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锦绣洛神
20780300000125

第125章 地底

一个清脆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你瞧,这是番邦进贡而来的宝物,据说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物,名为金刚石。你可知道这枚金刚石,乃是世上最为坚利之物?无论怎样坚硬的金铁,若被它划过,都会留下印记。可是如此坚利之物,它的光芒,竟又是如此璀璨美丽!”

曹操闭了闭眼睛,一张丰妍鲜华的脸庞,如一道亮光,自眼前的黑暗中蓦地掠过。

陆焉的相貌,温雅秀美,与她并不相似。

所以过去那么多年,他竟不曾发现陆焉的真实身份。

只是偶尔的,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疑惑,为何在朝中那许多的贵介子弟之中,他最为偏爱的,便是陆焉?甚至连他的假子何晏都比不上。

现在他明白了,那似曾相识的,正是那与她极为酷似的目光。

当世美人都钟爱那温柔似水的杏核眼,但她的双眸却是大而明媚的长菱形,顾盼之间,宝光潋滟。

眼前的这个年青美貌的男子,虽然他的眼形,长而微挑,越显逸彩,是时下论及男子之美时,最为推崇的丹凤眼。但那眸中光采,却与她一模一样。

在清湛的瞳底,折射出金刚石一般的、璀璨而又坚定的目光。

即使是再谦和温雅的外貌,都不能掩住这样的光芒。

所以当年,她能放下高贵的身份,不顾世道的险难,毅然远走江湖。

而在二十余年后,她的儿子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不要以为它那样璀璨,就以为它必定脆弱。

正因为璀璨而又坚利,才能成为世上最珍贵的宝物。

——金刚石,或是它的主人。

他终究是错过了。

他终于开口:“你可还好?有没有受伤?”声音中是自己都没察觉的担忧和焦急。

“焉谢丞相之恩。”

陆焉低声道,正待行礼,却被曹操一把扶起来:“本相惭愧,未曾救出甄娘子,如今左元放闭门不出,奈何?”

陆焉沉吟片刻,方道:“左先生筹谋已久,恐怕另有用意,并不仅在这一阵之中。丞相还要千万当心!”

“我正是要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曹操松开了他,瞥了一眼那草庐紧闭的门扉,喝道:“左元放,你若再不出来,我便令人放火烧庐,将你活活与生铁铸在一起,那滋味可好受得很呐!”

陆焉脸色一变,正待开口,却听左慈的声音,自草庐中悠然传来:

“我在自己的草庐之中,算什么缩头乌龟?你若是有胆识,为什么不攻进来再说?须知我只一人,而你却有数十名虎卫,并百余名卫士。你若放火,回雪锦便没了,这位叫做织成的女郎也没了。你与陆焉,都得不到自己想要之物。至于我,也算是死得其所。”

“你……”曹操大怒,眉毛棱竖而起,目中也闪出火光,向虎卫们一振臂,高声喝道:“儿郎们,你们随操征战天下,所向无不披靡,难道这小小一间草庐,竟比得过无数铁桶般的郡县城池,胜得过那许多豪杰的精兵良将!随我杀入庐中,生擒左慈!”

众虎卫齐声应道:“喏!”

曹操又向庐内冷笑一声,道:“左元放!事到如今,你不肯放人,那也由不得你!”

左慈笑道:“你不妨攻进来再说!”

曹操怒极,喝道:“左元放!”

左慈却再无声息,整间草庐之中,又是寂静无声,

曹操心中焦躁,他先前已被触动旧事,对左慈的怒火,实是由此而发。怒火之下,又掩有无数心绪,又是伤心,又是感怀,又是愧疚,又是痛楚,只觉如大江大河般激荡奔涌,只恨不得要大喊几声,又或是肆意策马奔驰一场才好。

一时心中念头千回百转,终于按捺不出,呛地一声,拔出腰间佩剑,喝道:“杀进去!”

剑光当空一挥,竟自率着众虎卫,大步向前,直奔那草庐而去。

陆焉凝神瞧着那草庐,忽然脸色大变,高声叫道:“丞相且慢!”

