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穷人为什么穷
20892600000021

第21章 圈子窄,没有关系难立足(2)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聪明精明,摸透了外国商人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取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大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着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

如今商品社会,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公司、主要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日期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确立和提高自己的商业地位。

人们都讲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在求人办事时也不例外。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着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中国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习俗。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予,是感情的物化。

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不能盲目去做、随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修养、交际水平、艺术气质以及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门特殊的交际应酬艺术。

送礼这门课,穷人不可不补。

5.穷人少有贵人帮扶

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穷人是拼了也不见得赢,关键就在于缺少贵人相助。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穷人缺少贵人的帮助,也难怪处处碰壁。

一个穷人离乡背井,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不知何处才是落脚之地,就在穷人感到茫然无助的时候,遇到一位好心人替你指点迷津,解决了穷人的难题。

除非你的运气特背,否则,在你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几个贵人。例如,你在工作中一直不是很顺利,表现不佳,心灰意冷之余,你开始想打退堂鼓。你的一位上司却在这时候推了你一把,设法帮助你跨过了门槛,重燃你的斗志。

“贵人”可能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指令你心仪已久或欲模仿的对象,无论在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比你略胜一筹。因此,他们也许是师傅,也许是教练,或者是引荐人。

有贵人相助,的确对事业有助益。有一份调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的都受过栽培,至于做到总经理的,有80%遇过贵人,自当创业老板的,竟然100%全部都曾被人提拔过。

不论在何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传统。目的不外乎是想栽培后进,储备接棒人才。这些例子在运动界、艺术表演界、政治界颇多。

如今各行业、公司、企业等都有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位企业家对人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办不到的,而是得力于我广泛的人际关系。我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例如文化界、教育界、学术界、商业界……真是应有尽有。”

由此可知,成功的人很少单靠个人的能力,通常都得力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这种人际关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和财富。没有贵人比较难成气候,但若要被贵人“相中”,首要条件还是在于,被保送上垒的人究竟有没有两下子。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你老实巴交一无所长,却侥幸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保证后面一堆人等着想看你的笑话。毕竟,千里马的表现好坏与否,代表伯乐的识人之力。找到一个扶不起的穷人,对贵人的荐人能力,也是一大讽刺。

除了真正是基于爱才、惜才之外,一般而言,贵人出手,多少都带有一些私心,目的在于培养班底,巩固势力。但也有一旦接班人羽翼丰盈之后,立刻另筑它巢,导致与师傅失和,反目成仇,这类故事自古至今屡见不鲜。

良好的“伯乐与千里马”关系,最好是建立在彼此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的基础上。这绝不是鼓励唯利是图,而是强调彼此以诚相待的态度,既然你有恩于我,他日我必投桃报李。

穷人干事业总爱单枪匹马,其实完全可以寻找一位“贵人”,以下是必须谨记的。

一、选一个你真正景仰的人,而不是你嫉妒的人。绝不要因为别人的权势,而琵琶别抱,另搭顺风车。

二、摸清贵人提拔你的动机。有些人专门喜欢找弟子为他做牛做马,用来彰显自己的身分。万一出了事,这些徒弟不仅捞不着好处,还可能成为替罪羔羊。

三、要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有些人在受人提拔,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想双手遮掩过去的踪迹,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靠我自己”,一脚踢开照顾过他的人。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指着鼻子大骂“忘恩负义”,可千万别做这种傻事!

有了“贵人”的提携,加之个人的能力与努力,穷人一定能够登上成功的梯子。

6.穷人患有社交恐惧症

也许因为囊中羞涩,穷人在社会交往中也往往“底气不足”,而那些成功人士却大都“财大气粗”,在社会交往中总是那么游刃有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越是害怕社会交往的人越穷;越是热衷欲社会交往的人越富有。

穷人由于缺少社交经历,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特别是在大型的集体活动中,总是产生一种恐慌害怕的心理。比如,害怕在人多的场合下讲话,怕在公共场合讲话,而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求人办事,与人共事,这就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要克服社交恐惧症,应该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一,穷人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恐惧什么,它构成什么威胁。

穷人虽然一遇到交往就沉浸在恐惧和忐忑不安中,但由于无意识地回避恐惧对象,实际上他们很少正视自己所恐惧的东西,因此这种恐惧往往表现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一旦正视了它,也许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嘲笑、冷落、讥讽、暴力,这些情况每个人在交往中都可能遇到,但在正常情况下却一般不会遇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没有特殊的威胁性。不过在与人交往之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搞好交往的前提。

第二,穷人要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就是改变不利于交往的气质因素。

穷人一般对自己的举止言行特别敏感,生怕在交往中失态遭人品评、嘲笑,因而在交往前就受到自己所构想的外界压力,这就自然使自己在交往中异常紧张,导致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手足无措。克服这种社交恐惧症,在开始交往时,你只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和怎么说,而不去顾忌别人的反应,这样在心理上就居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形成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良性循环。

有些穷人一见生人就脸红,感到心理很害怕,说话紧张,嘴里说的和心理要表达的相距很远,这种社交恐慌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害羞。害羞有三种类型,一是气质性害羞,即气质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抱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二是认识性害羞,造成这种害羞的主要原因是过分注重“自我”,患得患失太重,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耻笑,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的言行支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三是挫折性害羞,这种人以前并不害羞,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穷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克服害羞的社交恐惧症:

(1)穷人要树立丰富性动机。要明确社交是增长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项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牛活技能,这样就能从动机上由“缺乏性动机”转变为“丰富性动机”。具有丰富性动机的人,能理解环境,解决难题,参加各种活动,探索环境中的新异变化,能从同别人交往中得到欢乐,自尊而自信,善于自我表现,就能由惧怕社交到热衷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