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0785500000058

第58章 万应圆

中藏经卷下

赐进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东布政使督粮道孙星衍校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疗诸病药方六十道:自“治白丁增寒、喘急、昏冒方”至“治青丁方”的八道方原在中卷四十论,孙本移至下卷末,所以药方实数为六十八道。]

甘遂三两芫花三两[三:赵本作“二”。]大戟三两[三:赵本、医统本作“二”。]大黄三两[两:医统本、宽保本此下有“煨”字。]三棱三两巴豆二两,和皮[和皮:医统本作“去皮”。义长。]乾漆二两,炒蓬术[蓬术:孙本作“蓬木”,“木”字乃形近致误,据赵本改。又,医统本、宽保本作“蓬莪茂”。]二两当归五两[五:赵本作“三”。]桑皮二两硼砂[硼:赵本作“磞”;宽保本作“硇”。]三两泽泻八两[八:赵本、医统本作“二”。]山梔仁二两槟榔一两[一:赵本作“二”。]木通一两雷丸一两诃子一两黑牵牛五两[五:赵本作“三”。]五灵脂五两皂角七定,去皮弦

甘遂三两芫花三两大戟三两「别本作二两」大黄三两三棱三两巴豆二两,和皮「本作去皮」干漆二两,炒蓬术二两当归五两桑皮二两硼「别本作硇」砂三两泽泻八两山栀仁二两槟榔一两「别本作二两」木通一两雷丸一两诃子一两黑牵牛五两 五灵脂五两皂角七枚,去皮弦

右件二十味,锉碎,洗淨。入米醋二斗[斗:医统本、宽保本作“升”。],浸三日。入银器或石器内慢火熬[银:赵本作“金”。石:赵本作“银”。],令醋尽。焙乾焦,再炒为黄色,存性。入後药:

以上件二十味,锉碎,洗净。入米醋二升,浸三日。入银器或石器内慢火熬,熬至醋尽。再焙至干焦,再炒为黄色,存性。加入以下药物:

木香一两丁香一两肉桂一两,去皮肉豆蔻[蔻:孙本无,据医统本、宽保本补。]一两白术一两[一:赵本作“二”。]黄芪一两[一:赵本作“四”。]没药一两附子一两,炮,去皮脐[皮脐:赵本此下有“人参三两”。]茯苓[茯苓:医统本、宽保本作“赤茯苓”。]一两赤芍药一两[一:赵本作“二”。]川芎二两牡丹皮二两[二:赵本作“一”。]白牵牛二两乾薑二两陈皮二两芸芸二两,炒地黄[地黄:医统本、宽保本作“熟地黄酒浸一宿”。]三两鳖甲三两,醋炙青皮三两南星二两,浆水煮软,切,焙

木香一两丁香一两肉桂一两,去皮肉豆蔻一两白术一两「别本作二两」黄芪一两没药一两附子一两,炮,去皮脐茯苓一两赤芍药一两川芎二两牡丹皮二两白牵牛二两干姜二两陈皮二两芸芸二两,炒地黄三两鳖甲三两,醋炙

青皮三两南星二两,浆水煮软,切,焙

右二十味,通前共四十味,同杵,罗为末,醋煮,麵糊为圆如绿豆大。用度谨具如左:

以上二十味,合前述共四十味,同杵,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用法谨具如下:

合时须在一淨室中,先严洁齋心,涤虑焚香,精诚恳诸方圣者以助药力,尤效速也。

调配药物时必须在一清洁宁静的房间里,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诚心斋戒,排除一切杂念,焚香,精诚心恳求诸方圣者以助药力,这样就更能取得速效。

按:这是古人的做法,以迷信的方式要求调配药物时做到专心、清洁。

结胸伤寒[结胸:病证名。现首见於《伤寒论·太阳病篇》。证见邪气结於胸中,即胃脘部位,心下痛,按之硬满。],用油浆水下七圆,当逐下恶物。如人行二十里,未动再服[再服:孙本原作小字注文,据文义改排为正文。]。多年积结,殗食[殗食:停留积聚已久的食物。殗,yè,音“页”。],癥块,临卧水下三圆至五圆。每夜服之,病即止。如记得因伤物作积,即随所伤物下七圆。小儿、妊妇、老人勿服。

结胸伤寒病,用油浆水送下七丸,自当有恶秽之物自大便排出。如果服后约在步行二十里的时间内还未见动静,就再服一次。如有多年积结,或停聚已久的食物、肿块,临卧时开水送服三至五丸。坚持每夜服药,病就能治愈。如因外伤引起积聚等病,记得致伤的物件,就用致伤物件或相同性质的物品煎水送服七丸。小儿、妊妇、老人勿服。

