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贫血的饮食与中医调养
20725300000021

第21章 不同人群贫血速查

第8章 不同人群贫血速查

孕妇贫血

1.流行情况

孕妇是贫血高发人群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为铁缺乏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过去也占一部分,但目前已经很少见。妊娠期间的贫血,无论对妈妈还是对孩子都有危害,因此,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

2.主要原因

孕妇易患缺铁性贫血,是因为妊娠期间需要更多的铁才能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分娩和围生期共需700~850mg铁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需要。如果孕妇饮食摄入的铁没有相应增加,母体的营养成分都是以“胎儿优先”为原则被选择和吸收的,即胎儿优先使用铁,致使母体缺铁并贫血。需要说明的是,孕妇缺铁性贫血很多时候是“生理性”的:为了供应胎儿的需要,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正常时增加约35,其中血浆增加相对比红细胞增加为多,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增加约500ml,致使血液稀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常规表现为“贫血”,但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不过,妊娠期贫血并非一定是生理性贫血,也有可能是“病理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常有明显症状),两者之间需要鉴别(比如看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另外,不管是生理性贫血还是病理性贫血,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防治。

3.常见症状

由蹲着的姿势站起来的时候,头会感到晕眩,眼前发黑,要定住站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的感觉;比起家里其他的人,面色苍白憔悴,甚至指甲和眼底的血色也显得不够饱满足实;而且相当容易疲惫和倦怠;记忆力明显减退,使脑力和体力都下降;头晕目眩还很有可能导致在户外或楼梯上的晕倒、摔倒等。

4.防治措施

(1)早孕反应(恶心、呕吐)比较严重时,进食质量不佳的孕妇要注意口服铁剂补铁,建议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如善存、金施尔康、玛特纳等。

(2)选用质量可靠的猪肝,新鲜猪肝每周吃1次或2次,共250~500g。建议采用熘肝尖、猪肝汤等烹调方法,煮卤猪肝中铁含量较低。注意猪肝不可大量食用,否则会有安全隐患,如猪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A食用过量有致畸的危险。

(3)日常饮食多选用动物血类、红肉(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等。大致数量建议为,早期孕妇(前3个月)每天100g左右,中后期孕妇每天150~200g左右。

(4)每餐都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500g以上,水果200g以上。

(5)当日常饮食无法做到以上(2)~(4)项时,建议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如善存、金施尔康、玛特纳等,以补充膳食铁不足。另一个方案是,联合补充铁剂和叶酸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妊娠前补充叶酸还可减少神经管畸形的危险性。

(6)烹调食物时,选用加铁酱油;还可选用强化面粉、加铁牛奶或奶粉、孕妇奶粉等强化了铁的食品。

(7)当发现血红蛋白下降,不管是生理性贫血还是病理性贫血,都应该①在每次进餐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 100mg;②服用补铁制剂,如蛋白琥珀酸铁(每次40mg,每日2~3次,饭后服,8周为1个疗程)、富马酸亚铁(每次200mg,每日2次,饭后服,贫血症状纠正后减量,每日1次,饭后服)或右旋糖酐铁片(具体剂量请向医生咨询)等。

(8)保证膳食均衡,不要偏食、挑食,更不要只吃素食。

(9)上述各项措施在准备怀孕前即应注意实施,以改善妊娠前铁储备。怀孕前铁储备不足,会造成孕妇贫血。

(10)盲目补钙会干扰铁吸收,加重铁缺乏。

(11)孕妇贫血不建议服用中药或用药膳、药茶、药酒之类,亦不建议采用刮痧、按摩、针灸等有轻微创伤的养生方法。

婴幼儿贫血

1.流行情况

婴幼儿是贫血的高发人群,且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一般婴儿出生后头4个月,尽管以奶类为主要食物,而奶类(不管母乳还是牛奶)含铁都不多,但较少发生贫血,这是因为婴儿出生的时候携带着“铁储备”(即从母亲体内获得并储存的铁),可供4~6个月消耗。半年之后,“铁储备”消耗殆尽,如果此时不能及时从饮食中补铁,缺铁性贫血极易发生,故此年龄段婴儿贫血患病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6~12个月龄组婴儿的贫血患病率最高,城市、农村分别为38.3%、 34.7%。大量研究证实,婴儿缺铁不仅可以引起贫血,对其体能、智能、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等也均有影响,而且,贫血对婴儿智能影响是不可逆的。

