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20838500000026

第26章 中国古代建筑概况(6)

汉代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旧筑新,向西经河西走廊延伸到新疆的富蒲海(今罗布泊),向东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平壤南部,绵延两万余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万里长城”。同时,在这道有形的长城北方,自新疆北部向东穿过蒙古,直达黑龙江北岸,还修了一道以一个个驻军的小城和烽火台构成的无形的外长城。汉长城的修筑不仅防御了北方匈奴的人侵,还保证了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的畅通。

此后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朝建立后,自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朱元璋登基后即派大将徐达北上,修筑居庸关一带的长城直到明末,长城还没有修完,历时27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修城时间最长的朝代。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虎山南麓,全长12700余里。目前保存较好的是山海关到嘉峪关,长达11300余里。明长城是历代修筑的长城中技术水平最高,工程最坚固,防御体系最完整的万里长城。

三、明长城的基本结构

明长城的防御体系由军事建筑和与之配套的军事机构组成。(一)墙

明长城墙体的表层多以砖石包砌,规则而坚固。在城墙顶面除原有的维蝶(即垛墙)外,还增加了障墙与战墙等防御设施。

(二)台

台即敌台,又称敌楼,敌台多为高山墙体顶面的方柱形或圆柱形建筑,以30米-100米的间距分布在长城的墙体中。明长城的敌台有实心与空心两种。空心敌台是大将戚继光主持创造的。实,心敌台为一平台,四面设维垛,供晾望和射击。空心敌台分上下两层,下层顶部多为拱券形,有多根立柱形墙体支撑,四面有箭窗;上层四面设雄蝶,中部建铺房。上下层之间有以阶梯相通,有的仅设木梯或软梯。下层可以遮风避雨,顶部可以睐望射击,铺房可以储备武器和粮食。空心敌台有不同的规模,其规模的明显标志为各面箭窗的数量,称为三眼楼、四眼楼等,最大的敌楼为九眼楼。

(三)关与城

位于交通要道的城墙,墙壁开门,此为“关”。明长城的关,墙顶建有城楼。至今保留完好的山海关与嘉峪关的城楼,以其精美的建筑造型与雄伟壮观的气势而著称于世。明代的关多与关城相串。上面只住兵,大关还包括周

围的百姓。在关门内外,沿中轴线分布的一系列罗城瓮城,与关门两侧的翼城构成紧密结合、多层防卫的关城防御体系结构。

(四)烽火台

烽火台是建在长城内外地形高处的墩台,是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系统。

烽传系统起源很早,根据文字记载,西周时就已使用。到汉朝形成严格的烽烧制度,夜间燃火称为烽,白天点烟称为煌。早期,点燃烽火的堆数只是通报敌人进攻的状况,望见敌人来犯,举一烽;敌人人境,举二烽;远距离射杀,举三烽;两军于城外交战,举囚烽;敌人攻至城下,举五烽。戚继光主持修筑长城期间,将烽烧制度改为通报敌人人侵的数量,并在点烟的同时鸣炮;来敌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囚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四、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西南。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的西口,南面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面是瀚海沙漠。关内一片绿洲,关外一片戈壁。它是扼住河西走廊通道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有“河西第一隘口”、“大漠雄关”之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关城建内外两道城墙,使防御更加坚固。在东西关门外建有瓮城,城墙高11米,在东西关门及西瓮城门上,建有高达17米的三层三檐式的关楼。南北城墙外侧有低矮土墙与其平行,构成罗城,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确堡。关城上也建有箭楼、敌楼。出关向西100多米处,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个大字。嘉峪关长城以关城为中心,向南到讨赖河北岸陡崖边,向北一直到黑山山脉。

一、概述

石窟、寺院和佛塔被称为佛教三大建筑。中国的石窟艺术源于印度的石窟寺。石窟传人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佛教的不断传人而兴起,更由于统治阶级倡佛,我国在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抵浙江、北到辽宁,各地都兴建了不少石窟。

我国佛教石窟有三个高潮时期。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北朝,受印度键陀罗式雕刻影响较大,造像粗矿古朴,气魄雄伟,代表作是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北魏窟。第二个高潮时期是盛唐,艺术风格逐渐脱离印度影响,向民族化、世俗化发展,造像形象健美、丰满端庄,代表作是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唐代鑫窟。第三个高潮时期是两宋时期,艺术风格完全汉化、世俗化,造像典雅、秀丽,有生活气息,代表作是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宋代造像。元代以后,石窟逐渐衰落。

