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锦绣洛神
20780300000257

第257章 义举

董真一见杨娥这副情状,便知出了大事,蓦地站起身来,几步跨上前去,一把扶住了杨娥摇摇欲堕的身体,道:“女郎休要惊惶,有何急事,说出来大家商量便是。”

杨娥经董真一扶,只觉对方的手指温热,衣衫上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不由得心头一安,先前周身绷紧的力气顿时松泄,顿时瘫软了下来,再也站立不稳,几乎整个人都跌入了董真怀中,她兀自未觉,只是反手紧紧抓住董真衣袖,仰起脸来,失声哭道:

“是阿兄!阿兄他……”

“阿若?”董真心中一紧,急问道:“可是酒泉出事?”

“今早接到飞鸽传书,说是阿兄他们日夜兼程,已到了酒泉。黄贼坚守城门不出,又借着地势之利,阿兄他们一时难以攻克,然而张掖、敦煌两城皆起叛乱,且叛军奔往酒泉,与城内黄贼两处夹击阿兄,阿兄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也曾向武威求援,然武威太守张猛紧闭城门,对求援信使置之不理!”

杨娥不愧是杨阿若之妹,即使是在这样惶急之下,仍然口齿清晰:“阿兄不肯退后,誓与黄贼绝一死战,是我……是我要向董君求救!求董君救救阿兄吧!”

“我?”

“他?”

董真与何晏几乎同时出声,却都分明有着意外之诧。

不过转念一想,杨娥独在洛阳,举目无亲,其兄又将她托付给了董真,连同乳母与秦氏母子,俱都住在云落坊。在获知杨阿若情况紧急时,自然首先想到的,便是向董真求救。

但是董真毕竟是在宫廷里打过滚的人,较之从前慎重许多,遂问道:

“阿若其人,甚是武勇,他既然前往酒泉,又在临行前将你托付与我,想来早就无甚牵挂。即使是如今紧急,以他的性情,又怎会飞鸽传书与你?”

“不是阿兄飞鸽传书,是我!”杨娥脱口道:“阿兄麾下有个游侠儿,从小与我们兄妹一起长大,我担心阿兄,临行前暗中嘱咐他,若是阿兄遇险,务必要及时告知于我!”

她眼中泪珠泫然欲涕,却依旧充满期望地看向董真:“如今妾别无所恃,只能向董君求救了!”

这是她第三次出声哀恳,自崔妙慧到后,杨娥一反常态,非但不再象从前那样来找董真,甚至若不是杨阿若临行前的托付,她是连濯龙园都不肯来住,即使在云落坊中无意遇上董真,也迅速离开,平时更是尽量躲避。今晚却不管不顾,径直前来求救,显然兄妹连心,而情况也已是危急之极。

崔妙慧见她面带泪痕,便奉上一方绫巾,杨娥略略一怔,还是接了过来,却缠在手指之上,紧紧抓住,只是泪眼模糊地看向董真。

崔妙慧不禁蹙了蹙眉,道:“董君如今在洛阳,虽有世家身份,所行乃是庶务,既无部曲,也无宾附,如何帮得上你?”

她说得没错。董真立足未稳,来洛阳时一无所有,连侍婢也是从史万石手中买下的,当然谈不上蓄养私兵。

杨娥心头焦急,但也知道崔妙慧所言有理,不禁泪珠簌簌而下,哽咽道:“是妾失礼,命既如此,也怪不得董君。如果阿兄……阿兄当真有个不测,妾也不独活就是了……”

言毕向董真施了一礼,掷了那绫巾,草草用袖子一把擦去泪痕,转身往外提步便行。

崔妙慧不料杨娥性情如此刚强,却见董真一个健步跨前,已拉住了杨娥衣袖,道:“阿娥休嗔!我必会去救阿若!”

杨娥惊喜地回过头来,崔妙慧讶然道:“你两手空空,如何去救?”

董真却看向何晏,微笑道:“平叔,你往哪里去?”

何晏正悄悄迈步,往后徐徐退去,眼看便要趁乱走出厅门,却被董真出声叫住,不禁回身尴尬一笑,摸了摸鼻子,道:“你们谈事,我在此甚是不便。”

“也没什么不便。”董真笑得极为真诚,但眼中闪动的光芒,何晏却颇为熟悉,不禁暗叫不妙。果然,耳边只听董真笑道:“我要前去援救阿若,向你借百名护卫,如何?”

