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人物卷
20816800000014

第14章 本籍人物传略(8)

广东惠来县有大黄、二黄兄弟二人,用钱财买通了官府的衙役,盘踞百花山为盗,长期为害一方。张□美到任后,对之置之不理,只是严抓小偷,抓到就给予严厉的惩罚,抓不到小偷就严厉惩办衙役,远远近近没有不害怕的。有一天,将衙役集合起来,挑选了几十个健壮的汉子,由他率领前往百花山,叫出大黄,晓谕他说:“民与盗不能并存,官与盗势不两立,而且盗与盗也不能和平共处。你告诉我,帮助你为盗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猖獗?你抢劫民财饱了其他盗贼,你真愚蠢极了!你老实告诉我,帮助你为盗的究竟是谁?”□美威猛的风采,刚直的言辞,使大黄惊恐万状,立即供出了分赃的衙役名单。□美说:“这样说,你是胁从,而为首的是衙役。你今天把你的同党全部交出来,我免你一死。”大黄兄弟被捆绑起来带到了知县的衙署。□美对通盗的衙役绳之以法,百花山始告太平。上级向朝廷奏报了这件事,世宗很高兴,立即提升他为廉州知府,又进雷琼道,从此声名大震。他以亲老辞官回家,行李极简单,只带了几千卷书。

乾隆十一至十四年(1746~1749),张□美主持撰修了《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简称《五凉志》,即武威、镇番、永昌、古浪、平番五县县志各一本。这是现存凉州较早的府志。尽管这部志书比较简略,且有疏误之处,但它刊印后流布较广,二百多年来,虽经沧桑变迁,至今还比较容易找到。这是张□美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是他为武威人民所做的一项重要贡献。(《武威耆旧传》)

尹绾

尹绾(生卒年不详),武威人,乾隆时秀才,出身于三代书香官宦门第。早年丧父,由寡母王氏抚养成人。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他讲爷爷和父亲廉政爱民的故事,教育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尹绾虽然出身于世代官宦人家,但对功名利禄却十分淡泊。他认为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培养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最大的幸福和乐趣。为此,他倾注毕生精力,身体力行,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河西很有影响的教育家。在他培养出的一大批学生中,有不少是锃光闪亮的佼佼者,如进士出身的武原知县郭楷,礼部郎中周泰元,进士出身、官至两江总督的牛鉴及名儒潘挹奎、张世衡等,都曾是他门下的高足。尹绾在教学上十分认真。他主张教人者应以学为先,教与学并重,并从“精密”二字入手进行教育,他认为只有自己学懂和学得透彻,才能深入浅出讲得通晓畅达。他尤其注重身教,以自己模范行动和苦学精神,去感染和促进学生。他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赶到学馆,检查学生到馆及学习的情况,不管风雪寒暑,从不懈怠。对学生的作业,他一贯严格要求,逐字逐句详细批改,并坚持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批阅完毕。他教授生徒,从不计较收费的多寡。当时按一般惯例,一个学生每年交纳的学费为四百至八百铜钱。而他却不循旧规,对贫困学生,分文不收。他不想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去成才的机会。

尹绾学识渊博,又能关心爱护学生,因人施教,所以学生都勤奋努力,师生关系融洽,同时也赢得了许多家长的信赖和支持,一些外地学生也来到他的学馆求学。塾馆常常被学生挤满。有时室内容不下,院子里、走廊里、屋檐下也摆满了学生自备的书桌,呈现出一幅桃李满园的盛景。

尹绾为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业绩,也深深地扎根于武威人民的心中。他的学生,潘挹奎在其《武威耆旧传》一书中,称尹绾“善为人师”,这个评价是非常恰当的。

王化南

王化南(生卒年不详),字荫棠,武威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知县。历任直隶广昌、静海、怀来知县,山东平度州、莒州知州,后辞官回家在县书院任主讲。

王化南为官以廉洁而闻名,尤其严于吏治,深受人民爱戴。他说:“衙门内多一人,百姓多受一人之累。欲为百姓去累,当先于衙门去人。”他每到一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减冗员。

