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20838900000009

第9章 政治志向篇(1)

议论法律

诉讼人最厌恶的是承揽案子的人欺骗他或耽搁了他的案子,因此有人委托你案子之初倘若未便承办,就老实地拒绝了他;倘若承办下来,便须老实告诉他经过的情形,不要把一分胜利夸张为二分,同时也不要贪得过份的报酬。这是正当的做法,值得人们的感激。

人家所申请的事究竟有多大的重要性,你如果毫无所悉的话,那便是属于愚蠢的行为;倘若不知道到底谁是应该获得所申请的权利,那你就是不明是非。

我们选择替我们辩护的人,如其是大人物,毋宁是适当的人物;如其是什么都知道的人,毋宁是有特殊才能的人。

世界上最坏的人,莫过于这种什么事情都爱管的人了,因为这种人对大众都有害。

如果一个人的请求被拒绝了,而仍能心平气和,那他在第二次请求成功之时,也是会感到满足的。

包揽诉讼的人常在为虎作伥,做出了许多丧尽天良,有害大众的事情。

如果是为了感情的关系,需要替没理的一边帮忙,那么,他就没有办理这案子的必要,他只要向双方劝说在庭下和解就得了。倘若为了感情的关系,要偏于不该受责的一方,那么,对那应该受责的一方你也不要毁他。假如你对某种案子不很明了,不知可否用公正的态度来办理这案子,那么,你最好是去请教可靠而有见识的朋友指示你;但你对所欲请教的人,必须慎重选择,以免受到欺骗。

一个人在第一次来请求什么事情时,你可以答应他,也可以拒绝他。可是你如果拒绝了他,那你不仅要失掉一个朋友,并且以前对他的好处,也要就此一笔勾销。

你在知道你所请求的人对你有好感的时候,那么,你最好的办法是“讨价高些,如此始能得到你所要求的”,不然的话,最好是设法一步步地达到你的愿望。

进言须择最适当的时机,这是极为重要的事。适当的时机一语,所指不仅是要看那个人可能答应我们的要求,也得看那个可能打击我们的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取胜的良法为保守秘密。因为报告他以成功有望的话,有一种人会因此而松懈下来,有一种会因此而受到刺激,更加地努力。

一个什么事情都爱管的人,最容易替人作证;但他倘若所证明的事情不正当,他也就会蒙受到名誉上的损失。

有的人承揽一桩案子的目的,是在成全另一方的竞争人,每一件诉讼案,当然都是为着争夺一种权利,不管是争平衡的法权,或争论是非,或争夺功劳,或申请一种什么权利,没有不是如此的。

有的人虽然答应为你出力,而实际是在想打击另一个人;或借此机会去报告另一个人的罪行,不然他们便得不到一个口实了。等到他们自己的目的达到后,那么,你的案子是否能够成功,他就全不关心了。或者他就利用别人的事情来成全自己的事情。

法官正处理案件时有四种任务:一为提引证据;二为纠正言语之过长、重复或离题等;三为复述和总结讼方所说的要点;四为判决。

对法官来说,学识比机智重要,谨慎比自信重要,受人尊敬比受人喝采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应有“正道”的德行。

评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而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的化解各种纠纷,那是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多年来在全民中不断深入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之一,又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当其冲的任务。

什么是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基本特征:一、特殊社会的规范性。二、国家意志性。三、权利和义务规定性。四、国家强制性。法律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使人们法定权利免遭非法侵犯和剥夺,使人们的法定义务得以履行,就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运用国家权力给予保障,如果没有迫使人们遵守法律规范的国家强制力,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就得不到实现。

因此,当我们的权力、义务受到威胁时必须拿起法律这个武器,学习法律,运用法律是每个公民必须掌握和学习的,如果我们每个公民懂法,用法,那么我们社会就会闪耀着法制的光芒,犯罪率会大大的减少,人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会大大的有保障。

带来安定的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应当有掌舵的准备。

浅谈刑法

论弊害的大小,是首先一个错误的判决,比以后许多错误判决的例子来得重大;因为后者抵不过弄污了水流,而前者却将泉源败坏了。

法官在任何一方对他施以高压、暴力、狡诈、勾结等手段,或恃强欺人,聘请高强律师辨护之时,能够不为所屈,守正不阿,作成公平合理的判决,那么他的德行便为大家所钦敬的了。

对辩护人的狡辩、疏忽、证据不全或过分大胆,滥施压力时,法官要当面给予谴责。

制止暴力和诈欺,是法官的主要任务。

把界石放错的人,应当受到责备,一个把土地财产的案件作不公正判决的法官,便是主要的地界挪移者了。

人们勿以为公正的法律与真实的政策是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关系犹精神之于肉体一般。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法官在决定生死关头的时候,似乎须有一种恻隐之心。对犯法行为,固须待以严厉的态度,而与犯人本身,则须仁厚慈爱。

法官说话太多,等于是一支调子不合的乐器;所以,公正的因素之一,就是耐心的旁听。倘法官对供词不能耐心听取;或对讼方的证据与辩护时予打断,表示自己理解力的迅捷;或时常发问,侦探案情等,那都是不恰当的举措。

