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20786300000195

第195章 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九)

秦汉交通建设之规划与施工也往往受到当时神秘主义观念的影响。《华阳国志·蜀志》说,蜀郡“西南两江有七桥”,长老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故世祖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星间。”《史记·秦始皇本纪》:“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类似史例又有《汉书·王莽传上》:“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以协之。”以神秘主义意识指导交通建设,其布局结构是否真正合理,其运输效用能否得以实现,显然都是难以保证的。

贡禹曾批评“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以致“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汉书·贡禹传》)。汉顺帝永建四年(129),“二月戊戌,诏以民入山凿石,发洩藏气,敕有司检察所当禁绝,如建武、永平故事”(《后汉书·顺帝纪》)。是汉光武帝及汉明帝时代都曾严禁开山工程。汉安帝延光年间,杨震上疏亦曾指责“今盛夏土王,而攻山采石”(《后汉书·杨震传》)。结合睡虎地秦简《日书》“土忌”甚为详密的事实睡虎地《日书》甲种可见两种“土忌”。如:“土徼正月壬,二月癸,三月甲,四月乙,五月戊,六月己,七月丙,八月丁,九月戊,十月庚,十一月辛,十二月乙,不可力土攻(功)。”(一○四正壹)“春三月寅,夏巳,秋三月申,冬三月亥,不可兴土攻(功),必死。五月六月不可兴土攻(功),十一月十二月不可兴土攻(功),必或死。申不可兴土攻(功)。”(一○六正)又如:“土忌日,戊、己及癸酉、癸未、庚申、丁未,凡有土事弗果居。”(一三○背)“正月寅,二月巳,三月未,四月亥,五月卯,六月午,七月酉,八月子,九月辰,十月未,十一月戌,十二月丑,当其地不可起土攻(功)。”(一三一背)“正月亥,二月酉,三月未,四月寅,五月子,六月戌,七月巳,八月卯,九月丑,十月申,十一月午,十二月辰,是胃(谓)土”(一三二背)“神,毋起土攻(功),凶”(一三三背)。“春三月戊辰、己巳,夏三月戊申、己未,秋三月戊戌、己亥,冬三月戊寅、己丑,是胃(谓)地冲,不可”(一三四背)“为土攻(功)”(一三五背)。,可知秦汉时期交通建设工程也受到诸种禁忌的严格制约。蒙恬筑长城,通直道,面对“无过而死”之结局,曾自叹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于是吞药自杀。(《史记·蒙恬列传》)蒙恬之感叹,也可以体现当时山川土地崇拜观念对于交通建设的消极影响。

睡虎地(日书)甲种列有四季所谓“大败日”日次:

春三月季庚辛,夏三月季壬癸,秋三月季甲乙,冬三月季丙丁,此大败日。取妻,不终;盖屋,燔;行,傅。(一背)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注释:“傅,疑读为痡,《诗·卷耳》正义引孙炎云:‘人疲不能行之病。’”其实,与“取妻不终”、“盖屋燔”比列,“行傅”或即“行覆”。交通禁忌之繁密,也部分由于因道路和车辆等条件限制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频繁。《汉书·景十三王传·临江闵王刘荣》可见所谓“轴折车废”。《隶释》卷四《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亦可见所谓“颠覆(陨)隧(坠)”。《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所谓“常车迎布,岁数千两,遭遇纳,人物俱(堕),沉没洪渊,酷烈为祸”,也是道路条件不完备时行车失事频数的记载。汉代画像中也可以看到车行桥上,而车轮脱落水中的画面。

秦汉时代是交通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随着交通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作用的逐步上升及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世俗数术书中有关交通的内容也应当有所变化。由于出土汉代《日书》或残缺过甚,或尚未整理发表,目前尚无法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然而通过对有限资料的分析,仍可以发现交通禁忌渐次弛懈的趋势。例如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及乙种可见有关“车”(一三正贰)、“製车”(一三○)的内容。然而到了东汉思想家王充所处的时代,“世人信用畏避”的“日禁”中已不再存在车辆制作的禁忌。《论衡·讥日》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又指出:

衣服不如车马。九锡之礼,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作车不求良辰,裁衣独求吉日,俗人所重,失轻重之实也。

王充还指出:

工伎之书,起宅盖屋必择日。夫屋覆人形,宅居人体,何害于岁月而必择之?如以障蔽人身者神恶之,则夫装车、治船、着盖、施帽亦当择日。

可见当时“作车不求良辰”,“装车、治船”也已不再“择日”了。其实,在睡虎地《日书》甲种中,称“寇(冠)、车、折衣常(裳)、服带吉”(13正贰),《日书》乙种中亦“製车及寇(冠)”连文。至王充著《论衡》时“作车不求良辰,裁衣独求吉日”,不能责怪“俗人所重,失轻重之实”,其根本原因在于交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的进步。所谓“俗人所重”,即民俗文化其排除行政干预力影响的自然取向,从顺应文明前进的大势的角度看,其实可以说真正把握住了所谓“轻重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