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
20799500000020

第20章 网上公众表达的影响(6)

(3)黄金高事件。2004年8月8日,福建省连江********黄金高投书人民网,披露自己在福州市和连江县任职期间因履行职责、惩治官商勾结滋生的腐败,而遭黑社会恐吓不得不与防弹衣相伴6年的情况。8月11日,人民网在核实内容的情况下,在“人民热线”栏目以《连江********致信人民网:为何防弹衣随我6年》为题刊发这封长信。该文发表后,立即被各大网站转载,截至当晚10点,人民网评论跟帖有1800多条,新浪网评论跟帖有9400多条。人民网和新华网为之辟出专栏。随后两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众多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或评论。《南方都市报》认为:“黄金高选择媒体助阵的举动。反映出某种政治习惯开始被挑战、被突破。”《新京报》评论认为,尽管网络媒体有些信息是虚假乃至有害的,但若能正确对待和规范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则网络可以成为******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支巨大力量,“人民网发表此信,体现更多的是谋略和对舆论监督政策的正确把握”。

这几个案例彼此并无关联,但它们能够浮出水面,都与网络传播的发展关系密切。在此之前,网络传播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评论上,由于没有合法的新闻采访权,它在信息传播上鲜有作为。虽然也一直有人视网络为信息集散地,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汇集传统媒体和其他来源的信息,网络原生的信息因为可信度很低,通常被当作传言和小道消息来看待。但这几条消息显然与众不同。他们展示了网络自身作为可靠消息来源的影响力。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值得研究。

首先是网络传播功能从评论向新闻的跨越。在没有类似于传统媒体长久时间里获得的信誉保障,也没有合法授予的新闻采访权的情况下,网站刊登的文章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并在现实社会里激发这么大的反响,原因在于两个方面:(1)实名。三篇文章作者都是以真实姓名署名,提供了具体的个人信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方便地查找指认。个人信誉为消息的可靠性提供担保。这实际上也是三篇文章能迅速引起轰动的原因之一。(2)核实。为消息可靠性提供担保的不仅有个人信誉,还有网站的核实和网站信誉。人民网发表黄金高来信的责任编辑史江民表示,人民网是按照《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的处理程序处理黄金高来信的,在对内容进行核实后刊发。而黄金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之所以选择人民网投书,乃是因为人民网是“党的权威媒体”。“下跪市长”一文的作者李新德在收到有关电子邮件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取证才写成文章。“北大招博”事件的主角甘德怀将自己的文章发在以学术打假著名的网站“******”上,随后,“******”的创办者方舟子对此发表评论,使考博事件的论战升级。当网民对于网络的参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评论,而是成为有影响力的信息传播者时。它可能正在酝酿着信息传播格局的一个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垄断性的掌控局面被打破,网络不只是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进行评论,也有可能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管道。由于传统媒体更多时候代表社会规范的力量,以舆论代理的形象出现,而网络中民间的声音更为真切和清晰,这个格局的变化所包含的意义就更为深刻。在上面几个案例中,我们都看到了传统媒体追随网络信息的现象,看到为传统媒体所不容的信息借助网络的力量,为社会公众关注,并最终迫使传统媒体重新介入。

其次是网络传播从匿名向实名的转变。匿名隐藏了发言者的身份。从积极的角度,它创造了网络世界里平等的发言环境,使每个人都有可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足之处是,随着身份的隐藏,与身份相伴而生的责任感和维护个体形象所带来的约束感也消失。在匿名的网络环境里形成的是一种被勒庞叫作无名称的异质性群体,冲动、易变、易受暗示是它们的特点。所以,关于互联网传播一直存在是理性的民主还是“****”式的大民主之争。从匿名向实名的转变首先意味着,网络不再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现实社会的规则进入网络传播中,将网络塑造成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力量。其次,实名带来身份感,它迫使人们在网络环境里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尽可能遵从理性的规则来发言,因此,有可能通过广泛的讨论来达成比较接近事件真相的认识。例如,在北大招博事件中,我们还看到,尽管有关方面对此保持沉默,网络讨论汇集集体的力量,通过对事实和细节的补充,结合正反两方的辩论。仍然有可能澄清事实真相。所以,《外滩画报》援引网民评论对该事件的讨论作出如下评价:“网络真实地还原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真理越辨越清晰。”

第三是主流网站、民间网站和商业网站在其中有不同的作为。在上述三个事件中。中国舆论监督网和******是民间性质的网站,而人民网则是主流网站。三家网站对事件的突出处理,如,人民网在强国社区以头条地位处理黄金高来信,******以专题形式处理北大招博事件等,使它们没有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而是很快受到网民关注。也就是,实名信息的影响力与网站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是息息相关的。从目前来看。民间网站和权威主流网站是原创性信息发布的主要载体,商业网站在其中少有作为。原因在于,主流网站的权威性可以提升所发布信息的影响力,这由黄金高事件中,全国众多媒体在次日就纷纷以显著版面报道此事可以证明。民间公益性网站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而信息经过核实后也享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是影响面较窄,所以。往往要借助转贴和传统媒体之力才能引发广泛关注。如“下跪市长”事件尽管是在中国舆论监督网首发,但很多网民是通过论坛转贴获知事件,一位新华网网友曾有如下评价:“如若报道属实,李信的行为又将在贪官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了一笔。由于对中国舆论监督网不是很了解,不能听到风声就是雨,所以,只是静观事态发展。”实际上该事件是在2004年7月22日《南方周末》作出详细报道后才为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商业网站的不作为,原因可能在于回避政策风险和核实成本。

