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祖的寿筵定在九月三十。陈家虽不是名门望族,但因世代书礼,陈望祖又豁达开朗,人缘极好,所以不大不小一个寿筵,也是热闹非凡。
何员外来的早,正厅宾客稀疏,正三三两两坐着喝茶,他拣相熟的寒暄几句,便熟门熟路摸到了后园:“就知道你在这儿。老陈,福如东海,绿琪千秋啊。——来,小媛,见过陈老。”
何媛上前福了一福。这女子身量较小,鸭蛋脸面,算不得花容月貌,但十分俏丽可人,尤其一双美眸湛湛有神,笑起来眉眼弯弯,顾盼神飞。
“原来是小媛啊,真是女大十八变,可有日子不见了。我记得那会儿,你才这么点儿大。”陈望祖比了比自个儿腰际,“哦,差点忘了。老何,我两个外孙女,卿卿你见过的,这是阿雪。”
两人依言见礼。
看着柳若雪,何员外顿觉眼前一亮。芙蓉如面柳如眉,真真淑丽韶好,活脱脱又是一个陈语侬。不过,这份风华,很快被不远处并肩而行的两个男人分去大半。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个沉稳冷毅,贵气逼人;一个檀郎玉貌,风神俊秀。
何员外眼中俱是欣赏,陈望祖眼中满是欢喜,何媛眼中涌起热切,就连平日看惯了的若冰,也免不了有片刻的失神。
“陈老南山之寿。”柳七率先奉上贺礼。
一个四四方方的锦盒。若冰好奇,不由拽了他袖子问:“是什么?”
柳七但笑不语,存心吊她胃口。陈望祖见状也来了兴致,索性将锦盒打了开来。原还道是什么宝物,定睛一看,却是一方砚台。砚身青中带红,绘有极少见的饕餮纹样,且明显有用过的痕迹。
若冰不解,再看其他人,也是一副深思模样,就连君凌逸也难得凝了视线。忽然,何员外似是想到什么,猛地一拍大腿:“我说怎么瞧着眼熟,这不是前朝的‘妃子血’么?”
昔年天羽千鹰两朝联姻,恭帝娶湘湖公主,封湘妃。此女能歌善舞,琴棋书画俱精,是个妙人儿,可惜鲜少展露笑颜。帝为解其思乡之苦,刻意遣人比照其旧时寝宫新筑殿宇,就连摆设器物都分毫不差。但饶是如此,湘妃仍日渐消瘦,不过一年半光景便香消玉殒。此砚本是恭帝赠与湘妃之物,湘妃日日拿它研习笔墨,眼泪落入其中,久而久之,砚身竟成了青红之色,连带着墨中都带了隐隐殷红,酷似鲜血。湘妃去后,此砚作为陪葬却莫名失了踪影,后几度辗转,落入青州云家之手。
若冰简直快气炸了,恨不得揪住他耳朵狠狠凿上几个爆栗,但碍于场面,只得言不由衷皮笑肉不笑地挤出一句:“真是好东西啊,柳公子实在有、心。”
“哪里哪里。”柳七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