在平度任知州时,除了裁减冗员,还大兴水利造福于民。为此,百姓编了一首民谣说:“王公来,谋民食。浚源泉,汰蠹役。民利兴,民害息。公不来,吾谁翼?”当他因病辞官要走的时候,送行的百姓都泪流满面,不忍他离去。有人还作诗饯别:“公为百姓来,百姓送公去,渠水如许清,看公走马处。”表达对一任清官的留恋之情。后来他到莒州后,一反旧弊,采取闭场考试的办法,所有考试用具全部由官府供给,不准自带。并规定考试规则,当天完不成答卷的可以住在考场内继续答卷,由官府供给饮食,作弊的除名,取消考试资格,不送府院。连续实行几年,从根本上革除了莒州考试的弊端。

王化南为官政绩突出,颇有声望,加上他在山东州县官吏中资历较深,有人推荐他担任直隶知州。他的上司想借此索要贿赂,王化南生气地说:“我难道是以钱求官的人吗?”于是辞官回家。他在述怀诗中有二句说:“羞闻白兔营三窟,每对黄金凛四知。”表达了他清清白白做人,不为个人名利而阿谀奉承的节操。

王化南好学,至老而不厌。他做官的时候,每天凌晨起床就批阅公文,午间处理公事,听汇报、办案件。下午集合府内官员谈经史、读典故、命题赋诗。饭后就回自己房中读书,书声琅琅达于署外。人们听到这声音,错把官署当作学府。他回到家里,主要精力仍然是读书学习,每晚读书至深夜方才就寝。读过的书每年都要有计划地重温几遍。有人作了一幅楹联赠他“官职声名俱入手,风流儒雅是吾师。”

武威知县章淮树是个爱才之人,喜欢奖励提携有学问的人。他听到王化南辞官回籍,就请他做了书院主讲。王化南教学耐心细致,管理非常严格,不论冬夏,总是把书院外门关起来,学生出门要请假,进门要报告,学习要勤奋,不得有丝毫懈怠,彻底改变了当时学风涣散的状况。另外,除正课外,他还要求学生学习历史,每天都要记录和背诵几条历史资料。凡受教于王化南先生的人,都知晓中国历史。从此,武威书院有了学习中国历史的风气。

李蕴芳

李蕴芳(?~1755),字湘洲,武威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但很喜欢读书,还善于考证经史。由于他博闻强识,当地的青年学子纷纷向他求教,他都能答问无穷,所以人们送他一个雅号叫“万宝全书”。

蕴芳幼承家学,学习基础相当好,尤其他的文章居诸生之冠。乾隆七年(1742),内阁中书胡中藻到雍凉主持考试,以《黄河赋》命题,陕、甘两省的秀才中,武威人曾国□考取第一,李蕴芳虽名列曾国□之后,考了第二名,而胡中藻对蕴芳的文章评价极高,认为他可以和晋朝的文学家木华、郭璞等人相媲美。乾隆八年(1743),在凉州的岁科考试中,蕴芳考上了优贡,到京城的国子监读书。胡中藻和他有文缘,故人们把他看成是胡中藻的学生。他对李蕴芳赞不绝口。蕴芳在太学修业期满,担任了旗学教习,一面工作,一面发愤读书,一直坚持了八年。乾隆十七年(1752)春天,他考中了举人,秋天又考中了进士,但未被重用。