水气,通身肿黄者,茯苓汤下五丸,日二服。水消为度。如要消酒,进食,生薑汤下一丸。

水气病,全身浮肿发黄,用茯苓煎汤送服五丸,每日二次。消肿为度。如要醒酒,进食,生姜汤送服一丸。

食後腹中一切痛,醋汤下七丸。

食后腹中一切痛,用醋汤送服七丸。

膈气噎病[膈气噎病:病证名。现首见於本篇。即膈噎,又称噎膈。证见饮食吞嚥受阻,或食入即吐。],丁香汤下三丸。夜一服。

膈气噎病,用丁香汤送服三丸。每夜服一次。

因伤成劳[成:孙本作“盛”。据赵本改。],鳖甲汤下七丸[七:赵本作“一”。]。日三服。渐安,减服。

因伤成劳,用鳖甲煎汤送服七丸。每日服三次,病情缓解后,减服。

小肠痃癖气[痃癖:古病名。现首出於本篇,又见《外台秘要》卷十三。泛指脐腹部及脇肋下的积块。痃,xuán,音“玄”。],茴香汤下三丸。

小肠痃癖气,用茴香汤送服三丸。

大小便不通,蜜汤下五丸。未通,加至七丸。

大小便不通,用蜜汤送服五丸。未通,加至七丸。

九种心痛[九种心痛:现首见於《金匮要略·胸痹心病气短气病篇》。但後世有多种概括,如《千金要方》指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来去心痛。],茱萸汤下五丸。立止。

九种心痛,用茱萸汤送服五丸。立止。

屍疰走痛[屍疰:病名。参见第二十论第一段注],木瓜汤下三丸。

尸注走痛,用木瓜汤送服三丸。

腳气,石楠汤下五丸。每日食前服。脚气,用石楠汤送服五丸。每日食前服。

卒死气未绝[卒死:突然死亡,又称暴死。],小便化七丸,灌之立活。

猝死气未绝,用童便化开七丸,灌服就可即时救活。

产後血不行,当归酒下三丸。

产后血不行,用当归酒送服三丸。

血晕、血迷、血蛊、血痢、血胀、血刺、血块、血积、血癥、血瘕[血晕: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即产後眩晕。血蛊: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石室秘录·内伤门》,称血鼓。证见腹部膨隆,青筋曲张,大便色黑,或见吐衄。血痢: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证见痢下夹血或下纯血,又称赤痢。血积: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儒门事亲·五积六聚》。证见脘腹或脇下有块不移,时常疼痛,面色暗黑,腹部青筋显露,大便呈黑色。血癥:古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证见腹部可触及肿块,固着不移,质硬,疼痛。血瘕:古病名。现首见《素问·阴阳类论》。证见妇女腹生肿块,时聚时散,时痛时缓。],並用当归酒下二丸。逐日服。

血晕、血迷、血蛊、血痢、血胀、血刺、血块、血积、血癥、血瘕,都用当归酒送服二丸。逐日服。

难产[难产: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肘後方》。指胎儿娩出发生困难,是各种異产的总称。]、横倒[横倒:横生倒产的合称。现见本篇。又见《诸病源候论》。证见分娩时婴儿手先下,即横生;或儿臀或儿足先下,即倒产。],榆白皮汤下二丸。

难产、横生倒产,榆白皮汤送服二丸。

胎衣不下,烧秤锤通红,以酒淬之,带热下二丸。惟孕妇患不可服,产急难,方可服之。

胎衣不下,将秤锤烧红,再用酒淬,用淬后的热酒送服二丸。只是孕妇不可服,要到难产时,方可服用。

脾泻血痢,乾薑汤下一丸。

脾泻血痢,用干姜汤送服一丸。

赤白痢[赤白痢: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证见下痢粘冻脓血,赤白相杂。],甘草乾薑汤下一丸。

赤白痢,用甘草干姜汤送服一丸。

赤痢,甘草汤下一丸。

赤痢,用甘草汤送服一丸。

白痢[白痢: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宣明论方·痢门》。证见痢下白色粘冻或脓液。],乾薑汤下一丸。

白痢,用干姜汤送服一丸。

胃冷吐逆,併反胃吐食,丁香汤下二丸。

胃冷吐逆,并见反胃吐食,用丁香汤送服二丸。

卒心腹痛不可忍者,热醋盐汤下三丸。

突然心腹痛不可忍受的,用热醋盐汤送服三丸。

如常,服一丸。临卧,茶清下。

平时,服一丸,临卧用清茶送服。

五烂疾[烂:赵本作“痫”。疑是。],牛乳下一丸。每日二服。

五痫疾,用牛乳送服一丸。每日服二次。

如发疟时,童子小便、酒下十丸。化开灌之,吐利即癒。其效如神。

当发生疟疾时,用童便、酒送服十丸。化开,灌服,病人服后呕吐、泄泻即可转愈。疗效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