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20870900000003

第3章 决定一生成败的习惯(2)

(5)养成好习惯并不难

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3个人完成同样一件事,没想到,其结果却因为每个人工作习惯的不同而出人意料。在我们身边,这种事例不胜枚举。

其实,好习惯并不难养成,过程虽然痛苦,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我们终生的财富。比如一个养成了良好工作习惯的人,他对工作有一种亲和心理,会从心底里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使它变成一种乐趣。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工作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把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这样的话,工作的过程就变成享受快乐的过程,不仅自己快乐,老板也喜欢,岂不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记得海尔公司的管理中有一条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案头文件,急办的、缓办的、一般性材料摆放,都是有条有理、井然有序;临下班的时候,椅子都放得整整齐齐的。其实,不论国企、外企,其各项管理制度都是严格制定、认真执行的,不管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意识。

虽说习惯成自然,但要把好习惯发扬光大的确不易。对管理者而言,管理在于细节,管理也在于要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因此,从长远考虑,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来说,成功都是一种习惯。找到一份好工作很难,把握机会应该先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4.让习惯改变命运

习惯的养成,好似通过一再地重复,使细绳变成粗绳,再变成绳索。每一次我们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增加并强化它,绳索又变成缆绳,再变成链子,最终就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把我们的思想与行为缠得死死的。若是你对失败习以为常,你将易于接受失败的习惯感情,这种感情色彩,将在你所做的一切事情中留下烙印;同样的,如果你能建立起一个成功的模式,你便能够激励起胜利的感情色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变我们的习惯,也就改变我们的命运走向。请相信“我们是习惯的动物”;“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想要控制命运,改变预设结果,就必须凡事深思熟虑并培养更好的习惯。成功人士之所以达成梦想,就是由于他们培养了千金难买的好习惯。若你也想要达到相同的成果,就应该努力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

卡耐基就有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

(1)消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和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

(2)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

(3)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4)做事要学会如何组织、分层负责和监督,尽可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工作。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销售员,以及所有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当然,他们身上并不一定没有坏习惯,但是,一定不会太多。

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天才,一位极具天赋的发明家。但是,他却没有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天赋或天才,而是把这一切视为坚持和毅力的结果。

爱迪生曾这样说过,“生活中的很多失败,都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放弃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如此地接近成功。”

尽管他的天赋让人钦羡,但是,白炽灯泡的诞生还是得益于他的坚忍不拔。在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之前,爱迪生尝试了一万多次,也失败了一万多次。每当我们打开电灯的时候,面对这一跨时代的伟大发明,我们要感谢的,不仅是爱迪生的天才智慧,更多的恐怕还是爱迪生那永不放弃的习惯吧。

坚忍不拔更是造就了一位篮球场上的巨星,拉里·伯德(larryBird)——一代NBA的传奇人物,历史上最杰出的篮球明星之一。

毫无疑问,伯德是一位不可思议的运动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伯德并不是最具运动天赋的人选。然而,正是天赋有限的伯德,率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BostonCeltics),三次登上了总冠军的领奖台,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既然伯德的天赋有限,那这一切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你或许已经猜到了答案,是的,正是“习惯”。伯德堪称NBA历史上最出色的三分球投手之一,早在加入NBA之前的少年时代,每天早晨,伯德总是先练习500次三分投篮,再去上学。有了这种习惯,不论天赋几分,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三分球投手。拉里·伯德就是这样一位依靠良好的习惯把自己先天的才能和天赋发挥到极至的典范。事实上,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正是这些帮助他发挥出所有运动潜能的自律的习惯。

让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吧。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但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加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5.把敬业变成习惯

良好的工作习惯给人好的印象和感觉,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在职场取得成功。

这是两则企业招聘广告:

部门主管:(1)做事踏实,追求完美,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2)注重工作效率,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懂得管理时间;(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较强;(4)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够适应较大的工作压力。

平面设计师:(1)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2)有独立负责指定客户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能力;(3)艺术感觉与形式感敏锐,悟性高;(4)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看似普通的招聘广告,却蕴含着对人才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几乎所有的人事经理在招聘员工时,都会很在意地将“工作习惯”作为一条重要的选才依据。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企业的做事习惯,不注意这些习惯,就会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比如公司员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而你却非要按时来、按时走,一分钟都不愿在公司多呆,这种与众不同的工作习惯势必会影响你在其他员工心目中的印象。

