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三):農耕桑田
20802500000010

第10章 黄河边的水磨(3)

就是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却因为一个叫“引大入秦”的水利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命运,从而将世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这里。

1987年,******批复了由省、市有关部门提出的“引大入秦”(从大通河天堂寺引水到秦王川)工程,并明确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苦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为其三大目标。同年,该项目争取到了世行贷款配额1.23亿美元,该工程正式启动。“引大入秦”工程作为国家和甘肃省及兰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工程东一干渠、总干渠、东二干渠先后于1993年、1994年、1995年建成通水,黑武分干渠、电灌分干渠分别于1998年、2000年建成通水。到了2002年,该工程的预建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共建成支渠、分支渠61条,总长766千米。

与此同时,随着大通河水源源不断流入干渴已久的秦王川,使这个昔日贫瘠沉寂的土地成为人们注目的对象。如今,面对良田万顷、绿树成阴、瓜果飘香、鸟语花香的秦王川,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的秦王川干旱而贫瘠的记忆。“引大入秦”后,灌区农业、生态基础得到了很大改善。粮食平均亩产由通水前的60千克提高到350千克,人均占有粮食到达550千克,可以说,当初设想的解决灌区群众温饱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在移民安置上,也取得了成功,新移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三年定居,五年解决温饱”的目标。可以欣慰地说,当年******希望的“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苦面貌、安置贫苦山区移民”三大目标已基本实现。

“引大入秦”工程在改变秦王川生态面貌的同时,也为秦王川整个社会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由于秦王川有了希望之水,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并形成了高新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畜牧禽养殖等农业产业链。随着上川、秦川、中川等撤乡建镇,秦王川的小城镇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可以说,整个秦王川一片勃勃生机。

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哗哗”流淌的“救命水”却突然间用不了,成了秦王川多余的“发愁水”。这究竟是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事呢?原来,当年设计的“引大入秦”工程引水能力和国家核定的水资源配额为4.43亿立方米/年,而秦王川实际用水1.1亿立方米/年,仅占设计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引大入秦”是季节性的供水,主要服务对象是单一的农业灌溉,而其他行业和冬季则无水可用。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大量的富裕水用不了,而想用的水又配不出。其实,秦王川的灌区用水已基本饱和。灌区移民和新垦土地已基本结束,边缘山区上水非常困难,也就是说,秦王川灌区的用水率已实现了最大化,再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

难道让国家投入巨资的工程就这样白白地损耗掉吗?怎样才能让这巨额投资的工程发挥自己应有的效益?这成了各级领导和秦王川引水人的一块心病。

2000年,“引大入秦”工程移交兰州市负责建设和管理。

2002年5月,兰州市政府组织项目单位和灌区地方政府对“引大入秦”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战略性研究。

2002年6月,兰州市委对“引大入秦”工程进行供水结构调研。

2003年3月,由省计委、省水利厅、省建设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引大入秦”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2003年8月,******主要领导人批示:转变用水思路,调整规划,让“引大入秦”工程发挥真正的效益。

2003年9月,甘肃省政府召开“引大入秦”工程的专题会议,提出一定要把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建设得更好。

2003年底,各级政府、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终于形成共识,决定“引大入秦”用水思路实现四个转变:由季节性供水向长年供水转变;由原来单一的农业用水向生态、小城镇、城市用水转变;由单一的农田灌溉向二、三产业供水转变;供水效应由原来单纯的农业效益向增加灌区综合效益的转变。

消息传出,秦王川人无不欢欣鼓舞,“引大入秦”终于完成了从“救命水”到“致富水”的艰难抉择。对于惜水如油的秦王川人来说,“引大入秦”能引来“救命水”,他们已经非常知足了。如今,党和政府又将“救命水”引向“致富水”,带领他们走致富路,昂首阔步奔小康,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幸事!放眼秦王川,那绵延数百里的水渠渡槽,如同飞舞的长龙,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那奔流不息的大通河,记载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黄土高原上最深入人心的富民工程,如同恢弘激越的交响曲,早已铭刻在兰州人民的心中,铭记在兰州的农业史上。

美哉,秦王川;幸哉,秦王川!如同你曾经辉煌的历史一样,“致富水”的滋润,必将掀开你新的历史一页。

特色农业的兴起

兰州的特色农业,始于南山诸多泉水。这些泉水与地面差不多高,大多数能自流灌溉,很早就将兰州盆地浇灌成了旱涝保收的膏腴之地;明代溥惠渠的开通,不仅使兰州人引水入城的梦想成真,还造就了兰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西、北园等私家花园的美妙景致,也为兰州成为“瓜果之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当时阿干河口东侧的北园,所产的冬果梨就以皮薄酥脆而闻名,号称北园梨;水车的发明,为瓜果城、蔬菜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水车及溥惠渠无法灌溉的川地,兰州人则用一种叫“水挂子”的人畜提灌机械将水引进农田;在河水无法引进的大片旱田,则用沙田技术保墒增产。历史上,兰州人这种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特色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摸索,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找到了突破口。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两次系统普查,基本查清了土壤的类型、分布面积、理化性质、生产性质、增产潜力及其主要障碍因素,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进行农业区域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从1981年至1988年结束的兰州农业区划,针对土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利、气候、乡镇企业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详细地阐述了兰州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生产现状,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按照自然特点和地域差异科学划分农业区,为各级政府和专家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兰州特色农业的最终形成成为可能。

依据土地资源综合普查的结果,结合兰州种植业的特点,兰州市很快确定了四大区域作为培育壮大兰州特色农业的基地。

中部川台蔬菜瓜果区。这个区域位于兰州中部,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这里是兰州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兰州历史上最富庶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优越,气候温和,光热丰富,是兰州瓜果蔬菜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造就“瓜果之乡”、“蔬菜之城”的功臣。很显然,它显著的特色就是瓜果和蔬菜,它也的确不负众望,成功推出了像“白兰瓜”、“安宁桃”、“冬果梨”、“软儿梨”、“兰州小韭”、“水萝卜”、“安宁刺黄瓜”、“大羊角辣椒”、“灯笼辣椒”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明星”。

东部、北部低山丘陵粮食作物区。这个区域沟壑纵横,以黄土梁峁为主,也伴有冲击小平原和较开阔的川、滩地,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川、滩盆地,少数分布在丘陵、山坡地带。这里土地较为肥沃,气候温凉,降水季节与光照、温度一致,适于粮食作物生长。这里是兰州市主要的粮食产区,小麦占主导地位,这个区域的特色明星是“和尚头”,它是粮食作物里的佼佼者,它的出面率比他处小麦高10%,而且又白又细,富有筋骨。这里也适宜瓜类生长,它的明星是素有“兰州大板”之誉的黑瓜籽,以板大、皮薄、肉厚享誉国内外市场,远销东南亚各国。

东部、西部旱山粮油区。该区域山峦重叠,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耕地大部分集中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气候冷凉干燥,光能、热能只能满足一茬作物的需要,基本无灌溉条件,号称“十年九旱”之地。这里的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还出产洋芋和油料作物。虽然这里种植条件较为恶劣,但它也出明星。比如这里推出的“洋芋”以个大、含淀率高而闻名;这里的“旱胡麻”油以醇香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