弛、食管廓清能力降低等发病机制。

对此作进一步思辨,首先认识到这种吞咽困难,一般不至于发生噎膈证;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廓清能力降低、胃动力障碍等符合中气虚的辨证;中气主脾胃之升降,中气虚故升降失调;食管有糜烂存在,补中还要生肌。由此归纳立法,补中生肌,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反佐清胃火。结合现代中药药理认识,补中生肌能调节气机升降,保护食管黏膜;温化痰饮,有助于制酸;和胃降逆,能促进胃动力;清胃火则有消炎之效。治疗8~10周,疗效不逊于西药。在选药的过程中,强调结合中医理论,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学。如中医的痰饮是泛指机体各脏器的病理性分泌液,在这一病例中是指胃酸,用药上要在温化痰饮类中选择有制酸作用的药物;至于解痉、促胃肠动力的中药不少,配伍得当,疗效极好。在20世纪50~70年代,俞氏用中药治愈了10多例巨型溃疡,尚存有治疗前后的X线对比拍片。其中1例随访48年无复发,反映了当时中医药在治疗此病中的实际疗效。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不是中西凑合,也不是中西相加,更不是中药西用

沈氏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对哮喘、肾病、肝病、胃病以及疑难杂症等方面,均有独到的治疗经验,且提出了对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有重要影响的一系列学术观点,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微观辨证与辨证微观化”、“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等。其主要学术思想可具体从以下两方面阐明。

辨病与辨证灵活结合,取中西医学理论体系之长沈氏认为,证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而是对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概括,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中医的辨证既探求了产生症状的病因(病因辨证)、分析疾病的性质(八纲辨证)、判断疾病的部位(脏腑辨证)等,最终归纳成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证”是病理生理的反应状态,一种证型可见于不同疾病的某个阶段,辨证就是认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具体规律,有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治热”的对症治疗。

中医也有病名,如痢疾、消渴、黄疸等,但这都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而作出的诊断,因此中医识病基本从“辨证”入手,这是中医之长;而辨病是西医通过分析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辅助检查等手段,然后作出诊断,其包括病理以及病理生理上的认识,因此“辨病”是西医之长。沈氏总结分析两者的长处,寻找结合点,提出取西医辨病之长与中医辨证之长相结合,指出结合点在于中、西医病理生理观点上融会贯通,立足点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解释证候及分析用药规律,而并非中、西医病名的凑合,也非中、西药的简单相加,更不是形而上学的中药西用。如胃的癌性溃疡与良性溃疡,其症状往往差异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用中医辨证难以区别病理变化,西医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可加以区分,明确病理变化对中医辨证论治上针对性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取西医辨病之长;再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西医抗感染或抗病毒,但收效缓慢,而中医通过审证求因辨别风热、风寒证型感冒,对证下药往往能取得速效,这是取中医辨证之长。同时提出在临床上辨病与辨证的具体步骤应先辨病,后辨证为妥,有利于提高诊治水平。

舍病从证、舍证从病与病证互参对于某一个病种或某一个患者,在深入了解其病因、病理、生理、生化的特殊变化以及疾病发展中的证型演变,从中、西医两个方面高度辨别剖析,必须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区分现象与本质,从病与证处找结合点,或舍病从证、或舍证从病、或病证互参。

(1)舍病从证:舍病从证是取中医之长,就是侧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中医理论高度概括,容易接触到事物的共性,并着重以运动的观点从整体上认识人和疾病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医理论的长处。①如无黄疸型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病是内科常见病,多见病毒感染后肝细胞炎性肿胀以致肝内血流不畅、肝脾大等病理变化。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用保肝姑息疗法,许多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发展为肝硬化。中医认为肝病是由湿热内蕴,或肝郁气滞致气血运行不畅,久之可入络形成症瘕积聚。湿热之邪不去,患者难以康复。

