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帝宠:第一皇后
20750600000250

第250章 后事 据理力争

黄府侗兵败失踪的消息很快传到赵飞花的耳边,这是江子长写给她的第二封信,在信中不但详细描述了黄府侗兵败的整个经过,也流露出自己要解甲归田的想法,赵飞花暗暗觉得好笑,在敌人大举来攻打的时候解甲归田,江子长还真是敢说敢为,现在全国上下都是处在用人之际,别说,这个条件自己不能答应,换做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答应属下这个要求的,如果是李继迁的属下要在这个时候解甲归田,一定会被绑缚辕门之外,斩首示众的,这就是临阵脱逃。

赵飞花当即拒绝了江子长的要求,让他坚决要守住空中楼阁,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丢失这个坚固的堡垒。

赵飞花不但对空中楼阁怀有极深的感情,而且她的儿子,还在空中楼阁那里,他是太子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可以撤离可以逃跑可以转移,太子却是众人瞩目的明星人物,不可能扔下国家军民和祖宗的基业跑掉的,这就是王室成员和普通百姓的区别,当有了战争的时候,普通百姓可以跑掉,王室成员只有死在战场上或者死在皇宫里面,这是气节和荣誉的问题。

赵飞花虽然驳回了江子长的请求,却不相信江子长还会跟自己玩花样,毕竟她十分相信白兰,赵飞花只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江子长太久沉醉在白兰的温柔乡里面了,这么长时间的太平日子过惯了,竟然忘记了自己还是一名军人,只有战死沙场才是军人最好的归宿。”

赵飞花给江子长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不但对他本人做出了安排,让他坚决顶住敌人,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空中楼阁成为一座攻不破打不下来的城池,其次让白兰把黄府侗送到苏州,让白兰和江子长的家人在一起,趁早转移,现在,战争还在局部,一旦全面开战,道路不通,匪兵乱串,到了那个时候再走就来不及了,让江子长陪着李德明,务必让自己的儿子安全,赵飞花还说,在关键的时候,自己一定不会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的,这是她和李继迁两个人唯一的骨肉,也是西夏国的皇亲血脉,将来是要继承父皇的遗志的,把西夏建立得更加强大。

赵飞花不但对西夏的后方做出指示和安排,还加紧了对大宋重臣的游说,黄府侗的失踪无疑给赵飞花一个助力,她尽力把黄府侗描述成一个忠君爱国的老将形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前仍旧高呼杀敌的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事实上,黄府侗也是那么做的,江子长救下他的时候,在黄府侗的身边,死了至少有一百多个契丹的武士,这些契丹人当然不是黄府侗自己杀死的,还有他身边的亲卫杀死的,可是,黄府侗在那么惨烈的战场上没有逃跑没有撤离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并不是他死了才是忠君爱国,没有死在战场上就是逃兵了,毕竟瞬息万变的战场有各种各样出乎人的预料之外的情况发生。

赵飞花不让黄府侗抛头露面就是从人心的角度考虑的,现在的黄府侗死了,比活着更加有价值,江子长已经把他救活了,自己总不能把黄府侗杀死一次,再来一个毁尸灭迹吧?再说,黄府侗那么大的岁数了,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毕竟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为国捐躯了,还能把黄府侗怎么样呢?

应该说,黄府侗之死,还是造成大宋朝廷上下一片震惊的,不单单是那一万人的惨死带来的悲戚,而是契丹大军的军容之盛带来的压力太大,大宋的军民还是为自己考虑的时候比较多一些,外国的人死了就算是死了,谁也不会为此流一滴眼泪,可是,万一契丹人攻打过来,那就不是流泪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寇准再次上疏给皇帝,陈述了黑山军司的那场战斗,当然,这些资料都是赵飞花提供给寇准的,自从寇准拜访了她以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近,交谈之下,双方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当然,这种相见恨晚不是爱情上的,而是一种政治见解和悲天悯人忧悽国事上面的,寇准是一个忠直的人,赵恒启用他做宰相,乃是在大宋盛世的时候,应该说,寇准创造了一片大宋盛世的繁华,对宋朝的功劳不可磨灭,可是,寇准的下场又是悲哀的,后来,在赵飞花的撺掇下,寇准逼着赵恒御驾亲征,在澶渊城下大败契丹的部队,杀死了契丹的大将萧达览,萧达览是萧太后的娘家侄子,契丹大军受挫之后,被迫订下城下之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赵恒不记得寇准在这次军事胜利上的功劳,反而怪他逼迫自己御驾亲征,让自己受到了惊吓,从澶渊城班师回来之后,马上寻了一个理由,把寇准的官职免了,把他降为江州知府,远远发配了,省得看见寇准的样子他就生气。

据史料记载,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这就是人治国家和法制国家的区别,在人治的国家里,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让谁死谁就死,所谓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让所有忠君爱国的人感到自己的下场都是寇准一般凄凉,自从寇准被贬谪之后,赵恒启用的宰相都是奸臣,大宋的盛世逐渐变成末世,后来一百年之后,发生女真族攻下大宋的京城,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

在那个时候的赵恒怎么也不会想到,正由于他的软弱,才把大宋断送的,遗祸子孙就是这个道理。

话题扯得太远了,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寇准站在宫里的议事厅上,左右均是同朝的大臣,前方是皇帝赵恒,寇准抱拳说道:“皇上,事情已经十分紧急了,我们需要早早做好准备,若是契丹来袭,也不至于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啊。”

赵恒很不高兴地说道:“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大言炎炎,总说契丹威胁我们大宋,我问问你,你的祖上可是跟契丹人有仇?”

寇准不知道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说道:“皇上,臣的祖上,跟契丹人没有仇恨啊。”

“那你那么痛恨契丹人干嘛”

寇准听了这话几乎要晕过去了,大声说道:“皇上,臣抱着一片忠君爱国的赤胆忠心,想不到皇上竟然会这样认为臣下,皇上,臣要斗胆问问你,是啥居心?”寇准的心里怀着激愤,说话的声音不知不觉大了起来,简直像是要跟皇帝吵架一样,同朝的大臣们不由得面面相觑,心想,寇准,你的乱子惹大了。

赵恒大怒,站起来喝道:“寇准,你想造反吗?”

“臣不想造反,也根本没有这样的念头。”

“那么,你的声音那么大做什么?是不是,朕不允许你抗击大辽,你就敢怀疑我的爱国爱民之心?我问问你,我让你死,你死不死?”

寇准吓出一身的冷汗,急忙跪下来磕头说道:“皇上,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为什么要这么问?”

“哼,你还知道君为臣纲,那么,你以后休要再来妖言惑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