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前14年,没有走出过出生的那个小镇子,直到后来上了高中才独自一人在县城里生活了3年,在父母眼里,张小默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当然,张小默也的确是这样的,那个年代还没有智能手机,甚至功能机也很没有普及,基本是上大学后才标配一个功能机。
08年,在全国人民都在奥运会欢呼着,期待着,张小默也终于能够离开家乡,去往省城上大学,虽然只是一个很差的三流学校,可张小默没有耐心再复读一年了(事实证明,这真的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张小默,很激动、很向往,期待着离开这个小村庄,一如从小就藏在心底的梦想。那时候只想着离开偏僻粗鄙的家乡,努力学习了中文的发音,以至于后来去学校后,迅速转变为一口普通话,几乎没有口音,没有人能从张小默的口音中猜出张小默的老家。
在那个小镇上,一年也没有几个人能考上大学,张小默也不例外,家里置办了一些酒席。在那里,考上大学是必要庆祝一番的,仅次于结婚生子,甚至很多会在当地的电视台点上歌曲,每年高考结束后,电视里就播放着常见的喜庆的歌曲,大家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字幕上,某某某考上了什么学校,据说张小默的姓名就是当初父母根据这些人的名字选的一个。在他父母眼里考上大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可是想想那个画面,一群中等以上的大学,至少也是二流学校,甚至如北大清华这等名校中,插播着一个三流大学,实在是有些丢人,所以张小默坚决反对点歌这件事。
一则是出于不放心张小默一个人去上学,二则,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机会送孩子去上大学,在老家,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很让人羡慕的。所以张小默从没有反对父母送张小默去学校,也是因为张小默本身就比较紧张害怕的原因。
9月初,天气还是有些热的,一打早,父母帮张小默拎着行李,来到县城坐大巴,刚好遇到一个回合肥的大巴,就以汽车站的价格上了车,巧的是整个车子一路上没有遇到别的客人,结果就这样只载着张小默他们一家三口。后来下了大巴,打车去了学校,实际上这是他第一次打车。
报名前一天到学校的,在宾馆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办理相关事宜住进了宿舍,与室友们相互介绍一番后,父母就乘大巴回家了,据说他们哭了,因为再一次的把张小默一个人留在一个城市,无所依靠,虽然一切对张小默都是陌生的,但他并不觉得难过,张小默一向喜欢一个人的。
室友吴尘舟来自山区,与张小默一样,非常普通的农村人,不过他本身确实很有才情的,后来成为张小默心中唯一能够接近知己的朋友。他和张小默睡在同一排,另外两个室友睡在对面,宿舍是那种上面床铺,下面桌柜的布局。这栋宿舍是新建的,张小默他们是第一批入住的。
对面的两个同学,陈硕,家里做点小生意,薄有家资,为人处事比张小默他们更圆滑老到些,张小默和吴尘舟来的时候,他已经简单收拾好床铺了,并未见其家人。另外一个室友何旭第一天只是把行李放下,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就跟他老爸出去了。
第一天晚上,张小默他们三个一起去食堂吃饭,第一次见面,也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且他们都是很少说话的类型,想想也是挺尴尬的场景,好在何旭是比较开朗的性格,确实很好的活跃了宿舍的气氛。
就这样,张小默开始了期待的大学生活。
国内的高中,有很多共同点,大概都有一点是,老师会描述一个很美好的大学景象,让大家去期待。没有智能手机,网络也不甚发达的地方,甚至第一次接触电脑就是学校机房里老旧的机器,不像现在,可能一个小学生都看过很多描述大学生活的帖子。
开学的那天是安徽大学的80周年校庆,这里说下,张小默的学校是隶属于安徽大学的三本院校,所以刚开学就看到很多庆祝的横幅。
军训依旧是张小默很讨厌的项目,不喜欢运动的张小默,身体素质很差,很怕军训。好在只有两周时间,坚持一下就过去了,之后就是十一中秋等节日了,张小默也回家待了几天。
信息管理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职业,算是管理学下面的计算机专业,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强势瞩目,大部分学校都是把信息管理当做的是计算机类专业,只不过,学位证书是管理学罢了。
十一假期回校后,就开始了学校生涯中,课时最少的几年。
军训有一点很好,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室友们慢慢熟悉,08年的时候,学校里宽带和电脑还未普及,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去网吧了,他们也不例外,不过张小默和吴尘舟在中学时期都是很乖的孩子,几乎没有去过网吧,甚至连QQ都没有,理所当然的,他们在网吧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个QQ,然后把室友加位好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于游戏兴趣不大,而且网吧环境也很不好,就随便浏览下,看看视频,很快就回去了。
大学社团,这个貌似很精彩的组织,对于张小默这种很想逃离农村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期待,跟室友一起去看社团招新,陈硕、何旭去了计算机社,张小默和吴尘舟去了徽苑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