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20787700000067

第67章 附录五论佛教文化体系(1)

人类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型。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为例,就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佛教文化体系的内外联系,以及佛教文化体系的变迁根源诸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这对深入把握佛教文化的内在特质、基本精神和未来走向,是有意义的。

一、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

探讨佛教文化体系,首先要对什么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作出明确的界说。佛教,狭义地说,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即“佛法”。广义地说,作为重大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由佛教信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文化有不同层次的意义,主要有三种:一是最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化艺术而言。二是最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三是通常意义的文化,指与政治、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我认为从不同意义上去研究文化都是有其合理性的,这里我是取第三种一般的意义论文化。由此,我认为佛教文化,就是指佛教的意识形态、观念形态,也就是主要指佛教的思想文化部分。所谓佛教文化体系,就是由佛教诸意识形态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整体。

佛教文化体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体,其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就内容的重要类别来说,有神学、哲学、道德、文献、文学、艺术、科学和社会心理,也就是说,这些是构成佛教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神学:广义而言,佛教是神学的一种类型。狭义而言,佛教神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佛教诸神,即佛、菩萨、罗汉的学说,其中主要是颂扬他们智慧的高超、道德的完善、神格的伟大、法力的神奇;描述他们修行得道过程中坚定的意志,虔诚的发心,艰苦的历程,圆满的成就;叙述他们对众生的说法、开导、恩赐、救度。二是关于佛国世界和地狱的学说,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限美妙、清净、快乐,地狱则是无尽残酷、恐怖、痛苦。关于诸神与鬼神世界的学说,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根本特征,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哲学:佛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哲学思想最为丰富、广博、深刻、精致的宗教。其主要哲学内容有三大部分:一是人生哲学,佛教是基于对人生的观察、审视、反思而创立的,其目的是追求人生的解脱。释迦牟尼对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本质、人生的法则、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达到理想境界的成功之路,都作出了系统的论述,体现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生命归宿的安顿。佛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大大地丰富了心性学说,对于人的本性、本能、欲望、情感、烦恼等的形成、分类、关系、转换、心性修养的方法,都作出了细致的论述,是古代心性学说最为丰富的教派。二是宇宙哲学,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由对人的观察进一步发展对自然界的观察,佛教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宇宙的结构、现象与本体的关系、现象与现象的关系,不同派别提出了颇有特色的学说。三是认识论哲学。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就有一个如何认识的问题,佛教对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的方法、方式、过程等问题,提供了不同于一般认识论的特殊认识论形态。

道德:佛教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的宗教修持就是一种道德修养。佛教把持戒看作学佛的基础,所谓戒律就是道德戒条。佛教道德行为准则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强调大慈大悲,利己利他,爱人如己,自觉觉人。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中,还日益重视忠孝,尤其是孝的观念,竭力与儒家的伦理纲常相协调。佛教的戒律如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以及所提倡的道德准则,反映了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

文献:佛教文献是指佛教经籍和有关著述,其中包括大藏经,中国各宗要籍、史传、经录、类书和杂著等。大藏经是经、律、论三部分,有汉文、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傣文和巴利文语系的文本,其中又以汉文大藏经最为重要。佛教文献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总数达两万数千卷之多,是自古以来各宗派、流派、学派中拥有文献最多的,内容广泛,如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民俗等无所不包。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和自然科学的部分内容,是研究印度、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文学:文学和艺术是狭义文化的内容,也是一般人通常所指的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的确,佛教文学是灿烂辉煌的,佛教艺术是绚丽多彩的。一部分佛教典籍极富文学色彩,如《法句经》、《百喻经》、《本生经》、《佛所行赞》、《楞严经》、《维摩经》、《法华经》和《华严经》等,都是古代文学名著。上述佛典的汉译本,文笔优雅流畅,堪称翻译文学的杰作,形成中国文学的新体裁。中国佛教徒中具有文化素养和文章技能的知识分子,撰写的大量议论文、僧传、语录、诗歌,也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具有高度文学性的佛教典籍为中国文学创作贡献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以及新的文学理论批评学说,对于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等文学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为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等的创作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佛教的俗讲、变文,则直接推动了后来的平话、宝卷、弹词、鼓词、戏曲等通俗文学艺术的形成。禅宗影响了一部分中国文人的思想和生活,也影响到中国文学,尤其是诗的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佛教的般若学或禅学等提倡的“言语道断”说、“顿悟说”、“现量”说、“境界”说,以及“以禅喻诗”,成为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内容。佛教还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中国汉语中外来成语的十分之九来自佛教,许多佛教用语逐渐演化为日常用语。通过佛教传入的声明学(训诂和词汇学)还影响了汉语体系的发展。