曹操一路疾奔,竟在虎卫之前,陆焉话音方起,他的双足已踏入了草庐的院落之中。

蓬!一团烟雾炸开,幻出如虹般七色彩晕,四射的晕光中,那草庐院落,连同院中的曹操,竟然凭空消失了!

虎卫们大惊失色,飞速奔上前去,但见地面平平展展,用脚踩上去亦是实地,根本看不出有草庐存在过的任何痕迹!

陆焉一向被曹操看重,官职又最高,此时亦被几名虎卫急忙扶了过去,他仔细察看地面后,也失望地立起身来,面色如雪,喃喃道:“先前不曾细察,没想到左慈的幻术,竟已高明如斯。早听说他运用幻术,可从百里之外钓得鲜活鲈鱼,眼前这草庐,也是一般情形。那草庐……或许根本就不在此处。”

众虎卫脸色一变,面面相觑。但陆焉下一句话却又似乎给了希望:

“但草庐不比小小鲈鱼,左慈毕竟是凡人,又不是大罗金仙,便是以障眼法从百里外弄来鲈鱼,却不能将如此大的一座草庐弄到百里之外,应该此地附近。仔细察找方圆数丈的地面,必有所获。”

众虎卫转忧为喜,当即有首领安排分布,各各去寻探不提。

唯有陆焉立在原地,他看了一眼万年公主墓,将余下的话吞回了腹中。

左慈如此执着,不过是因为万年公主的缘故。

他一心要守在她的身边,那么又怎会将草庐的真实所在,建得离万年公主墓太远呢?

有那么一瞬间,织成以为自己是死了。

若不是在黄泉之下的幽冥,怎会有如此漆黑、阴冷、寂静如死的地方?

她明明是记得自己被锁闭在草庐之中,忽然门扉冲开,左慈如神将般从天而降,落在了面前。

然后……天旋地转,轰隆一声,整个世界仿佛都落入了漆黑无底的深渊。

她趴在地上,伸出手指,试图去摸索四周的情形。

冷,都是冷。

而且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阴冷,从地底深处传出来,通过手指,然后直达骨髓深处。

更重要的是,她的鼻子闻到了一种浓重的土腥气。

这种潮湿微腥的气息,只有地层的深处才有!

难道真的是已在地狱?她不禁打了个寒噤。

“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微带嘲讽的话语,忽然在黑暗中响起。以前听着多少有些讨嫌,此时却感觉是那样亲切!至少,这阴冷的地方,不仅是她一个活人。

那是左慈!

她心神一定,顿时摸向自己的胸襟处——那里的一支指节大小的竹筒中,藏有她从未离身的艾绒火种。

说来好笑,大概是来到这个时空后,有太多次放火的经历吧。所以这小小的竹筒,竟是她心中最大的安全感的来源。一定要随身带着,仿佛心才会安宁。

槿妍知道她的心,所以即使是在织成数次重伤昏迷后的换衣中,即使槿妍连她家少君所赠的那柄“渊清”都除下了,她都没有让这支竹筒离开过织成。

只要这里不是真正的幽冥地府,那么火种就有用。

织成笃定地想道。

不过她没有拿那火种出来,反而是很平静地等待着左慈的下文。

“你可知道这是哪里么?”

左慈的声音,又从黑暗中幽幽传来。不知怎的,织成觉得他的话语中没有恐慌,甚至还有一丝丝喜悦。

织成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地方,但她什么也没说。

一片安静中,左慈自己说了出来:“是阿宜的墓穴。”

啊?

纵然是早已隐约预料到了,但织成亲耳听到左慈的话语,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他真是疯了,为什么要把好好一座草庐,弄到万年公主墓下?

仿佛在黑暗中听到了织成的心声,左慈得意地笑了:

“你错啦。其实这里不是草庐,也没有什么草庐。你们所见到的草庐,只是一个幻影,而所谓的草庐所在,是一个地道的入口,直通往阿宜的墓穴之中。”

织成忽然想起左慈生平的几项得意之技来,其中之一便是——幻术!

