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言疯语
20833600000024

第24章 27.地沟油事件

地沟油事件

0。王村长

王村的村长叫王村长。

1。王村长在倒卖地沟油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妈了个*,十年前我们王村就被镇上评为‘文明村’了,可现在再看看,原来的贫困村特么的也被评为文明村了,(王村长口中的“原来的贫困村”指的是隔壁村——上岗村。)而且不光被评为文明村了,而且评的还是先进文明村。这特么能行啊,毛主席教育我们说: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我们可以打别人,可鸡*现在呢?我们要被人家打,这样的形式我们王村的村民能不能答应啊?”

大会主席台下连老带幼黑压压一千多个脑袋一齐喊:不能。

王村长往身后吐了口黄痰,又用脚搓了几下地下的黄痰,回过头接着说道:光鸡*嘴上说不能,那没有用,为啥这些年落后的屎盆子会扣到我们村头上?

台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语塞,答不上来。

王村长早料到了大家会很迷惑,继续提高嗓门道:那还不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上不去么。我们世世辈辈都认为农民就得好好种田,可是这都啥年代了,啊?一心种田能有个啥出息?我们祖宗十八代都在这片黑土地种这点田,到头来呢?还不是穷的快穿不起裤衩子了。所以说要想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咱们必须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人家上岗村咋变成先进文明村的啊?那还不是人家村民思想认识上去了么。他们以前也都认种那几垄地,后来,从市里来了个大学生当村长,带领上岗村民搞养殖,村民才发点小财,再后来才评的先进文明村么。”

听了王村长的一番讲话后村民脸上都现出了恍然大悟后的喜悦表情,心里都在想:你看看,你看看这小农意识害死人啊。要想摆脱贫困那就不能老守田园,种那一亩三分地了。

王村长觉得自己刚刚说了上岗村的大学生村长,带领上岗村村民搞养殖,而自己也身为村长却没有带领王村村民搞养殖,显得自己没有先见之明,在这种场合这个发言是有些失误的,因此缓了口气,点着了一棵烟,吸了几口解释道:文凭我王老六(王村长在家族中排行老六)是不能和人家市里的大学生比了,但水平咱可不忿他,他能搞养殖(指上岗村村长)那咱就能搞买卖,况且咱村的大老张,李屁寅,宋麻子这些人都是在外面做过生意见过大世面的人(其实这几个人无非是在大城市摆过地摊,卖过羊肉串而已。),只要大家跟着我们干,那保准差不了,不出个二三年,保证咱也家家小洋楼,出门也开小轿子……”

2。“我们跟党走”

在村长左右的大老张,李屁寅,宋麻子等人连拍巴掌带叫好,带动台下村民也一阵阵的热烈鼓掌。

台下积极的分子喊道:村长你说咱卖啥吧,我们都跟着党走。

“对,我们跟党走,听你的。”

大多数村民都把王村长这个刚入党二年半的党员,当成了可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好像村长说的话,就是党中央下达的命令似的。

王村长将手向台下的村民挥了挥,示意大家安静点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民以食为天。卖啥也不敌卖吃的呀,但大米白面咱自己都能种,谁买啊?咱要卖就卖点,不吃不行,要吃庄稼地里又种不出来的,必须得买,想不买都不行的。

台下一阵骚动:村长你就直说吧!

“对,村长你说吧,什么不买不行的啊?你这当官的说话可真能绕……”

王村长看大家都猴急的样子,并且又有人承认他是当官的了,便笑嘻嘻的说道:要不然你们怎么穷呢,就不会动动脑筋。你每顿饭不吃不行的,庄稼地里又长不出来的,那除了盐就是油呗。这个盐呐,自古都是公家的生意,我们想做,进货渠道也麻烦。监管查的也严格,但这个食用油的生意倒是可以随便做的……。

台下又一个老妇女问道:全村一千多口人都做油生意,这油卖给谁去啊?

村长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村紧靠江边,进货出货全靠船舶,我们这个食用油的生意一但做起来,一不用大家出钱,二大家还可以继续种地,只是我们有出货进货的时候,需要大家当搬运工,我们会根据每个月的营业额来给大家提取一定的分红。

村民一听说不用投资而且还可以不耽误种田又能有分红,都纷纷鼓掌表示赞同。

3。王村长的魄力

开完动员大会不久,王村就以王老六村长,大老张,李屁寅,宋麻子等村民为首成立了王村食用油批发站。也有一些有点商业头脑的村民投了千八百块钱的入了个小股。批发站主要经营花生桶装油和大豆大桶散装油。进货由宋麻子在广东珠海发货,李屁寅和大老张在家接货和本地转手销售。

王老六村长负责省外销售和全盘业务,所以总是全国各地的跑。

一有船舶到货或出货王村村民也乐得屁颠屁颠,一年下来王村食用油批发站的营业额惊人,不光村长和大老张,李屁寅,宋麻子这些人腰包鼓鼓,村民也都得到了实惠和甜头。

王村长已然不在是以前的王村长了。但说脏话的毛病始终没有改,经常一边打着电话一边骂骂咧咧:妈了*,大豆一斤都一块八了,豆油一斤三块三你还嫌贵……。

有了底气的王村长办事也显得特别有魄力,有一次因为市场恶意竞争王村长和商贩发生了激战,被抓进县里公安局,王村长趁机会甩给局长一个两万块钱的大红包,完事又送给局长一箱花生油,说是让局长炸点油条麻花尝尝鲜。那个局长当即喧布王村长是个良心商人,油价定位低于其他商贩的价格,那是照顾老百姓,薄利多销拉动全县GDP……。