艺术:佛教艺术蔚为大观,从其源流来说,小乘佛教只以金刚座、菩提树等的雕画作为佛陀的象征,大乘佛教转而塑造佛像供养礼拜,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兴盛。佛教艺术更重视与宗教仪礼相结合。从一般艺术的分类来说,佛教艺术主要是建筑、雕刻、绘画、工艺、音乐等。建筑包括塔、石窟、寺院、幢等。雕刻,如印度旁遮普的阿旃多石窟、柬埔寨吴哥窟、印尼爪哇的婆罗浮屠,我国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绘画,佛教重视佛画,有本生谭、佛传图、壁画等。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历代从事佛画的名家辈出,宋代以来,禅画大兴,禅僧的水墨画表现出特有的风格,影响深远。工艺,主要是各类道具的制作,如耸像的庄严具、供养具、乐器等,其材料有金、银、铜、玉、石、木等,往往反映出古代最高的工艺水平。音乐,佛教音乐起源很早,但在小乘佛教时期并不发达,大乘佛教为了庄严盛大的供养****,佛教音乐遂获急遽的发展。由于梵汉语音不同,约在三国时期,经过“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经文,形成了中国佛教音乐,迄至唐代,臻至鼎盛。佛教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是传统艺术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佛教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将大为逊色,有的类别可能成为缺门。

科学:佛教对于医学和天文学也作出了贡献。唐代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就曾经介绍过印度的医学和健身方法。我国佛教寺院多在山区,需要有僧人兼治疾病,又重视乐善好施,济世治病,所以,有的寺院设有专科,有诊室、药室,为患者治病。有的僧人有秘方妙术,能治某些疑难病症。佛教也重视对天象的观察,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有的僧人,如唐高僧一行就是精通历法和天文的天文学家。此外,佛教对于印刷出版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也是有贡献的。

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潜意识,是不见文字著作表述的内在观念、观点、习惯、趋向、追求。由于佛教的长期流播、宣传,经过历史积淀,泛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中国,佛教带来的社会心理主要是轮回观念、命运观念和鬼神观念。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理论,强调“未作业不起,已作业不失”,人们现世的一切都是前世作业的结果,而今世作业又将决定来世的命运。这种业报轮回说和中国传统的报应观念相融合,长期存积在人们的心理中,又形成了一种异常顽固的命运观念,人生的一切都被归结为“在劫难逃”,命运支配。佛教以佛、菩萨和地狱、饿鬼为两极的形象结构,也在人们的心理中造成强烈的震荡,崇敬佛、菩萨,畏惧地狱、饿鬼,求神拜佛,消灾延寿,祈求来世解脱,成为俗文化层民众的普遍心理结构,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此外,佛教最基本的戒条是不杀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提倡布施、忍辱,由此也催生人们的同情心和宽容精神,崇尚平等博爱、助人为乐、酷爱和平。佛教文化所包含的社会心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复杂的作用。

上述是我们所理解的佛教文化体系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这些方面、内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为一个整体。其中神学是信仰的对象,哲学是理论的根据,道德是实践的准则,文献是说法的载体,文学艺术是形象的说法,科学是济世的手段,社会心理是观念的积淀。虽然不同方面文化内容和功能不同,但又是相互交渗,密不可分的。如神学与哲学、哲学与道德,以及神学、哲学、道德与文学艺术,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此,佛教信仰的对象、理论、实践、宣传、心理各具不同功能,又融汇一体,构成为一种文化系统。

