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西部大开发系列丛书:西部生态环境
20817200000008

第8章 西部的河流、湖泊(3)

元江在云南境内的长度为772公里。沿途所经地区多为高山深谷的峡谷地带,落差大,水力资源也很丰富。流域内多热带与亚热带森林,是云南主要林区之一。主要支流有李仙江、绿汁江、小河底河、藤条江、盘龙江等。

云南属伊洛瓦底江水系的河流,主要有独龙河、大盈江、龙川江及其支流。

23.独龙河。

独龙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流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折向南流,以后转向西流出国境线,进入缅甸,为恩梅开江的东源。独龙河只有一小段在云南境内,所经地区多为深切的峡谷。这里容易进入潮湿的水汽,所以气候湿润,垂直变化显著,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24.大盈江。

源出于云南省腾冲县西北部,开始近于南北向流动,后转为向西南流,经梁河县,至盈江县西南部流出国境线,进入缅甸。流域内降水丰沛,而且多暴雨,往往造成山洪暴发,导致河流改道,河水泛滥成灾。盈江县附近的河谷地带,泥石流现象比较突出,急待治理。大盈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水量丰富的支流。大盈江流域高温多雨,地势开阔,海拔较低,森林资源丰富,宜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

25.龙川江。

龙川江发源于云南省腾冲县东北部边境一带的山地,南流至龙陵县西北折向西流。经过潞西县在遮放坝以下进入瑞丽县后称为瑞丽江,由瑞丽县西部流出国境,进入缅甸。龙川江也是伊洛瓦底江的重要支流。龙川江沿途流经多雨地带,是一条水量丰富的河流。流域内气候高温多雨,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均较丰富,在开发利用方面。大致和大盈江相同。流域内出产的遮放米和咖啡都很有名。

26.滇池。

滇池又名昆明湖,古称滇南泽。关于“滇池”一名的来源各说不一。如《华阳国志》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新纂云南通志》中说:“滇池以居全国之颠得名。”一般认为前一种说法比较可靠。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面,湖的面积为311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9公里,东西最宽约13公里,形状似弯月,是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流域面积2866平方公里,接纳盘龙江、宝象江、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20多条河流,其中以盘龙江最大。盘龙江源出自高明县西北的梁王山(一名东葛勒山)的黄龙潭,与支流邵甸河汇合后便有盘龙江之称。上游多流经山谷,到昆明松华坝,地势豁然开阔。下游分支为土坝、金家、杨家、鱼翔等河注入滇池,全长80多公里,流域面积为847平方公里。盘龙江古称“滇池河”,流经昆明城区的一段,传说在宋代“大理”地方政权时期,两岸堤上栽种黄色的迎春花,曾被称为“金棱河”,“金汁河”,因而得名。

滇池的北、东、南三面,因有许多河流注水,挟带大量的泥沙淤积而成湖积和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渠道纵横,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滇池水深一般为5米,最深达8米。岸坡陡峻,湖盆中部较为平缓,充分显示出构造湖的特征。湖岸长150公里,沙岸约占90%,岩岸仅西山至原昆阳城北一段,约占10%。湖岸发育率为3.14。滇池东北部因盘龙江等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冲积和湖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鸟爪形三角洲。其中有一条天然沙堤,自东向西延伸,直逼西山悬崖,这就是著名的海埂。海埂将滇池分为两个部分,海埂以北为草海,又名西湖、青草湖或积波湖。草海水草丛生,沼泽化作用明显,面积日益缩小。海埂以南为昆阳海(或称外海)。草海与昆阳海间有大泊口、小泊口相通。

滇池为碳酸盐型的湖泊,酸碱度(PH值)为8~8.2,呈微碱性反应,这是由于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石灰岩的缘故。滇池在注入河流的影响及常年盛行西南风的情况下,形成了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湖流。因水的深度不大,在波浪和水体对流的作用下,水色呈黄色、淡黄色,透明度约为1米~1.5米。整个湖底为沙质,缺少水生植物,仅在岸边浅水地带和草海内有较多的水生物。滇池的鱼类也多分布在这一带水草茂盛的地区,主要鱼类有油鱼、白鱼、鲤鱼等。

滇池通过海口河流入普渡河,汇于金沙江。海口河是普渡河的上游,因河中有沙洲,形状似螳螂。故海口河又称为“螳螂川”。由海口至富民一段长93公里,富民以下称普渡河,长约201公里。螳螂川落差很大,水利资源丰富,这里有我国最早建立的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

27.洱海。

洱海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池。因湖的形状如人耳故称洱海。位于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点苍山东麓。