“我那些护卫又不是兵卒,哪里上得了阵,杀得了敌?”

何晏果然叫起苦来:“难道你没听过昔日帝京之中,便有歌谣唱道‘羽林郎,羽林郎,高又高,长又长,莠不莠,莨不莨’?我如今是郎中令,所辖的郎官们,皆是依汉武昔年羽林郎之制,是挑选的京中世家子弟充当,样貌虽然高大英武,却只为了仪仗好看。便是有些武艺高强的,也只能应付剌客盗匪罢了。如这样的金戈铁马、沙场冲杀,他们哪里经过?所以百姓们才编出歌谣笑话他们,说是象麦田里的稗子,虽然也一样又高又长,却结不出果,徒然好看罢了。你借了他们去,不过是填给黄贼一些点心罢了,须还抵不得他的胃口!”

崔妙慧本来心中有些不愉,听到此处,也不禁有些好笑。

杨娥张了张嘴,不知如何是好。倒是董真依旧笑容不变,坚持道:“别说你手下的郎官,便是我自己,也不敢说擅长上阵杀敌。只是自古对敌之道,除了硬拼,也还有筹谋。你只管借我便是,我自有妙计。”

见何晏还要再说,便笑吟吟道:“你若不借,倒也罢了。我今日便与阿娥一同赶往酒泉去,一并送死在那里罢了。”

杨娥听到这两句时,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想:“他还是对我们兄妹这样好,从前在流民之中也是如此,慷慨任侠,不顾生死,便是阿兄昔日交好的那些游侠儿也不过如此。我却如此心胸狭窄,这些时日竟冷淡了他……”又是喜欢,又是羞愧,且又有些无以言状的难受。却听董真接下去道:“不过我们死后,我夫人崔氏,可是会去邺城击阙告状,说你有负国恩,宽纵逆贼呢!”

何晏几乎跳了起来,一张玉面顿时涨得通红,叫道:“我怎的有负国恩,又几时宽纵过逆贼?”

“酒泉太守张揖,为朝廷所委派之郡守。黄昂为当地豪强,因一已私利,竟纵部曲攻打酒泉,杀死太守,这不是造反的逆贼又是什么?杨阿若为平国难,号令天下游侠,前往平逆,却被众逆围困,你何平叔身为郎中令,明明知晓此事,却不肯发一兵一卒,这不是宽纵,又是何理?”

董真目光如水,直视何晏,口中却笑道:“我若当真与阿娥死在了酒泉,阿慧你当何为?”

“夫为妻天,夫郎若有不测,妾又岂有活路?自然誓死叩阙!”崔妙慧站在董真身边,无限“娇那”地拉住“他”的衣袖,向何晏笑得意味深长:

“妾相信朝中贵人,总还有那么一个两个,会看在夫郎的面子上善待于我,自然也不会放过平叔你呢。”

杨娥抿着唇,悄悄往旁挪了一步。看着崔妙慧与董真并肩而立的模样,心中又涩又苦:“他二人皆是身形修长,相貌美艳,站在一起,当真如璧人般。我……我原是配不上……”

“你们……”何晏的脸色由红变白,又由白变黑,恨不得眼中飞出刀子,把这刁钻的一对“夫妻”割得体无完肤才好;崔妙慧语中的威胁之意,是彰然若揭:她如今有族难回,有家难投,除了董真给予这个名份外,只怕就要落到猎艳的贵人手中,做幽闭深院的爱宠禁脔。以崔妙慧的心性,如何肯忍受这样耻辱?说不定还真会去找曹丕告状,一泄此忿。何况他原是受了曹丕的嘱托,在洛阳看顾董真,董真顾念杨阿若的交情,要奔赴陇西相救,他已尽力苦拦不住,自然曹丕不会怪罪。但若是他连自己的护卫都不肯借给董真,在曹丕那里简直无法交待。

思前想后,终于长叹一声,败下阵来:

“此番我来洛阳,共带有两百二十名侍卫,当中有五十名郎官,其余的都是我的部曲将士。你们……你们挑一百名去罢。不过,我可不能前往!”

见众人目光投了过来,赶紧举手表示决心:“并非我贪生惧死,而是你们实力太弱,若是我也前去,且落入逆贼手中,恐为魏公之累!”