旗学教习期满后,任江西石城县知县。他的师友都认为,像他这样的文才,留在史馆太有用了,做知县则太可惜!而他在知县任上干的很好,自己也觉得很满足,很高兴。

蕴芳在石城任知县时,“犹著述不辍”,而且喜欢谈诗,诗名大震。赣州府知府也喜欢写诗。一天,这位知府召集所属知县饮酒,席间拿出他的诗集让人评论,他的真正用意是想听到蕴芳的评价。在座的人异口同声地阿谀奉承,蕴芳却装做什么也没听见。这位知府再三要蕴芳说话,蕴芳把诗集拿在手里翻了几遍,称赞诗集的纸质好,字也写得好,对诗作本身则只字不提。知府由是怀恨在心,想借机中伤蕴芳,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不料在这个节骨眼上,胡中藻出了问题。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清高宗弘历指出他的《坚磨生诗钞》中“一把心肠论浊清”、“天非开清泰”等诗句,不仅诽谤了高宗本人,而且诽谤了国家。四月,胡中藻被处斩。赣州知府早就知道李蕴芳是胡中藻的学生,胡出了事,他要想方设法株连蕴芳,给蕴芳罗织罪名。蕴芳文才虽高,但写作十分谨慎,从中抓不到什么东西。知府奉命搜查胡府时,发现了蕴芳致中藻的一封信,里面有“初官知县,不谙刑名,相验乃甚苦”

的话(相验:遇有命案,由地方官率领检验员等前往验尸),这才总算抓住了“把柄”。他拿着这封信找上级给蕴芳定罪,想把蕴芳置于死地而后快;上级虽不愿意这样做,无奈这件事牵扯着胡中藻“诽谤朝廷”罪这个大案,清高宗认为“李蕴芳身为县令,乃以检验为苦,反复嗟怨,其属狂悖”。就在这年秋天,李蕴芳也被杀了。

李蕴芳的著述共有几百卷,胡中藻的事情发生后,他将自己的著作寄给了一个朋友,想通过他流传后世;可惜这位朋友胆小怕事,听到中藻、蕴芳出了事,竟把蕴芳这批一生心血的结晶全部烧毁。幸存下的有《溉愚堂遗诗》二卷。

樊于礼

樊于礼(生卒年不详),字立夫,古浪人,乾隆甲午科(1774)举人。性情端庄谨慎,举止大方不苟,对亲友诚挚,待父母至孝,为乡里所推崇。他学习勤奋,为文缜密,论述精辟,博采众长,融会经史奇情,锤词练句,一气呵成,深受识者钟爱。中举后,任湖南长沙、清泉等县知县,爱民如子,政绩卓著,百姓爱戴备至。后因母逝世,回乡服丧守墓三年,清居家室,足不出户。知县李□慕其贤而造访,他毕恭毕敬相迎。李□返回时,又送之门外停立,等到听不见车马声时,方回屋。当时,古浪学子在长安参加乡试,贫苦百姓的子弟难于筹措盘费,人才多有埋没,士民感慨。樊于礼提倡设立兴文社,并第一个捐银千两,有识之士纷纷响应,捐银数千两,作本生息,供古浪学子赴试之用。从此,赴试者渐多,取利功名者不乏其人,士人对于礼感恩戴德。后服丧毕,仍回湖南复任,治行政声为湘中第一。

张澍

张澍(1776~1847),号介侯,凉州府武威县人,世居武威城内吉府巷。父名应举,是一名秀才,靠蒙学教书维持生计。母亲张氏,是元朝驸马高昌王后裔。张澍童年丧母,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10岁前在父亲指导下读书,10岁时入乡里私塾,几乎无人能做他的老师。后来,拜进士刘作垣为师,学业进步很快。

乾隆五十九年(1794),到西安参加乡试,榜列第四。24岁时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六年被派到贵州省玉屏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后代理遵义县知县、广顺州知州。由于性格刚直不阿,为人正直廉洁,丝毫不徇私情,因而两年之内三易其地。有一次,云南巡抚一行路过县上,随从人员向张澍索要钱物,他不但不给,反而打了一百板子。为此,他受到排挤,只好辞官回到西安。后因生活困难,接受了汉南书院主讲席之聘。用两年时间游历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后在安徽治水有功,补任四川省屏山县知县,接着代理兴文、大足、铜梁、南溪知县。一次,他的老师、四川总督蒋攸向他了解四川的情况,他回答说:“公入境就推举贤能,弹劾贪官污吏,使官震动。但所推举的某州官,却是贿赂之徒。某县令又是一个奸佞之辈,难道也能算贤人吗?”。蒋攸听后默不作声。他又上书指责蒋攸不深入调查研究,偏听偏信,并表示了对蒋攸的失望。他以“循吏”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求他的上级,这样不但得不到迁升,连县令也当不成了。又于道光年间任江西永新知县、临江通判等职。道光十年因疾辞职,从此结束了他的仕宦生涯。