所谓的幻术,与现代的魔术颇有相似之处。

不过左慈既然也精通奇门遁甲,能利用区区几只万年公主墓前的石兽,来排出一个连陆焉都困得住的阵法,可见其幻术的水准,远远不是当代的魔术师们所能比拟的。

那么,利用空间和光线的错觉,甚至是还有药物……令得所有人眼前凭空出现一座草庐,亦非难事。

不过最初的想法,却是错了。她以为左慈能在这乱世之中,独居于万年公主墓旁的荒野里,甚至在那里建起一座草庐,是因为他有自保的能耐。

可是她没想到,根本就没有这座草庐!

但左慈亲口说他陪了万年公主的墓地数年,以他的性情,这倒不象是在说谎。那么这几年之中,他住在哪里?难道是……

织成心中一紧,左慈已经又是一笑,说道:“织成你是个聪明人,想必已经猜出来,既然草庐是没有的,那么我这几年以来,其实一直都住在阿宜的墓穴之中。”

织成险些儿跳了起来,脱口道:“死者为大,离世为安,你……你怎可擅入人家墓穴,打扰身后安眠?你简直……你就是这样尊重万年公主么?”

她虽与万年公主素昧平生,也从未见过这位风华绝代的大汉美人,但是万年公主毕竟是陆焉的母亲,且听这几人的描述中,也并非是那寻常的女子,颇有令人可敬之处。

可是这左慈,他既非万年公主的丈夫,亦非她倾心相爱的情人,凭什么公然进入人家的百年安眠之地,甚至住在其中?

左慈笑声一滞,沉默了片刻,道:“你说得是。不过你错了,我一向尊重阿宜,所以并没有进入她的安眠之所,现在我们是在她墓穴的耳室,并没有进入主墓室。”

他解嘲地一笑,道:“阿宜在世时,我便想,若是让我能跟随在她身边,便是做个牵缰托镫的马夫,我也是甘之若饴。可惜那时我并没有这个福气,没想到她仙去之后,在她的阴宅之中,我却能为她当一次马夫,在这存放舆马的耳室之中,一居就是数年。”

只见眼前闪现一团微光,却是左慈掌中托着一颗夜明珠,与先前万年公主府地道里的夜明珠一模一样,想必是他从那里取来的。

他熟悉地转过身去,将夜明珠不知放在什么地方,稳稳地悬空托在了壁上。

淡淡莹光,洒映下来,织成眯起眼睛,渐渐适应了这里的光线,四周的情形,便依稀可辨。

地面虽是泥地,两面墙壁却是砖砌。织成感觉到背后有冷风袭来,转头看去,那里的壁上,有一道砖砌的门框。从门框看出去,外面黑洞洞的,风声呼啸,似乎那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也不知通往何处。

正面所对的墙壁上,还开有一扇石门,但却紧闭未开。墙角堆着些陶马、陶车之类,马、车之上都有陶俑,或牵缰、或架车,都造得栩栩如生。

织成大为惊奇。

她并不知道汉朝的王侯之墓,特别是汉末年间,多为这样的砖墓。在主墓室外的甬道两侧,也多有侧室或耳室。

耳室之中,一般用来堆放死者生前的一些生活起居的用具。比如首饰、家具、食物、车马甚至武器等,更讲究些的,还会分不同的功能,来安置耳室,如疱厨间、贮藏室、车马厩等。

眼前的这一间耳室,全部是陶制的车马,想必应该是车马厩了。

万年公主虽然是秘密被葬在此处,但从这间小小的耳室,便能看得出来。当初安葬她的人,仍是竭尽所能,虽然缩小了规模,地面的陵墓也刻意简朴,但还是按公主仪制修建了她地下的墓穴。

织成不禁奇道:“万年公主当年在董卓之乱时出京,不是就被宣布已死,而且安葬在洛阳的皇陵了么?再说你们这个时代……啊,我是说她们皇家女子,应该最看重家族归宿,死后不能葬入皇陵,便是在地下也是孤零零的,万年公主应该是不愿葬在此处啊。还有,怎么这里的墓穴,也是如此讲究?难道她事先便知道自己身死之后,是回不了洛阳,所以特别修了一处地下的别院,便如她在阳间,也为自己在邺城留下一座万年公主府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