佛教文化体系内容复杂,是具有层次性的结构。层次划分有多种标准和方法,我倾向于把佛教文化体系作两种区分,一是高层和底层两个层次,二是高层、中层和底层三个层次。

从佛教文化的构成特征来看,一类是高层文化,一类是底层文化。所谓高层文化,是一种学术思想,属于高层次,其特点是都有文字记载的,即有文字载体,如佛教文化中的神学、哲学、道德、文献、文学、艺术、科学,都是如此,都有文字的说明,属于高层文化。所谓底层文化,是指社会心理,没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心理既有内在性,又有外观性,内容浅显,随处可见(表现为社会行为),但因没有文字记载,而显得模糊不清。这两层文化也可称为佛教文化体系的高层结构和底层结构。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内容不同。

从佛教文化的价值作用来看,则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层文化,是思想性、学术性最强,在整个佛教文化体系中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的文化,如神学、哲学、道德、文献就属于这种高层次的文化。这几类文化是佛教文化体系中的主导要素,代表佛教的基本精神,左右佛教的发展方向。二是中层文化,内容富于形象性、实用性,在佛教文化体系中居于中介的地位,如文学、文艺、科学就属于这种层次的文化。文学、艺术是神学、哲学、道德的形象表述和体现,科学如医学,是配合宗教修持和传播教义的有效手段,最能直接打动信徒的心灵、信徒的情感,影响信徒的行动,由此而积淀、转化为社会心理。三是底层文化,即社会心理,是在佛教文化体系的底层,作为基础而起作用的。底层文化并不是不重要,没有社会心理作为信仰基础,佛教的高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就会局限在狭小范围(少数佛教知识分子和僧侣)失去基础,而难以发展。这三层文化也可称为佛教文化体系的高层结构、中层结构和底层结构。

佛教文化经过印度、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国家的长期流传演变,形成若干流派。每一流派有许多学说,不同流派有不同学说,同一个论题有不同的学说。在如此纷纭繁杂的学说中,又有许多观念、观点、范畴、命题,是文化内部的元素、单元,构成文化的基本因素。无论是高层文化,还是底层文化,都包含这种文化元素。文化元素是不同层次文化的基础内容。佛教文化体系就是由各种文化元素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复杂的有机的整体。我们通过分析文化元素,进而分析不同层次,就能把握佛教文化体系的整体结构。

二、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

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佛教神学、哲学和道德都可以说是核心,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佛教哲学是核心。为什么说佛教哲学是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呢?

从佛教哲学的价值和功能来看。首先,佛教哲学是佛教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凝聚着佛教学者的最高智慧,体现了佛教的最高理论思维,表达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其次,佛教哲学对宗教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佛教的全部修持活动,可以说都是实践佛教哲学。最后,佛教哲学深刻地影响了佛教信仰观念、道德实践、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例如,在哲学观念上,大乘佛教学者不仅如小乘佛教所主张的“人无我”(人空),而且强调“法无我”,“法”即事物,事物也是空的,宇宙万物都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一切皆空”。正是由于这种最高层文化的根本观念的变革,导致了佛教在追求解脱的目标和宗教修持的方法的巨大变化,由此又带来佛教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就是显著的史实。

从佛教文化的层次结构来看。如前所说,无论是把佛教文化分为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哲学都是属于高层次的文化。在高层文化中,哲学与神学、道德学说相比较,实际上又处于最高的层次,因为无论是佛教信仰观念,还是佛教道德理论,归根到底是由哲学理念所决定的。

那么,佛教哲学的基本思想,即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观念是什么呢?

佛教哲学思想,包含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和认识论三大部分,内容丰富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内容。

佛教派别众多,源远流长,但以下几个基本命题是各派基本上都承认的,在佛教文化史上起了主要作用,具有最普遍、最重要的意义。

因果报应: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石是缘起论,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因与条件和合而生起的结果,因产生果,有因必有果。人生也是这样,是一种因果关系的体现,受因果报应律的支配。人生根据自身的行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中轮回流转,永无终期。

人生是苦:从缘起论和因果律的理论出发,人生生死流转不止,是莫大的痛苦。人生无常,不能自我主宰,毫无自由。人间世界犹如火宅、苦海,芸芸众生,囚陷于熊熊火宅之中,备受煎熬;沉沦在茫茫苦海之中,饱受苦难。

一切皆空:小乘佛教主张“人空”,大乘佛教进一步主张“法空”,即不仅人是空的,一切客观事物也是空的。大千世界,森罗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起,都无自性,无实体,是毕竟空无的。把事物视为妄执,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