法官们应该推崇并赞道一个对案件处理得好,辩护得好的律师,尤其败诉一方的律师;也能使律师身价在其当事人面前提高,而予当事人不正确的意见以抑制。

法官们的处分是解释法律,对案件作严正的审判;而不是制定法律、杜撰法律,对案件大胆而随便地审判。

法官得留心不要把事实歪曲了,否则法律的歪曲,将比歪曲其他一切事情所产生的后果来得更坏。

法庭这地方是神圣的,它的裁判席固然神圣的,它的地毯、座位等没有一件东西不是神圣的;因此必须特别注意保持,才不致被诽谤和贪污亵渎。

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

远离法庭,则可免忧虑。

评析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落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都将进一步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互间的关系,也将以依法设立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发展趋势,明白无误地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包括法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更加重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什么是法呢?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的特点。它是统治阶级从自己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国家调整人民的社会关系的。

什么是违法呢?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它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守法义务,超越法定行使权利的界限,对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破坏和侵害。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的根本特征。

法庭是神圣的,法官处理或解释法律需要公正而不是杜撰法律贱踏法律的神圣性。

撒谎者是不敢正视别人的。

人民至上就是件政治大事,要向人民请教。

选择志向

青年人的创造力要比老年人的灵活得多,想像力也比老年人的更丰富而神奇。

早熟的人,也就凋谢得早。

活力充沛、欲望强烈、心境烦扰的人,要等到壮年以后从事大活动才较为合适。

年轻人而老成持重,性情娴静,那是可以有所行动的。

年青人比较老年人更为接近上帝,因为天国的启示比梦境更鲜明。

青年人都很莽撞,他们的错误容易坏事;老年人的错误,就是因为顾虑多,工作效率略差一些罢了。

世事经历愈多的人,愈容易沉醉。与其说年龄可以增加、人们在意志与感情方面的美德,不如说是能够增强人们的理解力。

老年人对事情的反对太多,考虑时间又长,进步得慢,反悔得快,事情怎能彻底做完,当是做到差不多便觉满足了。

老年人,他们凭着旧有的经验,对旧事情可以驾轻就熟,做起来容易收效;而对于新事情就没有把握了。

青年便如初步的思维一样,不如第二步的来得细致和慎密。

青年人勇于创造、实行新的计策,不宜于判断、出主意和固定的事体。

一个人如果没有浪费半点的时间,那么,他的年纪虽然很轻,也可算是活得久的了。

倘若老年人具有活力,即是有着成功立业的卓越气质了。

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气质,自然最好是互相混和应用;这样,他们目前可以将彼此的美德凋和,矫正双方的缺点;将来老年人的所作所为,青年人也可效法;最后,这又最过于处理意外事件,因为老年人有威望,青年人讨人喜欢。

青年人办事常不嫌过多;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却又要惹出麻烦;做事匆忙急促,常不考虑方法和步骤;偶然遇到一些原则,就一味的套用;喜欢改革,但又不谨慎从事,因而常要发生意外的麻烦;动辄采取激烈手段,不肯自承错误,只知一味蛮干,如不服之马,即不停步,又不转弯。

在心里给予它的同意以前,面容不能露年纪,心里是雕刻家。

评析

正如人的年龄,地位各不相同,处理事物的方法也不同,其活动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有人善表演,有人善言谈,有人擅长抽象思维,有人擅长实际操作,有人善于调动他人积极性,为我所用,起到协调组织作用,有人善于独自钻研,成绩卓著,不管你是怎样一个人,无论是青年人好还是老年人好,是男还是女,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志向,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青年人和老年人,男人和女人,由于各自的缺点,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应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互相尊重,为着一个目标一个志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奋斗。

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干事业。

旧瓶可装新酒,新瓶也可以装旧酒。

胸怀理想

旅行对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教育,对年长的人来说是一种经验。

生命就是一朵火焰,慢慢烧完自己。

老年人最喜欢别人成全他的兴趣。

青春期最容易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感情,而且是强烈的表现出来。

一到了青春期,人都抱着爱与被爱的急切欲望。

少年——好似一位快乐的君主;不问天有好高,也不知人间尚有烦扰;只想摘下天上的星月,辅成一条光明的道路。

中年——好似一位风雪中的流浪客;不敢远望茫茫的前途,也不敢向后回头,只想尽早投宿,乘天色未变的时候。

老年——好似一位信号员;已疲于人生旅途,一切声名是虚无;只想提着红绿灯,指引旅客们的道路。

男人在婚后第一天,发现他自己已老了七年。

一个男子有了纯洁的思想,是他的光荣。一个妇女不知道罪恶,甚至思想中没有一些罪恶,这也是她的光荣。

一般人在晚年所收到的美满果实,大都是由于他们在年轻时撇下的好种子。

年青的时候,日短年长;年老的时候,年短日长。

回忆过去,是老的象征,所以人过了一年,就多了一些回忆。

年纪只是身体上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趣味的光顾,假使生活自私而鄙陋,这种年纪乃是一种耻辱。

爱是反抗衰老的生力军,使心里常浴于爱河中,常受爱的洗礼,用仁慈的同情心去接待一切,那么,身体就能永保新鲜活泼的青春。

年华决不会使我们衰老,只有那些错综复杂痛苦罪恶的生活,才易使生命枯萎损耗。我的兴趣在未来,因为在那儿我将度我的余生。

年青时只顾自己的,将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年来便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守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