洱海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碧波粼粼。从湖滨西望点苍山,十九峰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山腰云雾弥漫。湖光山色相映,雄伟壮丽,素有“银苍玉洱”之誉。海东诸山起伏平缓,向东逐级抬升。湖中有三岛(金梭岛、赤文岛和玉儿岛)、四洲(赤沙鼻洲、大贤洲、鸳鸯洲和马帘洲)和五湖(太平湖、莲花湖、星湖、神湖和潴湖)等自然景致。

洱海北起邓川,南至下关,南北长约400公里,东西最宽9公里多,湖岸长达116公里,湖岸发育率为2.11,面积约248平方公里,是云南的第二大湖。洱海北有弥苴河注入,东南有波罗江流入,西纳点苍山十八溪,其中以弥苴河为最大。弥苴河上游有两源:东源出鹤庆县西南,名梅茨河,南流入洱源县为大营;西源出自洱源县;两河汇合,经邓川注入洱海。弥苴河携带大量泥沙沉积于洱海。形成北面的平原和伸入湖中的三角洲。波罗江于定西岭奔泻而下,挟带泥沙形成凤仪一带的平原。点苍山十八溪的洪积,冲积成大理平原。洱海的水经下关的西洱流入漾濞江,最后汇入澜沧江。西洱河落差水利资源丰富,建有梯形水电站。洱海流域面积为2785平方公里。

洱海的北、西、南三面为沙岸,东岸多为沿岸。湖盆充分反映出构造湖的特征,离岸不远有陡坡,逐步平缓延伸至湖心。喜洲附近有一天然沙堤深入海中,形成半岛状的海舌。海舌以北为内海,以南为外海。平均深15米,最深点达21.6米。内海深度不大,一般不足13米,外海在大理以南也比较浅,水深在10米左右。由于点苍山十八溪的冲积,洱海西部湖水没有东部深。东岸流入的大河少。

洱海为碳酸盐类型的湖泊,酸碱度为8.2左右,呈弱碱性反映。湖水呈绿色,透明度比较大。湖中水生植物较多,适宜于各种鱼类生存,盛产弓鱼、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鳢鱼等。

28.扶仙湖。

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和华宁三县之间,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陷落湖。因距离澄江县最近,又名澄江海。

抚仙湖的形状似一倒放的葫芦,北端大,湖面宽而深,南部较窄小,湖面窄而浅,中间细长如颈。抚仙湖长约31公里,最宽处11公里左右,面积约212平方公里。抚仙湖最深达151.5,平均深度约87米,湖岸发育率为1.81,湖岸长约90公里。这个湖泊是云南的第三大湖,同时也是云南最深的湖。

抚仙湖的东、南、西三面山岭迫近湖岸,仅北部一带比较平坦开阔。水源主要靠星云湖及地下水供给。星云湖与抚仙湖相通,星云湖湖面比抚仙湖高3米左右,其湖水通过海门河流入扶仙湖。星云湖平均水深5.6米,最深处仅12米,比抚仙湖浅得多。往年抚仙湖的河流都很短小,有梁王河、东大河和西大河。较大的泉水有西龙潭、热水塘等。东部的海口河为湖水的出口,湖水由海口河排出,注入南盘江。抚仙湖流域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星云湖的流域面积为325平方公里,共计1409平方公里。

抚仙湖中有一岛屿,名孤山,风景秀丽。抚仙湖湖水颜色碧绿,透明度大,可达4米~5米。湖上风浪较大,加上水深,捕捞鱼类比较困难。湖中除盛产有名的鱼外,还产鲤鱼、花鱼、青鱼、草鱼、马鱼等。沿湖地带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烤烟、油菜等作物。

29.杞麓湖。

杞麓湖也叫通海湖,位于通海坝内,因靠近杞麓山(现名秀山)而得名。

杞麓湖湖水靠地表水和地下水供给。流入湖中的河流一般都很短小,最大的为西部长沙河,长约24公里,其余河流不仅短小,而且多为间歇性流水,如大新河、干沙河、琉璃河等。此外,湖中有不少地下水出水洞。杞麓湖无明显的出口,仅东南部岳家营附近有一石灰岩溶洞,名为落水洞,水从此下泄为地下暗河,分别流至华宁县大龙潭和南盘江边小村附近,出露地表注入南盘江。

杞麓湖近似东西向,面积为42.3平方公里,东西长15.5公里,南北最宽为5.6公里,湖岸长约64公里。平均水深为4米,最深达15米,流域面积为363平方公里。湖盆自西向东倾斜,东部较深,西部较浅,湖水呈黄绿色。湖中水产以大头鱼、鲤鱼、鲫鱼、小白鱼等为主。

