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五):革命星火
20803100000021

第21章 8月15日——金城不眠夜(3)

兰州电台有6名共产党员,分属5个支部。其中3名党员先后被捕,石凤玉被敌人杀害于大沙沟监狱,牺牲时不到30岁。兰州解放前一周,特务台长命令工人把3台发射机拆卸装箱,准备西逃。最后一台已装上车的发射机眼看要被敌人拉走,在地下党组织指示下,地下党员陆寰安等组织工人们借故拖延,最终没有被拉走。兰州解放后,电台共产党员及时把另两部发射机的下落向彭总作了汇报,在彭总的直接关怀下,另两部发射机很快完整无损地从河西追了回来。

在护厂、护校的决战中,兰州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着解放,也彻底粉碎和瓦解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使兰州在解放后很快就进入了正常的生产和学习。

“三二九”爱国民主运动

这是黎明来临前的又一次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马步芳的老巢解放前,青海人唱着这样一首欢快的花儿:

兰州的学生们反了,

老百姓跟上(者)来了;

不当壮丁不纳粮,

三百万公债(哈)免了。

兰州爱国学生们发起的坚决反对马步芳发行300万公债的活动已远远波及了青海。

1947年7月后,由于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的巨大物资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空前危急之中,人民陷入了更深重困苦之中。在兰州,随着法币发行额猛增,物价随之暴涨。以面粉为例,1947年12月,100斤面粉为400法币,到1948年3月,已上涨到6万法币。以抗战前夕物价为标准,1947年年底物价上涨幅度竟达145000个百分点,兰州工商业大量倒闭,民族手工业日益衰微。从1948年8月20日到1949年3月31日,兰州的粮食价格上涨约3000倍,肉类价格上涨约4000倍,布匹价格上涨约5000倍,物价平均每月上涨400倍至700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时,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了总崩溃的边缘。

1949年3月,国民党甘肃省参议会竟然通过了国民党省政府提出的向全省发行300万银元建设公债的议案,消息传开,全省为之震惊。****皋榆工委认为这是国民党在垮台之前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如果这一阴谋得逞,甘肃600万人民将陷入更深的灾难之中。工委指示学委书记陈仙洲先在大学生中组织抗议活动。

西北师范学院一批进步学生首先在校园里张贴抗议发行“建设公债”的请愿书和《告全院甘肃同学书》。****陇右工委师院支部也以甘肃同学会的名义公布抗议书,揭露当局发行“建设公债”的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伺机逃跑。3月27日下午,甘肃同学会在学院大礼堂召开大会,会上怒潮澎湃,大家一致倡议于3月29日在兰州市举行反剥削示威大游行,并决定联络兰州各大专院校和中学学生一起行动。大会还选出领导人,组成“反剥削行动团”和它的工作机构——组织纠察股、联络股、宣传股等,分别进行游行的准备工作。

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得知西北师院学生准备游行示威的消息后十分惊慌,急忙于3月28日下午派教育厅长宋恪、财政厅长李子欣来到西北师院做“说服”工作,遭到学生的围攻、质问与驳斥,被弄得理屈词穷,在极为狼狈的情况下被轰出学院。他们乘坐的小车也被愤怒的西北师院和附中师范部的学生砸毁在十里店宪兵队门口。

游行前夜,师院最大的第13号教室灯火通明,同学们情绪激愤,他们说:“饱经抓壮丁、纳粮、苛捐杂税和各种徭役蹂躏而在极端贫困线上挣扎的甘肃人民,怎么再能经得起这种灾难性搜刮呢!人民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们为了捍卫人民的利益,必须万众一心,勇敢地参加明天的反剥削示威大游行,彻底反掉300万银元的‘建设公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949年3月29日早晨,春寒料峭,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操场上五百多人高举“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反剥削大游行”的巨型横幅向城内进发。行至十里店时,附中、师范部和乡村师范的不少学生也加入队伍。队伍通过黄河铁桥到了桥门街,与兰州大学、兰州女中、兰州助产学校等学校的学生汇合,共2000多人,向省参议会、省政府进发。

当队伍挺进到省参议会时,愤怒的同学们一拥而上,一举捣毁了参议会前门上的匾额。然后冲进大院,砸了一些参议员宿舍的门窗上的玻璃。

捣毁省参议会并留下传单、质询材料后,游行队伍涌向省政府广场(辕门广场),只见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宪兵肃立省政府门两旁,如临大敌。游行队伍除派代表进入省政府递交《抗议书》和《我们的要求》,限24小时内答复外,还围绕广场进行各种示威活动,“甘肃人民要活命”、“反对300万公债的发行”、“打倒郭椭椭”(椭椭系兰州方言对银元的俗称,郭椭椭指当时聚敛金银、搜刮民财的甘肃省主席郭寄峤)、“打倒郭椭椭的走狗”等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散发传单、书写标语等活动,也达到高潮,不少同学大声向周围群众发表演说,揭露省政府发行300万“建设公债”,妄图进一步剥削、掠夺甘肃穷苦老百姓的罪行,并呼吁各界人士共同起来斗争。兰州市数万人沿街聚集围观,呐喊助威。

结束在省政府广场的示威活动后,队伍便沿酒泉路南行,直到南关什字,才兵分多路,其中一路去贤后街参议长张维公馆去找张议长,张议长早已逃匿,队伍开始返校。另有部分代表赴兰州大学开会,商议下一步计划。当晚,成立了“兰州市甘肃同学联合会”,并决定省政府如不答应无条件撤销“建设公债”议案、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发行“建设公债”等6项要求,将于4月1日举行规模更大的游行。

