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20786300000025

第25章 秦汉津桥(二)

黄河奔腾南下,再东折向海,秦汉时期著名的津渡依次又可见采桑津、汾阴津、蒲津、风陵津、郖津、大阳津、小平津、平阴津、孟津、五社津、成皋津、卷津、杜氏津、延津、围津、白马津、平原津、鬲津、仓亭津、厌次津等。

采桑津在今陕西宜川与山西吉县间。《左传·僖公八年》:晋“败狄于采桑”。杜预《集解》: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续汉书·郡国志一》:“(河东郡)北屈,有壶口山,有采桑津。”成书于东汉三国前后的《水经》也记载:“河水又南为采桑津。”

汾阴津在今陕西韩城南,东为汾阴,西为夏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出兵“袭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汉武帝在汾阴置后土祠,于是繁盛一时,宣、元、成诸帝,纷纷亲幸巡祭,大约都由汾阴津东渡,即匡衡、张谭奏言所谓“汾阴则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汉书·郊祀志下》)。刘秀令邓禹定关中,“遂渡汾阴河,入夏阳”(《后汉书·邓禹传》)。陕西韩城汉扶荔宫遗址曾采集到汉代建筑遗物“舩室”瓦当。参见王玉清:《陕西韩城芝川汉扶荔宫遗址的发现》,载《考古》,1961(3)。陈直《汉书新证》:“舩为船字异文,当为收藏行船工具之所,疑为辑濯附属之室。”陈直:《汉书新证》,116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另参见195页。船室建置,可能与汾阴津有关。

蒲津在今山西永济西。或以为《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即取道于此。参见《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260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11月。蒲津以东岸蒲坂得名,西岸即为临晋。《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从临晋渡”,东进与项羽争锋。韩信率军东进,欲从夏阳渡河袭安邑,也曾“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史记·淮阴侯列传》)。汉武帝时于此置蒲关。东汉又称蒲津为蒲坂津。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河潼,“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坂津,据河西为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风陵津即今风陵渡,在陕西潼关北。曹操击马超、韩遂,曾“自潼关北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续汉书·郡国志一》王先谦《集解》:“(蒲坂)有风陵关,一名风陵津。魏武西征‘自潼关北渡’即此。”《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二》:潼关“河之北岸则风陵津,北至蒲关六十余里”。

郖津在今河南灵宝西北。建安十年(205),河东郡掾卫固等反,使兵数千人绝陕津,杜畿前往镇抚,“不得渡”,“遂诡道从郖津渡”(《三国志·魏书·杜畿传》)。郖津,《水经注·河水四》、《汉武故事》作“窦津”,《穆天子传》及《水经注·河水四》又作“浢津”。《水经注·河水四》:“……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窦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赏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窦津是也。”

大阳津在今河南三门峡与山西平陆间。北岸为大阳,南岸为陕县,又名陕津、茅津。《史记·秦本纪》:“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张守节《正义》:“刘伯荘云:戎号也。《括地志》云:茅津及茅城在陕州河北县西二十里。”《后汉书·邓禹传》:邓禹“进围安邑,数月未能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李贤注:“大阳,县,属河东郡。《前书音义》曰:‘大河之阳。’《春秋》:‘秦伯伐晋,自茅津济。’杜预云:‘河东大阳县也。’”《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卫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水经注·河水四》:“河北对茅城”,“津亦取名焉”。《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即此。

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后汉书·灵帝纪》:张让、段珪“劫少帝、陈留王走小平津”《后汉书·何进传》:“张让、段珪等因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谷门,奔小平津。”。东汉末,黄巾起义爆发,“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诸关并置都尉”(《后汉书·皇甫嵩传》)。小平津列为八关之一。

平阴津在小平津东。《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史籍又多见秦末至楚汉相争时“绝河津”的记载,如:

赵别将司马印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史记·高祖本纪》)

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史记·高祖本纪》)

从攻阳武,下辕、缑氏,绝河津。(《史记·曹相国世家》。张守节《正义》:“津,济渡处。《括地志》云:‘平阴故津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

攻颍阳、缑氏,绝河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张守节《正义》:“即古平阴津,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

(郦商)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北绝河津,南破南阳守阳城东,遂定南阳郡。(《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平阴津通称“河津”,或可说明在黄河中游早期文明得以发育的时代,这里曾经是黄河最重要的南北渡口。也许应当注意到,这处津渡联系的两岸地方,是夏文化的重要基地。

孟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时更始使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屯洛阳,光武亦令冯异守孟津以拒之。”李贤注:“孔安国注《尚书》云:‘孟,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俗名治戍津,今河阳县津也。”冯异当时拜为“孟津将军”(《后汉书·冯异传》)。东汉末,孟津与小平津均为卫护洛阳的八关之一。《后汉书·袁绍传》:韩馥从事赵浮、程涣“将强弩万人屯孟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三国志·魏书·陈群传》:“缮治金墉城西宫及孟津别宫。”孟津置别宫,可见当时是洛阳通往北方交通干线上的主要津渡。关于孟津、平阴津、小平津的位置关系,可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孟津旧县,在县东二十里。周武王伐纣师渡孟津是也。”“平阴城,在今县东一里。”“其地亦为津济处。沛公北攻平阴,绝河津,南战洛阳。东汉二年,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小平城,在今县西北,旧志云,汉平阴县城北有河津曰小平津。津上有城。灵帝时河南八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