2.主要原因

婴幼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奶类不是铁的良好来源(每100ml母乳含铁仅0.1mg,且吸收率不高),所以如果不能添加辅食,或虽添加辅食,但辅食中含铁量不足或铁吸收率很低,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比较而言,母乳中的铁吸收率更高一些,所以人工喂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幼儿长期挑食或偏食也可是导致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要较多的铁合成血红蛋白。此外,母亲妊娠期间贫血较为严重时,胎儿无法获得充分的“铁储备”,以致出生后很快发生缺铁性贫血。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原因是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可发生消化道慢性失血,并导致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3.常见症状

开始时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口腔黏膜及指甲明显,头发枯黄、小儿易疲劳、食欲减退,随着贫血程度加重,小儿烦躁哭闹或精神不好,不爱活动,抵抗力降低易生病,智力和动作发育迟缓。

4.防治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8个月,虽然母乳和牛乳含铁量相同,但母乳的铁吸收率远远高于牛乳。

(2)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尽量采用铁强化的婴儿配方奶粉,不要用普通液态牛奶喂养婴儿。幼儿也应该食用专门的幼儿配方奶粉。

(3)4~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时,要注意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肝粉、蛋黄;7个月起每天食用瘦肉(泥)、猪肝(泥)、猪血等。

(4)3~4个月时,即可在哺乳时(或食用辅食时)加喂橘子汁以促进铁的吸收。

(5)早产儿或胎儿期母亲贫血较重时,应选用专门为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粉(铁含量更高一些)。

(6)孕妇(特别是孕期最后3个月)和哺乳的母亲应多吃些含铁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7)幼儿要避免挑食和偏食,经常食用红肉(每天50g左右)、猪血(每周2次)、猪肝(每周1次或2次)等富含铁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8)当幼儿食谱无法做到上述第(7)项时,应服用铁补充剂,建议选用专门为幼儿设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如小儿善存、小施尔康等。

(9)当发生缺铁性贫血时,及时采用铁剂(如10%枸橼酸铁铵糖浆、硫酸亚铁滴剂和葡萄糖亚铁等)和维生素C治疗。具体用法用量请向儿科医生咨询。

(10)人工喂养时,要仔细观察孩子对配方奶粉或牛奶的耐受情况,当发生牛奶蛋白质过敏时,可采用以大豆为基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11)补钙会干扰铁吸收,加重铁缺乏。

(12)中医捏脊疗法、按摩推拿等对防治小儿缺铁性贫血有效。药膳、针灸、刮痧、气功等中医养生方法不适合婴幼儿。

青少年贫血

1.流行情况

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明显增加,铁的需要量较大,青少年也是容易发生贫血的时期,尤其是青春期女性。贫血的存在会影响青少年身体发育和智能发育,降低孩子全面素质,产生无法纠正的严重后果。

2.主要原因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所需包括铁在内的各种营养素大量增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青春期女性每天宜摄入铁25mg,男性20mg(成年女性每天20mg,成年男性每天15mg)。如果不注意采取饮食措施以增加铁的摄入,很容易造成铁摄入量相对不足,因而发生缺铁性贫血。除身体生长发育(血容量增加)需要较多铁外,青春期女性贫血还与月经初潮、经期紊乱、内分泌失调或经期失血过多有关。此外,一些青少年还有偏食、挑食、节食(减肥)、吃零食等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均可能导致贫血患病率的增高。还有研究发现,铅过量(铅中毒,即血铅>100μg/L)也是青少年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3.常见症状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贫血的程度一般不是很严重,所以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头晕、疲乏、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不爱活动、免疫力低下等都有可能是贫血的表现,不过,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其他原因也会引起同样症状,因此,很难根据症状判定是否贫血,一般需要通过及时的体检来发现贫血。

4.防治措施

(1)注意饮食平衡,每天食用红肉(150g/d)、猪肝(每周1次或2次)、动物血(每周1次或2次)等。

(2)每餐都食用新鲜的蔬菜(>400g/d)或水果(>200g/d),以促进铁吸收。

(3)当不能做到以上第(1)、(2)项时,建议服用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即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如小儿善存、小施尔康等。很多研究表明,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干预后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下降。根据《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6月第6期发表的一项报告,服用儿童型营养补充剂一年后,贫血患病率从26.2%下降到5.6%。

(4)长期坚持食用加铁酱油、强化面粉、加铁牛奶或奶粉等强化铁的食品。

(5)不偏食、不挑食;不盲目节食;吃零食要适当。

(6)当体检发现血红蛋白降低或处于正常范围低限时,及时采用铁剂和维生素C纠正。具体用法用量请向医生咨询。

(7)讲究卫生,摄入充足的钙(牛奶和豆制品),降低青少年体内的铅负荷,有助于防治贫血。

(8)不要喝茶、咖啡和碳酸饮料,以免干扰铁吸收。

(9)治疗时以补铁西药为主,以求尽快纠正贫血,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育龄女性贫血

