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走过的路
20896300000011

第11章 参透人生的真谛(4)

这样一来,原先的痛苦与沉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冒险与进取。塞尔玛为自己的新发现激动不已,她拿起了笔,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两年后出版了,塞尔玛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看到了“繁星”。

沙漠没有变。当地的居民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人生视角变了。一念之差使一个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人生也因此而变得精彩。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利,遇到各种麻烦,也许会遇到什么打击,但只要保持一种开朗的心情,达观的态度,积极的想法,超然的观念,乐观的情绪,平静的心境,换一个视角来看待一切,生活的天空就不会有乌云笼罩。

松开紧握的拳头

生活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它是祸福的容器,就看你自己装进去的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你驾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巴士,其中一个是病得快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长久以来的梦中情人。如果让你只能带其中一个乘客走,你会带谁呢?

很多人都会选择其中唯一的一个选项,而最好的答案却并非如此。最好的答案是:把车借给医生,让医生带着老妇人去医院,而你和你的梦中情人一起在原地等巴士。

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想放弃任何好处吗,就像那车钥匙?有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固执、限制甚至是利益,我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

最难舍弃的是什么,是道义,还是一段感情?为什么不能抛开和牺牲一些东西,而去获得另一些永恒呢?

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就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你也会获得一些东西。其实有时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只是觉得每样东西都有它的好处所在,势均力敌,哪样都舍不得放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没有在同一情形下势均力敌的东西。它们总会有差别和轻重,你应该选择那个对长远来说更重要的东西。有些东西,你以为这次放弃了,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可当你真的错过了,会发现它在日后仍然不断出现;而有些东西,你以为暂时放过它,它还会一再地出现,就像当初它来到你身边时那样,可真的一旦错过,它就是美景不再的回忆,就是日后无法回头的遗憾。

要是我们放弃的和想得到的都是好东西,那怎么办?那是因为我们太贪心。贪心常常蒙蔽真心。要知道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好的事,我们往往只能在某一时刻选择一样东西。

我们无法看到未来将是什么样子,但是应该明白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可以根据它们来做人生里的任何一次取舍,对自己既不委屈,也不纵容。而且很多世事与感情是经不起一再地错过与等待的,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做出一个选择,而不是等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候,再来体会那种悲凉,就好像一定要等到不再相爱的时候再说再见一样。

选择留给对方一个不再回头的背影,不代表自己不想折返身去永远缠绵地拥抱。选择退出一个和对方厮守到老的结局,不代表心里不想和对方一起实现这个梦想。松开你紧握的拳头,你会拥有更多。

忙里偷闲,主动休息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很忙,有时忙得自己心烦意乱,忙得自己身心疲惫。其实,如果你能在繁忙时稍稍偷闲一下,你的状况就会得到很大改观。

古诗有云:“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可见,人生是忙碌的,学会忙里偷闲,主动休息,劳逸结合就变得极为重要。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捷,有的人习惯了忙忙碌碌地生活,认为自己过得很充实,因为时间大都用这种或者那种事去填充起来了,认为自己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往往得不偿失。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一天忙得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偷闲啊?”其实,只要你抓住这个“偷”字,问题就解决了。偷闲并不难,世界上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忙里偷闲的高手。

******就很善于偷闲,他在很忙的时间里会找一些比较闲的人谈些哲学问题。平时床头上放着许多闲书也是他的一个特点。周总理也很会忙里偷闲,在乘车时、接见外宾前或会议中间,打一个盹儿,养一会儿神,便马上又投入工作。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近70岁高龄,他每天都坚持工作16小时以上,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忙里偷闲,他坐上汽车就能休息,每天都坚持午睡l小时。晚饭后他便在办公室内的床上睡上两个小时,醒后立即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直至次日凌晨。

偷闲也是主动休息,它有利于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迅速解除疲劳。我们在从事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往往习惯在疲劳的时候再去休息。其实,当你感到疲劳时,身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乳酸、二氧化碳、水分等已经积蓄较多,身体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消除这些代谢产物。相反,未感到疲劳便主动休息,体内积蓄的代谢废物较少,稍作休息便可消除疲劳。

主动休息有利于全身器官功能的充分发挥,增加机体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因此,我们要学会忙里偷闲,养成主动休息的习惯,使我们的心情永远宁静安详。