4。顺油

四月分好天气,王村长又以跑业务为借口,带着老婆孩子去海南岛游山玩水。剩下大老张和李屁寅在家忙的团团转。

这天卸完货,大老张和李屁寅将仓库的大铁门关好,准备上锁,大老张看四下无人,小声对李屁寅道:王老六带着老婆孩子借口跑业务搞旅游,宋麻子在珠海天高皇帝远,指不定捞了多少钱。顶属我们俩天天累死累活的,搞不到一点外捞,真亏啊。

李屁寅叹口气道:哎,可不么,进货有数,出货有单,一点油水捞不到,干得数我们累,他们天天闲的出屁,还捞的比我们多,这真特么是王八钻灶坑——憋气又窝火。

大老张义愤填膺的道:王老六家特么一年四季的早餐都是油条麻花,凭啥咱就得天天白面馍馍?反正这么多油,拿几桶他们也不知道,再说改善一下伙食也不过份,这也是我们应该得的。咱哥俩先一人搬两桶回去让婆娘给老小也炸点那金黄铮亮的油条麻花尝尝鲜。

大老张一边忿忿的说着,一边要打开刚锁好的大铁门。

李屁寅连忙拦住大老张道:兄弟使不得,使不得啊。

大老张白了李屁寅一眼道:瞅瞅你那怂样,还忠心保国的呢!

李屁寅道:不是,不是,你听我说完。

大老张从大锁屁股拔出钥匙道:那是为啥,你说。

李屁寅道:这油比市场上卖的一公斤便宜一块多钱,去掉运费和人工装卸费,净得利润都一半带拐弯,这样的油卖给别人我们不说什么,但自己吃能行么?

大老张搔眉搭眼道:啧啧,瞅你那鸡*熊样子,还是个惜命鬼喱,实话告诉你吧,我从去年就往家顺(偷)这油吃,没的一点问题。我听王老六打电话联系业务时,管这油叫“地沟油”。

李屁寅嘿嘿笑了两声道:艹,去年咋不告诉我呢,那行我也顺两桶,炸点那金黄铮亮那大麻花。对了啥叫地沟油呢?

大老张道:谁知道啥叫地沟油啊,别人能吃咱就能吃,炸油条可香着喱。

5。李屁寅拉稀,大老张肠癌。

一来二去大老张和李屁寅两家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地沟油大麻花,李屁寅总是在上班工作的时候控制不住的往厕所跑,每次拉完稀回到办公室李屁寅总骂骂咧咧的道:奶奶个胸的,真是肚子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大老张还调侃李屁寅道:那叫肚子疼不算病,有泡屎没拉净。经常刚调侃完李屁寅,大老张就捧个肚子往外跑。李屁寅看的嘿嘿直笑道:哥们嘛去啊?大老张头也不回的道:有泡屎没拉净。

一天短两天长,肚子疼久了才引起了大老张的注意,但注意也晚了,到医院一检查,肠癌晚期。李屁寅到医院探望大老张,无意间听医生说吃地沟油可以导致肠癌,当时吓的李屁寅浑身发软,才晓得食用地沟油是对人身体有致命伤害的,还好经过一番翻云覆雨的内外检查,李屁寅只患上了胃肠炎和精索静脉曲张,后者和地沟油应该也没太大关系。

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查出肠癌不到三个月,大老张瘦得如一具骷髅,大老张每天过剩下的日子不能叫做过,得叫耗。耗的是时间和耐性。

自从上次医院探望回来,李屁寅不但再也不想着顺地沟油炸金黄铮亮的大麻花解馋了,而且一怒之下辞了食用油批发站的会计工作。

大老张也逢人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讲:地沟油可千万不能吃啊,……别看闻着没啥怪味……我可打听清楚了……,那制作的时候可脏着喱。你没看我都吃出肠道癌了么。李屁寅也吃出个胃肠炎和精索静脉曲张么。……千万别图那一公斤块八毛的便宜,……咱一辈子能吃多少油啊,光省钱有啥用?啊?……命……命……命都没了,还要钱干啥?你说。

说着说着大老张就会掉下几滴后悔的眼泪。

7。王村长说:局长我曾经送过你一箱地沟油。

李屁寅劝过几次王村长和宋麻子,让他们别挣黑心钱,但他们已经挣上瘾了黑心钱,不但不听李屁寅的劝说,而且王村长还放出话来说:李屁寅竟特么胡诌八扯,我王老六做的是正经生意,咋会卖地沟油喱,再说大老张得病医生只是说吃地沟油容易得肠道癌又没说就是吃咱这油才得的肠道癌,他鸡*自己手脚不干净往家顺油炸金黄铮亮大麻花,现在出这事能鸡*怨谁。再说李屁寅那精索静脉曲张和吃不吃地沟油根本就没关系,他指不定搂了批发站多少钱,成天在外边酒吧舞厅瞎胡搞,染了xing病了吧。哦对了,啥是精索静脉曲张?是不是xing病,就算不是,也是在那方面得的。

大老张听到王村长的这些传言不久后就去世了,李屁寅的胃肠炎和精索静脉曲张还没等治好呢,老婆又闹着要离婚,虽经乡亲们劝解,同意婚暂且可以不离,但说什么也不与李屁寅同房,李屁寅不仅受着病痛的折磨,而且还得受着和老婆分居的煎熬与一些乡亲们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的精神压力。

后来李屁寅一气之下报了案,县里公安局车速倒是很快,接到报案后很快就来了一帮人做调查。在李屁寅的带领下,警察很顺利的在王村长家找到了王村长。警察的头目见到王村长后眼睛一亮道: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王村长低着头道:局长,我曾经送过你一箱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