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凉州卷
20816900000025

第25章 商贸供销(1)

一、商业经营

商业在凉州区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汉武帝在武威建郡设县,武威便成为内地与西域各国商品交流的重要商埠之一。中原丝织品等经武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西域及中亚各国的物产如胡麻、核桃、苜蓿、葡萄、葱、蒜等经武威大量传入中原。武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物丰富,商业兴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中原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发展呈衰退局面。但河西较为安定,割据河西的统治者对于对外商业交易非常重视,加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先后建都于姑臧,凉州便成了整个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隋唐时,凉州为西域贸易门户,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外商川流不息。又是各国商人和僧侣汇集经商与传教之地,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之所。中原丝绸、漆器、铁器、陶器、茶叶等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往西域各地,西域的珠玉、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良马又从这里输往中原。西域及中亚商人前来凉州贸易或经凉州而入长安者较前更多,不少商人定居凉州,著名的昭武九姓商胡即其中的一部分。

宋时,北方战争频繁,受辽、金、西夏等国的阻隔,加之经济重心南移,丝绸之路贸易衰落,较之盛唐时期已经衰败得多了。

元灭西夏,统一中国,丝路重新畅通,但因航海事业的兴起,对外贸易的路线已转移到东南沿海,武威农业也陷入衰退境地,手工业遭到摧残,商业贸易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

明嘉靖三年(1524),嘉峪关关闭,丝绸之路停止运行。武威商业贸易日趋萧条,商业交易均在区域间进行。嘉靖三十九年(1560),武威高沟寨、铧尖墩等地设立了茶马集市,用内地的砖茶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一度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商业往来。

清王朝建立初,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各民族之间商业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康熙三十七年(1698),开放嘉峪关,恢复中外贸易,武威商业重又繁荣起来。外地商人来武经商,致富后就地安家,世代经商,成为世家。

辛亥革命后,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对武威商业经济带来了极大破坏。民国16年(1927),武威大地震,所有商业店铺遭到严重破坏;民国17年(1928),发生“凉州事变”,对商业破坏很大;民国20年(1937),马步青部驻防凉州,开设西发源、德永协等“官办”商业,控制黄金,操纵布匹,垄断市场,并且种植鸦片,强迫商号推销。致使商号倒闭,人员外逃。

1939年至1949年的10年间,武威县物价上涨幅度达两万倍,平均每年上涨两千倍,武威商业经济趋向崩溃。民国6年(1917),武威县商会成立。民国23年(1934),下设14个同业公会。第一任商会会长由振兴泰商号掌柜王保元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商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个体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于城市大街小巷。20世纪90年代初,凉州区的18户国有、集体商业企业担负着凉州区城乡80多万居民的日用消费品供应任务,近400个中小批零网点遍布城乡。到1989年,完成国内纯销售1.15亿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凉州区的私营、个体商业迅速发展起来,网点遍布城乡,成了城乡居民消费品供应的主渠道。凉州区国有商业的市场经营份额不断萎缩,到1997年已不到20%。到2006年,凉州区内已建成营业的大型商场超市有浙江大厦、凉州商厦、义乌商贸城、丽达百货商场、西凉批发市场、再就业市场、凉州市场等,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0.92亿元,其中:城市实现零售额15.07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85亿元。

二、供销合作

1、机构

武威县在民国时期办过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民国26年(1937),组织县级生产合作社7所,乡级生产合作社8所,消费合作社1所,发展社员1.35万人。民国33年(1944)4月6日,武威县合作联社成立,民国34年(1945),全县合作社按一乡一保一社的原则,分别建立乡生产合作社6所,消费合作社1所,保生产合作社104所。保社的实权,被当地豪绅操纵,后因法币贬值,物价暴涨,各专业合作社相继停产歇业。

1950年4月6日,武威县供销商店成立。8月4日,武威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1951年,在农村发展5个基层供销社,在城市发展市民、职工2个消费合作社。1983年5月23日,成立武威县供销合作联合社,恢复了合作商业性质,成为政企合一的经济实体。下属5个公司、17个农村基层社,商业购销网点586个,共有职工2144人。1985年6月19日,武威县改市,武威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武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993年,武威市供销合作联社更名为武威市供销合作社。2001年,市改区后,武威市供销合作社更名为凉州区供销合作社。

2、农资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主要包括化肥、农药、中小农具、耕畜、农用地膜等。

化肥1952年开始供应化肥,当年销售化肥925公斤。1986年,全区供应量突破10万吨,由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独家专营。1952年到2000年的49年中,化肥供应的大致过程是:1972年前20年宣传推广,农民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习惯到喜欢,使用范围由局部到全面,由城郊到远乡、山区,中间25年推广配方施肥,在使用和供应上渐趋科学合理。供应品种由单一到齐全,由低含量小化肥为主到高含量大化肥为主,由供需平衡到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施肥水平提高,需要量激增)。1997年后供需达到饱和,部分品种出现供大于求。

由于个体、私营商业兴起,供销合作社市场萎缩,效益不佳,逐渐以各种形式改革,国营农资供销企业的销售量逐年下降。2001年,供应各类化肥17.38万吨。2002年,供应19.8万标吨。2004年下降至15.4万标吨。到2006年供应15.9万标吨。

农药凉州区推行使用农药始于1952年底,1989年,农药列为专营物资,当年供应各种农药73吨,并在双城供销社试办“庄稼医院”一处,开展科学合理用药的试验示范。2001年,供应224吨,2004年供应324吨。这一时期的化肥供应由专营到放开,私营农资经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化肥经营进入了以私为主的经营局面。

3、生活资料供应建社初期,生产资料的供应主要是食盐、食糖、茶叶、火柴、棉花、土布、色染布、煤油、锅碗、小百货等生活必需品,这一时期对社员实行优惠政策。

1953~1957年,供销社有计划的组织商品流转。1959年到1965年,遭受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副食品紧缺,对食糖、茶叶、煤油、火柴等实行凭票、凭证供应。为了稳定市场,合理分配供应商品,扩大了票证定量供应的范围。1983~1989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社会购买力提高,供销社经营逐步走入市场经济之路。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业流通领域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各种形式的批发零售市场应运而生,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格局迅速形成,商品流通市场异常活跃。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村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被逐步打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销售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销售逐年大幅下降,2000年生活资料销售只有272.5万元,经营无法维持下去,关门歇业的门点越来越多。到2006年,由于企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国有供销企业均改制为民营企业,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被城乡星罗棋布的个体私营营业网点所代替。

4、收购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调拨及废旧物资收购一向是供销社的重要任务。自建社以来就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收购,基层供销社均设有收购门市部,负责农副产品的收购和调拨。大宗产品计划收购,预订合同,预付定金;小宗产品自由收购。2003年,收购小麦、玉米、黄豆、油菜籽等各类农产品1100多吨,销售额达1200多万元,到2004年收购小麦、玉米、大豆、黄豆等农副产品15200多吨,经营额达1300多万元。2006年购销玉米、小麦、大豆、苹果等农产品15100多吨,推销农产品总值达1900多万元。

畜产品是供销社收购的大宗商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资源之一。主要有绵羊毛、山羊毛、山羊绒、驼毛、杂毛、牛皮、绵羊皮、山羊皮、羔皮、狐皮、兔皮、猪鬃、猪肠衣、羊肠衣、生猪、羊、鲜蛋等。

5、再生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