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20787200000082

第82章 基于人间佛教理念的淑世情怀

——在"纪念赵朴初诞辰一百周年暨首届佛教慈善论坛"上的发言

我记得赵朴初先生讲过这样的话,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件是难民工作,一件是佛教工作。这两项工作在赵朴初先生身上高度统一,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佛教跟难民工作的关系。难民工作可以广义地概括为慈善工作,包括宗教的慈善工作、社会的慈善工作,慈善工作建立在赵朴初先生的什么思想基础上呢?赵朴初先生一生从事慈善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基于他的人间佛教理念。

朴老的人间佛教思想可以概括为六条:

第一,人间佛教的内容。他在1983年12月5日《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里讲到,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六度等,很明确把人间佛教的内涵概括为佛教的道德、伦理准则、道德规范,这是他的人间佛教的内容。

第二,为什么叫"人间佛教"?在人间佛教思想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宗教不要脱离现实。所以在1989年11月10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采访时,朴老讲,人间佛教思想主要是宗教不要脱离现实的思想。发展传统佛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脱离现实,因为佛教历史上曾经有过脱离现实的现象,所以要讲不能脱离现实。

第三,人间佛教为什么叫做"人间",而不叫做别的佛教?朴老有个说明。他于1987年5月9日在《中国佛教的过去和现在》一文里讲到,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间佛教思想。这就是说人间佛教的思想中心是关怀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位来思考问题。

第四,人间佛教跟人间净土是什么关系?这是佛教一个理论问题,朴老很早就提倡人间净土,他认为人间净土跟人间佛教是统一的关系,人间佛教是为了建立人间净土,人间净土是目的,人间佛教是道路。朴老这么说的,他在1957年3月9日政协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有个发言。他说,佛教是什么?佛教的教义乐善好施就是讲的人间净土。

第五,人间佛教怎么去建立人间净土呢?1982年朴老在白马寺讲人间佛教要建立人间净土,就是不要做坏事、恶事。同样在白马寺,他还讲什么叫做庄严国土。就是使你这个地方如白马寺、洛阳寺,进而到河南省到全中国,美化净化起来从而庄严美丽,这叫庄严国土。这有无数层面的庄严,这就是人间净土的思想。全国都能够这样做,都能够净化、美化,能够文明、昌盛、美丽,中国就是一个人间净土。

第六,人间净土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关系?朴老多次谈到这个问题。1981年12月3日,他在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宗教小组会上的发言,题目是"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他讲,人间净土思想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提倡报国土恩,报终生恩,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能和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起来。1983年12月5日,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里他也强调,人间净土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是不矛盾的,是有相通性和一致性的。朴老讲,我们正在使人间佛教的思想与现代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新趋势、新水平结合,力求为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看法:作为人间佛教思想,在朴老思路里是通过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乃至极乐国土统一起来的。关于极乐国土,朴老也有一句话:"我们将看到极乐国土在人间建立。"通过人间佛教使人间净土得以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得以建立,这其实和社会主义社会是相通的,和人类文明、人类社会的建设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