杞麓湖湖滨一带农业发达。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水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粮食单产较高。经济作物主要是烤烟,品种好,产量高。

30.异龙湖。

异龙湖位于石屏县城东,又名东湖或石屏湖。湖面略呈东西向,为一构造岩溶湖。异龙湖原是南盘江支流泸江的上源,原来湖水东流注入南盘江,现在湖水已改道流入元江。

异龙湖北岸与山地相接,湖岸平直,有12个岩溶泉流入湖中,南岸山地起伏平缓,河谷发育,湖岸弯曲,有大湾、高家湾、杨家湾等九湾。入湖河流主要有三条:一为城河,发源于宝秀湖附近的山地,流入宝秀湖,再流出后称蔡营河,然后由西北向东南流,至大瑞城附近入异龙湖;二为城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袁家山、石屏县城南,在帽盒村附近注入异龙湖;三为城北河,源出自杨广城附近的山地,在城北大瑞城附近入异龙湖。异龙湖出口称湖口河,又名海口河,原注入建水县的临安江,现湖水南引后,原出口已放弃。

异龙湖湖面面积约42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4公里,最宽处为6公里,湖岸长86公里,平均水深3.5米,最深7米,流域面积为326平方公里。

异龙湖湖底平坦,除东岸为细砂底外,其他均为淤泥底,含腐殖质较多,厚度在2米左右。水色为黄绿色,透明度约1米左右。

异龙湖酸碱度为7~8,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水中生物较多,盛产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二、西南地区河流的主要特点

1.四川河流以长江水系为主。

除西北部若尔盖沼泽的白河和黑河属黄河水系外,其他均为长江水系,其面积占全省97%占长江流域的28%,比其他省区都大。

2.河流众多,水量巨大。

初步统计四川河流达1300多条,而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的有近230条,为万里长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长江(川江)都是源远流长的河流,由于各河流支流多,流域广故水量丰富。长江在万县的正常年径流量高达4000多亿立方米。为全国水利资源最雄厚的省份。

3.四川各河流水系结构复杂,东西差异明显。

如东部四川盆地的河流,在我国属典型的向心状水系。这里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均从盆地边缘山地流向盆地底部,最后注入干流长江,东出三峡。川西地区河流,则以平行状众水系排列。如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等。同时,各河流又有自己的水文特征。如嘉陵江为树状水系,岷江中游和沱江上游属扇状水系,大渡河和盆东平行岭谷区各河流属羽毛状水系。

4.各河流大多具有山溪性河道特点。

即谷坡陡,河床窄,具“V”型或“U”型谷。如金沙江、稚砻江、大渡河等都属峡谷河流。有的是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如长江),且多急湾。如金沙江在渡口和会理境内,雅砻江在冕宁境内,大渡河在石棉和乐山境内,均急转弯90度以上。嘉陵江、涪江、渠江等,山间曲流较多。若尔盖沼泽地区,曲流也相当多。由于各河流均发源于川西北高原或盆地边缘山地。故比降大,水流急,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据统计,四川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59条,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有9.16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

5.地表径流的地区差异很大。

如东南部的四川盆地,年径流深达700毫米以上,而西北部高原不足200毫米~500毫米。年径流由东南到西北递减十分明显。四川盆地中部的资中、三台和南充,也只有200毫米~300毫米。故这里干旱频繁,农业用水矛盾突出。但是,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和大凉山南坡,年径流深超过700毫米~1000毫米。其中,盆地西缘的大相岭、龙门山高达1000毫米至1400毫米,最高逾1600毫米,成为四年径流深最高的地区。上述全地区也是四川著名的暴雨区。

6.各河流的水量主要来自雨水补给,其次是地下水。

四川盆地地区两者分别为75%和25%。川西盆地和高原,除有雨水与地下水补给外,还有冰雪融水补给。各河流的径流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等特点。多数地区4月~6月水量逐渐增加,水位上涨,径流随之增加;6月开始进入汛期,7月~8月达到最高峰。盆东平行岭谷则较此为早。10月以后水位开始下降,汛期也随之结束。1月~4月为枯水期。由于四川各地雨水年内分配不均及地形等影响,造成各河流水位涨落急骤,水位流量过程线呈连续峤型,洪水猛涨,洪峰陡峭,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7.河流含沙量大。

四川盆地底部及安宁河谷等地,地面系由易风化的紫红色砂泥岩组成,植被覆被率又低,并有一定坡度,故夏秋多雨季,地表侵蚀强烈,河流含沙量大。仅嘉陵江、涪江、沱江每年冲走的泥沙量即达2.5亿多吨,全省则多达6.2亿吨,成为长江上游泥沙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