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大事卷
20817100000010

第10章 唐朝

武德元年(618)八月唐高祖李渊派使到凉州,招抚李轨,轨大喜,派弟懋入贡。渊拜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十一月,凉王李轨称大凉皇帝,改元安乐(《资治通鉴》卷一八六·唐纪二)。

武德二年(619)李轨手下将领安修仁之兄兴贵,在长安当官,受唐高祖派遗,游说李轨归唐,轨不听,于是兴贵与修仁联络诸胡起兵击轨,轨战败被俘,后送往长安被杀。至此,河西为唐占领。是年唐置凉州总管府,以秦王李世民为左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等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派黄门侍郎杨恭仁安抚河西,后为凉州总管(《资治通鉴》卷一八七·唐纪三)。

武德三年(620)八月突厥袭凉州,败杨恭仁,掠男女数千人而去。

武德八年(625)四月凉州胡人睦加陀引突厥袭都督府,被长史刘君杰击退(《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

武德九年(626)三月突厥进攻凉州,被都督长乐郡王幼良击退。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闻凉州都督长乐郡王幼良,性粗暴,左右百余人皆无赖子弟,且侵暴百姓,与羌、胡来往,并有异志。太宗遣中书令宇文士代之。幼良欲杀士以据河西,太宗知之,赐幼良死(《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二月唐分全国为十道,凉州属陇右道。

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嫁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唐纪十一)。

龙朔三年(663)吐蕃发兵大破吐谷浑,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残部遁走凉州,并请求徙居内地(《资治通鉴》卷二0一·唐纪十七)。

咸亨元年(670)以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御吐蕃(《资治通鉴》卷二0一·唐纪十七)。

万岁通天元年(696)九月突厥袭凉州,将都督许钦明捉拿。

久视元年(700)闰七月吐蕃将麹莽布支袭凉州,围昌松(今古浪县西北)。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与之战于洪源谷(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六战皆捷,吐蕃大败(《资治通鉴》卷二0七·唐纪二十三)。

长安元年(701)十一月以主客郎中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元振善于抚御,在凉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遍野,路不拾遗(《资治通鉴》卷二0七·唐纪二十三)。

开元二年(714)河西节度使郭知运献《凉州大曲》于长安,受到玄宗赞赏。

开元八年(720)十一月突厥袭甘、凉等州,打败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掠契部落而去(《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二八)。

开元二十一年(733)唐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唐纪二九)。凉州属陇右道。

天宝元年(742)唐在边境地区设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是其一。河西节度使统大斗(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南)、宁寇(在今张掖市东北十余里)、玉门(在今甘肃玉门市赤金镇销东)、豆卢(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新泉(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等军及交域(在今甘肃永昌县西)、白亭(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白碱湖南一带)等守捉,屯兵凉州、肃州(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瓜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辖相当今甘肃安西县一带)、沙州(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辖境相当今甘肃敦煌市以西至新疆罗布泊、且末县一带)、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靖远、定西、会宁等地县),治凉州。统领兵七万三千人,主要防吐蕃、突厥的进犯(《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至德二年(757)正月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造反。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唐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经十七日乃平(《资治通鉴》卷二一九·唐纪三五)。

广德二年(764)凉州被吐蕃占领(《资治通鉴》卷二二三·唐纪三九)。历时97年。

大和三年(829)著名诗人李益卒。李益,姑臧人,长于七绝,有《李益集》传世。《全唐诗》辑李益诗二卷。

咸通二年(861)归义节度使张议(义)潮收复凉州。

咸通四年(863)置凉州节度使,领凉州、洮州(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以西、西顷山以东洮河流域)、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的高昌故城。

辖增相当今新疆吐鲁番市及鄯善县北)、鄯善(治所在今青海省乐都县。辖增相当今青海西宁市及湟中、平安、乐都等县地)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南。辖境相当今洮河、大夏河中下游流域、湟水下游及桑园岐积石峡间黄河流域地、临州(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康乐等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