他这几句话倒是实情。他的身份与杨阿若自然不同,身为曹操最为宠爱的假子,又是最早封的县侯,说起来比起曹植的封侯资历还要老一些,是朝中新一代权势煊赫的贵人之一。如今曹操全神防备孙权和刘璋联手,根本无暇顾及到凉州陇西一带。不要说区区一个酒泉太守被杀,即使是马超潜入邺宫中,与伏后合谋想要带走皇帝,这样大的事情都被压了下来,未曾向天下公布,无非也就是因为曹操对于陇西之地,颇有鞭长莫及之叹。

但若是何晏落到了黄昂等人手中,那情形又大不相同。

于情于理,无论是出于维护朝廷尊严,还是彰显自己与假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曹操都不能象对待张揖那样暂且压下,也不可能象对马超之事般瞒得严严实实,势必要大张旗鼓前往救援。那样一来,首尾不顾,或许会打乱曹操原本的计划,惹出一系列的乱子来。

何晏如此精明,自然不会将自己置于这样的险地。

董真等人只略略一想,便明白过来。何晏肯赠一百名部曲,这是他的私兵,当然不会是那样中看不中用的郎官们,算得上一支小小的骁勇之师,已足显盛情。至于何晏本人,还是少去为妙,以免惹来麻烦。

故互视一眼,以董真为首,向何晏揖手行礼道:“谢侯爷。”

风迎面扑来,卷起地上砂粒,打得面上所罩的厚布巾簌簌有声,有些生疼。而露在外面的手指经风一吹,却仿佛有百十把小刀子一齐拉刮,冷得剌痛,深入骨髓。

从洛阳出发,已有一天一夜。除了打尖饮马,众人几乎一直在马背上颠簸,连睡觉都不过是依着各自的马匹,以披风裹好自己打了个盹又继续前行,早就苦不堪言。但看董真虽看上去一副养尊处优的贵公子模样,却也始终坚持骑在一匹大黑马上,与众人同吃同住,毫无傲慢娇气,心中也不由得暗暗佩服,竟无一人叫苦耍滑。

自洛阳往凉州行进,董真才真正领悟到了何谓荒凉。

凉州原本富庶,但当地情况错综复杂,民风彪悍,各种势力常有争斗,历年战乱不休。即使是曹操后来表面上平定了陇西,马超之父马腾更是接受了朝廷的槐里侯的封爵,前往邺城当人质;但韩遂马超的叛乱,马腾的被杀,很快就揭开了新一轮的乱局。即使是曹操再一次击败了韩、马联军,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豪强踞地为主的问题。朝廷所派郡守与当地豪强之间的斗争从未平息,战火蜂起,以酒泉为例,黄昂叛乱,太守被杀,酒泉附近几经蹂躏,田地荒废,禾麦不存,盗贼横行,除了那些以庄园森严、壕沟深险为依恃的豪强,普通人根本无力自保,州郡中的贫苦百姓纷纷逃荒。

董真他们所走的说是官道,但一路行来,除了时而看到一座座森严踞峙的庄园外,便几乎没见着任何人影。偶然经过城廓乡村,那里的屋舍也大多被烧毁,只留下许多熏得苍黑的断壁残垣,并一些无人收捡的尸骨残骸。

其中有个倒毙路边的饿孚,胸腹不知是被野狗还是什么野兽拔开,内脏肚肠吃得一片狼藉。这倒也罢了,齐方却跃下马去,用木棍拨了拨尸首,这才回到董真身边,低声禀道:“看此人倒毙方向,似乎是从酒泉而来,手脚细致,并不是酒泉城外的庄户庶民,应该是城中逃出的商户走卒之流。但我看他胃肠之中全是干草,黄贼恐怕也缺粮得紧了。”

齐云被董真另有他用,齐方却极力要求与董真齐赴酒泉。董真知道杨阿若为他的旧主,在这些游侠儿的心中敬如神明,如今杨阿若有难,齐方不愿独善其身,足见其忠义心肠。遂也同意齐云随行在队伍之中。他经验丰富,一路上打尖歇息,也多是他在挑择宿地、布置岗哨,却让董真学了不少东西。

此时他查看这尸首,自然是为了要更多掌握酒泉如今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