1.流行情况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育龄期妇女也是铁缺乏的高危人群。调查显示,我国育龄期妇女贫血患病率为19.9%。育龄女性贫血不仅伴有体力、耐力及劳动能力下降,还能对妊娠结局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和胎儿死亡率增加等。

2.主要原因

育龄女性(年轻女性)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主要是由于妇女月经期铁丢失较多造成的。月经周期中妇女每天铁损耗1.4~2.0mg,当由于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原因月经出血量较大时,每天铁损耗进一步增加,膳食摄入无法弥补,缺铁性贫血随即发生。另一方面,年轻女性普遍进食肉类较少,很多人为了身材苗条,限制食物尤其是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造成铁、B 族维生素等摄入不足。此外,一些出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泌尿道感染或出血性肾病等也会导致年轻女性贫血。

3.防治措施

(1)注意饮食平衡,每天食用红肉(100g/d)、猪肝(每周1次)、动物血(每周1次)等。尤其是在月经期,铁的吸收率比较高,是补铁的最佳时机。

(2)每餐都食用新鲜的蔬菜(>400g/d)或水果(>200g/d),以促进铁吸收。

(3)当不能做到以上2项或月经出血量较多时,建议服用维生素C,与饭菜同吃,每餐100mg。

(4)当不能做到以上3项或月经出血量较多时,建议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如善存、金施尔康、黄金搭档等。

(5)长期坚持食用加铁酱油、强化面粉、加铁牛奶或奶粉等强化铁的食品。

(6)不偏食、不挑食;不盲目节食。节食减肥期间,应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

(7)少喝茶和咖啡,尤其是不要在进餐前后喝茶和咖啡,以免影响铁吸收。

(8)当体检发现血红蛋白降低或处于正常范围低限时,及时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治疗,具体用法用量请向医生咨询。

(9)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适当采用药膳、针灸、气功、刮痧等中医养生方法。

老年人贫血

1.流行情况

老年人一直是贫血的高发人群,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率为29.1%。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营养不良之一。老年人贫血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缩短寿命,尤其严重的是和原发疾病交互影响,给老年人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2.主要原因

对于老年人来说,贫血大多数(80%)为继发性贫血,即由其他疾病(又称为原发疾病)引起。这些疾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慢性出血(失血)为特征的,如胃癌、结肠癌、肾病等,因为慢性出血造成铁大量流失,饮食铁摄入入不敷出,导致缺铁性贫血。另一类是以胃酸缺乏为特征的,如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放,阻碍铁的吸收。

饮食摄入铁不足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摄入总量减少,铁的摄入量亦有减少的趋势。很多人有错误观念,认为老年人膳食应该以清淡素食为主,应尽量少吃动物性食物,导致肉类摄入不足,而肉类是铁的最好来源,含铁量多、吸收率高,是所有植物性食物都无法替代的。长期不吃肉或吃肉不足,导致铁吸收率低下并引起缺铁性贫血。此外,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咀嚼消化功能衰退,每日进食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受到限制,同样也影响了铁的摄入量。

3.防治措施

(1)注意饮食平衡,每天食用红肉(75~100g/d)、猪肝(每周1次)、动物血(每周1次)等。

(2)荤素搭配,每餐都食用新鲜的蔬菜(>300g/d)或水果(>200g/d),以促进铁吸收。

(3)建议服用维生素C,与饭菜同吃,每餐100~200mg。

(4)当不能做到以上3项时,建议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制剂,如善存、金施尔康、黄金搭档等。

(5)长期坚持食用加铁酱油、强化面粉、加铁牛奶或奶粉等强化铁的食品。

(6)进餐时可多吃一些醋、酸苹果、酸黄瓜、西红柿、橘子、酸枣等酸味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的有机酸可促进铁吸收。

(7)饮茶和饮食的时间要隔开,以免影响铁吸收。

(8)煮粥加碱、苏打水、苏打饼干等含碱食物能中和胃酸,从而降低铁吸收率。

(9)定期体检,当体检发现血红蛋白降低或处于正常范围低限时,及时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治疗,具体用法用量请向医生咨询。

(10)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从根源上治疗缺铁性贫血。治疗时宜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积极采用药膳、针灸、气功、刮痧等中医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