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人物卷
20816800000032

第32章 简介人物(4)

尹伟先,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65年1月。1983年9月至1987年6月在兰州大学攻读学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在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6月配到西北民族学院工作,任学报编辑,后调入历史系从事教学研究。兼职兰州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维吾尔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各民族共创中华: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的贡献》《明代藏族史研究》3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省教委奖励5次,是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刘虎

刘虎,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62年6月,1985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市医院(武威地区医院)从事普外工作,从医20年,诊治病人6万多人次,完成大小手术4000多例,率先在武威开展门脉高压门奇断流术、规范性胃癌根治术、十二指肠镜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脓肿,开展了肝肠盆式吻合治疗肝门胆管狭窄。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1996年被评为“武威地区十大优秀知识分子”,2002年被甘肃省卫生厅选送为第十四批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专家组成员赴外工作2年。2003年晋升为普外科主任医师。

张兆奎

张兆奎,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54年3月,1977年参加工作。从事内科急诊临床医疗工作28年,主持完成和参与完成《置管引流尿激酶程序灌洗结核性心包炎临床研究》等十个项目,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参编医学专著两本,在国家、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2003年晋升为心内科主任医师。

赵振元

赵振元,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57年8月,1978年8月参加工作。开展儿科临床工作,擅长于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病、血液病的诊治。在临床科研工作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8篇,主编了24万字的专著1部。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徐创贵

徐创贵,民勤县人,生于1961年12月,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民勤县人民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篇,参编《现代临床辅助诊断》著作1部。获地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丹参、硫酸镁、脑活素联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获2003年武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晋升为内科主任医师。

毕开国

毕开国,民勤县人,生于1952年9月,1977年10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外科医疗工作。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篇,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科研成果获地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县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01年3月被民勤县人民政府授予“十佳公仆”称号。2002年12月被武威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公仆”称号。2003年9月被甘肃省人事厅、卫生厅授予“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2月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9月晋升为普外科主任医师。

徐庚全

徐庚全,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63年3月,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任市畜牧中心动物检疫站站长。主持完成了“猪产业技术与经营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内容在国际上也属于较先进的水平;主持完成了“武威地区畜禽疫病普查及防治研究”,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完成“发展农区庭院适度规模养殖商品生产试验示范研究”,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省级奖);参加完成的“武威庭院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获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省级奖);主编的《猪产业技术与经营》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50万字);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国外刊物上4篇,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1篇。先后被审定为“地区级拔尖人才”、“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受地、市厅级党政机关表彰奖励6次。2004年晋升为高级兽医师。

齐玉文

齐玉文,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52年6月,1977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武威县大河二院、凉州医院工作。30年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6项。撰写论文22篇,其中10篇发表于国内医学杂志。2003年12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陈兴川

陈兴川,古浪县人,生于1964年5月,1985年9月参加工作。任凉州医院副院长。成功施行脑和脊髓肿瘤手术200余例,能够开展脑动静脉畸形切除、颅内压增高分流和脑脊液漏修补等疑难复杂手术,达到市内领先水平;应用微创锥颅、小骨窗钻孔引流、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亚低温脑保护等多种方法抢救重度颅脑损伤,成功率6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200多例;在全省地县级医院首家施行听神经瘤切除术2例。武威市神经外科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创建了凉州神经外科和武威中风专科医院。组织开展了河西首例肾移植、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胸腔镜下肺肿瘤切除、妇科宫腔镜手术、肿瘤血管内介入化疗、脑血管介入诊疗等新技术。2003年12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石培泽

石培泽,民勤县人,生于1956年。2004年12月取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任武威市水利局副局长。

张同泽

张同泽,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62年。2004年12月取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任武威市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

李宗礼

李宗礼,民勤县人,生于1964年。2004年12月取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任武威市水利局水电工程局局长。

冯祥元

冯祥元,古浪县人,1963年出生。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2005年11月评为正高级工程师,任武威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组织完成了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下达的2项林木育种繁育、示范课题,选育出10个优良品种,被省林业厅审定为林木良种,建立了西北地区最大的杨树良种收集、试验、示范、繁育推广基地500亩。先后获国家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被选入“55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同时被评为省林木种苗先进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1部。