懂得休闲的价值

富于智慧的古希腊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实现、完善和发展自我。对他们而言,休闲和工作之余的休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休闲是一种人生追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并且他们也把这个目标看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很多国家的工人都是十分辛苦的,有的工人对工作的喜爱程度甚至超乎想象。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工作,平均一年的假日数还不到十天,并且大部分的工人都喜欢留在工作岗位上,而不愿意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假期。他们对于工作的狂热压倒了一切。

在日本,过度的工作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加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一家日本的人寿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在日本,有超过一半的员工担心自己会因为过度工作而早死。繁重的工作不仅使人疲倦,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的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在现代社会,因为过度工作而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日本男性的死亡中,有20%就是因为工作过度所致。

而那些成功人士绝不是所谓的工作狂,他们非常懂得闲适的价值。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对牙买加、巴西和墨西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之后,他留在了墨西哥。他们的4个孩子则跟随外祖母和一位保姆去那里和他们团聚。

结束墨西哥之游后,布莱尔一家回到英国,在英格兰西南部短暂停留4天。当时,英国爆发了口蹄疫,农业和旅游业损失惨重。为了对不满情绪高涨的农民和旅游业人士表示关切和同情,同时也为了促进本国旅游业的发展,布莱尔决定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家度过一部分假期。

不过,布莱尔还是无法抗拒法国的魅力,他这个夏季休假的最后几天还是要在法国南部度过。

俄罗斯总统****也很懂得闲适对人生的价值,他的假期大部分都在黑海边的度假胜地索契度过。在这里,他还享受到了自己亲手制作陶器的乐趣。

大部分成功人士都很会抛开工作的束缚和困扰,给自己找时间休息。成功人士在休息时,并不是逃避工作,而是留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或者去研究。而这些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可以办大事。他们做事的风格也比较轻松,不会强迫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办事效率都高得惊人!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在拼命地工作,然而只要他们一动起手来,效率往往胜过其他人。他们的办事方法往往也出乎人们的意料,富有新意。所以,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休闲时间。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要比那些只知道蛮干的人快乐得多,生活也有意思得多。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犯过错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但是眼泪又有什么用呢?哭又能解决什么现实的问题呢?生活中谁没有犯过错。记住,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懂得这点,会让你的生活轻松得多。

有一位学生经常为自己所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

一天早上,全班学生来到实验室。老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它跟这节课有什么关系。

这时,老师突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了水槽里,学生们唏嘘不止,很多学生甚至情不自禁地上前,似乎想把牛奶重新灌进瓶子里。

老师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他说:“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无论你们怎么着急,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加以预防,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注意下一件事。”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虽然这句话很普通,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但是对于常常出现失误的人生来说,这句话是不折不扣的金玉良言。

错误已经发生,即使动用所有的人力,花费再多的钱财也无法挽回。此时所能做的,是想办法减轻错误所带来的影响,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自怨自艾。

平衡现实和梦想

一个不能平衡现实和梦想的人,一个没有想象空间的人,不会是一个快乐的人。

两个人结伴到山里去露营。这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他们一个浪漫,一个现实。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浪漫者依然兴致勃勃地抬头看天,欣赏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轻轻地哼唱着和月亮有关的歌曲。而现实者离开宿营地去拾柴火,准备晚上凉意上升的时候烤火取暖。可是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帐篷和睡袋都没有了。

现实者马上意识到肯定有人偷走了他们的东西。他心急如焚,为如何度过这个晚上而发愁,看到在不远处傻坐着的同伴,不禁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讥讽地问他:“你看得这么认真,你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同伴高兴地回答说:“你没有看到天上的美景吗?你看!满天的星星,还有皎洁的月亮,难道你不为之而深深震撼吗?宇宙多么的浩瀚,造物者又是多么伟大,我们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和短暂……那你告诉我,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现实者忿忿不平地回答道:“是的,我们是很渺小,渺小到别人偷走了我们的帐篷却都看不见,又无能为力!”说完,竟伤心地哭了起来。

同伴笑着说:“能够在空旷的天底下睡觉,享受篝火的温暖不也很美妙吗?”说完,兴致勃勃地烤起火来了。

生活中不乏这两种极端的人——要么太现实,要么太理想化。而真正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将现实和理想调和至平衡。其实生活就是一场现实和理想共同参与的混合双打比赛。