3月30日,兰州各报都刊登了“三二九”学生示威游行的消息,并报道:“省参议会二十九日连夜举行会议,通过了撤消发行建设公债的决议”、“参议长张维提出辞职”。31日下午,省政府派甘宁青考铨处处长水梓到西北师院答复:省政府接受停止发行建设公债的要求;其他6项要求,均可函咨办理。学生代表又提出:省政府要登报申明取消发行建设公债;对“六项要求”要具体答复;召集来兰州开会的全体专员和县长由学生代表训话,限当天晚上答复。4月1日凌晨,省政府派兰州市市长孙汝楠到西北师院答复:省政府接受全部补充条件,只有对专员、县长的“训话会”希望改为“专员、县长招待会”,名义上好听一些。学生代表同意了孙汝楠的提议。4月1日,兰州各报报道了甘肃省主席郭寄峤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接受学生要求,取消发行公债的决定。郭寄峤同时表示了“个人才德不够,愿意让贤”的意愿。4月3日,在省参议会礼堂举行了专员县长招待会,80多名专员、县长接受了学生的质询。4月4日,兰州各报发表“兰州市甘肃同学联合会启事”,公开宣告“三二九”学生示威游行获得“圆满成果”。

学生们的爱国正义斗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29日和30日两天,兰州地区商业店铺基本停业罢市,以示声援,水夫、车夫、邮电工人也部分进行罢工,更多的行业工人以交通堵塞为由,进行怠工斗争。“三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取得了全面胜利,它使甘肃人民免遭了一场大劫难,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震动了全省及西北国民党统治区,也极大地鼓舞了人民革命斗争的信心。紧接着,4月9日,兰州市中小学教师举行反饥饿斗争,4月19日,兰州水烟业全行业掀起了反对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大罢工。与此相呼应,临洮、靖远、张掖、武威等地相继爆发了“抗丁、抗粮、抗捐”的反剥削、反压迫斗争,将解放前的西北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推向了高潮。

阴惨七月里的感天动地

轰轰烈烈的“三二九”运动取得了胜利,当时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就密电******,惊呼“查甘肃情形复杂,共党帮会分子布满全省”。兰州爱国民主运动此起彼伏,解放大军亦在步步西进。作为西北行政长官的马步芳终日心惊胆战,这个曾在历史上大批残害我西路军战士的军阀土匪,又把魔爪伸向了兰州。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恶魔垂死挣扎,不遗余力。

1949年7月,马步芳连续颁布“严禁共匪活动”、“整顿学校风纪”、“户口连保”等法令,运用跟踪盯梢、密探侦察、收买叛徒等手段,在兰州市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皋榆工委所属西区工委、兰州市学委遭到严重破坏。西区工委负责人杨国智、王善卿,兰州市学委负责人陈仙洲、程万里,兰州大学党支部负责人魏郁和****甘肃工委交通员柴学侃等28人被逮捕,****兰州地下党组织遭严重破坏。

在国民党灭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大沙沟监狱,共产党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在黎明即将来临之前,他们在走投无路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写下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

****皋榆工委兰州学委书记、兰大俄文系学生陈仙洲于7月29日夜被捕。在狱中他遭受了近10天的酷刑。8月10日晚,他用手指在地面上留下了赤心报国的遗嘱:

“余为国为民,献身革命;大志未遂,身遭先死;时不假我,可叹可惜!幸革命大业,略具端绪;解民羁绊,出民水火,我死民生,可庆可歌……”然而就在这篇遗嘱尚未写完的当夜,敌人就将这位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杀害,时年29岁。

兰州市学委委员程万里于7月21日被捕,在狱中他鼓励同室难友:“你们不论是否共产党员,都要挺住,不能当软骨头,到了这里,别想活着出去……我决不招出任何人……”程万里备受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敌人凶残地将滚油浇在他身上,并把他两腿打断,但他爬到墙边用鲜血写下“不为衣食不为官,人民生活总忍着,被捕甘愿饮刃死,不负读书二十年”的诗句。8月9日深夜,敌人将打得半死的程万里用绳子勒死在沙沟监狱。他牺牲时年仅32岁。

****陇右工委地下党员、保安四团第二营营长朱亮烈士1949年7月被捕,被投入大沙沟监狱。因朱亮是国民党现职军官,掌握着一个营的兵力,并有“拟机起义的动意”,因而敌人对他恨之入骨,竟灭绝人性地挖去了朱亮的双眼,剁去了他的右脚,但他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并用指甲在5号囚室的墙上刻下了视死如归的绝命书:“人生如梦,今生已矣!英雄自古有死,是人生归宿,何必怕呢?”8月15日左右某夜,朱亮被敌人用刺刀刺死。

大沙沟监狱,这个浸透了烈士鲜血的地方,阴风呼号。这个建于抗战初期的国民党监狱,自1946年2月至1949年8月,共计关押“******”132名。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7、8两个月,国民党在大沙沟监狱杀害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57人。在这个兰州的渣滓洞里,甘肃工委副书记罗云鹏和他的妻子被关押了3年,罗云鹏后被敌人在这里杀害,林亦青亦被折磨至死。至兰州解放那天,大沙沟监狱仅剩了敌人来不及杀害的10位革命者。这里见证了兰州革命者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壮举,也见证了反动派令人发指的罪行。

1949年8月28日,兰州解放后的第二天,兰州军管会接管了这个秘密监狱,并于9月4日和16日先后两次在监狱东北交通壕里挖出被敌人残害掩埋的革命烈士魏郁、孙寿铭、杨仪、朱亮、陈国英、李文轩等志士的36具遗体。烈士在天有灵也可以告慰了——金城兰州红旗飘飘,人民正笑逐颜开。

敌人的残暴屠杀没有吓倒革命者,革命胜利在望,****皋榆工委不畏强暴,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地执行甘肃工委的指示,采取更加隐蔽灵活的斗争方式,准备着迎接人民解放大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