职业化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习惯。养成职业化的行为习惯,会使你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出个人的职业风采。

克里蒙特·斯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表面上看你是在为老板工作,但长期看来,你为的还是自己,因此你应该对工作兢兢业业。

道格拉斯在来到现在所在公司工作之前曾经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学习和研究怎样使本公司赚钱,用最便宜的价钱把货物买进。他在采购部门找到一个职位后就非常勤奋而刻苦地工作,千方百计设法找到供货最便宜的供应商,买进上百种公司急需的货物。道格拉斯所干的采购工作也许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技术知识(其他部门提出需要买什么,然后他只要决定到哪儿买就行了),但他兢兢业业地为公司工作,节省了许多资金,这些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他29岁那年,也就是他被指定采购公司定期使用的约1/3的产品的第一年,他为公司节省的资金已超过80万美元。公司的副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就加了道格拉斯的薪水。道格拉斯在工作上的刻苦努力,博得了高级主管的赏识,使他在36岁时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年薪超过10万美元。

道格拉斯的这种对待工作狂热的激情和姿态,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在很多情况下,他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效仿的。

所谓“敬业”,就是要敬重你的工作!为何要如此,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去理解。低层次来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也就是说,敬业是为了对老板有个交代。而如果我们上升一个高度来讲,那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具备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不管从哪个层次来说,“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认真负责——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都为了老板,为他人挣钱。因此能混就混,认为公司亏了也不用他们去承担,他们甚至还扯老板的后腿,背地做些不良之事。可是,稍加理智地想想,这样做对你自己并没什么好处。工作敬业,表面上看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踏脚石,就算你以后换了地方、从事不同的行业,你的敬业精神也必会为你带来帮助!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良好的工作习惯或生活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也许你认为没有那么严重,事实却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坏习惯却可以断送你的锦绣前程,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很多年轻人太过张扬,个性又强,喜欢我行我素,没有仔细想过陋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站在企业角度,每个老板都希望录用的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否则进门之后光是改掉陋习这一项就会浪费他们太多精力和时间,因此把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为选才标准之一,是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考虑。

相信没有一个企业愿意组建一支没有良好习惯的工作团队,因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的。

6.让习惯变成见

有很多人都习惯感性地一次就把对一个人的答案想好,很长时间都不能改变。还有的时候,我们评价另外一个人,仅仅凭借的是其是否对应自己的个人口味,因对方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等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对其做出否定的评价,或因某些习惯与自己合拍就全面肯定他。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边。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只承认第一,无视第二。

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里,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要成就非凡的事业,必须先具备非凡的眼光,那些成功企业家的故事一再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能力,看他能够为公司做多少贡献,而不是在一两次接触之后,就给人家“盖棺定论”,这样常常会把英雄当成了狗熊,失去了提高自己或者招纳贤士的机会。

众所周知的是刘邦与韩信的故事。韩信不被项羽看好,转投刘邦,而刘邦也并没拿他当回事,只给了一个小小的“中尉排长”。在这个位置上,韩信的本领根本无从施展,多亏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有了数百年的江山。

再让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是怎样识人的:大正十二年,也就是关东大地震那年。年末的一天,松下先生走进工厂的锻冶车间,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个子师傅正在开着车床,便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我是H工厂的,借用一下车床。”他回答。这人留着长发,看上去不像是锻冶车间的工匠,乍一看倒像是搞美术的学生。H工厂是松下的委托加工厂,按约定有紧急的修理业务或用车床时可以随时使用松下的锻冶车间。这个年轻人遇上了东京大地震,来大阪求职,说是最近刚进了H工厂。观察了一会儿他干活的样子,松下觉得他手脚麻利,动作在行,有熟练的技术。几天后,松下见到H工厂的老板时问到了这个青年人。“那人不行,不满太多,对我厂里的事情这啦那啦地净是意见!”听到这话,松下觉得很有意思,马上就把那个青年要来聘用了他。这个22岁的青年就是后来的松下副社长中尾哲二郎。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胡汀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筋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小镇的居民故弄玄虚,捉弄了这位大师。大师的失败在先人为主的习惯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抛弃成见,不要让第一个想法占据你的脑子。要知道:错觉首先来到,真相就难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