人活着必须要考虑到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冲击。但如果一个人太过现实,只为金钱、衣着、食物、地位、权利等上下求索,最后会变得俗不可耐,而且生活得很累。一个人活着只看到实际的生活,却忽略了梦想等抽象的东西,是对生命的降格和浪费。

如果一个人只谈人生理想,忘掉人活着还需要油、盐、柴、米、酱、醋、茶等,他也许会很快乐,但最后很可能被现实环境击败,陷入生活的困境。

因此,人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可失去梦想。

不要盲目攀比

攀比并不能等同进取和竞争,就如同生活并不等同于追名逐利一样。

面对着案桌上要批阅的文书,国王皱着眉头,感叹说:“要是能像神仙一样四处云游,逍遥自在就好了!”于是,他走出宫廷,到御花园里去散心。

可是,本来应该欣欣向荣的花园里竟然一派萧条,花和树都枯萎了。

“昨天你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枯萎了!”国王对橡树说。

“我没有松树高,于是我不停地往上拔自己,结果我的根脱离了土壤……”橡树有气无力地说。

“可是,松树,你比别人高,你为什么也枯萎了呢?”国王问松树。

“我不能和葡萄一样结果子,很难过,吃不下东西,就成这个样子了!”

国王更加诧异地问葡萄:“连松树都羡慕你,你怎么也气息奄奄了呢?”

“我多么想开出绚丽的花啊,像郁金香那样……我心里真是不平衡!”

询问了一大圈,最后国王欣慰地发现,在他的脚边还有一棵茂盛的小草,差点就被他踩在了脚底下。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心安草。”小草摇头晃脑地回答。

“别的植物都枯萎了,只有你还在有滋有味地生长,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只安心地做一棵安心草啊!”

橡树没有松树高,松树不能像葡萄一样结果,葡萄没有郁金香的芬芳,国王觉得没有神仙逍遥,而只有安心草不和别人比,安安心心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快快乐乐地成长,可见,只有安心于做真正的自己,才能让生命鲜活灵动。

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相比,自然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很多人攀比着,立下很多志愿:“有朝一日,我要和某某一样当大老板!有足够多的钱……”“我要努力往高处爬……”什么样的老板和生意才算大?多少钱才为足够多?多高才称得上高?“有朝一日”又在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攀比只能为你增添追逐的劳累。为了不比别人差,攀比的人们更加努力地赚钱,马不停蹄地工作。为了房子、车子、面子,朝着“有朝一日”穷追猛赶,或许钱赚了一些,但心却累了很多,身体差了很多,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如果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如果想比别人更幸福,那将都难以实现。而这也正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烦恼和疲惫的根源。若想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妨安然于平和与宽裕,细细体味自己所拥有的,那些足以让自己幸福和快乐。

适当放慢脚步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台上的玫瑰。

很多喜欢爬山的人,都想尽早登上山顶,以为站在山顶上就可以放眼远方,开阔眼界,心胸也舒展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半山腰中的那些神奇而富有魅力的风景,上山时忘了细细品味。

人生也和爬山一样,有的人总急于赶路,于是,累了自己身心,即使得到了什么,也不过是一时的喜悦,却失去了许多品味人生美景的机会。其实,慢慢地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在人生路上,我们通常都走得太快了,从而忽视了身边的景致。

一位年轻的总裁以稍快的车速,开着他的新车经过住宅区的小路。他必须小心玩耍的孩子,因为他们会突然跑到路中央。所以他要时时注意,当他觉得小孩快跑出来时,他就赶紧减慢车速。

他正经过一群小朋友,突然一个小朋友丢了一块砖头,正好打在他的车门上,他非常生气,这可是他的新车啊,他心疼啊。他刹车并倒退到砖头丢出来的地方。

他冲出车外,抓住那个小孩,把他顶在车门上,大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小孩惊恐的看着他,没有吱声。他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砸了我的车门,你要赔多少钱才够修理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孩子央求着说:“先生,实在对不起,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丢砖块是因为没有人停下来。”他流着泪说:“因为我哥哥从轮椅上掉下来了,我自己不能把他抬上去,没有人肯停下来帮我,你可以帮我把他抬上去吗?他受伤了,他太重了,我抬不动他的。”