就前述三个事件来看,网络传播方式的这一转换。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社会公众的信息发布渠道拓宽,言路更为畅通,如北大招博事件在传统媒体至今没有定论,如果没有网络,它很难通过媒体审查,从而进入公众视野。二、信息透明度增加,公众知情权有了更好的保障。三、社会舆论监督力量得到加强。不过,就社会控制角度来说,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网络监管的问题。在上述三个事件中,有两个是通过民间网站传播扩散,由于对材料进行过仔细核实,信息基本没有失真扭曲。但是,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民间网站目前的运作是依赖几个人的责任心和判断力,缺乏制度的约束和持续运作的机制,这种成功实际上没有必然性。目前,在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访权,因而也相应没有原创新闻性信息的发布权。但是,我们看到,在各类网站(特别是民间网站)中,并不缺乏小道消息流传。与其禁而不止,不如确立规范。如果允许网站发布信息,并相应制定一定的权利、责任和惩罚机制,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并且营造一个更为通畅的传播环境。

(2)主流网站的作用。为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引导,几年前,我国政府曾倾力打造若干中央和地方主流网站。但在CNNIC的历次调查中,在网民中间最有影响力的却是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主流网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实际上,主流网站不管是在人才、资源还是在管理上都有商业网站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有明确的思路,主流网站发挥主流作用应该不是虚谈。人民网“强国论坛”能在众多的华文论坛中脱颖而出,就是一个证据。这次黄金高事件则证明了主流网站在信息传播上的特别优势。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对主流网站信息的信赖,其实也是从侧面减少了其他网站不规范信息的负面影响。

五、小结

(一)基本评价

网络正成为公众表达的新的管道和平台。从管道的意义上,网络传播能够沟通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特别是社会基层的信息可以绕过中间代理(如传统媒介等),得到比较真实的反映,并为社会上层所察知,使社会的信息传输渠道更为通畅。2003年非典期间胡****和******在公开场合提及互联网上的信息,被不少学者作为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来看待,这正是从管道的意义上来体现互联网的价值。从平台的意义上,通过制订适当的网站管理办法,明确讨论的宗旨,可以在网络用户之间达成共识。从而在网络上形成理性的讨论规则,将网络建设成人们进行理性协商对话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理性协商机制,则从理论上来说,在互联网上,普通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评价和建议,推动社会规则的实施,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等。

(二)网上公众表达与舆论的关系

网上的时事讨论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并对现实进程产生作用。2003年的刘涌案讨论堪为典型。不过,舆论中所包含的非理性和盲目自发性因素所可能带来的破坏性作用也一直为人们所顾忌。关于“舆论”概念的探讨,陈力丹先生曾有细致的梳理,争论的两端以理性主义和社会心理学派为代表,前者对舆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民主制下公众理性讨论的体现,后者则对群体意见中的诸如冲动、轻信、极端等负面现象作了透彻的剖析。就有关东北宝马案的讨论来看,通过适当管理,网上的时事讨论可以遵从理性的框架,体现为积极的社会控制力量。网上公众表达反映舆论,但因为是采取相对抽象的文字表达方式,而且受到讨论规则的限制,一般不会出现失控的暴民情境。另外,根据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舆论作为个人意见表达的总和,是在大众媒介和意见气候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个人因害怕被孤立而违心地表达意见或保持沉默。因此,传统环境中的舆论常常是被扭曲的,少数人的意见反而以多数人意见的形象出现。从这个角度,网络匿名环境所体现的舆论将更为接近社会公众真实的心理状况。

(三)网上公众表达的影响往往是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下而形成,这些因素包括传统媒介的介入报道、一定形式的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对于网络讨论的参与和支持等

目前大多数影响较大的时事讨论案例(包括网络首发和传统媒体首发的消息)都是先在网上形成讨论焦点,然后经由传统媒介的报道而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对于少数有争议的案例,甚至形成网络讨论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紧密互动的格局。网上讨论有时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活动形式,才能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如,肝胆相照发起的一系列抵抗乙肝歧视的活动。为了推动网上讨论形成的共识在现实层面的被采纳,肝胆相照的网友还起草了《违宪审查书》提交有关机构。这些社会活动以分散的个体的形式出现,但经由网上讨论的组织,既遵从社会规范,又体现出相当的策略性,推动了社会渐进式的改革。公众人物的参与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扩大了网上公众表达的影响范围。不过,随着网络自身规模的扩大,网上公众表达独立的影响力将不断强化。根据CNNIC第15次调查报告,截至2004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其中80.8%的用户为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的57.7%。20.8%的用户经常使用。BBS、社区、讨论组服务。现在,不少地方政府机构已经注意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加强了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四)网上公众表达与网络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源组织方式的重新构建

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地理区域集聚方式,具有共同兴趣或共同利益的人们在网上相聚,这使网上的公众表达很多时候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体现了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凝聚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而在传统环境中,表达大多数时候都是个体性的,尽管它可能反映了某个群体的共同声音,但这个群体是潜在的,很难给予个体以精神的和智力的支持,因此,个体表达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要大得多。另外,当群体通过网络被联结时,群体内的资源(知识资源、人际关系资源、物质资源等)也就有了流动的渠道,群体内资源的重新组织将给网上公众表达以更为强大的力量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