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0785500000107

第107章 火类(十三)

或言肥人多中风由气虚,非也。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故肥人反劳者,由暴然亡液损血过极故也[暴然:突然的意思]。瘦人反中风者,由暴然阳热太甚,而郁结不通故也。

有人说胖人易患中风是由于气虚,这是不正确的。胖人腠理致密,多数有气机郁滞,血气运行不畅。如果体内阳热过甚,而郁结加重,因而突然中风。有时胖人反而出现劳嗽的,是由于津液、血液突然过度损伤。也有瘦人反而出现中风的,是由于阳热突然太甚,而郁结不通的缘故。

所谓中风口噤[口噤:此指由风热相煽,痰涎壅盛,筋脈失养所致的牙关紧急,口噤不开的病证。],筋脈紧急者,由阳热暴甚於内。亢则害,承乃制,津液涌溢,聚於胸膈,热燥以为痰涎。初虞世言[初虞世:人名,宋代医学家,著有《养生必用方》。],涎者,乃遍身之脂脈津液也。然阳实阴虚而风热太甚,以胜水湿,因而成燥,肝主於筋,而风气自甚,又燥热加之,液还聚於胸膈,则筋太燥也。然燥金主於收敛劲切紧濇,故为病筋脈劲强紧急而口噤也。或破伤中风亦同[破伤中风:即破伤风,由皮肤破损,风邪从破损处侵袭,出现抽风的病证。],但以从微至甚,而不偏枯也。

所说的中风口噤,筋脉紧急的病证,是由于体内阳热突然过甚。根据亢则害,承乃制的道理,火热亢盛,水化制约,以致津液满溢,停聚于胸膈之间,燥热熏灼而成为痰涎。初虞世说,痰涎是周身膏脂津液所化生的。阳盛阴虚,而且风热过甚,耗损体内水湿而成燥。肝主筋而风气又过甚,加上燥热,津液聚积于胸膈,筋脉干燥失养。而燥金的特性为收敛、刚劲、紧急、濇滞,所以引起筋脉强劲、拘紧、口噤等病证。破伤风也如此相同,只是病情从轻到重,总不出现偏枯。

夫破伤中风之由者,因疮热甚郁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怫热因之遍体,故多发白痂[白痂:指覆盖于疮疡表面上的白色痂壳。]。是时疮口闭塞,气难通泄,故阳热易为郁结而热甚则生风也[热甚则生风:阳热过甚,耗损津血,筋脈失养,而出现抽风一类的病证]。不已则表传於裏,亦由面首触冒寒邪[由:通“犹”。犹,犹如,好象。],而怫热郁甚,周身似为伤寒之疾,不解则表传於裏者也。但有风热微甚兼化,故殊異矣。大法破伤中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悰气尚平者,善伸数欠[善伸数欠:善伸,常喜伸展腰背四肢;数欠,不断地呵欠],筋脈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脈浮数而弦也。宜以辛热治风之药,衝开结滞,荣卫宣通而癒。由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辛热发散者也。

形成破伤风病证的原因,是由于破损的疮口热邪郁结太过,营卫之气不能宣畅通达,随即周身阳热郁结,所以疮口表面常常结痂壳。这时疮口闭塞不通,阳热之气难以外泄,所以阳热容易郁结,阳热过甚则生风。不愈,表证传里,形成里证。这也如同头面感受寒邪,阳热郁结过甚,周身像伤寒病证一样,表证不愈就向里传变。只不过有风热的轻重及兼化的不同,所以证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破伤风是风、热、燥三邪过甚,郁结在表,内脏之气尚平和协调。病人多表现为喜伸腰肢,频频呵欠,筋脉拘急,或有时恶寒,或筋脉跳动抽搐,脉象浮数而弦。治宜用辛热祛风之药,冲开郁结,使营卫之气宣畅通达而愈。像伤寒病表热郁滞过甚,用麻黄汤辛热发散一样。

凡用辛热开衝风热结滞,或以寒药佐之犹良,免致药不中病,而风热转甚也,犹《伤寒论》热药发表不中效,则热转甚也。故夏热用麻黄、桂枝汤类热药发表,须加寒药,不然则热甚发黄,或斑出矣[斑:原作“班”,音同形近而误,据四库全书本改。]。故发表诸方,佐以黄芩、石膏、知母、柴胡、地黄、芍药、梔子、茵陈、葱白、豆豉之类寒药消息用之[消息用之:消息,本为一消一长,互为更替;在此有斟酌之意。消息用之,指上列寒药当斟酌选用。]。如世以甘草,滑石,蔥,豉寒药发散甚妙。是以甘草甘能缓急,湿能润燥,滑石淡能利窍,滑能通利,蔥辛甘微寒,豉鹹寒润燥[燥:原作“湿”,於理难通,据下文“皆散结缓急,润燥除热之物”句改。],皆散结缓急,润燥除热之物,因热服之。因热而玄府郁结宣通,而怫热无由再作。病势虽甚,而不得顿癒者,亦获小效,而无加害尔。此方散结,无问上下中外,但有益而无损矣。散结之方[散结:原作“结散”,据伤寒三书、伤寒六书本及本文文意改],何必辛热而已耶。

凡是用辛热药物宣散风热郁滞病证时,有时佐以寒药疗效更佳,避免热药不能中病,反而风热转重,就像《伤寒论》中用热药发表不效,热势转重一样。所以在炎热夏季用麻黄汤、桂枝汤发表时,必须在方中加一些寒药,否则会引起热甚发黄,或者出斑。因而在发表的方中,常交替佐以黄芩、石膏、知母、柴胡、地黄、芍药、栀子、茵陈、葱白、豆豉等寒药。如社会上常用甘草、滑石、葱、豆豉等寒药发散,确实很好,这是因为甘草味甘能缓和拘急,湿又能润燥,滑石味淡利窍,性滑通利,葱味辛甘气寒,功能发散,豆豉味咸性寒,功能润燥。这些都是散郁结、缓拘急、润燥除热的药热,趁热服下。因为热能使肌腠郁结宣畅通达,郁热再也没有办法产生了。病情尽管很重,虽然不能马上痊愈,也能收到一些效果,而决不会增加害处。用这个方法散结,无论结在上下内外,都有作用,只会有好处而无损害。可见散结的方剂,何必一定要用辛热的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