石窟艺术属于综合艺术,它是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

石窟寺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窟内雕塑佛教和佛教故事。在石质疏松、不易雕刻的石窟中,则以壁画代替。因修筑年代不同,其雕塑和绘画风格迥异,造型、线条、色彩都有区别。北魏壁画线条粗矿,以土红为主调,轮廓也用同样的深色,配以石绿、石青、朱砂、银珠、黑、白等色,由于对比强烈,产生了鲜明的效果。唐代壁画多因规模宏大的经变画作主体,最大的长10米,宽4米,在同一画面上表现出整体佛经的复杂内容,而不用北魏以来连续画面形式。画中形象写实,用笔细腻,色彩上除继承过去传统外,还有以石绿和黑为主调的颜色。

石窟艺术内容很丰富,题材十分广泛。除佛教故事外,有不少以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刻画人物真实细腻,景物生动活泼,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是一座座极有价值的形象历史博物馆。

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三处。

此外,还有甘肃安西榆林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河北郎郭响堂山石窟,四川的大足石刻,宁夏须弥山石窟,以及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克孜尔千佛洞等。我国的石窟艺术大都集中在黄河中游及西北一带。

二、敦煌石窟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党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南面有三危山、鸣沙山组成的断块山和砾石戈壁,北连平坦的基岩戈壁,党河依靠祁连山雪水滋润着敦煌绿洲。汉武帝时敦煌为河西四郡之一,是东西往来必经之地,也是面对西域的第一个前哨基地,佛教东传的第一站。西汉时,党河下游先后建成六个县,在其西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两个关城,为保障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商旅往来,由此向西修了一系列亭障、烽火台,敦煌就成了东来西往人

们休息、补充给养和储备淡水的中间站。随着佛教的传人,以凿洞窟为寺院的敦煌石窟应运而生。

敦煌石窟最早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包括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西千佛洞和安西的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以莫高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条峡谷中,背依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南北长1600米,现存洞窟中开凿最早的为南北朝时期,以后历朝均有开凿,直至元明,历时千年。现有洞窟492个,彩塑3000多身,壁画4.5万平方米。石窟大小不一,式样也不相同,大石窟可容纳身高30米的弥勒佛像,小石窟寺如小土地祠。

敦煌艺术以壁画成就最高。壁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内容以表现佛教思想为主,同时也有表现宫延生活、战争以及农牧民生活、生产的场景,还有中外音乐、舞蹈、杂技等场面。人物造型优美生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凌空起舞、姿势优美的“飞天”和反弹琵琶、形象生动的舞女。

敦煌石窟在艺术风格和技巧上,大致可分为囚个时期:即北魏到西魏;隋唐以及五代;宋、西夏;元。初期外来影响比较明显,发展到唐宋时代,已将吸收的外来艺术融汇成中国独特的艺术。“飞天”作为敦煌艺术的佳作,其民族性特点也很突出。

敦煌艺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雕塑、绘画等领域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更以“人类艺术的灵宫”吸引着中外游客。连同藏经洞中上万件文物的发现,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艺术、民族史以及对外交往的宝贵资料,受到中外学者高度重视。

三、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坐落于甘肃天水东南,它是一座独立的山峦,高142米,因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开凿于麦积山悬崖峭壁上,三面凿窟,上下错落,层层叠叠,密如蜂房,共有洞窟194个,泥塑、石像7000余身,壁画13ω多平方米。各层石窟间架设找道式走廊十余层,为石窟增添了诗的意境。麦积山石窟自北周开凿以来,各代都有增建。泥塑是麦和、山石窟中最有艺术特色的部分,它神情毕肖,栩栩如生,俨如一座泥塑佛像之宫,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四、云冈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开凿于北魏年间。凿石开山,因

岩结构,东西长约一公里,现在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万余尊。造型古朴刚健,是典型的北魏造像风格,方型窟室,中央刻满浮雕的方形塔柱是云冈石窟特色之一。最大塔柱断面为60平方米,塔柱与整个洞壁嵌满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和飞天造像。其艺术风格既继承了秦汉以来石刻传统技法,又受较多印度键陀罗式、夏多式雕刻的影响。进入石窟可以领略当年“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佛教盛况。云冈石窟以罢耀五窟最为著名,其中第20窟露天大佛坐像,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的象征。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

五、龙门石窟

开凿在河南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长达1公里,石窟造像开创于北魏,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共400余年的大规模营建。该窟大都利用天然溶洞扩展建成,因而窟平面简单,且为平顶形式。共计有窟鑫2100多个,造像十余万尊。另有题记和其他碑刻3600多品,佛塔40余座,佛像形态各异,面目清秀,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造像艺术有明显的世俗化和民族化趋势,摆脱了早期外来影响和神秘色彩,表现了汉语系佛教造像艺术的独创风格,因此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