******

******,武威市凉州区人,1960年6月出生。武威市凉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兼任武威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能熟练运用中医辩证施治原则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间质疾病、肺气肿及脾胃肝胆疾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取得了较好疗效。在《中国中西医结合》《中医研究》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获得武威市科技进步奖2次。2005年经甘肃省中医药高评会评审获得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任职资格。

韦瑛

韦瑛,古浪县人,1963年9月出生。在武威市农机中心工作,武威市九三学社副主委,武威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984年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1995年取得高级农艺师任职资格,2004年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参与和主持完成17项重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共获得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科委星火三等奖2项,国家级丰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国家或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8篇。1998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郭开同

郭开同,武威市凉州区人,1957年出生,****党员。2005年取得国家教委认证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晋升为心内科主任医师。任凉州区院院长、凉州区卫生局局长等。撰写发表《心绞痛患者阿斯匹林治疗前后CRP动态变化的临床观察》等13篇论文,编写出版有《内科医嘱手册》,主编出版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必读》《健康储蓄指南》《凉州医院现代医院文化》等;《内科医嘱手册》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凉州医院现代医院文化》被评为全国医院文化优秀成果奖。1999年被武威地委评为“全区十佳公仆”;2000年被评为“甘肃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2002年被国家卫生部委托授权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2003年被武威市委、市政府评为“武威市劳动模范”,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2005年被中华医学管理学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个人”。

张天德

张天德,武威市凉州区人,1964年出生,兰州医学院毕业,大学本科。1987年参加工作,2005年晋升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兰大医学院兼职教授。农工民主党党员,完成的《应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等科研项目获武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临床医学科研成果5项,获武威地区(市)科技进步奖4项。撰写发表《芪参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0例临床观察》等科研论文。2004年主编出版《现代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2000年被共青团武威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及“十佳优秀知识分子”称号。2003年被甘肃省人事厅、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中国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评为“防非典先进个人”。

甘国福

甘国福,古浪县人,1953年2月出生,****党员。甘肃农业大学毕业,在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1998年被评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系甘肃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2005年5月17日获得农业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0年,先后承担农业部、省科技厅、省农委、省农业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0余项,并有30项分获省、市、县科技进步奖。其中获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2项。

先后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出版《农作物病虫草害和天敌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武威市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研究》。1992年被评为全国振兴农业先进个人和社会化服务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全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1995年被武威地委、行署授予“武威地区职工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6年被评为全省粮食增产先进个人和武威地区科技明星;2002年被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先进个人;2004年1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常智善

常智善,民勤县人,生于1963年7月,****党员,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任民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2006年12月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引进培育成功了15个农作物新品种。主持完成科研项目28项,有21项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奖。其中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篇。先后21次受到国家部委、省、市、县级表彰奖励。其中省部级4次。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地区级拔尖人才”、“地区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教兴区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3月被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事厅确定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6年12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高芳山

高芳山,古浪县人,生于1956年,****党员。甘肃省畜牧学校毕业后西南民族大学进修,在天祝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2006年12月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1981年至1991年在省畜牧总站工作,1991年至今在天祝县畜牧兽医站工作。在20多年的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中,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培育提高、当地山羊杂交改良、岔口驿马保种选育、当地牦牛的提纯复壮、编写科普材料做宣传、下乡蹲点搞扶贫等都起到了业务骨干带头示范作用。主持完成多项科技推广项目,获省部级丰收奖和科技进步奖6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8项。参加编写出版专著4部,在省级以上学述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1998年被地区行署授于“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次获“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胡发成

胡发成,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63年8月,****党员,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毕业,农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任武威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草原站站长,兼任武威市农业中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2006年12月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主持、参加完成的天然草地建设保护、牧草种植、饲料生产加工利用、畜牧推广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示范、推广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省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武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主持完成的《荒漠草场白刺夜蛾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技术报告、科普读物25篇、册。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10次,其中2000年被评为“武威地区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武威地区新长征突击手”,2004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苗兴廷

苗兴廷,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1952年2月,****党员,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任武威市人民医院副院长。2006年12月晋升为儿科主任医师。2001年7月获甘肃中医学院“优秀临床代课教师”;2003年9月获“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2004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并在国家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2006年7月获“全省优秀医务工作者”。

王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