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大事卷
20817100000029

第29章 1960年

1月20日武威县一万多人拥上火车站,哄抢铁路运输物资。其后还发生过抢粮、抢物事件。是月,根据****甘肃省委指示,张掖专区决定拿出1750万公斤国库粮安排群众生活。

3月1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武威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分别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武威县、天祝县第三届委员会。在随后分别召开的三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举朱瑜为武威********处第一书记,梁星为天祝********处第一书记。

4月****甘肃********处书记高健君主持召开张掖地委扩大会议,批判地委第一书记安振的错误,口头宣布安振停职检查。

6月21日****甘肃省委在给中央《关于我省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安排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的报告中说,今年入春以来,我省陆续发现通渭、陇西、民勤等9个县市,发生了群众粮食不够吃、害浮肿病、饿死人的现象。省委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给9个县市共调供应粮和籽种1.5118亿公斤,发给救济款114万元,基本解决了群众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

8月8日****张掖地委再次作出《关于坚决制止人口外流的紧急指示》。至7月底,全区流入新疆、内蒙、青海、兰州等地的人口达4.9万多人。

8月23日****甘肃省委决定,省委常委王耀华兼任张掖地委第一书记。免去安振张掖地委第一书记职务。

10月23月****张掖地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将农村社员的口粮标准提高到每天7、8、9两。同时,降低城市部分人员的口粮标准,中学生由每月31斤降到24斤,机关干部降到20斤,7~10岁的小孩每月供应18斤。

12月3日至5日****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简称“西兰会议”)。会议着重讨论甘肃省农村人口外流、浮肿、死亡的问题。会后全省采取措施抢救人命。武威被列为抢救重点县。

12月11日****中央西北局领导来张掖了解“兰西会议”的贯彻情况。后向西北局和甘肃省委报告了张掖全区发生饿死人的严重情况,对专区主要负责人几年来的错误做法作了严肃批评,要求全体党员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抢救人命。

12月15日张掖专署发出《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立即建立临时医院和医疗站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全区有7.5万余人患干瘦、浮肿等各种疾病,因病死亡情况十分严重,各级组织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命。

12月16日****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在张掖地委常委会议上传达省委有关张掖工作的一些决定指出:给张掖调入粮食1.5亿公斤,安排群众生活;调出7万人(4万工人,3万劳改犯人)移工就食(至1961年1月20日,实际调出4.7万人);保证群众每天吃够6两粮,允许把口粮从食堂打回家去;开放和稳定初级市场。要求地委主要抓两条:一是调粮,二是安排生活,其他工作可暂停。

12月19日张掖专区成立调粮指挥部,从1961年元月15日开始从新疆、东北调粮。

12月20日****中央西北局工作组向甘肃省委报告张掖地委领导的错误及其造成的严重恶果称:一是严重虚报浮夸。1957年以来搞“反瞒产”斗争,粮食征购任务一年比一年大,而实际产量一年比一年少。二是采取斗、批、打、捕、恐吓等手段,大整基层干部。三是官僚主义、强迫命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