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帝宠:第一皇后
20750600000219

第219章 不太平的后宫

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名年青银匠,龚美。刘娥嫁夫随夫,跟着龚美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

龚美手艺出众,又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

据宋史上说,十五岁的刘娥与赵恒初会,进襄王府,但是赵恒与刘娥同为年出生,于十七岁才被封为韩王,端拱元年才被封为襄王,时年已二十。

总之,赵恒当时尚未婚配,听说蜀女才貌双全,便让随从去暗暗物色一名。刘娥随夫抛头露面击鼓挣钱,自有美名在外,为赵恒的随从们所知,龚美得知是王府选姬,不愿放弃,改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刘娥入王府。(不过关于这段故事,也有说法是刘家家道中落,刘娥举目无亲,好心人龚美收留她,让她一起跟着去开封,两人对外称是表兄妹,其实不是夫妻。反正究竟是不是只有宋真宗知道了。)

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娥的出身,认为刘娥勾引赵恒上邪路,劝赵恒赶跑刘娥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娥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王府,却不愿离开刘娥,把刘娥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刘娥过了十五年。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娥偷偷来往了。

当年赵恒奉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后六年便死了,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无子。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李芷惠,李芷惠就是当时西宫娘娘李妩娘的侄女,这在前文中已经说过的,年十七的李芷惠初封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

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李芷惠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儿子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虽然后宫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娥,很快把刘娥接入宫里。景德元年的正月,封刘娥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宫妃嫔的一位(当时,李芷惠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候的刘娥,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刘娥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又封为一品德妃。

此时的刘娥,已非昔日击鼓的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刘娥见举目无亲,便向真宗提出,愿让表哥改姓为刘美,做自己的兄长,继承刘家香火。其实,龚美早已跟随真宗,一直忠心耿耿,只对真宗效忠。刘美任官,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出任在外时他的随从兵卒,都按省籍定时轮换,从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

然而,景德初年,李芷惠皇后的儿子赵佑夭折了,年仅九岁;半月后,另一名两月大的皇子也夭折了。真宗的五名皇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十岁,此时真宗年近四旬,以防万一,养宗室之子于皇宫内。李芷惠皇后前后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赵佑能活到九岁,不想也不幸夭折,伤心过度,身子垮了下来。

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李芷惠皇后病薨,享年三十一岁,谥号为庄穆皇后(后改章穆皇后)。真宗心里虽然很想立刘娥为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反而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虽然是大中祥符元年才入宫的,然而她出身高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然而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十四日,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只会认刘娥为母。真宗早在孩子出生三月前,便已宣布刘娥怀孕,册封刘娥为修仪,与刘娥交好的杨才人则晋封婕妤。皇子虽然是刘娥的儿子,刘娥却没有亲自抚养,而是交给杨婕妤抚养。杨婕妤亦是成都人,比刘娥小十六岁,与刘娥情同姐妹。真宗爱的既是刘娥,对杨氏也有好感,因此刘娥每每晋封,也少不了杨氏一份。时刘娥四十多岁,精力自然不如二十多岁的杨氏充沸,便让杨氏代行哺育之职。

然而,刘娥并未杀害真正的生母李氏,而封李氏为崇阳县君。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女,晋封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不幸的是,小公主很快夭折。李氏自认命薄无福,终其一生,都并未与儿子相认。

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高级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大中祥符五年十一月,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并给百官加官进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丁亥,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上面那段历史恰恰说明当时的大宋后宫并不是那么太平,李芷惠跟赵飞花在赵飞花未出阁的时候就十分相得,两个人谈得来,虽然李芷惠当时为了自己,对赵飞花使用了一些小手段,防止赵飞花接近真宗皇帝,不过,那已经是十分久远的历史了。

李芷惠新近死了儿子赵佑,现在距离赵佑死后才四个月,赵飞花邀请她到苏州散心的,赵佑死后一个月,另外一位皇子也死去了,现在的皇宫之中,连一个皇家的男丁也没有,从皇帝到后宫的嫔妃宫女太•;监,全部都是人心惶惶的,李芷惠也想出来走一走,赵飞花的邀请正是时候,几天以来,赵飞花一直在陪着李芷惠游览苏州的风景,浩淼碧绿的太湖,温馨阔大的馨园,热闹活跃的造船厂,这些都带着李芷惠一一去看过了。

赵飞花正在陪着李芷惠说话,外面的女侍卫进来说了几句话,赵飞花的脸上登时不悦起来,李芷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看出一些不对出来,急忙说道:“妹妹,我觉得有些劳累,想去休息一会儿。”

赵飞花急忙站起来说道:“娘娘,我让人搀扶着您到屋子里休息吧。”

“我的身体好着呢,没那么娇贵,忙你的去吧,我自己进去就好。”

说着话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想到,十年以后,李芷惠的身体因为忧思太多,日益不好,健康状况日下,只活了四十二岁就死了,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赵飞花接到的禀告是,那个自称是给沈飞雄送信的中年文士已经求见很多次额,由于赵飞花一直在陪着李芷惠,才没顾得上搭理他。

赵飞花每天的事务十分繁忙,不但要对一些事务做出决断,还有南洋各国和扶桑的使臣也不时求见她,大部分都是有求于赵飞花,不是乘坐他们的海船就是用海船往来捎带一些物品,当然,这些人在当地都是贵族,不屑于做生意的,但是看到大宋的东西便宜好用,不得不买一些送回家去,那个时候只有赵飞花的大海船经常来往于南洋和世界各地,正好方便,赵飞花也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很多的官员和贵族,没有赵飞花的亲口下令,任何人不敢夹带私货,被抓住了,就会被追究责任,受到很重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