引退后的张澍游历了江西、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相会了当时的名流宋翔凤、郑延祯、陶澍、钱泳、俞正燮等。57岁时回到西安和乐巷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不久,患了眼疾,双目失明。他叹息说:“夺我双眸子,世间少数百卷奇书!”道光二十七年(1847)五月,卒于西安寓所,享年72岁。

张澍一生在仕途中是不得志的,但在学术上却成就很大。清朝张之洞《书目答问》附录《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称张澍“才气无双,一时惊以为异人”,列入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内。他的《姓韵》《辽金元史姓氏录》《西夏姓氏录》《姓氏寻源》《姓氏辩误》等“姓氏五书”,被《清史稿·文苑列传》称为“绝学”。

张澍担任地方官时,很重视地方志的编纂。他主持重修的县志有《屏山县志》和《沪溪县志》,亲自编纂了《五凉旧闻》《大足县志》《凉州府志备考》《续黔书》《蜀典》等。

在金石学方面,张澍写了不少金石题跋,都收在《养素堂文集》内。他喜欢游览,尤其爱搜寻古碑。嘉庆十五年(1810)秋,他在游武威城北隅清应寺时,发现一座碑亭前后用砖砌封闭,寺僧说:“相传这是不能打开的,否则有风雹之灾”。他说服僧人打开后,《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即西夏碑)赫然在目。西夏碑正面刻西夏文,背面刻汉文,是一件珍稀碑刻。此碑于196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辑佚方面,他编辑的《二酉堂文集》《诸葛忠武侯文集》比较有名。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说:“幼时,尝见武威张澍所辑书,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为恭乡里,尚此之谓”。可见,鲁迅为家乡整理编写《会稽郡故书杂集》等古籍,是深受张澍影响的。

张澍也是位诗人。其《养素堂文集》中有诗3051首。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中说:“甘肃与中原鸾隔,文化自昔朴僻,然乾嘉间亦有一二流之学者,曰武威张介侯,善考证,勤辑佚,尤娴熟河西掌故,与段茂堂、王伯申、钱□石诸人毕友契”。清代就甘肃而言,以张澍在学术上的成就为最高。

张澍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不乏佳作。生前已刊行著作32种207卷,未刊著作多种,其中大部分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法国人伯希和以低价收买,带到法国,收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少部分于1963年由陕西博物馆收藏。

张鼲

张鼲(1750~?),字风,号桐圃,武威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升为户部郎中。

鼲在京为官不久,就出任江西吉安府知府,以后又调任湖北荆州、宜昌、郧阳,湖南长沙等地知府。在他去荆州时,荆州正遭水灾,而地方官吏只知贪污赈济粮款,中饱私囊,却不治理水患,赈济灾民。百姓离乡,流落他方。因此荆州知府被革职,选派他去接任。面对哀鸿遍野的凄惨情景,他忧虑地在诗中写道:“邻郡那无喜,亲民重有忧。随车荣五马,解刃困全牛。赈罢疮痍在,宫虚案牍留。闾阎问府主,何术奏新猷?”因此,他到任后积极治理水患,主持防洪抢险,赈济灾民工作。不幸就在这时,他父亲病逝,遂离任奔丧。服丧期间,得知荆江又泛滥,荆州洪水成灾,为救民于水火,他毅然离乡赴任,防洪救灾,组织百姓重建家园。他写诗表达当时心情说:“惊风吹雨逼穹庐,又去荆襄问旧途。忍听松楸喧鸟雀,愁看城廓占龟鱼。职臣未预堤防策,黼座频宣赈恤书。闻道经营劳上相,何人典守敢宁居。

”从诗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同情百姓,忠于职守的好官吏。

他在两湖六年调了四任地方知府,他在诗的引言中写道:“计余六年内,凡三行三峡,七度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