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舍病从证,确立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则辨证用药。若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病兼有活动性变化,ALT升高者,临证以湿热多见,当先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丸加垂盆草、板蓝根、茵陈、虎杖、广藿香等;待ALT降至正常,湿热化解后再选用补气的党参、黄芪,养阴的鳖甲,补血活血的当归、丹参,清热燥湿的苍术,陈皮。如B超提示肝内光点增粗密,或有肝硬化,或有脂肪浸润趋势,取《金匮要略》下瘀血汤之意,或选桃红四物汤,加软坚的鳖甲、炮穿山甲、牡蛎等药调治。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按上法进行治疗,病情往往能得以有效控制,有部分患者还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肝功能。②再如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诊,西医采用止血方法,由于陈旧血液停留,大便隐血转阴时间长,吸收热较多,往往有轻度氮质潴留,西医一般不用泻药以去除陈血,更不会用逐瘀法止血,唯恐激动胃肠溃疡引起再度出血。中医辨证则不然,认为黑便是瘀血内留所致,呕血是胃火上逆所致,瘀血不去则胃中之热不散,仍可上逆,故出血不止会康复延迟。针对这种情况,沈氏还是舍病从证,拟止血逐瘀法。选生大黄,既能止血不留瘀,又可清热泻火,配以止血消肿生肌的白及,两药碾粉吞服,达到迅速有效止血目的,及时排除了瘀血病因,使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减少瘀血所致的吸收热和氮质潴留。平均治愈天数比西药止血组短且成本低。

(2)舍证从病:舍证从病是取西医之所长,即侧重以西医理论为指导。西医理论起源于形态学的观察,对疾病发生、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治疗措施针对性强,这是西医理论的长处。如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增殖型、混合型,在中医辨证归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多见,但按此证论治,在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效果方面收获甚微。西医对其病理的认识是由于长期炎症(免疫复合物)浸润导致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致管腔狭窄,并有纤维蛋白栓子的阻塞,同时肾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使机体内清除废物能力下降,有害毒素不能有效排出,进一步损害组织等变化。虽然其临床并无明显瘀证的表现,但从其病理机制来分析,有瘀证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舍证从病,用活血化瘀兼以清热凉血法、或用活血化瘀合补肾法、或用活血化瘀兼补气法等治疗,在肾功能得以改善的同时,尿蛋白流失也得到有效控制。

(3)病证互参:病证互参是按中、西医理论有机的结合,是中、西医互补的一种形式。可以是诊断或治则治法上结合,也可以是病理生理上结合;可以是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结合,也可以是制订中医处方用药的结合。

如哮喘一病,中医认为哮喘发作期是由于外邪犯肺,肺失清肃,痰恋于肺,肺气闭合,气机阻滞之故。这与西医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气道黏膜上皮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纤毛细胞受损、坏死,或基底免疫球蛋白沉积增厚形成伪层,或大量炎性渗出造成气道黏膜水肿、充血及渗出物形成黏液栓,或黏液下腺体增生等形态改变的原因,导致气道痉挛,影响通气功能。对于治疗,中医采用宣肺化痰平喘之法,西医采用抗炎抗菌解痉之法。

哮喘主要发病环节在“气道不畅”,痰液需要排出,而解决气道通气功能是治喘关键所在。因此提出,其治疗原则以通为顺,用疏通方法开肺气(宣肺)。开肺气包含二方面的含义:①调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增强呼吸肌的收舒功能,从而改善气道通气效应;②清除管道障碍物,控制炎症细胞浸润,消除水肿,引流痰液,保持管道畅通。因此,沈氏临证时常用麻黄、枳实、前胡等药宣肺,调节平滑肌功能,使邪气及痰液外达不致收闭于内;再选清热消炎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等药清除管道障碍物,从而改善气道通气功能,达到平喘的效果。

再如在上消化道疾病中较常见上腹胀满、灼热痛、纳呆、嗳气、返酸等症状,中医认为多由饮食所伤,湿热扰胃,致胃失和降。西医认为是由于螺旋杆菌破坏胃黏膜,引起胃动力障碍所致,运用中医邪热导致胃失和降及西医炎症导致胃动力障碍相似的概念,从病因病机到药的配伍相结合,由此提出治胃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